一种聚乙烯RM通信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23729发布日期:2023-01-04 07:45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聚乙烯RM通信管的制作方法
一种聚乙烯rm通信管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乙烯rm通信管。


背景技术:

2.聚乙烯具备材料性能较为均衡、柔韧性特点突出、价格低廉实惠,其已经成为通信管最为普遍使用的塑料。而聚乙烯rm通信管作为一种改性升级的聚乙烯管,其拥有更好的综合性能。
3.目前,聚乙烯rm通信管为了便于运输,大多在生产时就将聚乙烯rm通信管裁成较短的长度。待实际铺设聚乙烯rm通信管时,再临场拼接。
4.现有技术中,通常是通过在两根聚乙烯rm通信管的连接处设置内螺纹和外螺纹,拼接时,将两根聚乙烯rm通信管螺纹连接即可。但实际拼接操作时,需要转动整根聚乙烯管体,较为麻烦,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聚乙烯rm通信管,解决现有技术中两根聚乙烯rm通信管拼接操作时,需要转动整根聚乙烯管体,较为麻烦,费时费力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7.一种聚乙烯rm通信管,包括聚乙烯管体,所述聚乙烯管体包括连接端和固定端,所述连接端处固定安装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上安装有多个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件和扣件,所述连接件与固定环转动连接,所述扣件与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固定端处开设有多个扣合槽,所述扣件扣合在相邻聚乙烯管体的扣合槽内,所述固定环的一侧设置有锁紧环,所述锁紧环压合在连接件上,所述锁紧环与聚乙烯管体螺纹连接。通过设置固定环、连接组件和锁紧环,相邻两根聚乙烯管体拼接时,只需将聚乙烯管体的扣件卡入相邻聚乙烯管体的扣合槽内,无需转动整根聚乙烯管体,大量节省相邻聚乙烯管体的拼接时间,简单、方便、快捷。
8.进一步,所述连接端处开设有安装环槽,所述固定环固定安装于安装环槽内。通过设置安装环槽,便于将安装环与聚乙烯管体固定连接。
9.进一步,所述固定环上开设有多个安装槽,所述连接件的一端通过扭簧转动安装于安装槽内,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铰接座,所述扣件的一端通过扭簧转动安装在铰接座上。实现连接件与安装环转动连接,以及扣件与连接件转动连接。且通过设置扭簧,在未拼接状态时,能够保证连接件贴合在安装槽底面,扣件贴合在连接件上。
10.进一步,所述扣合槽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容纳槽,所述扣件的自由端设置有卡头,所述扣件紧密贴合于相邻聚乙烯管体的第一容纳槽内,所述卡头紧密扣合于相邻聚乙烯管体的扣合槽内。通过设置卡头,在连接件无法移动的情况下,卡头将锁死在扣合槽内,有效保证相邻两根聚乙烯管体拼接的稳固性。
11.进一步,所述第一容纳槽的外端部设置有第一斜面,通过设置第一斜面,当聚乙烯
管体的固定端插入相邻聚乙烯管体的连接端时,第一斜面便于将扣件撑开,以便固定端与相邻聚乙烯管体的连接端拼接。
12.进一步,所述聚乙烯管体于安装环槽的一侧开设有锁紧环槽和多个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容纳槽位于锁紧环槽内侧,所述连接件紧密贴合于第二容纳槽内,所述锁紧环螺纹连接于锁紧环槽内。实现锁紧环压合连接件上,避免连接件随意转动,保证连接组件的连接效果。
13.进一步,所述锁紧环靠近固定环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斜面,所述固定环上设置有第三斜面,所述第二斜面与第三斜面贴合,所述连接件的自由端设置有圆角。通过设置第二斜面和第三斜面,能够对锁紧环的移动范围进行限位,防止锁紧环从聚乙烯管体上脱落。第二斜面与圆角的配合设置,当连接件向外翘起时,便于锁紧环将连接件压合在第二容纳槽内。
14.进一步,所述锁紧环上设置有若干防滑凸条,便于转动锁紧环。
15.进一步,所述固定环与相邻聚乙烯管体相接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垫圈。增强相邻两根聚乙烯管体拼接处的密封性。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7.1、通过设置固定环、连接件、扣件和锁紧环,相邻两根聚乙烯管体拼接时,只需将聚乙烯管体的扣件卡入相邻聚乙烯管体的扣合槽内,无需转动整根聚乙烯管体,大量节省相邻聚乙烯管体的拼接时间,简单、方便、快捷。
18.2、通过设置锁紧环,一方面,向连接件测旋进锁紧环时,可通过第二斜面,强行将连接件完全压入第二容纳槽内,防止连接件转动,有效保证相邻两根聚乙烯管体连接紧密。另一方面,将锁紧环从连接件上旋离时,连接件脱离限制,此时可轻松将拼接的两根聚乙烯管体拆分开。
19.3、通过设置卡头,在连接件无法移动的情况下,卡头将锁死在扣合槽内,有效保证相邻两根聚乙烯管体拼接的稳固性。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聚乙烯rm通信管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聚乙烯rm通信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2.图3是图2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3.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聚乙烯rm通信管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24.其中,聚乙烯管体1,连接端11,安装环槽111,锁紧环槽112,第二容纳槽113,固定端12,扣合槽121,第一容纳槽122,第一斜面123,固定环2,安装槽21,第三斜面22,连接件31,铰接座311,圆角312,扣件32,卡头321,锁紧环4,防滑凸条41,第二斜面42。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了解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功效。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中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
解的。
2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用于的具体含义。
27.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聚乙烯rm通信管,包括聚乙烯管体1,聚乙烯管体1包括连接端11和固定端12,连接端11处开设有安装环槽111,安装环槽111内固定安装有固定环2,固定环2与聚乙烯管体1的连接方式可以为螺纹连接,也可通过固定螺栓连接,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且固定环2与相邻聚乙烯管体1相接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垫圈,有效增强相邻两根聚乙烯管体1拼接处的密封性。
28.固定环2上开设有多个安装槽21,安装槽21内安装有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连接件31和扣件32,连接件31的一端通过扭簧转动安装于安装槽21内,连接件31上设置有铰接座311,扣件32的一端通过扭簧转动安装在铰接座311上。实现连接件31与固定环2转动连接,以及扣件32与连接件31转动连接,连接件31转动时可带动扣件32移动。
29.固定端12处开设有多个扣合槽121,扣件32的自由端设置有用于与扣合槽121扣合的卡头321,卡头321紧密扣合于相邻聚乙烯管体1的扣合槽121内,实现相邻两根聚乙烯管体1的拼接。扣合槽12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容纳槽122,扣件32紧密贴合于相邻聚乙烯管体1的第一容纳槽122内,避免扣件32突出与聚乙烯管体1外。第一容纳槽122的外端部设置有第一斜面123,通过设置第一斜面123,当聚乙烯管体1的固定端12插入相邻聚乙烯管体1的连接端11时,第一斜面123可将将扣件32撑开,以便固定端12与相邻聚乙烯管体1的连接端11拼接。
30.固定环2的一侧设置有锁紧环4,锁紧环4上设置有用于防滑的若干防滑凸条41。聚乙烯管体1于安装环槽111的一侧开设有锁紧环槽112和多个第二容纳槽113,第二容纳槽113位于锁紧环槽112内侧,连接件31紧密贴合于第二容纳槽113内,锁紧环4螺纹连接于锁紧环槽112内。实现锁紧环4压合连接件31上,避免连接件31随意转动,保证连接组件的连接效果。
31.锁紧环4靠近固定环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斜面42,固定环2上设置有第三斜面22,第二斜面42与第三斜面22贴合,连接件31的自由端设置有圆角312。通过设置第二斜面42和第三斜面22,能够对锁紧环4的移动范围进行限位,防止锁紧环4从聚乙烯管体1上脱落。且第二斜面42与圆角312的配合设置,当连接件31向上翘起时,便于锁紧环4强行将连接件31完全压入第二容纳槽113内,保证相邻两根聚乙烯管体1连接紧密。
32.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33.首先,将锁紧环4旋离连接件31,直至锁紧环4与连接件31脱离,连接件31在扭簧的作用下,保持位于第二容纳槽113内的状态,再将聚乙烯管体1的连接端11对准相邻聚乙烯管体1的固定端12,并使连接端11的扣件32对准相邻聚乙烯管体1的扣合槽121,随后,将聚乙烯管体1向相邻聚乙烯管体1侧移动,第一斜面123挤压扣头,直至卡头321紧密扣合于相邻聚乙烯管体1的扣合槽121内,直至扣头卡入扣合槽121中,扣件32紧密贴合于相邻聚乙烯
管体1的第一容纳槽122内。此时,位于聚乙烯管体1下方的连接件31和扣件32因聚乙烯管体1的重力而脱离第二容纳槽113和第一容纳槽122。最后,将向连接件31侧旋进,通过第二斜面42强行将连接件31完全压入第二容纳槽113内,使连接件31和扣件32复位,从而使扣头与第二容纳槽113扣合紧密,从而保证相邻两根聚乙烯管体1连接紧密。
34.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实用新型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