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中性点间隙接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77403发布日期:2022-12-31 13:53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压器中性点间隙接地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保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变压器中性点间隙接地装置。


背景技术:

2.由于主要电压很高, 中性点一般采用直接接地方式,同时有部分变压器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在这种运行方式下,由于雷击、单相接地短路故障等会造成中性点过电压,必须使用中性点间隙接地装置防止事故发生,现有的中性点间隙接地装置在使用时还存在一定缺陷,就比如;
3.由于避雷器一般通过四组螺栓贯穿底座与底部支撑下方设置有螺母螺纹连接,进行固定安装,安装过程较为繁琐,且拆卸更换时也较为不便,同时放电间隙不便于根据当地的环境等实际条件进行调节等问题;
4.所以需要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压器中性点间隙接地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中性点间隙接地装置由于避雷器一般通过四组螺栓贯穿底座与底部支撑下方设置有螺母螺纹连接,进行固定安装,安装过程较为繁琐,且拆卸更换时也较为不便,同时放电间隙不便于根据当地的环境等实际条件进行调节等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变压器中性点间隙接地装置,包括:支撑框、电流互感器、放电间隙和避雷器;
7.所述支撑框上方连接有电流互感器,且支撑框作为承载基础,所述电流互感器上设置有放电间隙,所述支撑框上方设置有避雷器,所述避雷器一侧连接有动触开关;
8.基座,固定连接在所述避雷器下方,所述基座下方连接有插板,所述插板一侧连接有对接凸板,所述对接凸板卡合连接在对接凹板内,所述对接凹板连接在对接框内侧壁上,所述对接框连接在支撑框上方。
9.优选的,所述对接框外侧连接有第一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内连接有t型杆,所述t型杆贯穿连接在通槽内,所述通槽开设在基座内;
10.扭簧,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轴承座上方,所述扭簧另一端连接在t型杆上。
11.优选的,所述第一轴承座、t型杆和扭簧构成旋转复位结构,且t型杆端部长度大于通槽内部长度,并且t型杆端部长度小于通槽内部宽度。
12.优选的,所述支撑框内侧壁上连接有滑轨,所述滑轨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一侧连接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连接在电流互感器下方。
13.优选的,所述调节板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一端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连接在支撑框内壁上;
14.把手,贯穿连接在支撑框一侧,所述把手一端连接在螺纹杆另一端。
15.优选的,所述滑轨、滑块、调节板、螺纹杆、轴承和把手构成位置调节结构,且滑轨的长度与支撑框内部长度相等。
16.优选的,所述支撑框外侧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下方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上螺纹连接有内螺纹筒,所述内螺纹筒连接在第二轴承座内,所述第二轴承座一侧连接有耐磨垫,所述耐磨垫连接在支撑框下方。
17.优选的,所述内螺纹筒的内部深度小于内螺纹筒的高度,所述耐磨垫的俯视截面面积大于支撑框的俯视截面面积。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旋转t型杆12穿过通槽13,并在扭簧25的作用下复位,即可将避雷器4安装在支撑框1上方,通过旋转螺纹杆17,能够带动调节板16移动,进而带动电流互感器2移动,从而能够调节放电间隙3之间的距离,使放电间隙3能够适应不同实际情况下的需求,通过在支撑框1底部加装耐磨垫24,使支撑框1不会直接与地面接触,进而防止支撑框1底部受到磨损,具体内容如下:
19.1.首先,将避雷器底部的插板插入对接框内,在对接凸板未完全卡入对接凹板内时,旋转t型杆,当对接凸板完全卡入对接凹板内时,t型杆端部刚好穿过通槽,松开t型杆,t型杆在扭簧的作用下,自行复位,抵在基座上方,进而将避雷器安装在支撑框上方,当需要拆卸时,只需要再次旋转t型杆,使t型杆能够从通槽中穿出,即可取下避雷器;
20.2.当整体安装完成后,旋转把手,把手带动螺纹杆旋转,调节板能够沿着支撑框内部移动,进而带动电流互感器移动,从而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放电间隙的间距;
21.3.在安装之前,将耐磨垫覆盖在支撑框下方,旋转内螺纹筒,内螺纹筒旋转的同时,与丝杆螺纹连接,直至耐磨垫与支撑框下方贴合,从而将耐磨垫安装在支撑框下方,在安装支撑框时,通过耐磨垫不会直接与安装面接触,进而防止支撑框底部受到磨损,发生锈蚀。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对接框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滑轨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a部结构放大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b部结构放大图。
27.图中:1、支撑框;2、电流互感器;3、放电间隙;4、避雷器;5、动触开关;6、基座;7、插板;8、对接凸板;9、对接凹板;10、对接框;11、第一轴承座;12、t型杆;13、通槽;14、滑轨;15、滑块;16、调节板;17、螺纹杆;18、轴承;19、把手;20、横板;21、丝杆;22、内螺纹筒;23、第二轴承座;24、耐磨垫;25、扭簧。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变压器中性点间隙接地装置,包括:支撑框1、电流互感器2、放电间隙3和避雷器4;
30.支撑框1上方连接有电流互感器2,且支撑框1作为承载基础,电流互感器2上设置有放电间隙3,支撑框1上方设置有避雷器4,避雷器4一侧连接有动触开关5,基座6,固定连接在避雷器4下方,基座6下方连接有插板7,插板7一侧连接有对接凸板8,对接凸板8卡合连接在对接凹板9内,对接凹板9连接在对接框10内侧壁上,对接框10连接在支撑框1上方。
31.对接框10外侧连接有第一轴承座11,第一轴承座11内连接有t型杆12,t型杆12贯穿连接在通槽13内,通槽13开设在基座6内,扭簧25,一端连接在第一轴承座11上方,扭簧25另一端连接在t型杆12上。第一轴承座11、t型杆12和扭簧25构成旋转复位结构,且t型杆12端部长度大于通槽13内部长度,并且t型杆12端部长度小于通槽13内部宽度,使t型杆12旋转之后能够从通槽13中穿出,并且复位之后无法从通槽13中再次穿出,通过旋转t型杆12穿过通槽13,并在扭簧25的作用下复位,即可将避雷器4安装在支撑框1上方,当需要拆卸时,再次旋转t型杆12即可,进而便于安装拆卸避雷器4。
32.支撑框1内侧壁上连接有滑轨14,滑轨14内滑动连接有滑块15,滑块15一侧连接有调节板16,调节板16连接在电流互感器2下方,对调节板16进行限制,使调节板16在移动时更加稳定。调节板16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7,螺纹杆17一端连接有轴承18,轴承18连接在支撑框1内壁上,把手19,贯穿连接在支撑框1一侧,把手19一端连接在螺纹杆17另一端。滑轨14、滑块15、调节板16、螺纹杆17、轴承18和把手19构成位置调节结构,且滑轨14的长度与支撑框1内部长度相等,使调节板16在移动的范围内,一直被滑轨14和滑块15所限制,通过旋转螺纹杆17,能够带动调节板16移动,进而带动电流互感器2移动,从而能够调节放电间隙3之间的距离,使放电间隙3能够适应不同实际情况下的需求。
33.支撑框1外侧连接有横板20,横板20下方连接有丝杆21,丝杆21上螺纹连接有内螺纹筒22,内螺纹筒22连接在第二轴承座23内,第二轴承座23一侧连接有耐磨垫24,耐磨垫24连接在支撑框1下方。内螺纹筒22的内部深度小于内螺纹筒22的高度,耐磨垫24的俯视截面面积大于支撑框1的俯视截面面积,使耐磨垫24能够完全覆盖在支撑框1底部,进而能够对支撑框1进行有效的保护,通过在支撑框1底部加装耐磨垫24,使支撑框1不会直接与地面接触,进而防止支撑框1底部受到磨损。
34.工作原理:如图1-5所示,在使用该变压器中性点间隙接地装置时,对本装置进行简单的一个了解,首先,在安装之前,将耐磨垫24覆盖在支撑框1下方,并使内螺纹筒22与丝杆21末端对齐,然后,旋转内螺纹筒22,内螺纹筒22旋转的同时,与丝杆21螺纹连接,直至耐磨垫24与支撑框1下方贴合,从而将耐磨垫24安装在支撑框1下方,在安装支撑框1时,通过耐磨垫24不会直接与安装面接触,进而防止支撑框1底部受到磨损,发生锈蚀,其次,将避雷器4底部的插板7插入对接框10内,在插入的同时,六组对接凸板8由上至下同时卡入六组对接凹板9内,通过对接凸板8与对接凹板9之间卡合,能够对插板7进行限位,防止插板7在对接框10内晃动,进而防止避雷器4晃动,在对接凸板8未完全卡入对接凹板9内时,旋转t型杆12,t型杆12旋转的同时,会拧动扭簧25,直至t型杆12端部能够穿过通槽13,当对接凸板8完全卡入对接凹板9内时,t型杆12端部刚好穿过通槽13,松开t型杆12,t型杆12在扭簧25的作用下,自行复位,抵在基座6上方,进而将避雷器4安装在支撑框1上方,当需要拆卸时,只需要再次旋转t型杆12,使t型杆12能够从通槽13中穿出,即可取下避雷器4,最后,当整体安装
完成后,旋转把手19,把手19带动螺纹杆17旋转,由于螺纹杆17与调节板16螺纹连接,而调节板16通过两侧的滑块15与滑轨14滑动连接,当螺纹杆17旋转时,调节板16能够沿着支撑框1内部移动,进而带动电流互感器2移动,从而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放电间隙3的间距,当发生雷击时,避雷器4通过动触开关5发生动作,放电间隙3被击穿将避雷器4短路,对于避雷器4不能承受的长时间工频过压,放电间隙3可持续放电,将避雷器4短路,对避雷器4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本说明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35.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