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保护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复合电缆保护管。
背景技术:2.电缆保护管主要安装在通讯电缆与电力线交叉的地段,防止电力线发生断线造成短路事故,对电力线磁场干扰也起到一定的隔离作用,目前的保护管在进行安装时大多数使用螺钉进行固定,而螺钉长时间暴露在外,导致其因生锈而造成保护管发生损坏的现象,且不便于操作人员对保护管进行快速拆卸,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且降低了保护管的适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复合电缆保护管,解决了目前的保护管在进行安装时大多数使用螺钉进行固定,而螺钉长时间暴露在外,导致其因生锈而造成保护管发生损坏的现象,且不便于操作人员对保护管进行快速拆卸,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且降低了保护管适用性的问题。
5.(二)技术方案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复合电缆保护管,包括第一防护壳,所述第一防护壳的右侧面与第二防护壳的左侧面卡接,所述第二防护壳的内壁与第一管体的外表面卡接,所述第一管体的正面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安装孔,所述限位板的上表面与立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防护壳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凹型板,所述第一凹型板的右侧面与卡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防护壳的外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立板的左侧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壁的上表面与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底端与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管体的下表面与第二管体的上表面卡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管体的上表面与安装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柱的外表面开设有限位槽。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安装柱的外表面与安装孔的内壁卡接,所述限位槽的内壁与第一凹型板的外表面卡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凹槽的内壁与限位板的外表面搭接,所述第二防护壳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凹型板。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凹型板的左侧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壁与凹槽的外表面卡接。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固定板的右侧面与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与第二凹型板的上表面搭接。
13.(三)有益效果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5.1、该新型复合电缆保护管,通过设置安装孔、安装柱、限位槽、第一凹型板、第二凹型板和固定板,当操作人员在将该保护管进行安装时,可以先将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进行贴合,使得安装柱能够与安装孔进行卡接,而后再将第一防护壳通过凹槽与限位板进行贴合后,松开固定板后,弹簧会对固定板施加推力与第二凹型板进行搭接,该保护管通过采用安装柱、第一凹型板和固定板的设计,使得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能够卡接在第一防护壳和第二防护壳的内壁,使得在安装时无需使用螺钉进行固定,避免螺钉长时间暴露在外而导致其因生锈而造成保护管发生损坏的现象,该安装方式便于操作人员对保护管进行快速拆卸,不仅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且保障了该保护管的适用性。
16.2、该新型复合电缆保护管,通过设置卡板、凹槽和卡槽,当操作人员在将该保护管进行固定时,凹槽会在限位板的表面进行滑动后,使得卡板能够卡接在卡槽内,使得卡槽对于卡板具有一定的限位作用,避免了第一凹型板在卡接时发生错位的现象,有效的提高了该保护管安装时的灵活性。
17.3、该新型复合电缆保护管,通过设置弹簧,当操作人员松开固定板后,弹簧会对固定板施加推力与第二凹型板进行搭接,使得弹簧能够吸收减缓固定板在移动时所产生的冲击力,避免了固定板在移动时发生碰撞的现象,且弹簧能够使固定板实现自动复位的功能。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限位板爆炸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防护壳爆炸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立板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第一防护壳、2第二防护壳、3第一管体、4第二管体、5限位板、6安装孔、7立板、8安装柱、9限位槽、10第一凹型板、11卡板、12凹槽、13第二凹型板、14卡槽、15滑槽、16弹簧、17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24.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复合电缆保护管,包括第一防护壳1,第一防护壳1的右侧面与第二防护壳2的左侧面卡接,通过设置第一防护壳1,将该保护管安装在第一防护壳1的内部,使得第一防护壳1对该保护管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避免了该保护管受到外力因素的作用下而造成损坏的现象,有效的保障了该保护管的使用寿命,第二防护壳2的内壁与第一管体3的外表面卡接,第一管体3的正面设置有限位板5,限位板5的上表面开设有安装孔6,限位板5的上表面与立板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第一防护壳1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凹型板10,第一凹型板10的右侧面与卡板1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第一防护壳1的外表面开设有凹槽12,立板7的左侧面开设有滑槽15,滑槽15内壁的上表面与弹簧16的顶端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弹簧16,当操作人员松开固定板17后,弹簧16会对固定板17施加推力与第二凹型板13进行搭接,使得弹簧16能够吸收减缓固定板17在移动时所产生的
冲击力,避免了固定板17在移动时发生碰撞的现象,且弹簧16能够使固定板17实现自动复位的功能,弹簧16的底端与固定板1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25.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管体3的下表面与第二管体4的上表面卡接,第二管体4的上表面与安装柱8的底端固定连接,安装柱8的外表面开设有限位槽9,通过设置安装柱8,该保护管采用安装柱8、第一凹型板10和固定板17的设计,使得第一管体3和第二管体4能够卡接在第一防护壳1和第二防护壳2的内壁,使得在安装时无需使用螺钉进行固定,避免螺钉长时间暴露在外而导致其因生锈而造成保护管发生损坏的现象,该安装方式便于操作人员对保护管进行快速拆卸,安装柱8的外表面与安装孔6的内壁卡接,限位槽9的内壁与第一凹型板10的外表面卡接。
26.具体的,如图3所示,凹槽12的内壁与限位板5的外表面搭接,第二防护壳2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凹型板13,第二凹型板13的左侧面开设有卡槽14,通过设置卡槽14,当凹槽12在限位板5的表面进行滑动后,使得卡板11能够卡接在卡槽14内,使得卡槽14对于卡板11具有一定的限位作用,避免了第一凹型板10在卡接时发生错位的现象,有效的提高了该保护管安装时的灵活性,卡槽14的内壁与凹槽12的外表面卡接。
27.具体的,如图4所示,固定板17的右侧面与滑槽15的内壁滑动连接,通过设置滑槽15,当操作人员拉拽固定板17时,固定板17会在滑槽15内进行滑动,使得滑槽15对于固定板17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避免了固定板17在移动时发生错位的现象,固定板17的下表面与第二凹型板13的上表面搭接。
2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29.当操作人员在将该保护管进行安装时,可以先将第一管体3和第二管体4进行贴合,使得安装柱8能够与安装孔6进行卡接,而后再将第一防护壳1通过凹槽12与限位板5进行贴合后,再将第一凹型板10与限位槽9进行贴合,而后推动第一防护壳1和第二防护壳2进行卡接,使得第一凹型板10右侧的卡板11与第二凹型板13左侧的卡槽14进行卡接,而后通过拉拽固定板17,使得固定板17会在滑槽15内进行滑动,当第一凹型板10和第二凹型板13完成卡接后,松开固定板17后,弹簧16会对固定板17施加推力与第二凹型板13进行搭接。
3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1.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