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低压配电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39201发布日期:2022-11-03 04:35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低压配电柜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配电柜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智能低压配电柜。


背景技术:

2.配电箱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低压配电装置,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故障或不正常运行时借助保护电器切断电路或报警,借测量仪表可显示运行中的各种参数,还可对某些电气参数进行调整,对偏离正常工作状态进行提示或发出信号,常用于各发、配、变电所中。
3.在公告号为cn21653071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智能型低压配电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包括两个侧板,两个所述侧板的上下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顶盖板和底板,所述柜体的内腔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柜体的前后两侧均铰接有网门,所述柜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监控系统,所述监控系统包括人机界面单元、后台监控单元、监控主机单元、支路电量检测单元和支路开关状态检测单元,所述人机界面单元固定安装于网门的表面,所述后台监控单元、监控主机单元、支路电量检测单元和支路开关状态检测单元固定安装于柜体的内腔。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当配电柜内的元器件由于过压而起火时,火灾易对配电柜内的其余设备造成损伤,从而不利于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低压配电柜。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智能低压配电柜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智能低压配电柜,包括内部中空的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内壁上固定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弧形槽,所述装置主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弧形槽相互连通的安装槽,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顶壁上固定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弧形槽与滑槽内共同滑动设置有干冰灭火器,所述滑槽的内顶壁上开设有滑动槽,所述装置主体上设置有用于降低装置主体内的元器件起火时装置主体内装置受损概率的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设置在装置主体上用于启动干冰灭火器的启动组件以及设置在装置主体上用于检测装置主体内火灾情况的检测组件。
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装置主体内的元器件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元器件易由于老化而损坏,此时,元器件易由于短路而温度快速上升,从而导致元器件起火,此时,装置主体内的其余装置易在明火的作用下被引燃。在此过程中,装置主体内的气压逐渐上升,从而使检测组件检测到元器件着火的信息,进而使启动组件在检测组件的作用下启动,从而使干冰灭火器启动,进而使干冰灭火器对火源喷洒干冰,进而降低了元器件受损使对装置主体内其余装置造成损伤的概率。
9.进一步的,所述干冰灭火器包括滑动设置在弧形槽内的筒体、一端固定在筒体远
离安装槽侧壁上的喷管以及设置在筒体一端的按压开关,所述按压开关滑动设置在滑槽内,所述按压开关的上端延伸至滑动槽内。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需对装置主体内的设备进行灭火操作时,工作人员需向下按压按压开关,从而使筒体内的干冰沿喷管喷出,从而使干冰降低装置主体内氧气的含量,进而降低了装置主体内设备起火的概率。
11.进一步的,所述启动组件包括固定在装置主体上表面的电机、一端固定在电机输出轴端部的螺纹杆以及滑动设置在滑动槽内的滑动杆,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滑动槽内并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贯穿滑动杆并螺纹连接。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需向下按压按压开关时,公工作人员需启动电机,从而使电机的输出轴转动,进而使螺纹杆跟随电机的输出轴转动,从而使滑动杆在螺纹杆的作用下向下运动,进而使滑动杆抵紧按压开关并使按压开关向下运动。
13.进一步的,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装置主体内壁上的检测盒,所述检测盒的侧壁上开设有连通孔,所述检测组件还包括滑动设置在连通孔内的滑杆以及固定在检测盒远离连通孔内壁上的第一控制开关,所述第一控制开关与电机电连接。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装置主体内的元器件起火时,装置主体内的气压逐渐上升,从而使滑杆向靠近检测盒的方向滑动,进而使滑杆滑动至检测盒内,从而使滑杆逐渐靠近第一控制开关并触发第一控制开关,进而使电机在第一控制开关的作用下启动。
15.进一步的,所述滑动槽内底壁远离安装槽的一侧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控制开关,所述第二控制开关与电机电连接。
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滑动杆在电机的作用下向下运动时,滑动杆逐渐靠近第二控制开关,并最终触发第二控制开关,从而使电机关闭,进而降低了电机受损的概率。
1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上表面贯穿开设有用于放置喷管的固定槽。
1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底面固定有环形杆,所述喷管滑动设置在环形杆内,所述环形杆的外壁上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内壁上贯穿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环形槽内转动设置有环形板,所述限位槽内滑动设置有限位杆,所述环形板的内壁呈椭圆形。
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需安装喷管时,工作人员需使喷管穿过固定槽与环形杆,随后,工作人员需调整喷管的位置,进一步的,工作人员需转动环形板,从而使限位杆在环形板的作用下向靠近喷管的方向滑动,进而使限位杆抵紧喷管的外壁,从而提高了喷管的稳定性。
20.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用于封闭安装槽的隔板。
2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降低了杂质进入安装槽内的概率,从而降低了装置主体内装置受损的概率。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个有益技术效果:
23.(1)本技术中,当装置主体内的元器件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元器件易由于老化而损坏,此时,元器件易由于短路而温度快速上升,从而导致元器件起火,此时,装置主体内的其余装置易在明火的作用下被引燃。在此过程中,装置主体内的气压逐渐上升,从而使检测组件检测到元器件着火的信息,进而使启动组件在检测组件的作用下启动,从而使干冰灭火器启动,进而使干冰灭火器对火源喷洒干冰,进而降低了元器件受损使对装置主体内其余装置造成损伤的概率;
24.(2)本技术中,当工作人员需对装置主体内的设备进行灭火操作时,工作人员需向下按压按压开关,从而使筒体内的干冰沿喷管喷出,从而使干冰降低装置主体内氧气的含量,进而降低了装置主体内设备起火的概率;
25.(3)本技术中,当装置主体内的元器件起火时,装置主体内的气压逐渐上升,从而使滑杆向靠近检测盒的方向滑动,进而使滑杆滑动至检测盒内,从而使滑杆逐渐靠近第一控制开关并触发第一控制开关,进而使电机在第一控制开关的作用下启动。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技术用于凸显干冰灭火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8.图3是本技术用于凸显检测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9.图4为本技术用于凸显启动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30.图5是本技术用于凸显第二控制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31.图6是本技术用于凸显环形板的结构示意图。
32.图中标号说明:
33.1、装置主体;2、第一安装板;21、弧形槽;22、安装槽;3、第二安装板;31、滑槽;4、干冰灭火器;41、筒体;42、喷管;43、按压开关;44、滑动槽;5、辅助机构;6、启动组件;61、电机;62、螺纹杆;63、滑动杆;64、连通孔;7、检测组件;71、检测盒;72、滑杆;73、第一控制开关;8、挡板;81、第二控制开关;82、固定槽;9、环形杆;91、环形槽;92、限位槽;93、环形板;94、限位杆;95、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5.实施例1:
3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7.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智能低压配电柜,请参阅图1-6,包括装置主体1、第一安装板2、第二安装板3、干冰灭火器4、辅助机构5、挡板8、第二控制开关81、环形杆9、环形板93以及限位杆94。装置主体1为内部中空的长方体形结构,第一安装板2为长方形板状结构,第一安装板2固定在装置主体1的内壁上,第一安装板2的上表面开设有弧形槽21,且装置主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弧形槽21相互连通的安装槽22。第二安装板3为长方形板状结构,第二安装板3固定在装置主体1的内顶壁上,且第二安装板3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31。
38.干冰灭火器4共同滑动设置在弧形槽21与滑槽31内,干冰灭火器4包括筒体41、喷管42以及按压开关43。筒体41为圆筒状结构,筒体41滑动设置在弧形槽21内。喷管42为圆管状结构,喷管42的一端固定在筒体41远离安装槽22的侧壁上。按压开关43设置在筒体41一端,按压开关43滑动设置在滑槽31内,且按压开关43的上端延伸至滑动槽44内。
39.当工作人员需向下按压按压开关43时,公工作人员需启动电机61,从而使电机61
的输出轴转动,进而使螺纹杆62跟随电机61的输出轴转动,从而使滑动杆63在螺纹杆62的作用下向下运动,进而使滑动杆63抵紧按压开关43并使按压开关43向下运动。
40.滑槽31的内顶壁上开设有滑动槽44,辅助机构5设置在装置主体1上,用于降低装置主体1内的元器件起火时装置主体1内装置受损概率,辅助机构5包括启动组件6与检测组件7。启动组件6设置在装置主体1上,用于启动干冰灭火器4,启动组件6包括电机61、螺纹杆62以及滑动杆63。电机61固定在装置主体1的上表面,电机61输出轴的轴线竖直,且电机61的输出轴延伸至滑动槽44内并转动连接。螺纹杆62的一端固定在电机61输出轴的端部,其轴线与电机61输出轴的轴线。滑动杆63为长方形杆状结构,滑动杆63滑动设置在滑动槽44内,且螺纹杆62贯穿滑动杆63并螺纹连接。
41.当工作人员需向下按压按压开关43时,公工作人员需启动电机61,从而使电机61的输出轴转动,进而使螺纹杆62跟随电机61的输出轴转动,从而使滑动杆63在螺纹杆62的作用下向下运动,进而使滑动杆63抵紧按压开关43并使按压开关43向下运动。
42.检测组件7设置在装置主体1上,用于检测装置主体1内的火灾情况,检测组件7包括检测盒71、滑杆72以及第一控制开关73。检测盒71为内部中空的长方体形结构,检测盒71固定设置在装置主体1的内壁上,且检测盒71的侧壁上开设有连通孔64。滑杆72为圆杆状结构,滑杆72滑动设置在连通孔64内。第一控制开关73固定在检测盒71远离连通孔64的内壁上,第一控制开关73与电机61电连接。
43.当装置主体1内的元器件起火时,装置主体1内的气压逐渐上升,从而使滑杆72向靠近检测盒71的方向滑动,进而使滑杆72滑动至检测盒71内,从而使滑杆72逐渐靠近第一控制开关73并触发第一控制开关73,进而使电机61在第一控制开关73的作用下启动。
44.挡板8为长方形板状结构,挡板8设置在滑动槽44内底壁远离安装槽22的一侧。第二控制开关81设置在挡板8的上表面,且第二控制开关81与电机61电连接。当滑动杆63在电机61的作用下向下运动时,滑动杆63逐渐靠近第二控制开关81,并最终触发第二控制开关81,从而使电机61关闭,进而降低了电机61受损的概率。
45.第一安装板2的上表面贯穿开设有用于放置喷管42的固定槽82,环形杆9为横截面呈圆环形的杆状结构,环形杆9固定在第一安装板2的底面,喷管42滑动设置在环形杆9内,环形杆9的外壁上开设有环形槽91,且环形槽91的内壁上贯穿开设有限位槽92。环形板93为板状结构,环形板93转动设置在环形槽91内,且环形板93的内壁呈椭圆形。限位杆94为长方形杆状结构,限位杆94滑动设置在限位槽92内。
46.当工作人员需安装喷管42时,工作人员需使喷管42穿过固定槽82与环形杆9,随后,工作人员需调整喷管42的位置,进一步的,工作人员需转动环形板93,从而使限位杆94在环形板93的作用下向靠近喷管42的方向滑动,进而使限位杆94抵紧喷管42的外壁,从而提高了喷管42的稳定性。
47.为了降低杂质进入安装槽22内的概率,从而降低装置主体1内装置受损的概率,安装槽22内设置有用于封闭安装槽22的隔板95。
48.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智能低压配电柜的实施原理为:当装置主体1内的元器件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元器件易由于老化而损坏,此时,元器件易由于短路而温度快速上升,从而导致元器件起火,此时,装置主体1内的其余装置易在明火的作用下被引燃。在此过程中,装置主体1内的气压逐渐上升,从而使检测组件7检测到元器件着火的信息,进而使启动
组件6在检测组件7的作用下启动,从而使干冰灭火器4启动,进而使干冰灭火器4对火源喷洒干冰,进而降低了元器件受损使对装置主体1内其余装置造成损伤的概率。
49.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