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头戴式电子耳罩的充电保护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31255发布日期:2022-11-25 22:14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头戴式电子耳罩的充电保护电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耳罩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头戴式电子耳罩的充电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2.耳罩是一种保护听力器官的防噪音装备,一般由头架、外侧壳体、内侧壳体、密封圈、吸音材料等组成。目前,耳罩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式降低噪音:一是通过外壳和密封圈来隔离噪音,使传入耳中的噪音大大减少;二是通过吸音材料进一步吸收漏入耳罩中的噪音,使噪音进一步减小。
3.耳机是一对转换单元,它接受来自媒体播放器或接收器所发出的电讯号,利用贴近耳朵的扬声器将其转化成可以听到的音波。
4.随着消费电子产业发展,各种消费类电子产品层出不穷,头戴式电子耳罩作为常用的一种常见的电子产品,既具有传统耳罩的结构,又具有蓝牙耳机的功能,已得到广泛应用。
5.头戴式电子耳罩在充电时,很容易出现使用者拿错高电压充电器的现象,高电压充电器的大电流很容易对电子耳罩的电池造成冲击,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严重的话甚至损坏电子耳罩的电池,使得电子耳罩无法正常充电。


技术实现要素:

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头戴式电子耳罩的充电保护电路。
7.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8.一种头戴式电子耳罩的充电保护电路,其包括蓝牙芯片、电池、耳机驱动电路、usb接口电路、充电电路、低侧过压保护电路和耳机插座电路,所述蓝牙芯片连接充电电路、按键电路、指示灯电路、mic电路、蓝牙天线、晶振、耳机插座电路和电池;所述蓝牙芯片u1的数据异步端、数据同步端接收外部设备的输入信号,左数模转换端口、右数模转换端口、主控端口与耳机驱动电路连接;所述usb接口电路与充电电路之间接有低侧过压保护电路,充电电路与电池连接;所述低侧过压保护电路包括低侧过压保护芯片u3,低侧过压保护芯片u3的ingnd端、swgnd端相连并接地,且与usb接口电路连接,还通过电阻r16与fb端连接,fb端经并联的电阻r13和电容c20、再与电阻r8串联后与ovflag端连接,swout端接地;所述的电阻r8一端连接ovflag端,另一端连接usb接口电路以及充电电路。
9.进一步地,上述的耳机驱动电路包括耳机驱动芯片u2,耳机驱动芯片u2的in1-端经串联的电阻r22、电容c12与蓝牙芯片u1的dacl端连接,in1+端与in2+相连,且经电容c15与蓝牙芯片u1的vcomo端连接,vss端接地,in2-端经串联的电阻r21、电容c9与蓝牙芯片u1的dacr端连接,in2-端、out2端之间接有电阻r24,vdd端经电容c17接地,且与蓝牙芯片u1的vddio端连接,out1端经并联的电容c13和电容c18与耳机插座电路连接,且经电阻r26接地,
out2端经并联的电容c16和电容c19与耳机插座电路连接,且经电阻r25接地。
10.进一步地,上述的usb接口电路包括usb插座,usb插座包括正电源端和接地端,且与低侧过压保护电路、充电电路连接。
11.进一步地,上述的充电电路包括充电芯片u5,充电芯片u5的prog2端经电阻r3与tmep端、gnd端并接地,vcc端与ce端连接,且与usb接口电路以及低侧过压保护电路连接,vcc端还经电容c1接地,经二极管d2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bat端经电容c8接地,且与电池bat1的正极连接,stdby端接地,chrg端经电阻r14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经串联的电阻r17、二极管d3、电阻r11与蓝牙芯片u1的pb0端。
12.进一步地,上述的按键电路包括按键sw3、按键sw4、按键sw1、按键sw5,按键sw3、按键sw4、按键sw1、按键sw5分别与蓝牙芯片u1的pc5端、pc4端、pb5端、pr2端连接。
13.进一步地,上述的指示灯电路包括指示灯led1,指示灯led1的蓝色接入口经电阻r12与蓝牙芯片u1的pb4端,红色接入口经串联的二极管d3、电阻r11与蓝牙芯片u1的pb0端连接,且红色接入口与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接地端接地。
14.进一步地,上述的mic电路包括mic接口,mic接口一端经串联的电容c3、电阻r5与蓝牙芯片u1的pa0端连接,另一端接地。
15.进一步地,上述的蓝牙芯片u1的dacvdd端经电容c4接地,且经电阻r4接在电容c3与mic电路的mic接口之间,dacvss 端接地,且与vcom端接有电容c10,与dacvdd端接有电容c2,vddio端经电容c11接地,vbat端经电容c14接地,且与电池bat1的正极连接,电池bat1的正、负极之间接有电容c7,电池bat1的负极接地,rtcvdd端经电容c20接地,且与pr2端之间接有电阻r2,pr1端接耳机插座电路,bt-avdd端经电容c67接地,bt_rf端经电容c6接蓝牙天线e2,电容c6两端分别经电阻r1、电容c5接地,vssio端接地,vssio端、bt_osco端之间接有晶振y1。
16.进一步地,上述的耳机插座电路包括耳机插座jk1,耳机插座jk1包括音频输入端、左声道端、右声道端、地线端和左声道常闭端以及右声道常闭端,蓝牙芯片u1的pr1端经二极管d1、电阻r7接耳机插座jk1的音频输入端,右声道端、左声道端分别与mos管q1、mos管q3的漏极连接,mos管q1、mos管q3的栅极经电阻r6与蓝牙芯片u1的pc3端连接,源极接地,mos管q1、mos管q3的漏极分别经电阻r20、电阻r10输出右正信号、左正信号;左声道常闭端经并联的电容c13、电容c18与耳机驱动芯片u2的out1端连接,右声道常闭端经并联的电容c16、电容c19与耳机驱动芯片u2的out2端连接,地线端接地。
17.一种头戴式电子耳罩,其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充电保护电路。
18.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越性:
19.该头戴式电子耳罩的充电保护电路,其通过在usb接口电路与充电电路之间接有低侧过压保护电路,在对电子耳罩充电时,充电器电压高于设定的电压值时,能够快速响应,切断负极电源,保护充电芯片避免受到损坏;能够防止电压充电器因人为因素使用错误的现象发生,便于用户使用,实现对电子耳机的可靠平稳充电,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头戴式电子耳罩的充电保护电路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2.如图1所示,该头戴式电子耳罩的充电保护电路,其包括蓝牙芯片、电池、耳机驱动电路、usb接口电路、充电电路、低侧过压保护电路和耳机插座电路,所述蓝牙芯片连接充电电路、按键电路、指示灯电路、mic电路、蓝牙天线e2、晶振y1、耳机插座电路和电池bat1;所述蓝牙芯片u1的pc3端(引脚3)、dp端(引脚4)分别接收外部设备的输入信号,dacr端(引脚6)、dacl端(引脚7)、vcomo端(引脚8)与耳机驱动电路连接,dacvdd端(引脚9)经电容c4接地,且经电阻r4接在电容c3与mic电路的mic接口之间,dacvss 端(引脚11)接地,且与vcom端(引脚10)接有电容c10,与dacvdd端(引脚9)接有电容c2,vddio端(引脚12)经电容c11接地,vbat端(引脚16)经电容c14接地,且与电池bat1的正极连接,rtcvdd端(引脚17)经电容c20接地,且与pr2端(引脚19)之间接有电阻r2,pr1端(引脚18)接耳机插座电路,bt-avdd端(引脚20)经电容c67接地,bt_rf端(引脚21)经电容c6接蓝牙天线e2,电容c6两端分别经电阻r1、电容c5接地,vssio端(引脚22)接地,vssio端(引脚23)、bt_osco端(引脚24)之间接有晶振y1;所述usb接口电路与充电电路之间接有低侧过压保护电路,充电电路与电池连接;所述低侧过压保护电路包括低侧过压保护芯片u3,低侧过压保护芯片u3的ingnd端(引脚1)、swgnd端(引脚2)相连并接地,且与usb接口电路连接,还通过电阻r16与fb端(引脚5)连接,fb端(引脚5)经并联的电阻r13和电容c20、再与电阻r8串联后与ovflag端(引脚6)连接,ovflag端(引脚6)与ovflag端(引脚3)连接,swout端(引脚4)接地;所述的电阻r8一端连接ovflag端(引脚6),另一端连接usb接口电路以及充电电路。
23.上述的耳机驱动电路包括耳机驱动芯片u2,耳机驱动芯片u2的in1-端(引脚2)经串联的电阻r22、电容c12与蓝牙芯片u1的dacl端(引脚7)连接,in1+端(引脚3)与in2+(引脚5)相连,且经电容c15与蓝牙芯片u1的vcomo端(引脚8)连接,vss端(引脚4)接地,in2-端(引脚6)经串联的电阻r21、电容c9与蓝牙芯片u1的dacr端(引脚6)连接,in2-端(引脚6)、out2端(引脚7)之间接有电阻r24,vdd端(引脚8)经电容c17接地,且与蓝牙芯片u1的vddio端(引脚12)连接,out1端(引脚1)经并联的电容c13和电容c18与耳机插座电路连接,且经电阻r26接地,out2端(引脚7)经并联的电容c16和电容c19与耳机插座电路连接,且经电阻r25接地。
24.上述的usb接口电路包括usb插座,usb插座包括正电源端与接地端,且与低侧过压保护电路、充电电路连接。
25.上述的充电电路包括充电芯片u5,充电芯片u5的prog2端(引脚2)经电阻r3与tmep端(引脚1)、gnd端(引脚3)并接地,vcc端(引脚4)与ce端(引脚8)连接,且与usb接口电路以及低侧过压保护电路连接,vcc端(引脚4)还经电容c1接地,经二极管d2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bat端(引脚5)经电容c8接地,且与电池bat1的正极连接,电池bat1的正、负极之间接有电容c7,电池bat1的负极接地;stdby端(引脚6)接地,chrg端(引脚7)经电阻r14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经串联的电阻r17、二极管d3、电阻r11与蓝牙芯片u1的pb0端(引脚15)。
26.上述的按键电路包括按键sw3(播放/暂停/录制)、按键sw4(快退/音量减)、按键sw1(快进/音量加)、按键sw5(开/关),按键sw3、按键sw4、按键sw1、按键sw5分别与蓝牙芯片u1的pc5端(引脚1)、pc4端(引脚2)、pb5端(引脚13)、pr2端(引脚19)连接。
27.上述的指示灯电路包括指示灯led1,指示灯led1的蓝色接入口(引脚3)经电阻r12
与蓝牙芯片u1的pb4端(引脚14),红色接入口(引脚1)经串联的二极管d3、电阻r11与蓝牙芯片u1的pb0端(引脚15)连接,且红色接入口(引脚1)与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接地端(引脚2)接地。
28.上述的mic电路包括mic接口,mic接口一端经串联的电容c3、电阻r5与蓝牙芯片u1的pa0端(引脚5)连接,另一端接地。
29.上述的耳机插座电路包括耳机插座jk1,耳机插座jk1包括音频输入端(引脚2)、左声道端(引脚4)、右声道端(引脚3)、地线端(引脚1)和左声道常闭端(引脚6)以及右声道常闭端(引脚5),蓝牙芯片u1的pr1端(引脚18)经二极管d1、电阻r7接耳机插座jk1的音频输入端(引脚2),右声道端(引脚3)、左声道端(引脚4)分别与mos管q1、mos管q3的漏极连接,mos管q1、mos管q3的栅极经电阻r6与蓝牙芯片u1的pc3端(引脚3)连接,源极接地,mos管q1、mos管q3的漏极分别经电阻r20、电阻r10输出右正信号、左正信号;左声道常闭端(引脚6)经并联的电容c13、电容c18与耳机驱动芯片u2的out1端(引脚1)连接,右声道常闭端(引脚5)经并联的电容c16、电容c19与耳机驱动芯片u2的out2端(引脚7)连接,地线端(引脚1)接地;工作状态时,所述左声道常闭端与左声道端相连通,所述右声道常闭端与右声道端相连通。
30.上述的三极管q2为pnp型三极管;mos管q1、mos管q3均为n沟道场效应管。
31.在本实用新型头戴式电子耳罩的充电保护电路中,优选地,蓝牙芯片u1采用型号为ac6925c;耳机驱动芯片u2采用型号为pt2308;低侧过压保护芯片u3采用型号为eta7008;充电芯片u5采用型号为tp4056;三极管q2采用型号为9015;mos管q1、mos管q3均采用型号为si2302;晶振y1为 49s晶振;指示灯led1为红蓝双色共阴雾状led灯。
32.本实用新型头戴式电子耳罩的充电保护电路的工作原理为:使用充电器对头戴式电子耳罩进行充电时,充电器连接外部电源,将充电器的充电线插入充电保护电路的micro usb插座中,5v电压通过充电芯片u5对电池bat1进行充电,利用充电芯片内部的功率晶体管对电池进行恒流和恒压充电;通过prog2端(引脚2)电阻编程设定充电电流大小,最大持续充电电流可达1a,无需另加阻流二极管和电流检测电阻;充电芯片u5包含两个漏极开路输出的状态指示输出端,即充电状态指示端(chrg端)和电池故障状态指示输出端(stdby端);充电芯片内部的功率管理电路在芯片的结温超过145℃时自动降低充电电流,能够使用户最大限度的利用芯片的功率处理能力,无需担心芯片过热而损坏芯片或者外部元器件。当输入电压大于电源低电压检测阈值和芯片使能输入端接高电平时,充电芯片u5开始对电池bat1充电,chrg端(引脚7)输出低电平,三极管q2导通,充电指示灯led1红灯点亮,表示充电正在进行;如果电池电压低于3v,充电器用小电流对电池进行预充电;当电池电压超过3v时,充电器采用恒流模式对电池充电,充电电流由prog端(引脚2)和gnd端(引脚2)之间的电阻确定;当电池电压接近4.2v电压时,充电电流逐渐减小,充电芯片u5进入恒压充电模式;当充电电流减小到充电结束阈值时,充电周期结束,chrg端(引脚7)输出高阻态,stdby端(引脚6)输出低电位,充电指示灯led1的红灯熄灭。
33.将充电器的充电线插入充电保护电路的micro usb插座中对电池bat1进行充电,负极接低侧过压保护芯片u3的ingnd端和swgnd端,通过fb端分压电阻r16和电阻r13检测,设定电压高于7v,快速响应,切断负极电源,保护充电芯片u5不会损坏,仅具有34mohm开关电阻,确保非常低的导通电阻和高保护电压;负端保护,耐压36v,导通内阻小,可最大过4a电流,过压保护相应时间小于0.1us。
34.在关机状态下,插入aux线,音频信号通过耳机插座传输到r/l的喇叭,播放音乐;在开机状态下,插入aux线,蓝牙芯片u1的pr1端(引脚18)检测到低电平,蓝牙关闭,原理同上。
35.长按轻触按键sw5,打开蓝牙,蓝牙芯片u1内部集成ldo,vddio端(引脚12)输出一个3.3v电压,给耳机驱动芯片u2供电,通过蓝牙芯片u1与移动终端进行无线连接,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音频文件,并转换成第一音频信号输出给音频播放电路,音频播放电路将第一音频信号转换为声音,经过蓝牙芯片u1的dacr端(引脚6)、dacl端(引脚7),接电容c9/电容c12耦合输出到耳机驱动芯片u2的音频输入脚,将音频信号放大,连接到喇叭;并通过按键电路用于音量增加、音量减小、上下曲切换、拨打、接听、挂断电话以及控制蓝牙芯片的电源通断,即开/关机。
3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