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旋转导光板的无线充电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55473发布日期:2023-03-07 18:53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旋转导光板的无线充电支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旋转导光板的无线充电支架。


背景技术:

2.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充电器使用越来越广泛。无线充电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进行充电的设备,其原理和变压器相似,通过在发送和接收端各安置一个线圈,发送端线圈在电力的作用下向外界发出电磁信号,接收端线圈收到电磁信号并且将电磁信号转变为电流,从而达到无线充电的目的。
3.市场中出现了众多无线充电器,除了满足无线充电方面上,无线充电器还会结合不同功能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例如较为广泛的是结合音响和灯光,产生了带音响的无线充电器、带台灯效果的无线充电器等产品,这些产品可以满足不同人们的消费需求。为此,对无线充电器的辅助功能、娱乐观赏性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以满足不同受众的消费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旋转导光板的无线充电支架,一侧作为支架放置待充电设备,另一侧通过灯源使旋转的导光板发光。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旋转导光板的无线充电支架,包括座体、电机、导光板和托架,可透光的导光板通过电机可转动的设置在座体一侧,支撑待充电设备的托架设置在座体的另一侧;所述电机安装在座体上部,所述电机的驱动端与导光板连接并驱动导光板旋转,所述座体上端设置有灯源,所述灯源的光线射入导光板中;所述托架设置在座体下部,所述座体在托架上侧设置充电区,所述座体内部在与充电区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充电线圈。
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光板中心设置有与电机驱动端连接的中心孔,所述导光板在中心孔的外圆周上设置有一个环形的导光槽,所述导光槽位于近灯源的一侧,所述导光槽远离中心孔的一侧内壁为入光面,所述灯源朝入光面设置。
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座体在电机的外周向设置有一圈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一圈作为灯源的led灯珠。
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座体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内壳,所述座体在导光板一侧设置有喇叭,所述喇叭安装在外壳与内壳之间形成的音腔内,所述外壳上开设有供喇叭露出的音孔。
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充电线圈设置在内壳与外壳之间。
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外壳设置有固定槽,所述托架的一侧插入并固定在固定槽内,所述托架露出于外壳的部分设置有卡位。
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光板的形状可以为圆盘状、三角形、星形、方形、椭圆
形、飞碟形、球形等形状。
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座体呈l型,所述导光板位于座体内侧,所述托架位于座体外侧。
13.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设计新颖、实用性强,通过设置在前侧的充电区、设置在后侧的导光板和喇叭,使得放置在托架上的手机可以在进行无线充电时有声光配合,通过旋转的导光板起到氛围灯的效果,使得无线充电支架有很好的视觉观感。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之一。
18.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之二。
19.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之三。
20.图中:1、座体;11、前外壳;12、后外壳;13、底壳;14、内壳;15、音孔;16、固定槽;17、配重块;18、按钮;19、防护垫;2、导光板;21、中心孔;22、导光槽;23、入光面;24、安装槽;30、充电区;3、托架;31、卡位;4、喇叭;6、接口;7、遮光片;8、充电线圈;91、电路板;92、led灯珠;93、安装板;94、台阶;95、挡圈;96、间隙;97、避位孔;100、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21.参照附图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基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还可以理解的是,虽然这种开发过程中所作出的努力可能是复杂并且冗长的,然而对于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相关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些设计、制造或者生产等改动只是常规的技术手段,不应当理解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不充分。
23.在本实用新型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24.除非另作定义,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一个”、“该”等类似词语并不表示数量限制,可表示单数或复数。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术语“包括”、“包含”、“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
模块(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以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以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连接”、“相连”、“耦接”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气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多个”是指大于或者等于两个。“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仅是区别类似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
25.如图1-6所示,一种具有旋转导光板的无线充电支架,包括座体1、电机100、导光板2和托架3,可透光的导光板2通过电机100可转动的设置在座体1一侧,支撑待充电设备的托架3设置在座体1的另一侧,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将托架3一侧指定为无线充电支架前侧,导光板2一侧指定为无线充电支架后侧,待充电设备为手机、平板等设备,本实施方式中选择手机作为说明;电机100安装在座体1上部,电机100的驱动端与导光板2连接并驱动导光板2旋转,座体1上端设置有灯源,灯源的光线射入导光板2中;托架3设置在座体1下部,座体1在托架3上侧设置充电区30,座体1内部在与充电区30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充电线圈8。
26.如图3所示,导光板2中心设置有与电机100驱动端连接的中心孔21,中心孔21贯穿导光板2,通过螺丝将导光板2固定在电机100驱动端,在导光板2的前侧面,中心孔21外圆周上设置有圆形的安装槽24,安装槽24固定有遮光片7,从而将中心孔21和灯源遮挡,使得导光板2发光时是一个环形的状态。导光板2在中心孔21的外圆周上设置有一个环形的导光槽22,导光槽22位于近灯源的一侧,导光槽22远离中心孔21的一侧内壁为入光面23,灯源朝入光面23设置,灯源的光线通过入光面23传递到导光板2内使得导光板2发光。
27.如图6所示,座体1在电机100的外周向设置有一圈圆筒状的安装板93,电机100位于由安装板93围设的圆形槽内,槽底开设有供电机100驱动端穿设的避位孔97,电机100装在座体1内部,电机100的驱动端从避位孔97处穿出来,安装板93上安装有一圈作为灯源的led灯珠92,这一圈led灯珠92安装在一个圆筒状的电路板91上,安装板93外壁设置有一圈台阶94,电路板91固定在台阶94上,安装板93的直径小于导光槽22的内径。
28.如图3所示,安装板93的末端伸入导光槽22内,led灯珠92朝导光板2的入光面23设置,为了保证led灯珠92的光线只会在导光板2处,可以在导光槽22入光面23外侧一圈挡圈95,该挡圈95固定在后壳体上不随导光板2旋转,该挡圈95端面与导光板2前侧平面之间的间隙96较小,同时挡圈95端面要有一定的宽度,使得led灯珠92发出的光不会从间隙96处露出,从而使得led灯珠92的光线只能在导光板2上照射并被看到。
29.遮光片7的大小大于挡圈95的大小,挡圈95内侧范围内的光线不均匀,通过遮光片7遮挡后,可以使得导光板2可观察到的范围发光均匀,提高使用效果。
30.如图4所示,座体1包括外壳,外壳内部设置有内壳14,外壳由相互扣合的前外壳11和后外壳12以及底壳13组成,后外壳12呈l字型,前外壳11扣合在后外壳12的前侧,底壳13扣合在后外壳12的底侧,底壳13下方也有防滑垫,以提高座体1的防护效果,座体1在导光板2一侧设置有喇叭4,喇叭4安装在后外壳12与内壳14之间形成的音腔内,后外壳12上开设有供喇叭4露出的音孔15。
31.如图5所示,充电线圈8设置在内壳14与前外壳11之间。充电线圈8设置两组,两组充电线圈8上下设置,在手机横屏时,下侧的一组充电线圈8给手机充电,手机竖屏时,上侧的一组充电线圈8给手机充电,使得手机可以横屏和竖屏状态下都能充电。当然,不同手机的尺寸有差异,导致手机侧的充电接收线圈的位置有所不同,生产时,会根据不同品牌和型号的手机相应的调整上下两组充电线圈8的位置,以更好的适配不同手机,达到更好的充电使用效果。
32.前外壳11设置有固定槽16,托架3的一侧插入并固定在固定槽16内,托架3露出于前外壳11的部分设置有卡位31,卡位31沿前外壳11的宽度设置,卡位31可以设置胶垫来增加托架3与手机之间的摩擦力,同时避免刮伤手机表面。
33.如图6所示,导光板2为圆盘状,导光板2为半透明的塑料材质的导光板2,本实施方式中导光板2为白色的半透明的,导光板2的表面设置磨砂,使得导光板2发出较为柔和的光。导光板2的颜色和形状也可以根据客户端的需要进行设置,如将导光板2的形状设置为三角形、星形、方形、椭圆形、飞碟形、球形等,将导光板2的颜色设置为淡黄色、淡绿色、淡蓝色、淡紫色、白色黄色渐变色等。
34.如图4所示,座体1呈l型,导光板2位于座体1内侧,托架3位于座体1外侧。导光板2较重,将导光板2设置在内侧,可以使得导光板2旋转过程中,座体1重心稳定不晃动,同时在座体1内部设置配重块17,配重块17位于底壳13与后外壳12之间并位于导光板2下方,进一步保证座体1的重心稳定。当然座体1也可以设置成其他形状,如t型。
35.座体1后侧设置用接电的接口6,接口6有usb接口6和type-c接口6,用来给无线充电支架供电。座体1后侧还设置有按钮18,该按钮18用来控制电机100的工作,当然该按钮18也可以用来控制整个无线充电支架的工作。使用时,用数据线通过接口6给无线充电支架供电,将手机放置在托架3上并通过充电线圈8给手机进行无线充电,导光板2在电机100的带动下旋转,灯源发光使得导光板2发出柔和的光,使得手机充电时有相应的氛围灯,当然用户可以当然控制导光板2不旋转,无线充电支架通过蓝牙与手机通讯连接,使得手机通过喇叭4外放音频,使得手机充电时有声光配合,而用户可以通过放置在托架3上的手机看视频、听音乐、做直播等活动。
36.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设计新颖、实用性强,通过设置在前侧的充电区30、设置在后侧的导光板2和喇叭4,使得放置在托架3上的手机可以在进行无线充电时有声光配合,通过旋转的导光板2起到氛围灯的效果,使得无线充电支架有很好的视觉观感;通过l形的座体可以保证座体的稳定性,配合配重块使无线充电支架重心稳定,保证无线充电支架的导光板旋转时可以保持稳定。
37.以上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