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接装置及马达装配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38118发布日期:2023-02-17 21:00阅读:24来源:国知局
插接装置及马达装配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马达技术设备领域,尤其涉及插接装置及马达装配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电机或马达行业一直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因其产品的特殊性一直无法实现自动化生产,由于产品部件来料统一性差、无规则等,在生产装配过程中需要大量人工来定位生产产品、识别方向等,导致生产产能低、生产工艺落后及产品成品合格率低。同时伴随着当前劳动力成本巨大及劳动力缺口的扩大等因素,导致汽车马达生产组装成本的急剧上升。
3.现有马达的端子在装配至马达的壳体上时,一般通过工人进行手动插接。这些做法的缺点在于,需要人力参与作业,效率低,且不同的工人其插接的可靠性不同,容易导致不牢固,一致性差,还会导致人力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接装置,旨在解决如何自动装配端子和壳体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提供一种插接装置,能够将端子插装至壳体,所述插接装置包括:
7.送料结构,包括用于传送所述端子的第一送料组件以及用于传送所述壳体的第二送料组件;
8.翻转结构,邻接所述第一送料组件并将所述端子翻转预定角度,以使所述端子的夹持端朝上设置;以及
9.插装结构,邻接所述第二送料组件,所述插装结构包括夹持机构以及驱动所述夹持机构移动的插装驱动机构,所述夹持机构于所述翻转结构夹持所述夹持端,所述插装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夹持机构移动,以使所述端子插入所述壳体。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翻转结构包括翻转块和驱动所述翻转块转动的翻转驱动机构,所述翻转块开设有容置所述端子的定位槽。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送料组件设有用于传送所述端子的送料槽,所述送料槽的边缘开设有朝向所述翻转块的出料口,所述送料结构还包括邻接所述出料口的推料机构,所述推料机构能够将所述端子于所述出料口处推入所述定位槽。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推料机构包括连接所述第一送料组件并具有滑槽的推料座、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内的推料滑块以及连接所述推料座并用于驱动所述推料滑块往复滑动的推料驱动器,所述滑槽连通所述送料槽,以使所述推料滑块能够抵接所述端子。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连接所述插装驱动机构的夹持驱动器、连接所述夹持驱动器的输出轴的推压杆以及与所述推压杆配合的夹持头,所述夹持驱动器驱动所述推压杆抵接所述夹持头以使所述夹持头释放所述端子,或所述夹持驱动器驱动所述推
压杆远离所述夹持头以使所述夹持头夹持所述端子。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持头包括连接所述夹持驱动器的第一夹持杆、与所述第一夹持杆转动连接的第二夹持杆以及两端分别抵接所述第一夹持杆和所述第二夹持杆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和所述推压杆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夹持杆和所述第二夹持杆的转接点的两侧,且所述推压杆能够移动至所述第一夹持杆和所述第二夹持杆之间。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筒体、与所述筒体一体成型的连接片以及连接所述筒体的上端并插接有所述端子的端盖,其中,所述筒体具有开口,所述端盖盖合所述开口,所述连接片连接于所述开口的边缘处并对应所述端子设置;所述插接装置还包括压合结构,所述压合结构包括下压机构以及与所述下压机构间隔设置并邻接所述第二送料组件的转料机构,所述转料机构将插接有所述端子的壳体转送至下压机构,所述下压机构压合所述连接片的自由端,以使固结所述端子、所述端盖以及所述筒体。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料机构包括邻接所述第二送料组件的转料支架、设置于所述转料支架上的转料驱动器、连接所述转料驱动器的转料座以及两转料头,两所述转料头分别连接所述转料座的两侧。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压机构包括邻接所述转料机构并供所述壳体放置的下压座、架设于所述下压座的下压支架、位于所述下压支架内的下压头以及连接所述下压支架并用于驱动所述下压头的下压驱动器。
18.第二方面,本技术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马达装配系统,其包括如上所述的插接装置。
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插接装置包括送料结构、翻转结构和插装结构,送料结构包括第一送料组件和第二送料组件,第一送料组件和第二送料组件分别向翻转结构和插装结构传送端子和壳体,夹持机构在插装驱动机构的驱动下,于翻转结构处夹持端子,并将端子插接在壳体上,从而实现端子和壳体的自动装配,提高了装配的可靠性,并降低了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示范性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2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插接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图1的送料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图1的夹持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4是图3的夹持机构的剖视示意图;
25.图5是图1的压合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6是图5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27.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28.100、插接装置;10、送料结构;11、第一送料组件;12、第二送料组件; 121、第二送料台;122、拨料机构;20、翻转结构;30、压合结构;31、下压机构;32、转料机构;40、插装结
构;41、插装驱动机构;42、夹持机构;101、端子;102、壳体;111、振料盘;112、第一送料台;113、送料槽;114、出料口;21、翻转驱动机构;22、翻转块;221、定位槽;131、推料驱动器;132、推料滑块;133、滑槽;422、夹持驱动器;421、夹持头;423、推压杆;4211、第一夹持杆;4212、第二夹持杆;4213、弹性件;311、下压驱动器;312、下压支架;313、下压座;314、下压头;1021、筒体;1022、端盖;1023、连接片;321、转料头;322、转料座;323、转料驱动器;324、转料支架;411、横向移动组件;412、升降移动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30.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便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1.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插接装置100,其能够将端子 101自动插装至壳体102,以提高端子101与壳体102装配的效率。插接装置 100包括送料结构10、翻转结构20以及插装结构40。本实施例中,端子101 的主体呈片状设置,壳体102呈圆柱体。
32.请参阅图1至图3,可选地,送料结构10包括用于传送端子101的第一送料组件11以及用于传送壳体102的第二送料组件12;可选地,第一送料组件 11包括容置有多个端子101的振料盘111以及连接振料盘111的第一送料台 112,振料盘111通过振动将多个端子101沿第一送料台112依次传送,端子 101依次平铺于第一送料台112,并沿第一送料台112传送至翻转结构20处。
33.请参阅图1至图3,可选地,翻转结构20位于第一送料台112的一端,并从第一送料台112处依次承接端子101。翻转结构20将接收到的单个端子101 翻转预定角度,本实施例中,翻转结构20驱动端子101转动90度,以使端子 101的夹持端朝上设置。
34.请参阅图1至图3,可选地,插装结构40邻接第二送料组件12,第二送料组件12包括与第一送料台112交错设置并供壳体102承载的第二送料台121 以及连接第二送料台121并用于拨动壳体102依次沿第二送料台121移动的拨料机构122。可以理解的是,第二送料台121上开设有容料槽,壳体102的一端位于容料槽内,通过拨料机构122能够实现各壳体102依次沿容料槽的延伸方向移动。
35.请参阅图1至图3,可选地,插装结构40包括夹持机构42以及驱动夹持机构42移动的插装驱动机构41,夹持机构42于翻转结构20处夹持端子101 的夹持端,插装驱动机构41驱动夹持机构42移动,以使端子101插入壳体102。可以理解的是,翻转结构20的端子101被夹持机构42所夹持后,翻转结构20 复位,并从第一送料台112处承接下一个端子101,而夹
持机构42在插装驱动机构41的驱动下,将端子101插接在壳体102上,从而完成端子101与壳体 102的自动装配,拨料机构122将插接有端子101的壳体102从夹持机构42处移走,并同时将下一个待插接端子101的壳体102移动至夹持机构42处,从而能够实现端子101与壳体102的连续插接,且可靠性和一致性比较高。
36.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施例的插接装置100包括送料结构10、翻转结构 20和插装结构40,送料结构10包括第一送料组件11和第二送料组件12,第一送料组件11和第二送料组件12分别向翻转结构20和插装结构40传送端子 101和壳体102,夹持机构42在插装驱动机构41的驱动下,于翻转结构20处夹持端子101,并将端子101插接在壳体102上,从而实现端子101和壳体102 的自动装配,提高了装配的可靠性,并降低了人工成本。
37.请参阅图1至图3,可选地,插装驱动机构41包括横向移动组件411以及连接横向移动组件411的升降移动组件412,夹持机构42连接升降移动组件 412,横向移动
38.在一些实施例中,翻转结构20包括翻转块22和驱动翻转块22转动的翻转驱动机构21,翻转块22开设有容置端子101的定位槽221。可以理解的是,翻转块22转动预定角度,以使定位槽221水平布置,端子101在外力的作用下推入定位槽221内,翻转驱动机构21再驱动翻转块22反向转动预定角度,使夹持端朝上设置,从而便于夹持机构42夹持端子101。
39.可选地,翻转驱动机构21包括翻转支架以及设置于翻转支架上的翻转驱动器,翻转驱动器为旋转气缸,翻转块22连接旋转气缸。
40.请参阅图1至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送料组件11设有用于传送端子 101的送料槽113,送料槽113的边缘开设有朝向翻转块22的出料口114,送料结构10还包括邻接出料口114的推料机构,推料机构能够将端子101于出料口114处推入定位槽221。可以理解的是,在定位槽221水平布置时,推料机构将单个端子101推入定位槽221内,从而实现端子101从送料槽113到定位槽221的转移。
41.请参阅图1至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推料机构包括连接第一送料组件11 并具有滑槽133的推料座、滑动设置于滑槽133内的推料滑块132以及连接推料座并用于驱动推料滑块132往复滑动的推料驱动器131,滑槽133连通送料槽113,以使推料滑块132能够抵接端子101。可选地,推料驱动器131驱动推料滑块132于滑槽133内滑动,推料滑块132移动至送料槽113内并朝定位槽 221内推动端子101,以使端子101从送料槽113内移动并定位于定位槽221 内。
42.可以理解的是,还可以在出料口114处设置传感器和控制器,传感器用于探测出料口114处是否存在端子101,控制器根据传感器的检测信号而控制推料驱动器131的运行。
43.请参阅图2至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夹持机构42包括连接插装驱动机构 41的夹持驱动器422、连接夹持驱动器422的输出轴的推压杆423以及与推压杆423配合的夹持头421,夹持驱动器422驱动推压杆423抵接夹持头421以使夹持头421释放端子101,或夹持驱动器422驱动推压杆423远离夹持头421 以使夹持头421夹持端子101。可以理解的是,在夹持头421需要从翻转结构 20上夹持端子101时,推压杆423远离夹持头421,使端子101被夹持在夹持头421上。在夹持头421将端子101移动至壳体102上方并插入壳体102后,推压杆423抵接夹持头421,并触发夹持头421释放端子101。
44.请参阅图2至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夹持头421包括连接夹持驱动器422 的第一夹持杆4211、与第一夹持杆4211转动连接的第二夹持杆4212以及两端分别抵接第一夹持杆
4211和第二夹持杆4212的弹性件4213,弹性件4213和推压杆423分别位于第一夹持杆4211和第二夹持杆4212的转接点的两侧,且推压杆423能够移动至第一夹持杆4211和第二夹持杆4212之间。
45.请参阅图2至图4,可选地,推压杆423在夹持驱动器422的驱动下位于第一夹持杆4211和第二夹持杆4212之间并不断朝转接点滑动,在杠杆原理的作用下,第一夹持杆4211的下端和第二夹持杆4212的下端不断夹紧端子101,同时弹性件4213受到压缩变形。在端子101插接到壳体102上后,推压杆423 退出第一夹持杆4211和第二夹持杆4212之间,弹性件4213复原,驱动第二夹持杆4212相对第一夹持杆4211转动,从而释放端子101。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夹持杆4211上设有避空位,从而便于第二夹持杆4212转动。
46.可选地,本实施例中,弹性件4213为管簧。
47.请参阅图5至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2包括筒体1021、与筒体1021 一体成型的连接片1023以及连接筒体1021的上端并插接有端子101的端盖 1022,其中,筒体1021具有开口,端盖1022盖合开口,连接片1023连接于开口的边缘处并对应端子101设置;插接装置100还包括压合结构30,压合结构 30包括下压机构31以及与下压机构31间隔设置并邻接第二送料组件12的转料机构32,转料机构32将插接有端子101的壳体102转送至下压机构31,下压机构31压合连接片1023的自由端,以通过铆接工艺使连接片1023固结端盖 1022和筒体1021。
48.请参阅图5至图6,可选地,通过将转料机构32将插接有端子101的壳体 102移动至下压机构31上,再通过下压机构31压合连接片1023,从而使端子 101、端盖1022和筒体1021固定连接。
49.在一些实施例中,转料机构32包括邻接第二送料组件12的转料支架324、设置于转料支架324上的转料驱动器323、连接转料驱动器323的转料座322 以及两转料头321,两转料头321分别连接转料座322的两侧。
50.请参阅图5至图6,可选地,两转料头321分别于第二送料台121和下压机构31上夹持筒体1021,在转料驱动器323的驱动下,两转料头321互换位置,从而将已经压好连接片1023的筒体1021释放于第二送料台121,并同时从第二送料台121上夹持待压合的筒体1021至下压机构31上,最终实现连续下压作业。
51.请参阅图5至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下压机构31包括邻接转料机构32 并供壳体102放置的下压座313、架设于下压座313的下压支架312、位于下压支架312内的下压头314以及连接下压支架312并用于驱动下压头314的下压驱动器311。
52.请参阅图5至图6,可选地,下压头314具有压合面,压合面的形状与端盖1022上待压合位置的形状适配。
53.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马达装配系统,该马达装配系统包括插接装置 100,该插接装置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马达装配系统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同样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54.在一些实施例中,马达装配系统还包括检测装置以及用于支撑所述插接装置100和所述检测装置的机架,所述检测装置邻接所述第二送料台121,并用于检测端子101是否导电。
55.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