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柜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交流低压不锈钢配电柜。
背景技术:2.配电柜分动力配电柜和照明配电柜、计量柜,是配电系统的末级设备,配电柜是电动机控制中心的统称,配电柜使用在负荷比较分散、回路较少的场合;电动机控制中心用于负荷集中、回路较多的场合,它们把上一级配电设备某一电路的电能分配给就近的负荷,这级设备应对负荷提供保护、监视和控制。
3.根据专利申请号为:cn201820741115.x公开了一种具有抗震结构的配电柜,该装置通过底座内部设有一块不锈钢板,不锈钢板上表面两侧设有四根支撑杆,中心设有斗型橡胶圈,配电柜本体下落,从而使底座向下移动,底座内部设置的不锈钢板相对于底座向上运动,在移动过程中,不锈钢板上表面中心设置斗型橡胶圈能够挤压空气,减缓不锈钢板向上移动的速度,从而减小震动,不锈钢板上表面两侧设置的四组支撑杆在凹型块的凹槽内移动,限制不锈钢板的移动范围,从而保持配电柜本体在下落过程中的稳定,但是,该装置不能对电柜本体的高度进行调节,在遇到洪涝灾害时,电柜会被泡在水中,导致电柜内部电气元件损坏,而且电流会传递至水中,对附近人员造成伤害,降低了使用安全性,同时该装置的柜体没有加强结构,在运输时或受到碰撞时会产生变形。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交流低压不锈钢配电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流低压不锈钢配电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交流低压不锈钢配电柜,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竖直导轨,两个所述竖直导轨之间位于下端位置处固定有底部连接杆,且两个竖直导轨的底端均固定有底部安装板,两个所述竖直导轨之间设置有电柜本体,所述电柜本体的两侧对称固定有两个电柜滑块,两个所述电柜滑块与两个竖直导轨之间设置有升降调节机构,所述升降调节机构包括固定于两个竖直导轨上端的传动壳体,所述传动壳体的上侧位于中段位置处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端固定有位于传动壳体内侧的电机皮带轮,所述传动壳体的内侧两端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分别延伸至两个竖直导轨内侧的升降丝杆,两个所述升降丝杆均通过丝牙分别与两个电柜滑块的内部转动连接,且两个升降丝杆的上端均固定有位于传动壳体内侧的丝杆皮带轮,两个所述丝杆皮带轮均通过皮带与电机皮带轮转动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动壳体的上侧位于两端位置处对称固定有两个套杆,两个所述套杆的上端均滑动插设有伸缩杆,两个所述伸缩杆的上端固定有固定板,且两个伸缩杆的外侧均套设有缓冲弹簧,所述固定板的上端固定有遮挡板,且固定板的上侧位于遮挡板下方位置处安装有震动电机。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柜本体的外侧套设固定有两个加固框,且电柜本体采用不锈钢材质的构件。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竖直导轨的下端位于两侧位置处均对称固定有两个支撑板,四个所述支撑板的下侧分别与两个底部安装板的上侧相固定。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底部安装板的内部位于两端位置处均对称开设有两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侧均贯穿转动连接有安装螺栓。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部连接杆的上侧位于两端位置处对称设置有两个支撑限位柱,两个所述支撑限位柱均采用橡胶材质的构件。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通过升降调节机构,带动两个电柜滑块上下移动,从而带动电柜本体上下移动,将电柜本体的高度降低,方便调试人员对其内部电路进行调试,当把电柜本体的高度升高时,可以防止非专业人员误操作电柜本体内部的电路,而且在产生洪涝灾害时,可以防止电柜本体被浸泡在水中,防止其内部电气元件损坏,同时防止电流传递至水中,对附近人员造成伤害,提高了电柜的安全性;
14.2、通过震动电机,带动遮挡板震动,可以自动对遮挡板上表面堆积的雪层进行处理,使雪层自由滑落,实现自动除雪的作用;
15.3、通过加固框,可以提高电柜本体的强度,防止其在运输途中或受到碰撞而产生变形,提高使用可靠性。
附图说明
16.图1为一种交流低压不锈钢配电柜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一种交流低压不锈钢配电柜的侧向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一种交流低压不锈钢配电柜中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一种交流低压不锈钢配电柜中升降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竖直导轨;2、底部连接杆;3、底部安装板;4、电柜本体;5、电柜滑块;6、升降丝杆;7、丝杆皮带轮;8、驱动电机;9、电机皮带轮;10、传动壳体;11、遮挡板;12、套杆;13、伸缩杆;14、缓冲弹簧;15、固定板;16、震动电机;17、加固框;18、支撑板;19、安装螺栓;20、支撑限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21.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交流低压不锈钢配电柜,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竖直导轨1,两个竖直导轨1之间位于下端位置处固定有底部连接杆2,且两个竖直导轨1的底端均固定有底部安装板3,两个竖直导轨1之间设置有电柜本体4,电柜本体4的两侧对称固定有两个电柜滑块5,两个电柜滑块5与两个竖直导轨1之间设置有升降调节机构,升降调节机构包括固定于两个竖直导轨1上端的传动壳体10,传动壳体10的上侧位于中段位置处安装有驱动电机8,驱动电机8的驱动端固定有位于传动壳体10内侧的电机皮带轮9,传动壳体10的内侧两端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分别延伸至两个竖直导轨1内侧的升降丝杆6,两个升降丝杆6均通过丝牙分别与两个电柜滑块5的内部转动连接,且两个升降丝杆6的上端均固定有位于传动壳体10内侧的丝杆皮带轮7,两个丝杆皮带轮7均通过皮带与电机皮带轮
9转动连接。
22.在图3中:传动壳体10的上侧位于两端位置处对称固定有两个套杆12,两个套杆12的上端均滑动插设有伸缩杆13,两个伸缩杆13的上端固定有固定板15,且两个伸缩杆13的外侧均套设有缓冲弹簧14,固定板15的上端固定有遮挡板11,且固定板15的上侧位于遮挡板11下方位置处安装有震动电机16,通过震动电机16,带动遮挡板11震动,可以自动对遮挡板11上表面堆积的雪层进行处理,使雪层自由滑落,实现自动除雪的作用。
23.在图1中:电柜本体4的外侧套设固定有两个加固框17,且电柜本体4采用不锈钢材质的构件,通过加固框17,可以提高电柜本体4的强度,防止其在运输途中或受到碰撞而产生变形,提高使用可靠性。
24.在图1中:两个竖直导轨1的下端位于两侧位置处均对称固定有两个支撑板18,四个支撑板18的下侧分别与两个底部安装板3的上侧相固定,支撑板18用于提高竖直导轨1与底部安装板3之间的固定牢固性。
25.在图1中:两个底部安装板3的内部位于两端位置处均对称开设有两个安装孔,安装孔的内侧均贯穿转动连接有安装螺栓19,安装螺栓19用于对装置整体进行固定。
26.在图1中:底部连接杆2的上侧位于两端位置处对称设置有两个支撑限位柱20,两个支撑限位柱20均采用橡胶材质的构件,支撑限位柱20,在电柜本体4下降至最低点时,起到限位缓冲作用。
2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对电柜本体4内部进行电气调试时,控制驱动电机8运行带动电机皮带轮9转动,电机皮带轮9转动通过皮带带动两个丝杆皮带轮7同步转动,两个丝杆皮带轮7分别带动两个升降丝杆6转动,两个升降丝杆6转动通过丝牙啮合分别带动两个电柜滑块5在竖直导轨1的内侧上下移动,两个电柜滑块5即可带动电柜本体4上下移动,将电柜本体4的高度降低,方便调试人员对电柜本体4内部电路进行调试,当把电柜本体4的高度升高时,可以防止非专业人员误操作电柜本体4内部的电路,而且在产生洪涝灾害时,可以防止电柜本体4被浸泡在水中,防止电柜本体4内部电气元件损坏,同时防止电流传递至水中,对附近人员造成伤害,提高了电柜的安全性,遇到下雪天气时,遮挡板11的上表面会堆积雪层,过多的雪会对遮挡板11造成很大的压力,严重时会导致遮挡板11垮塌,造成电柜本体4损坏,通过控制震动电机16运行产生振动,振动通过固定板15传递至遮挡板11,即可使遮挡板11上表面的雪层在震动的作用下滑落,实现自动除雪的作用。
28.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