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转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94877发布日期:2022-11-23 02:43阅读:46来源:国知局
电机转子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电机转子。


背景技术:

2.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电机由转子和定子两部分组成,电机转子是电机中的旋转部件,它是用来实现电能与机械能转换、机械能与电能转换的装置。
3.目前电机转速越来越高,为了保证转子的强度,磁桥越来越大,导致漏磁严重,性能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转子,用于解决电机转子漏磁严重而出现性能下降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机转子,包括转子轴和多个磁体;多个所述磁体围绕所述转子轴的圆周设置;在所述转子轴的径向截面中,任意一所述磁体均呈扇形结构;每一所述磁体均包括多个导磁体;多个所述导磁体沿所述转子轴的径向由内向外排列,相邻的两个所述导磁体之间均形成有隔离槽,所述隔离槽的两端均延伸至所述磁体的外圆周,所述隔离槽内部设置有磁性材料层,相邻的两个所述导磁体同侧的端部之间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磁体的外圆周设置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覆盖所述导磁体顶端和所述连接件顶端,所述保护层采用不导磁材料制成。
6.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导磁体的数量为三个,沿所述转子轴的径向由外向内分别为第一导磁体、第二导磁体和第三导磁体,同侧的所述第一导磁体的端部和所述第二导磁体的端部之间、同侧的所述第二导磁体的端部与所述第三导磁体的端部之间均通过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
7.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磁体、所述第二导磁体、所述第三导磁体以及所述磁性材料层组合形成扇形结构。
8.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连接件均落在所述扇形结构的圆弧上。
9.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隔离槽内部,以封堵所述隔离槽。
10.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隔离槽为弧线状或抛物线状。
11.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层为弧形结构。
12.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位于同一侧的相邻两个所述连接件连接。
13.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导磁体采用硅钢片材料制成,所述磁性材料层采用永磁体材料制成,所述保护层采用碳纤维材料制成。
14.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机转子,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导磁体端部设置连接件将相邻的导磁体连接在一起,并在电机转子高速转动时通过保护层对转子结构进行保护,而且由于连接件采用不导磁的材料制成,使得转子漏磁情况大大降低,有效提升了电机性能,使得电机可以做到更高的转速,并且还能够提升电机的功率密度和扭矩密度,进一步提高电机性能,可以有效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附图说明
16.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磁体于一实施例中的径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17.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磁体于另一实施例中的径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19.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示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20.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电机转子用于解决电机转漏磁严重,性能下降的问题。以下将详细阐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机转子的原理及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创造性劳动即可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机转子。
21.于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电机转子,包括转子轴(未在图中示出)和多个磁体(未在图中示出);多个所述磁体围绕所述转子轴的圆周设置;在所述转子轴的径向截面中,任意一所述磁体均呈扇形结构;每一所述磁体均包括多个导磁体(未在图中示出)。
22.如图1所示,于一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导磁体沿所述转子轴的径向由内向外排列,相邻的两个所述导磁体之间均形成有隔离槽5,所述隔离槽5的两端均延伸至所述磁体的外圆周,所述隔离槽5内部设置有磁性材料层3,相邻的两个所述导磁体同侧的端部之间通过连接件1固定连接,所述磁体的外圆周设置有保护层4,所述保护层4覆盖所述导磁体顶端和所述连接件1顶端,所述保护层4采用不导磁材料制成。
23.在本实施例中,相邻的导磁体之间形成隔离槽5,以便于在隔离槽5内部设置磁性材料层3,而由于沿转子轴的径向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多个导磁体之间是分离状态,通过位于导磁体端部的连接件1将相邻的导磁体连接在一起,从而使得导磁体之间形成一个整体,同时于磁体的外圆周设置不导磁材料的保护层4,使得保护层4覆盖导磁体顶端和连接件1顶端,不仅可以大大降低转子结构的漏磁问题,发挥更强的性能,而且通过保护层4的保护作用,使得整个电机转子在高速转动的情况下,电机转子强度不会出现问题,进一步提高了电机转子的性能。
24.示例性的,所述连接件1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导磁体采用硅钢片材料制成,
所述磁性材料层3采用永磁体材料制成,所述保护层4采用碳纤维材料制成。由于连接件1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从而避免磁性材料层3的磁性从隔离槽5漏出,大大降低电机转子的漏磁情况,而且相对于现有技术的电机转子,本方案的电机转子去掉了磁桥,能够减少磁漏。
25.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连接件1还可以采用不导磁或者磁导率低的材料制成,比如塑料,所述磁性材料层3也可以采用其它磁性材料制成,比如铁氧体,本方案对此不作特别限定,此处不再赘述。
26.于一实施例中,参考图1,所述导磁体的数量为三个,按照沿转子轴的径向由外向内排列分别为第一导磁体21、第二导磁体22和第三导磁体23,所述磁性材料层3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第一导磁体21和第二导磁体22之间、第二导磁体22和第三导磁体23之间,所述第一导磁体21、所述第二导磁体22、所述第三导磁体23以及两个所述磁性材料层3组合形成扇形的磁体,同侧的所述第一导磁体21的端部和所述第二导磁体22的端部之间、同侧的所述第二导磁体22的端部与所述第三导磁体23的端部之间均通过所述连接件1固定连接。
27.于又一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层4为弧形结构,所述连接件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连接件1均落在所述扇形结构的圆弧上,使得所述连接件1外表面均与所述保护层4内表面贴合,当保护层4设置在导磁体顶端和连接件1表面的时候,保护层4分别与导磁体、连接件1稳定接触,以降低缠绕过程中对保护层4的损伤,对保护层4起到保护作用。
28.于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1设置在所述隔离槽5内部,以封堵所述隔离槽5,通过连接件1将隔离槽5端部堵住,从而进一步减少磁漏的情况,提高电机性能。
29.于一实施例中,所述隔离槽5为弧线状或抛物线状。
30.于另外一实施例中,参考图2,位于同一侧的相邻两个所述连接件1之间通过连接片6固定连接,从而将位于同一侧的相邻两个连接件1之间通过连接片6连接在一起,以进一步提高到整个转子结构的稳定性。
3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电机转子,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导磁体端部设置连接件将相邻的导磁体连接在一起,并在电机转子高速转动时通过保护层对转子结构进行保护,而且由于连接件采用不导磁的材料制成,使得转子漏磁情况大大降低,有效提升了电机性能,使得电机可以做到更高的转速,并且还能够提升电机的功率密度和扭矩密度,进一步提高电机性能,可以有效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32.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