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内置压力传感器结构的电动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35263发布日期:2023-03-04 01:12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内置压力传感器结构的电动缸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缸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内置压力传感器结构的电动缸。


背景技术:

2.电动缸的工作原理是以电力作为直接动力源,采用各种类型的电机 如ac伺服电机、步进伺服电机、dc伺服电机带动不同形式的丝杠或螺母旋转,并通过构件间的螺旋运动转化为螺母或丝杠的直线运动,再由螺母或丝杠带动缸筒或负载做往复直线运动,现有的电动缸在使用时并无压力测量装置,若需要对电动缸所顶起物体的重量进行测量,则需外接压力传感器,导致操作过于繁琐,就需要一种带内置压力传感器结构的电动缸。
3.申请人经过检索发现中国专利公开了“内置压力传感器的电缸”,其公开(公告)号为“cn209497360u”,该申请主要通过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空腔柱体,所述空腔柱体内固定安装有定位板,所述空腔柱体的底部内壁和定位板之间转动安装有丝杆,所述底座内分别滑动安装有上滑板和下滑板,上滑板和下滑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导杆,所述下滑板与丝杆螺纹连接,所述上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顶部位于空腔柱体的上方,驱动杆与空腔柱体滑动连接。达到提高电缸驱动的稳定性,同时可以很好的控制电缸的驱动杆的输出长度,智能化程度高,使用方便,易于推广的目的,但是传统的电动缸在使用时并无压力测量装置,若需要对电动缸所顶起物体的重量进行测量,对电动缸的实时压力进行读取,则需外接压力传感器,导致操作过于繁琐,且传统的电动缸电机与缸体通过皮带连接,皮带材质通常为橡胶材质,在承受较大的拉力的同时需要频繁正反向使用时,皮带的齿面受损会比较严重,影响装置的使用寿命,增大了重新购买新设备的费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内置压力传感器结构的电动缸,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的电动缸在使用时并无压力测量装置,若需要对电动缸所顶起物体的重量进行测量,对电动缸的实时压力进行读取,则需外接压力传感器,导致操作过于繁琐,且传统的电动缸电机与缸体通过皮带连接,皮带材质通常为橡胶材质,在承受较大的拉力的同时需要频繁正反向使用时,皮带的齿面受损会比较严重,影响装置的使用寿命,增大了重新购买新设备的费用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内置压力传感器结构的电动缸,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左表面的下侧固定连接有压力显示屏,所述第一壳体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动槽,两个所述第一滑动槽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两个所述第一滑块的相对一侧表面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壁的下侧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第二壳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机壳,所述机壳内壁的下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下端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
连接,所述螺纹杆杆壁的下侧转动连接有固定块,所述螺纹杆的杆壁的上侧螺纹连接有槽块,所述槽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导杆,所述槽块的左右两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壳体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滑动槽。
6.优选的,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第二壳体的下表面延伸至第二壳体的内壁,所述固定块的下表面与第二壳体内壁的下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滑块的相反一侧表面分别与相应的第一滑动槽的内壁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滑块的相反一侧表面分别与相应的第二滑动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7.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表面的四角处均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可以与其它设备用螺栓螺母进行连接,使得电动缸可以稳定在工作面上。
8.优选的,所述导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顶压板。
9.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提高了设备搬运的便捷性。
10.优选的,所述把手的材质为环氧树脂,环氧树脂硬度适中,机械强度高,耐热性好。
11.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2.1、通过设置第一壳体、第一滑动槽、第一滑块、第二壳体、压力传感器、放置板、压力显示屏、机壳、电机、螺纹杆、槽块、导杆、第二滑块、第二滑动槽、第二壳体、固定块,本电动缸在使用时内置压力测量装置,若需要对电动缸所顶起物体的重量进行测量,对电动缸的实时压力进行读取,则无需外接压力传感器,简化操作,做到电动缸压力变化进行实时监测,同时本设备使得电动缸缸体和电机不需且通过皮带连接,增大了装置的使用寿命,减少了重新购买设备的费用。
13.2、通过设置电机、机壳、固定块、第二壳体、固定板、第一壳体、螺纹孔,增大组件工作的灵活性,提高了设备连接的稳定性,保证了设备的基本使用功能,减少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
14.3、通过设置固定板、第一壳体、螺纹孔、顶压板、把手,提高了设备搬运的便捷性,增大设备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正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第一壳体;2、第一滑动槽;3、第一滑块;4、第二壳体;5、压力传感器;6、放置板;7、机壳;8、电机;9、螺纹杆;10、槽块;11、导杆;12、第二滑块;13、第二滑动槽;14、固定块;15、固定板;16、压力显示屏;17、螺纹孔;18、顶压板;19、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带内置压力传感器5结构的电动缸,包括第一壳体1,第一壳体1左表面的下侧固定连接有压力显示屏16,第一壳体1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动槽2,两个第一滑动槽2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3,两个第一滑块3的相对一侧表面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4,第一壳体1内壁的下侧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5,压力传感器5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放置板6,压力传感器5基于压阻效应,压力直接作用在放置板6的上表面,使放置板6产生微小的形变,电阻印刷在放置板6的背面,连接成一个惠斯通电桥,由于压敏电阻的压阻效应,使电桥产生一个与压力成正比的高度线性、与激励电压也成正比的电压信号,标准的信号根据压力量程的不同标定为2.0/3.0/3.3mv/v等,从而使得压力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压力显示屏16上将电动缸的压力实时显示出来,第二壳体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机壳7,机壳7内壁的下侧固定连接有电机8,电机8的输出端设置有转动机构,转动机构包括螺纹杆9,螺纹杆9的下端与电机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螺纹杆9杆壁的下侧转动连接有固定块14,螺纹杆9的杆壁的上侧螺纹连接有槽块10,槽块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导杆11,槽块10的左右两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12,第二壳体4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滑动槽13,本电动缸在使用时内置压力测量装置,若需要对电动缸所顶起物体的重量进行测量,对电动缸的实时压力进行读取,则无需外接压力传感器5,简化操作,做到电动缸压力变化进行实时监测,同时本设备使得电动缸缸体和电机8不需且通过皮带连接,增大了装置的使用寿命,减少了重新购买设备的费用。
22.如图1和图2所示,电机8的输出端贯穿第二壳体4的下表面延伸至第二壳体4的内壁,固定块14的下表面与第二壳体4内壁的下侧固定连接,两个第一滑块3的相反一侧表面分别与相应的第一滑动槽2的内壁滑动连接,两个第二滑块12的相反一侧表面分别与相应的第二滑动槽13的内壁滑动连接,第一壳体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5,固定板15上表面的四角处均开设有螺纹孔17,螺纹孔17可以与其它设备用螺栓螺母进行连接,使得电动缸可以稳定在工作面上,增大组件工作的灵活性,提高了设备连接的稳定性,保证了设备的基本使用功能,减少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
23.如图1和图4所示,导杆1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顶压板18,提高了设备搬运的便捷性,第一壳体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19,把手19的材质为环氧树脂,增大设备使用安全性。
24.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当设备工作前,压力传感器5感受设备整体的自重,此时将压力传感器5所受到的设备自重所产生的压力设置为零,此时压力显示屏16显示数值为零,当电动缸开始工作时,启动放置在机壳7内的电机8的同时打开压力传感器5的开关,电机8转动使得螺纹杆9跟着一起转动,螺纹杆9带动槽块10移动,第二滑块12在第二滑动槽13内对槽块10进行限位,槽块10上下移动带动导杆11移动,导杆11带动顶压板18移动,使得放置在顶压板18上表面的物体被顶起;
25.在物体被顶起的同时,物体会给顶压板18一个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使得第二壳体4产生轻微移动,第一滑块3在第一滑动槽2内对第二壳体4进行限位,使得与第二壳体4固定连接的机壳7跟着移动,此时放置板6感应到机壳7上传来的压力,放置板6将压力信号传输给压力传感器5,压力传感器5基于压阻效应,压力直接作用在放置板6的上表面,使放置板6产生微小的形变,电阻印刷在放置板6的背面,连接成一个惠斯通电桥,由于压敏电阻的压阻效应,使电桥产生一个与压力成正比的高度线性、与激励电压也成正比的
电压信号,标准的信号根据压力量程的不同标定为2.0/3.0/3.3mv/v等,从而使得压力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压力显示屏16上将电动缸的压力实时显示出来,压力传感器5为现有技术,在这不做过多赘述。
2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