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组件支撑结构及屋顶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73007发布日期:2022-12-07 08:03阅读:42来源:国知局
光伏组件支撑结构及屋顶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支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光伏组件支撑结构及屋顶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2.光伏支架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光伏方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安装光伏组件的必要组成部分,光伏支架主要分为固定式和跟踪式两种,其中固定式支架是当前工程实际应用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
3.随着碳中和的需求日益旺盛,光伏发电的建设需求也日益旺盛,建设容量不断增加。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光伏方阵与建筑的结合;另一类是光伏方阵与建筑的集成;如光电瓦屋顶、光电幕墙和光电采光顶等。在这两种方式中,光伏方阵与建筑的结合是一种常用的形式,特别是与建筑屋面的结合。
4.光伏方阵与建筑屋面的结合,又称屋顶光伏。当前的屋顶光伏安装时,其安装结构主要采用彩钢瓦及相应的夹具、治具等,彩钢瓦主要作用是屋顶防水;当前光伏方阵安装方式存在主要问题是安装材料成本较高(夹具、治具以铝合金型材为主),支撑力不足,安装效率低,且彩钢瓦的寿命为8年左右,在光伏组件的25年的使用寿命内需要更换彩钢瓦。
5.有鉴于此,有必要开发一种光伏组件支撑结构及屋顶光伏组件,以替换彩钢瓦,同时降低支撑组件的成本并提高其安装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揭示一种光伏组件支撑结构及屋顶光伏组件,将具有排水槽的m型底部支撑板直接固定于屋顶,以替代现有的彩钢瓦防水结构,安装效率高且成本低。
7.为实现上述第一个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支撑结构,支撑结构为m型底部支撑板;
8.所述m型底部支撑板包括第一水平部以及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水平部两侧的第一倒v型槽和第二倒v型槽,所述第一倒v型槽的侧边设置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二v型槽的侧边设置第二安装部;
9.所述m型底部支撑板为一体成型结构。
10.优选地,还包括中部支撑板;
11.所述中部支撑板包括第三倒v型槽和第四倒v型槽,对称设置的第一v型槽和第二v型槽,所述第一v型槽和第二v型槽之间设置凸台;
12.所述第三倒v型槽搭设于第一倒v型槽,所述第四倒v型槽搭设于第二倒v型槽;
13.所述中部支撑板为一体成型结构。
14.优选地,所述m型底部支撑板和所述中部支撑板均为不锈钢材质。
15.优选地,所述m型底部支撑板和所述中部支撑板表面涂覆耐腐蚀层。
16.优选地,所述m型底部支撑板厚度为1mm-1.5mm;所述中部支撑板厚度为1.5mm-2mm。
17.优选地,在所述第一水平部对称设置卡槽。
18.优选地,在所述第一水平部的两端均设置若干固定孔。
19.基于相同的发明原理,为实现上述第二个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屋顶光伏组件,在第一发明创造所述光伏组件支撑结构的凸台两侧对称放置第一光伏组件和第二光伏组件。
20.优选地,在所述第一光伏组件和所述第二光伏组件之间设置u型支撑件,在所述第一光伏组件和所述第二光伏组件的结合部设置盖板,所述盖板设置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所述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卡合于所述u型支撑件内。
21.优选地,在所述u型支撑件的内侧面对称设置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在第一竖板底部设置第一卡钩,在第二竖板底部设置第二卡钩,所述第一卡钩和所述第一卡块配合设置,所述第二卡钩和所述第二卡块配合设置。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如下:
23.(1)一体成型的m型底部支撑板的第一水平部、第一倒v型槽和第二倒v型槽组成了排水槽,能够及时将雨水排走;m型底部支撑板直接固定于屋顶,以替代现有的彩钢瓦防水结构,安装效率高且成本低。
24.(2)在屋顶直接安装m型底部支撑板,并在m型底部支撑板两侧对称放置第一光伏组件和第二光伏组件,安装结构大幅简化,安装效率高。
附图说明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6.图1是本实用新型m型底部支撑板立体示意图。
27.图2是本实用新型m型底部支撑板和中部支撑板配合示意图。
28.图3是本实用新型屋顶光伏组件剖视示意图。
29.图4是本实用新型u型支撑件和盖板配合放大结构示意图。
30.图5是本实用新型屋顶光伏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31.其中,1、m型底部支撑板;11、第一水平部;111、卡槽;112、固定孔;12、第一倒v型槽;13、第二倒v型槽;14、第一安装部;15、第二安装部15;2、第一光伏组件;3、第二光伏组件;4、中部支撑板;41、第三倒v型槽;42、第四倒v型槽;43、第一v型槽;44、第二v型槽;45、凸台;5、u型支撑件;51、水平部;52、第一卡块;53、第二卡块;6、盖板;61、第一竖板;611、第一卡钩;62、第二竖板;621、第二卡钩。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
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3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4.实施例1
35.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揭示了一种光伏组件支撑结构(以下简称“支撑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36.光伏组件支撑结构,参图1至图5所示,支撑结构为m型底部支撑板1;所述m型底部支撑板1包括第一水平部11以及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水平部11两侧的第一倒v型槽12和第二倒v型槽13,所述第一倒v型槽12的侧边设置第一安装部14,所述第二v型槽13的侧边设置第二安装部15;所述m型底部支撑板1为一体成型结构。
37.具体地,m型底部支撑板1的截面为m型,将长条状m型底部支撑板1直接固定于屋顶,通过紧固件分别将第一安装部14和第二安装部15固定于屋顶,第一水平部11接触地面,第一倒v型槽12支撑第一光伏组件2的边框,而第二倒v型槽13支撑第二光伏组件3的边框。
38.在现有的屋顶光伏组件安装时,常采用彩钢瓦、铝合金型材夹具和治具安装光伏组件,为了有力稳定地支撑光伏组件及安装紧固件,铝合金型材的需要一定的厚度方可支撑及安装紧固件,昂贵的铝合金无疑增加了屋顶光伏的结构成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90%的雨水通过屋顶光伏面板表面流走,而10%的雨水通过排水槽流走,而不是通过彩钢瓦防水;m型底部支撑板1采用不锈钢材质或普通钢材,并在所述m型底部支撑板1表面涂覆耐腐蚀层,耐腐蚀层为锌镀层或锌镁铝合金镀层,其中锌镁铝合金镀层具有良好的耐腐蚀能力,还能够使m型底部支撑板1具有划痕自修复能力,使不锈钢材质或普通钢材的m型底部支撑板1也能够达到铝合金型材的耐腐蚀能力。因不锈钢材质或普通钢材的支撑强度远大于铝合金型材,所述m型底部支撑板1厚度为1mm-1.5mm,优选1mm即可满足强度要求;m型底部支撑板1的长度通常为5-10米,其需要多根m型底部支撑板1拼接使用,为了使拼接结构更加牢固,在所述第一水平部11对称设置卡槽111,卡槽111为下凹结构,两个卡槽111之间形成了凸台,将两根m型底部支撑板1的拼接处相互叠加后,上下两层的卡槽111实现稳定卡合,同时,卡槽111还能起到加强筋的作用,在m型底部支撑板1的拼接处,也就是第一水平部11的两端均设置若干固定孔112,固定孔112用于将m型底部支撑板1的拼接处固定在一起。
39.为了进一步平稳地支撑第一光伏组件2和第二光伏组件3,在m型底部支撑板1的顶部设置中部支撑板4;所述中部支撑板4包括第三倒v型槽41和第四倒v型槽42,对称设置的第一v型槽43和第二v型槽44,所述第一v型槽43和第二v型槽44之间设置凸台45;所述第三倒v型槽41搭设于第一倒v型槽12,所述第四倒v型槽42搭设于第二倒v型槽13;所述中部支撑板4为一体成型结构。
40.与m型底部支撑板1采用不锈钢材质或普通钢材的原因相同,中部支撑板4为不锈钢材质,中部支撑板4表面涂覆耐腐蚀层,中部支撑板4厚度为1.5mm-2mm,优选1.5mm即可满足要求;在安装时,第三倒v型槽41搭设于第一倒v型槽12并通过紧固件固定,第四倒v型槽42搭设于第二倒v型槽13并通过紧固件固定,将第一光伏组件2放置于凸台45的一侧并抵住
凸台45,而第二光伏组件3放置于凸台45的另一侧并抵住凸台45。
41.通过本实施例,首先将m型底部支撑板1按预设的间距固定于屋顶,在按一定间距将中部支撑板4搭设并固定于m型底部支撑板1,再将光伏组件放置于中部支撑板4的凸台45的两侧,即完成安装,m型底部支撑板1及中部支撑板4采用不锈钢或钢材后,材料成本大幅降低,同时支撑强度更大,使安装后的屋顶光伏更加稳固,且安装效率高、安装成本低。
42.实施例2
43.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揭示了一种屋顶光伏组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44.屋顶光伏组件,参图1至图5所示,在实施例1所述光伏组件支撑结构的凸台45两侧对称放置第一光伏组件2和第二光伏组件3。
45.为了进一步稳定第一光伏组件2和第二光伏组件3,在所述第一光伏组件2和所述第二光伏组件之间13设置u型支撑件5,在所述第一光伏组件2和所述第二光伏组件3的结合部设置盖板6,所述盖板6设置第一竖板61和第二竖板62,所述第一竖板61和第二竖板62卡合于所述u型支撑件5内。具体地,u型支撑件5的顶部两端设置水平部51,水平部51分别压住第一光伏组件2和第二光伏组件3,而盖板6的宽度需要覆盖u型支撑件5及其水平部51,同时,盖板6的第一竖板61和第二竖板62卡合于u型支撑件5内,盖板6的作用为防止灰尘、落叶等落入述u型支撑件5内。
46.与m型底部支撑板1采用不锈钢材质或普通钢材的原因相同,u型支撑件5为不锈钢材质,u型支撑件5表面涂覆耐腐蚀层。但因盖板6不具有支撑光伏组件的功能,盖板6对强度要求不高,因此,盖板6可采用铝型材,或者不锈钢材质,甚至塑料材料。
47.为了进一步增强盖板6u型支撑件5之间的卡合能力,在所述u型支撑件5的内侧面对称设置第一卡块52和第二卡块53,在第一竖板61底部设置第一卡钩611,在第二竖板62底部设置第二卡钩621,所述第一卡钩611和所述第一卡块52配合设置,所述第二卡钩621和所述第二卡块53配合设置。在安装盖板6时,只要将盖板6的第一竖板61和第二竖板62分别卡合于第一卡块52和第二卡块53,即可完成安装,安装方便且效率高。
48.本实施例所揭示的一种屋顶光伏组件与实施例1中具有相同部分的技术方案,请参实施例1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