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汇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25531发布日期:2023-03-22 07:11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汇流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汽车驱动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汇流结构。


背景技术:

2.因扁线电机的性能可靠,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突破,将扁线电机逐步应用到了汽车驱动领域,使汽车驱动电机趋向高压化、高速化、集成化、平台化、小型化方向发展。
3.目前,现有扁线电机通常包括有定子绕组和汇流组件,其中,定子绕组包括若干个绕组引出线,汇流组件包括汇流导电铜排,汇流导电铜排具有与绕组引出线一一对应的焊接头,焊接头与对应的绕组引出线焊接固定。
4.然而,现有的导电铜排的截面积较大,存在体积大、不易折弯、成型困难等问题,导致现有的导电铜排安装在定子绕组上时会占用较大的定子径向空间,不利于定子总成与壳体包络装配关系;另一方面,导电铜排成型工装复杂,会极大的增加制造成本;并且,产品实际运行过程中振动大,而导电铜排的刚性太强,若采用导电铜排直接与绕组引出线焊接的方式,则具有较大的振动焊点失效风险,可靠性较差,不利于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5.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汇流结构,以解决现有汇流结构制造成本高,具有较大的振动焊点失效风险,可靠性差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汇流结构,所述汇流结构包括:
7.多个汇流条,所述汇流条具有用以与定子绕组的引出线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以及用以连接输出组件的第二连接部,其中,所述汇流条为柔性导电材料制成,以使所述汇流条可柔性缠绕在定子绕组上;以及
8.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用以将多个所述汇流条相互固定于一体。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汇流条为柔性导电材料制成的线状结构。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汇流条为铜线。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汇流条上的所述第一连接部沿长度方向交错堆叠布置,且多个所述汇流条围成与所述定子绕组适配的圆环状。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汇流条沿所述定子绕组的轴向方向间隔排列。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汇流条的其中一端均向上弯折形成所述第一连接部;每个所述汇流条的另一端均向靠近输出组件的一侧弯折形成所述第二连接部。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多个固定件,多个所述固定件沿所述汇流条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并将多个所述汇流条相互固定于一体。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汇流条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均通过所述固定件进行固定。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设置于所述汇流条靠近所述输出组件的一侧,并将每个所述汇流条的所述第二连接部进行固定。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和所述固定座均为一体注塑于多个所述汇流条上的注塑件。
18.本实用新型的汇流结构中,采用多个汇流条代替导电铜排来实现铜排高载流面积的功能,使本汇流结构仍具有良好的导电汇流性能。并且,在确保汇流结构具有良好的导电汇流性能的同时,本方案中汇流条采用柔性导电材料制成,使汇流条具有较好的空间布置的柔性,可以使汇流条紧密的缠绕在定子绕组上,降低汇流结构占用定子的径向空间,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定子径向空间的有效电气间隙。另外,本方案中通过柔性导电材料制成的汇流条进行焊接的方式可以增加柔性,具有柔性的可变形空间,可以吸收电机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有利于保护连接点运行的可靠性,进而确保了汇流结构的良好导电汇流性能。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技术汇流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技术汇流结构一实施例中去掉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汇流结构与定子绕组的配合示意图。
22.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汇流条1、第一连接部2、第二连接部3、固定件4、固定座5、输出组件6、定子绕组7、引出线8。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24.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
25.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26.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纵向”、“横向”、“水平”、“内”、“外”、“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亦仅为了便于简化叙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7.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方案中,通常采用导电铜排作为汇流件来实现定子绕组引出线与接线端子的连接,但是导电铜排本身存在体积大、不易折弯、成型困难等问题,从而导致导电铜排安装在定子绕组上时会带来定子径向空间大不利于装配,制造成本高,具有较大的振动焊点失效风险,可靠性较差等问题。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汇流结构及电机,可以有效改善传统导电铜排出线占用定子径向尺寸空间的弊端,增加柔性,改善导电铜排直连焊接易受振动带来的焊点失效问题。
28.具体地,本实用新型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汇流结构,包括多个汇流条以及固
定组件。其中,汇流条具有用以与定子绕组的引出线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以及用以连接输出组件的第二连接部,汇流条为柔性导电材料制成,以使汇流条可柔性缠绕在定子绕组上;固定组件用以将多个汇流条相互固定于一体。
29.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汇流结构中,采用多个汇流条代替导电铜排来实现铜排高载流面积的功能,使本实施例的汇流结构仍具有良好的导电汇流性能。并且,在确保汇流结构具有良好的导电汇流性能的同时,本实施例中汇流条采用柔性导电材料制成,使汇流条具有较好的空间布置的柔性,可以使汇流条紧密的缠绕在定子绕组上,降低汇流结构占用定子的径向空间,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定子径向空间的有效电气间隙。
30.另外,本实施例中通过柔性导电材料制成的汇流条进行焊接的方式可以增加柔性,具有柔性的可变形空间,可以吸收电机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有利于保护连接点运行的可靠性,进而确保了汇流结构的良好导电汇流性能。
3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其示例进行详细说明。
32.图1为至少一示例中汇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为了表示清楚、简洁,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一示例下汇流结构与定子绕组7的配合示意图,但其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
33.具体地,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汇流结构包括,多个汇流条1以及固定组件。
34.其中,参见图1和3,在本实施例中,汇流条1为导体,其具有第一连接部2和第二连接部3,第一连接部2用以与定子绕组7的引出线8电性连接,第二连接部3用以与输出组件6电性连接,进而实现定子绕组7上多个引出线8与输出组件6的电性连接,实现汇流功能。
35.例如,在本实施例中,汇流条1为柔性导电材料制成,柔性导电材料使汇流条1不仅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而且具有较好的空间布置柔性,可以使汇流条1紧密的缠绕在定子绕组7上,降低汇流结构占用的定子径向空间,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定子径向空间的有效电气间隙。
36.例如,汇流条1可以为柔性导电材料制成的线状结构,线状结构的汇流条1相比于现有的铜排,不仅体积小,占用定子径向尺寸小,而且柔性好,可以基于定子绕组7的形状进行空间布置,能够较好的适配定子绕组7。
37.例如,汇流条1可以选用铜线、铝线、锡线等。在本实施例中,汇流条1优选用铜线,铜线的电阻率低,延展性好,强度高,抗疲劳强,为汇流结构稳定可靠的导电汇流提供了基础。
38.参见图2,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汇流条1的第一连接部2均由汇流条1的一端部弯折形成,第二连接部3均由汇流条1的另一端部向靠近输出组件6的一侧弯折形成。
39.其中,第一连接部2的弯折形式主要取决于定子绕组7引出线8的形状和结构。例如,在图3的示例中,定子绕组7的各引出线8分布于周向外侧,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2由汇流条1的端部向上弯折形成。如此,当汇流结构安装在定子绕组7上时,汇流条1上的第一连接部2刚好与定子绕组7上的引出线8紧密贴合,便于实现后续的焊接固定。可以理解的是,当定子绕组7的引出线8为其他设置方式时,汇流条1的端部还可以以其他方式进行弯折,以实现汇流条1与引出线8的匹配。
40.同理,参见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输出组件6位于定子绕组7的径向外侧,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3由汇流条1的端部向外侧弯折形成,以实现第二连接部3与输出
组件6的电性连接。当然,当输出组件6在其他方位时,汇流条1的端部还可以以其他方式进行弯折,以实现汇流条1与输出组件6的匹配。
41.在上述实施例中,将汇流条1的两端部作为第一连接部2和第二连接部3,利用汇流条1本身的柔性,可以使第一连接部2和第二连接部3适配不同形状、不同形式的定子绕组7和输出组件6,通用性强,兼容性好,便于焊接固定,也可以降低焊点失效的风险。
42.应当理解,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2和第二连接部3还可以为增设在汇流条1上的连接件。但在本技术中,将汇流条1的两端部直接作为第一连接部2和第二连接部3的设计,经济效益和可靠性最为明显,例如,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部2和第二连接部3可以直接利用汇流条1本身的结构弯折形成,省去了加工成本,结构也更为紧凑。
43.参见图1,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汇流条1上的第一连接部2沿长度方向交错堆叠布置,且多个汇流条1围成与定子绕组7适配的圆环状。其中,第一连接部2沿长度方向交错堆叠布置可以理解为,各个汇流条1在长度方向上具有部分重合,但各个汇流条1的端部在周向上呈交错布置,也就是说,各汇流条1上的第一连接部2在周向上呈交错布置。如此,本实施例中,多个汇流条1围成圆环状可使汇流结构环抱在定子绕组7上,提高汇流结构和定子绕组7的配合稳定性,而且交错布置的第一连接部2可使汇流结构在周向的多个点位上与定子绕组7形成焊接配合,进一步提升汇流结构和定子绕组7的连接稳定性。
44.更进一步地,参见图1,各汇流条1上的第一连接部2在周向上均匀间隔分布,例如,相邻两个第一连接部2间隔30
°
排布,可以使汇流结构与定子绕组7的固定点位更加均匀。
45.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汇流条1沿定子绕组7的轴向方向间隔排列。如图3所示,多个汇流条1沿定子绕组7的轴向方向间隔排列可以使汇流结构占用定子的径向尺寸更小,减小定子在径向方向上的空间需求,使结构更为紧凑。
46.参见图1,在本实施例中,输出组件6可以为接线端子,其至少包括第一相接线铜排、第二相接线铜排和第三相接线铜排。对应地,多个汇流条1至少包括第一相汇流条、第二相汇流条以及第三相汇流条。其中,第一相汇流条的第二连接部3与第一相接线铜排相连接,第二相汇流条的第二连接部3与第二相接线铜排相连接,第三汇流条的第二连接部3与第三相接线铜排相连接。
47.在上述结构设计中,第一相、第二相和第三相可以理解为u相、v相、w相,基于此,在本实施例中,u相的汇流条1通过第一连接部2与定子绕组7的u相的引出线8电性连接,通过第二连接部3与u相接线铜排电性连接;v相的汇流条1通过第一连接部2与定子绕组7的v相的引出线8电性连接,通过第二连接部3与v相接线铜排电性连接;w相的汇流条1通过第一连接部2与定子绕组7的w相的引出线8电性连接,通过第二连接部3与w相接线铜排电性连接。
48.参见图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相汇流条、第二相汇流条以及第三相汇流条均设置有四个,使本实施例提供的汇流结构可与4支路8层扁线的定子绕组7适配。参见图1,四个第一相汇流条的第二连接部3均与第一相接线铜排电性连接,四个第二相汇流条的第二连接部3均与第二相接线铜排电性连接,四个第三相汇流条的第二连接部3均与第三相接线铜排电性连接,以实现汇流。可以理解,各相汇流条1的数量可以为更多或者更少,以适配不同的定子绕组7。
49.参见图1,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组件包括多个固定件4,多个固定件4沿汇流条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并将多个汇流条1相互固定于一体。基于此,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固
定件4可以在周向上形成多个对汇流条1进行固定的固定点位,使各个汇流条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更好。
50.例如,参见图1,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固定件4分别对应各个汇流条1的第一连接部2设置,即每个汇流条1的第一连接部2均通过固定件4进行固定,例如,参见图1,各个汇流条1的第一连接部2分别从各固定件4的上端引出。如此,基于各汇流条1上第一连接部2的周向均匀性,使各固定件4也较为均匀的分布在汇流条1的各个点位上,使各个汇流条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更好。同时,利用固定件4对汇流条1的第一连接部2进行固定,可以使第一连接部2的位置稳定性较好,避免汇流条1的端部自由端过大导致第一连接部2在电机运行过程中出现轴向或径向的偏移,确保汇流结构整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1.参见图2,在本实施例中,四个支路的相汇流条1会汇集至输出组件6处,并且每相的四个汇流条1会集中在一起然后向输出组件6的方向进行弯折,由于该弯折处脱离了汇流条1形成的圆环且缺少固定,因此该弯折处的稳定性较差,在电机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轴向或径向的偏移,对汇流条1与定子绕组7的连接造成不利的影响。
52.针对上述问题,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固定组件还包括固定座5,固定座5设置于汇流条1靠近输出组件6的一侧,并将每个汇流条1的第二连接部3进行固定。
53.例如,参见图1,该固定座5为具有一定长度的弧形结构,并至少可以将各相汇流条1第二连接部3的汇集弯折处进行包覆固定。该固定座5的设置使得多个汇流条1形成的圆环整体的结构稳定,不易发生偏移,确保了汇流结构与定子绕组7的连接稳定性,进而提高了电机的接电可靠性。
54.例如,参见图1,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座5的弧长为圆环周长的三分之一。该种设计既确保了汇流结构自身的稳定性,又使汇流结构与定子绕组7之间可以形成足够大的接触面积,确保汇流结构与定子绕组7的配合稳定性。
55.可以理解,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固定座5的弧长还可以为更短,数量可以为更多。例如,固定座5的数量为三个,三个固定座5可以分别将每相的四个汇流条1第二连接部3的汇集弯折处进行包覆固定,或者,固定座5的数量为一个,该一个固定座5同时将三相汇流条1第二连接部3的汇集弯折处进行包覆固定。
56.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件4和固定座5均为一体注塑于多个汇流条1上的注塑件。例如,各相汇流条1围绕、弯折成型后,通过绝缘材料在汇流条1上注塑形成固定件4和固定座5,固定件4和固定座5可以将多个汇流条1固定于一体,实现固定汇流条1的作用,而且一体注塑成型更容易保证各相汇流条1的安全距离,提高电机的接电可靠性。
57.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58.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