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架盖板锁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64753发布日期:2023-03-29 11:29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桥架盖板锁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架盖板锁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桥架盖板锁紧装置。


背景技术:

2.电缆桥架主要由盖板和槽体两部分组成,其可分为槽式电缆桥架与网格式电缆桥架等,且电缆桥架在使用时能够对内部电缆起到保护作用。
3.但当前桥架盖板所使用的锁紧装置还存在一定的不足:现有桥架盖板锁紧装置在进行锁紧固定时存在操作麻烦,不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操作使用的缺陷,且现有桥架盖板锁紧装置无法进行宽度调节,实用性较低。
4.针对上述问题,发明人提出一种桥架盖板锁紧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现有桥架盖板锁紧装置在进行锁紧固定时存在操作麻烦,不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操作使用以及无法进行宽度调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架盖板锁紧装置。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桥架盖板锁紧装置,包括桥架与锁紧装置,桥架的上端可拆卸套接有盖板,且锁紧装置能够与桥架和盖板配合使用,锁紧装置上设有调节机构;
7.锁紧装置包括横板,横板设置有两个,且横板相背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框体,框体上滑动插设有l型板,框体的顶端贯穿开设有穿槽,且l型板滑动插设在穿槽内,且l型板远离横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板,夹板与盖板配合使用,夹板上一体成型有防滑垫,且防滑垫上开设有阵列分布的防滑凹槽,防滑垫能够与盖板紧密贴合,且l型板远离夹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板一,l型板靠近横板的一端转动插设有转轴,且转板一转动套设在转轴上,转板一靠近横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板二,且转板二靠近横板的一端固定插接有转杆,转板二靠近横板的一端贯穿开设有穿孔,且转杆固定插设在穿孔内,转杆转动插设在框体上,且转杆远离转板二的一端固定连接有t型柱,t型柱远离框体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阵列分布的防滑突起,t型柱上开设有阵列分布的插孔,框体的相背侧均滑动安装有z型板,且z型板上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的末端固定安装有定块,且定块与框体固定连接,定块上滑动插设有t型杆,t型杆活动贯穿弹簧,且t型杆与z型板固定连接,z型板远离弹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插杆,且插杆能够滑动插设在插孔内。
8.优选地,调节机构包括回型框,回型框滑动套设在两个横板相对端的外侧,且回型框的两侧均贯穿开设有对称分布的通槽,横板相对端的两侧均开设有螺孔,通槽内能够活动插设有螺栓,且螺栓能够螺纹插设在螺孔内。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0.1、通过锁紧装置的设置使用,能够将桥架与盖板进行快速锁紧固定,且便于后期进行拆卸,此外,该锁紧装置结构简单,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操作使用,实用性较高;
11.2、通过调节机构的设置使用,能够将框体之间的间距进行快速调节与固定,从而能够适配于不同宽度盖板的锁紧需求,进而有效提高了锁紧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锁紧装置安装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中c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18.图中:1、桥架;2、锁紧装置;21、横板;22、框体;23、l型板;24、夹板;25、转板一;26、转板二;27、转杆;28、t型柱;29、插孔;210、z型板;211、弹簧;212、定块;213、插杆;214、螺孔;215、防滑垫;216、防滑凹槽;217、穿槽;218、t型杆;219、转轴;220、穿孔;221、防滑突起;3、盖板;4、调节机构;41、回型框;42、通槽;43、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实施例一: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桥架盖板锁紧装置,包括桥架1与锁紧装置2,桥架1的上端可拆卸套接有盖板3,且锁紧装置2能够与桥架1和盖板3配合使用,锁紧装置2上设有调节机构4;
21.锁紧装置2包括横板21,横板21设置有两个,且横板21相背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框体22,框体22上滑动插设有l型板23,框体22的顶端贯穿开设有穿槽217,且l型板23滑动插设在穿槽217内,且l型板23远离横板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板24,夹板24与盖板3配合使用,夹板24上一体成型有防滑垫215,且防滑垫215上开设有阵列分布的防滑凹槽216,防滑垫215能够与盖板3紧密贴合,且l型板23远离夹板24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板一25,l型板23靠近横板21的一端转动插设有转轴219,且转板一25转动套设在转轴219上,转板一25靠近横板2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板二26,转板一25靠近横板21的一端转动插设有转柱,转板二26远离横板21的一端转动套设在转柱上,且转板二26靠近横板21的一端固定插接有转杆27,转板二26靠近横板21的一端贯穿开设有穿孔220,且转杆27固定插设在穿孔220内,转杆27转动插设在框体22上,且转杆27远离转板二2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t型柱28,t型柱28上开设有阵列分布的插孔29,框体22的相背侧均滑动安装有z型板210,且z型板210上固定连接有弹簧211,弹簧211的末端固定安装有定块212,且定块212与框体22固定连接,定块212上滑动插设有t型杆218,t型杆218活动贯穿弹簧211,且t型杆218与z型板210固定连接,t型杆
218的设置使用为弹簧211的稳定形变提供了保障,z型板210远离弹簧21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插杆213,且插杆213能够滑动插设在插孔29内,从而能够将t型柱28固定。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工作人员可依次推动两侧的z型板210上移,从而能够带动对应插杆213与t型杆218上移,进而能够挤压对应弹簧211,当对应插杆213与插孔29分离时,工作人员可旋钮对应t型柱28,从而能够带动对应转杆27转动,进而能够带动对应转板二26转动,进一步能够带动对应转板一25转动,且在转板一25转动的同时将带动对应l型板23下移,从而能够带动对应夹板24与防滑垫215下移,当防滑垫215与盖板3紧密贴合且t型柱28上的插孔29与对应插杆213相对应时停止转动t型柱28,随后可松开对应z型板210,此时对应弹簧211能够带动对应z型板210复位,从而能够带动对应插杆213复位,进而能够使插杆213插入对应插孔29内,进一步能够将l型板23进行固定,从而能够将盖板3进行快速锁紧。
23.调节机构4包括回型框41,回型框41能够与桥架1的底部相贴合,回型框41滑动套设在两个横板21相对端的外侧,且回型框41的两侧均贯穿开设有对称分布的通槽42,横板21相对端的两侧均开设有螺孔214,通槽42内能够活动插设有螺栓43,且螺栓43能够螺纹插设在螺孔214内,螺栓43能够与回型框41的外壁紧密贴合,从而能够将横板21与回型框41之间进行固定。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桥架1与盖板3进行锁紧时,工作人员可先将盖板3套设在桥架1上,然后工作人员可依次旋钮四个螺栓43,直至螺栓43与回型框41的外壁分离时松开,随后工作人员可手持两个框体22并向两侧拉动,直至将两个框体22之间的间距调至最大时松开,之后工作人员可将回型框41贴合在桥架1的底端中部并依次推动两侧的框体22复位,直至该侧框体22与盖板3贴合时停止推动,然后可依次旋钮靠近该框体22一侧的两个螺栓43,直至对应螺栓43再次与回型框41外壁紧密贴合时为止。
25.实施例二:如图5所示,t型柱28远离框体2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阵列分布的防滑突起221。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突起221的设置使用能够起到增大摩擦便于工作人员操作的作用。
27.工作原理:使用时,当需要将桥架1与盖板3进行锁紧时,工作人员可先将盖板3套设在桥架1上,然后工作人员可依次旋钮四个螺栓43,直至螺栓43与回型框41的外壁分离时松开,随后工作人员可手持两个框体22并向两侧拉动,直至将两个框体22之间的间距调至最大时松开,之后工作人员可将回型框41贴合在桥架1的底端中部并依次推动两侧的框体22复位,直至该侧框体22与盖板3贴合时停止推动,然后可依次旋钮靠近该框体22一侧的两个螺栓43,直至对应螺栓43再次与回型框41外壁紧密贴合时为止;
28.之后工作人员可依次推动两侧的z型板210上移,从而能够带动对应插杆213与t型杆218上移,进而能够挤压对应弹簧211,当对应插杆213与插孔29分离时,工作人员可旋钮对应t型柱28,从而能够带动对应转杆27转动,进而能够带动对应转板二26转动,进一步能够带动对应转板一25转动,且在转板一25转动的同时将带动对应l型板23下移,从而能够带动对应夹板24与防滑垫215下移,当防滑垫215与盖板3紧密贴合且t型柱28上的插孔29与对应插杆213相对应时停止转动t型柱28,随后可松开对应z型板210,此时对应弹簧211能够带动对应z型板210复位,从而能够带动对应插杆213复位,进而能够使插杆213插入对应插孔
29内,进一步能够将l型板23进行固定,从而能够将盖板3进行快速锁紧。
29.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