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速永磁同步电机端盖用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29629发布日期:2023-02-14 16:04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速永磁同步电机端盖用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电机密封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低速永磁同步电机端盖用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2.永磁同步电机以永磁体提供励磁,使电机结构较为简单,降低了加工和装配费用,且省去了容易出问题的集电环和电刷,提高了电机运行的可靠性。
3.相关技术中,永磁同步电机主要由定子、转子和端盖组成,定子和转子外侧罩设有机壳,端盖分为上端盖和下端盖,上端盖和下端盖分别与机壳的两端相固定,且上端盖和下端盖靠近机壳的一侧均开设有密封槽,各个密封槽中均设有o型密封圈,端盖上设有密封斜面,密封斜面与o型密封圈接触并对o型密封圈进行挤压,以起到永磁同步电机的密封作用。在操作人员使用永磁同步电机时,操作人员需要将气体通入永磁同步电机中。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在气体的压力较大时,机壳上的密封斜面对o型密封圈的挤压力增大,易使得o型密封圈出现破损,从而导致端盖与机壳之间的密封性能下降,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永磁同步电机的密封性能,本技术提供一种低速永磁同步电机端盖用密封结构。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低速永磁同步电机端盖用密封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低速永磁同步电机端盖用密封结构,包括与上端盖和下端盖相配合的密封组件,所述上端盖和下端盖靠近机壳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密封槽,所述密封组件设置在第一密封槽中;
8.所述密封组件包括第一密封条,所述第一密封条延伸出第一密封槽,与所述上端盖相对应的第一密封条与机壳的一端相抵接,与所述下端盖相对应的第一密封条与机壳的另一端相抵接,所述第一密封条的外径为d1,所述机壳的外径为d2,所述d1<d2。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操作人员需要对永磁同步电机进行密封时,操作人员将第一密封条嵌设至对应的第一密封槽中,再将上端盖、机壳和下端盖相固定,使得与上端盖相对应的第一密封条抵紧机壳的一端,与下端盖相对应的第一密封条抵紧机壳的另一端,且第一密封条的外径小于机壳的外径,使得机壳在对第一密封条进行挤压时,不易使得第一密封条和第一密封槽之间产生缝隙,提高了机壳与上端盖和下端盖之间的密封性能,从而提高了永磁同步电机整体的密封性能。
10.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条的横截面设置为矩形。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截面为矩形的第一密封条相较于o型密封圈扩大了机壳与第一密封条之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降低了端盖在对第一密封条挤压时,第一密封条和第一密封槽之间产生缝隙的可能性,从而提高了机壳与上端盖和下端盖之间的密封性
能。
12.优选的,所述上端盖和下端盖靠近机壳的一侧上均开设有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槽中嵌设有第二密封条,所述第二密封条与机壳相抵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操作人员将上端盖、机壳和下端盖相固定后,第二密封条与机壳相抵紧,在第二密封条的作用下,进一步增加了上端盖和下端盖与机壳之间的密封性能,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永磁同步电机整体的密封性能。
14.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槽中设有补差板,所述补差板设置在第一密封条远离机壳的一侧,所述补差板靠近机壳的一侧与第一密封条相抵接。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将补差板嵌设至第一密封槽中,再将第一密封条嵌设至第一密封槽中,使得第一密封条与补差板相抵接。此时,在补差板的作用下,补偿了机壳与上端盖和下端盖之间的距离,使得机壳与上端盖和下端盖之间存有间隙,以便第一密封条延伸至间隙中,以提高机壳与上端盖和下端盖之间的密封性能。同时,在补差板的作用下,为第一密封条提供支撑,使得第一密封条较为稳定地与机壳相抵紧。
16.优选的,所述机壳靠近第一密封条的一端设有若干紧固凸起,各个所述紧固凸起均与第一密封条相抵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操作人员将上端盖、机壳和下端盖相固定后,各个紧固凸起与对应位置的第一密封条相抵紧,在紧固凸起的作用下,进一步增加了机壳与第一密封条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机壳与上端盖和下端盖之间的密封性能。
18.优选的,所述机壳上开设有相对设置的两个补偿环槽,各个所述补偿环槽中均对应嵌设一个第二密封条。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操作人员将上端盖和下端盖安装到机壳上时,第二密封条与机壳内壁相抵接并产生形变,在第二密封条与补偿环槽相对时,第二密封条恢复形变并卡入补偿环槽中,在补偿环槽的作用下,一方面增加了第二密封条与机壳之间的接触面积,另一方面为第二密封条提供限位,使得第二密封条较为稳定地为永磁同步电机提供密封功能。
20.优选的,所述上端盖和下端盖上均设有用于支撑第一密封条的支撑组件;
21.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件和固定件,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柱,所述上端盖和下端盖上均沿自身的轴线方向开设有支撑孔,所述支撑孔与第一密封槽相连通,所述补差板上开设有让位孔,所述第一密封条上开设有让位槽,所述支撑孔、让位孔和让位槽相连通,所述支撑柱设置在支撑孔中并穿过让位孔后延伸至让位槽中,所述固定件与支撑柱相连接。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操作人员完成上端盖、机壳和下端盖之间的固定后,操作人员将支撑柱插入对应的支撑孔中,使得支撑柱穿过让位孔后插入让位槽中,此时支撑柱与让位槽的内壁相抵接,操作人员再使用固定件对支撑柱进行固定,以便支撑柱较为稳定地为第一密封条提供支撑。在支撑柱的作用下,使得第一密封条进一步抵紧端盖,进一步提高了上端盖和下端盖与机壳之间的密封性能,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永磁同步电机整体的密封性能。
23.优选的,所述上端盖和下端盖上均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与支撑孔相连通,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柱,所述固定柱设置在固定槽中,所述支撑柱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槽和支撑孔均与固定孔相连通,所述固定柱穿过固定孔,所述固定柱与固定槽和固定孔的
内壁螺纹连接。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操作人员将支撑柱插入让位槽后,操作人员将固定柱与固定槽和固定孔的内壁螺纹连接,此时固定柱穿过支撑柱并为支撑柱提供限位,降低了支撑柱与第一密封条分离的可能性,以便支撑柱较为稳定地为第一密封条提供支撑。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6.1.通过设置外径小于机壳外径的第一密封条,使得机壳抵紧第一密封条时,第一密封条与第一密封槽之间不易产生缝隙,提高了机壳与上端盖和下端盖之间的密封性能,从而提高了永磁同步电机整体的密封性能;
27.2.通过设置第二密封条,第二密封条进一步增加了上端盖和下端盖与机壳之间的密封性能,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永磁同步电机的密封性能;
28.3.通过设置补差板,补差板为第一密封条提供支撑,使得第一密封条较为稳定地抵紧端盖。
附图说明
2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0.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1.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2.图4是图1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3.附图标记说明:1、上端盖;11、第一密封槽;12、第二密封槽;121、第二密封条;13、补偿环槽;14、支撑孔;15、固定槽;2、下端盖;3、密封组件;31、第一密封条;311、让位槽;4、补差板;41、让位孔;5、紧固凸起;6、支撑组件;61、支撑件;611、支撑柱;612、固定孔;62、固定件;621、固定柱;7、机壳。
具体实施方式
34.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5.实施例一:
36.本技术实施例一公开一种低速永磁同步电机端盖用密封结构。
37.参照图1和图2,一种低速永磁同步电机端盖用密封结构,包括与上端盖1和下端盖2相配合的密封组件3,上端盖1和下端盖2靠近机壳7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密封槽11,第一密封槽11沿上端盖1和下端盖2的周向开设,且各个第一密封槽11中均对应设置一组密封组件3,密封组件3包括第一密封条31,第一密封条31设置在第一密封槽11中,第一密封条31延伸出第一密封槽11,且与上端盖1相对应的第一密封条31与机壳7的一端相抵接,与下端盖2相对应的第一密封条31与机壳7的另一端相抵接。
38.参照图1和图2,为了降低第一密封条31与第一密封槽11之间产生间隙而影响永磁同步电机整体的密封性能的可能性,第一密封槽11中嵌设有补差板4,补差板4与第一密封条31远离机壳7的一侧相抵接。在补差板4的作用下,补偿了机壳7与上端盖1和下端盖2之间的距离,使得机壳7与上端盖1和下端盖2之间存有间隙,以便第一密封条31在受到机壳7挤压时延伸至间隙中,提高了机壳7与上端盖1和下端盖2之间的密封性能,从而提高了永磁同步电机整体的密封性能。
39.且第一密封条31的外径为d1,机壳7的外径为d2,d1<d2,同时第一密封条31的横截面设置为矩形,矩形的设置与机壳7之间的接触面积大于o型密封圈横截面为圆形的设置与机壳7之间的接触面积,以便第一密封条31较为稳定地对机壳7与上端盖1和下端盖2之间进行密封。与机壳7外径不同的第一密封条31方便机壳7对第一密封条31进行挤压时,第一密封条31填充机壳7与上端盖1和下端盖2之间的间隙,从而使得第一密封条31较为稳定地与机壳7相抵接。
40.参照图1和图2,上端盖1和下端盖2靠近机壳7的一侧沿自身的周向开设有第二密封槽12,第二密封槽12嵌设有第二密封条121,第二密封条121与机壳7靠近定子和转子的一侧相抵紧,在第二密封条121的作用下,进一步提高了机壳7与上端盖1和下端盖2之间的密封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永磁同步电机整体的密封性能。第一密封条31和第二密封条121均由硅胶构成,由硅胶组成的第一密封条31和第二密封条121具有较好的防水和隔热性能,以便第一密封条31和第二密封条121较为稳定地为机壳7与上端盖1和下端盖2之间提供密封。
41.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实施原理为:操作人员将补差板4嵌设到第一密封槽11中,再将第一密封条31与补差板4相抵接,此时第一密封条31部分伸出第一密封槽11,操作人员再将机壳7与上端盖1和下端盖2进行固定,固定完成后,第一密封条31受挤压并延伸至机壳7与上端盖1和下端盖2之间的间隙中。横截面为矩形且外径小于机壳7外径的第一密封条31既增加了端盖与第一密封条31之间的接触面积,同时降低了第一密封条31与第一密封槽11之间产生缝隙的可能性,以提高机壳7与上端盖1和下端盖2之间的密封性,从而提高了永磁同步电机整体的密封性能。
42.实施例二:
43.参照图3和图4,与本技术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为了进一步提高第一密封条31的密封能力,机壳7靠近上端盖1和下端盖2的两端上均固定有若干紧固凸起5,各个紧固凸起5均与对应位置的第一密封条31相抵紧,此时在紧固凸起5的作用下,进一步增加了第一密封条31与机壳7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第一密封条31对机壳7与上端盖1和下端盖2之间的密封性能。
44.参照图3和图4,机壳7上开设有相对设置的两个补偿环槽13,各个补偿环槽13中均对应设置一个第二密封条121。在操作人员将上端盖1和下端盖2与机壳7相固定时,第二密封条121与机壳7相抵触并产生形变,在第二密封条121与对应的补偿环槽13相对时,第二密封条121恢复形变并卡入对应的补偿环槽13中,在补偿环槽13的作用下,一方面为第二密封条121提供限位,使得第二密封条121较为稳定地对机壳7与上端盖1和下端盖2进行密封,另一方面增加了第二密封条121与机壳7之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了机壳7与上端盖1和下端盖2之间的密封性能,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永磁同步电机整体的密封性能。
45.参照图3和图4,上端盖1和下端盖2上均设有用于支撑第一密封条31的支撑组件6,支撑组件6包括支撑件61和固定件62,支撑件61包括支撑柱611,上端盖1和下端盖2上均沿自身的轴线方向开设有与第一密封槽11相连通的支撑孔14,且补差板4上开设有与第一密封槽11和支撑孔14相连通的让位孔41,第一密封条31靠近补差板4的一侧开设有与让位孔41相对的让位槽311,当操作人员将补差板4和第一密封条31放入第一密封槽11后,让位槽311、让位孔41和支撑孔14相连通,支撑柱611依次穿过支撑孔14和让位孔41后插入让位槽311中,操作人员再使用固定件62对支撑柱611进行固定。此时,在支撑柱611的支撑作用和
固定件62的限位作用下,进一步使得第一密封条31较为稳定地抵紧机壳7,进一步提高了机壳7与上端盖1和下端盖2之间的密封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永磁同步电机整体的密封性能。
46.参照图3和图4,上端盖1和下端盖2上均开设有固定槽15,固定槽15与支撑孔14相连通,固定件62包括固定柱621,固定柱621设置在固定槽15中,为了使用固定柱621对支撑柱611进行限位,支撑柱611上开设有与固定槽15相连通的固定孔612,且固定柱621与固定槽15和固定孔612的内壁螺纹连接。在操作人员将支撑柱611插入让位槽311后,固定孔612与固定槽15相连通,操作人员再将固定柱621依次插入固定槽15和固定孔612中,使得固定柱621与固定槽15和固定孔612的内壁螺纹连接,此时完成固定柱621与支撑柱611之间的连接,从而实现了固定柱621对支撑柱611的限位功能,以便第一密封条31较为稳定地抵紧机壳7。
47.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实施原理为:在操作人员将机壳7与上端盖1和下端盖2相连接时,紧固凸起5增加了机壳7与第一密封条31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第一密封条31较为稳定地封闭机壳7与上端盖1和下端盖2之间的间隙,同时操作人员再使用支撑组件6对第一密封条31提供支撑,使得第一密封条31较为稳定地抵紧机壳7,提高了机壳7与上端盖1和下端盖2之间的密封性,从而提高了永磁同步电机整体的密封性能。
4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