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配电组合的城轨箱变线路系统及充电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64505发布日期:2023-02-04 01:1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充配电组合的城轨箱变线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城轨主供箱变线路系统,所述城轨主供箱变线路系统包括第一主供电源、第一箱式变电站及第一充电架,第一箱式变电站包括第一开关设备单元(1)、第一充电变压器(2)、并列的两个第一充电变流器单元(3)、并列的两个第一直流隔离开关单元(4),第一主供电源通过第一开关设备单元(1)连接第一充电变压器(2)的高压侧,第一充电变压器(2)的低压侧采用三分裂配电绕组,其中,一个配电绕组连接中性线,且其输出端连接交流供电母线;另外两个配电绕组的输出端并列,且均连接一个第一充电变流器单元(3)的输入端,两个第一充电变流器单元(3)的输出端并列,且均连接一个第一直流隔离开关单元(4)的输入端,每一个第一直流隔离开关单元(4)的输出端均连接第一充电架。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充配电组合的城轨箱变线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城轨备用箱变线路系统,城轨备用箱变线路系统与城轨主供箱变线路系统连接,城轨备用箱变线路系统包括第一备用电源、第二箱式变电站及第二充电架,第二箱式变电站包括第二开关设备单元(5)、第二充电变压器(6)、并列的两个第二充电变流器单元(7)、并列的两个第二直流隔离开关单元(8),第一备用电源通过第二开关设备单元(5)连接第二充电变压器(6)的高压侧,第二充电变压器(6)的低压侧采用三分裂配电绕组,其中,一个配电绕组连接中性线,且其输出端连接交流供电母线;另外两个配电绕组的输出端并列,且均连接一个第二充电变流器单元(7)的输入端,两个第二充电变流器单元(7)的输出端并列,且均连接一个第二直流隔离开关单元(8)的输入端,每一个第二直流隔离开关单元(8)的输出端均连接第二充电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配电组合的城轨箱变线路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主供电源及第一备用电源均采用10kv电源,第一主供电源与第一箱式变电站的分界位于第一箱式变电站的进线柜端子处,第一备用电源与第二箱式变电站的分界位于第二箱式变电站的进线柜端子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配电组合的城轨箱变线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电变压器(2)的高压侧采用三角形接线,第一充电变压器(2)的低压侧采用三分裂配电绕组,分别为低压侧660v配电绕组、低压侧660v配电绕组及低压侧380v配电绕组,每一个配电绕组均采用星形接线,低压侧380v配电绕组连接中性线,且其输出端连接交流供电母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配电组合的城轨箱变线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充电变压器(6)的高压侧采用三角形接线,第二充电变压器(6)的低压侧采用三分裂配电绕组,分别为低压侧660v配电绕组、低压侧660v配电绕组及低压侧380v配电绕组,每一个配电绕组均采用星形接线,低压侧380v配电绕组连接中性线,且其输出端连接交流供电母线。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配电组合的城轨箱变线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电变流器单元(3)包括第一交流-直流变流器(31)、第一直流-直流变流器(32),第一交流-直流变流器(31)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直流变流器(32)的输入端。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配电组合的城轨箱变线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充电变流器单元(7)包括第二交流-直流变流器(71)、第二直流-直流变流器(72),第一交流-直流变流器(71)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直流变流器(72)的输入端。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配电组合的城轨箱变线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电架输出电压为dc750v。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配电组合的城轨箱变线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充电架输出电压为dc750v。10.一种充电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变压器应用于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充配电组合的城轨箱变线路系统中,所述充电变压器的高压侧采用三角形接线,充电变压器的低压侧采用三分裂配电绕组,每一个配电绕组均采用星形接线,其中,一个配电绕组连接中性线,且其输出端连接交流供电母线,另外两个配电绕组中的每一个配电绕组的输出端并列,分别连接充电变流器单元。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充配电组合的城轨箱变线路系统及充电变压器,涉及城轨交通充配电设计的技术领域,城轨主供箱变线路系统包括主供电源、箱式变电站及充电架,箱式变电站从主供电源取电后,供城轨通过充电架充电,第一主供电源为箱式变电站供电,箱式变电站中的充电变压器的低压侧采用三分裂配电绕组,其中,一个配电绕组连接中性线,且其输出端连接交流供电母线,另外两个配电绕组中的每一个配电绕组的输出端并列,在分别依次连接充电变流器、直流隔离开关单元后,连接充电架,一方面配电绕组和充电部分是结合的,节省了充电变压器占用箱式变电站的面积,另一方面,三分裂配电绕组的使用降低了低压侧绕组间的谐波影响,提高了城轨充配电可靠性。城轨充配电可靠性。城轨充配电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刚泽 陈广赞 张敏 曾秋生 袁超 易韵岚 陈旺龙 刘明鑫 吴飞义 李作高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中车时代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27
技术公布日:2023/2/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