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液冷装置的分体式大功率快速充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99810发布日期:2023-03-24 22:16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液冷装置的分体式大功率快速充电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涉及充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液冷装置的分体式大功率快速充电机。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以新能源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也迎来了飞速发展,而随着而来的是与之相配套的充电设备领域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大。现有技术中,随着需求的提升,对于充电机充电功率以及充电速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随着充电机功率以及充电速度的提升,容易导致充电机使用时过热,现有技术中对于充电机的散热大多只设置在设备主体部分,无法涉及到前端的充电枪部分,而随着充电机输出功率的提升,输出端充电枪的散热问题也需要被重视起来,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具有液冷装置的分体式大功率快速充电机,用于解决现有大功率高速充电机使用时充电枪散热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液冷装置的分体式大功率快速充电机,用于解决现有大功率高速充电机使用时充电枪散热较差的问题。
4.为此,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液冷装置的分体式大功率快速充电机,包括:整流柜和充电终端,所述充电终端包括终端本体和充电枪,所述充电枪与终端本体电连接,所述终端本体与整流柜电连接,所述终端本体内设置有液冷组件。
5.优选的,所述液冷组件包括:主散热器、中继散热器、直流泵和储液箱,所述主散热器、中继散热器、直流泵和储液箱通过输液管依次连通,所述充电枪内正负极处分别设置有冷却管,两个所述冷却管接入在直流泵和中继散热器之间。
6.优选的,所述储液箱与直流泵之间的管路内还接入有过滤器。
7.优选的,所述直流泵与冷却管之间的管路内接入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冷却管与中继散热器之间的管路内还接入有温度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
8.优选的,所述储液箱上还设置有液位传感器和加液口。
9.优选的,所述整流柜顶部还设置有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包括:
10.支撑主杆,所述整流柜顶部竖直设置有两个支撑主杆,所述支撑主杆上水平设置有导向滑轨,所述导向滑轨上沿长度方向滑动设置有限位滑块;
11.固定杆,两个所述支撑主杆之间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竖直设置,且驱动电机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两侧设置有转动主轴,所述转动主轴水平设置且与支撑主杆转动连接,所述转动主轴上设置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
12.防护板,所述支撑主杆两侧对称设置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侧边与所述限位滑块滑动连接,所述防护板上铰接设置有驱动连杆,所述驱动连杆设置为l形结构,且驱动连杆另一端与所述转动主轴固定连接。
13.优选的,所述防护板底壁上开设有第一嵌槽,所述驱动连杆端部通过第一凸柱与第一嵌槽侧壁转动连接,所述防护板底壁上还设置有第二嵌槽,所述第二嵌槽与第一嵌槽连通,且第二嵌槽长度方向垂直于第一凸柱轴线。
14.优选的,所述支撑主杆顶部还设置有防水板,所述防水板竖直截面设置为倒v字型结构,且两防护板相互靠近的一侧能够与所述防水板底面抵接。
15.优选的,所述导向滑轨内设置有t字形结构的导向滑槽,且t字型结构开口朝向所述防护板,所述限位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滑槽内。
16.优选的,所述转动主轴上转动设置有加固套筒,所述加固套筒通过连杆与所述固定杆固定连接。
17.本实用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技术效果如下:充电机使用时,整流柜与充电终端进行分体设置,电流在整流柜内经交流直流转换后传输至充电终端,整流柜通过柜体上设置的散热窗进行散热,同时,设置在终端本体内的液冷组件对终端本体以及充电枪部分进行液冷散热,从而解决充电枪部分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
18.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19.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20.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具有液冷装置的分体式大功率快速充电机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具有液冷装置的分体式大功率快速充电机中液冷组件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具有液冷装置的分体式大功率快速充电机中防护组件结构示意图一;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具有液冷装置的分体式大功率快速充电机中防护组件结构示意图二;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具有液冷装置的分体式大功率快速充电机中防护组件结构示意图三;
26.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具有液冷装置的分体式大功率快速充电机中防护组件结构示意图四。
27.附图中的标记如下:1、整流柜;2、充电终端;3、充电枪;4、液冷组件;401、主散热器;402、中继散热器;403、直流泵;404、储液箱;405、输液管;406、冷却管;407、过滤器;408、压力传感器;409、温度传感器;410、流量传感器;411、液位传感器;412、加液口;5、防护组件;501、支撑主杆;502、导向滑轨;503、限位滑块;504、固定杆;505、驱动电机;506、第一锥齿轮;507、转动主轴;508、第二锥齿轮;509、防护板;510、驱动连杆;511、第一嵌槽;512、第一凸柱;513、第二嵌槽;514、防水板;515、导向滑槽;516、加固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液冷装置的分体式大功率快速充电机,如图1所示,包括:整流柜1和充电终端2,所述充电终端2包括终端本体和充电枪3,所述充电枪3与终端本体电连接,所述终端本体与整流柜1电连接,所述终端本体内设置有液冷组件4。
30.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技术效果:充电机使用时,整流柜1与充电终端2进行分体设置,电流在整流柜1内经交流直流转换后传输至充电终端2,整流柜1通过柜体上设置的散热窗进行散热,同时,设置在终端本体内的液冷组件4对终端本体以及充电枪3部分进行液冷散热,从而解决充电枪3部分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
31.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液冷组件4包括:主散热器401、中继散热器402、直流泵403和储液箱404,所述主散热器401、中继散热器402、直流泵403和储液箱404通过输液管405依次连通,所述充电枪3内正负极处分别设置有冷却管406,两个所述冷却管406接入在直流泵403和中继散热器402之间。
32.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技术效果:液冷组件4使用时,储液箱404内的冷却液经直流泵403输送至冷却管406处,从而对充电枪3的正负极线路端分别进行进行散热,具体设置时,既可将冷却管406贴合正负极线路设置进行散热,也可以采用配置液冷集成电缆的方式,将电缆直接浸泡在冷却管406内进行散热,可根据具体线路设置灵活使用,在对充电枪3的正负极线路进行散热后,冷却继续沿输液管405依次进入中继散热器402和主散热器401,随后再次进入储液箱404内进行储存完成冷却循环。通过上述设置,不仅能够通过液冷有效实现对于充电枪3处的散热,同时这种工作模式压力低、液体流速快、阻力小、散热快等优点,不会出现因压力高爆管、渗漏等缺点,从而有效解决现有的大功率快速充电机充电枪3散热差的问题。
3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液箱404与直流泵403之间的管路内还接入有过滤器407。
34.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技术效果:通过过滤器407的设置,能够对每次液冷循环中的冷却液进行过滤,从而避免冷却液内存在杂质导致输液管405堵塞,从而进一步提升装置的实用性和稳定性。
3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直流泵403与冷却管406之间的管路内接入有压力传感器408,所述冷却管406与中继散热器402之间的管路内还接入有温度传感器409和流量传感器410。
36.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技术效果:通过在输液管405管路内接入压力传感器408,能够对直流泵403输出的冷却液压力进行实时监测,同时,温度传感器409和流量传感器410的设置能够实时反映冷却效果,通过上述设置实现多维度防护,在保证散热效果的同时提升装置的安全性。
3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液箱404上还设置有液位传感器411和加液口412。
38.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技术效果:通过在储液箱404上设置液位传感器411和加液口412,能够实时对储液箱404内的冷却液量进行监测,以便在需要时及时添加冷却液。
39.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6所示,所述整流柜1顶部还设置有防护组件5,所述防护
组件5包括:
40.支撑主杆501,所述整流柜1顶部竖直设置有两个支撑主杆501,所述支撑主杆501上水平设置有导向滑轨502,所述导向滑轨502上沿长度方向滑动设置有限位滑块503;
41.固定杆504,两个所述支撑主杆501之间设置有固定杆504,所述固定杆504上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505,所述驱动电机505输出轴竖直设置,且驱动电机505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第一锥齿轮506,所述第一锥齿轮506两侧设置有转动主轴507,所述转动主轴507水平设置且与支撑主杆501转动连接,所述转动主轴507上设置有第二锥齿轮508,所述第二锥齿轮508与第一锥齿轮506啮合;
42.防护板509,所述支撑主杆501两侧对称设置有防护板509,所述防护板509侧边与所述限位滑块503滑动连接,所述防护板509上铰接设置有驱动连杆510,所述驱动连杆510设置为l形结构,且驱动连杆510另一端与所述转动主轴507固定连接。
43.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技术效果:防护组件5使用时,开始时防护板509处于水平位置,驱动电机505启动带动第一锥齿轮506转动,通过第一锥齿轮506与第二锥齿轮508的啮合带动转动主轴507转动,进而带动驱动连杆510摆动,驱动连杆510摆动时带动防护板509靠近支撑主杆501的一端向上抬升,同时限位滑块503朝靠近支撑主杆501的一侧运动,从而将防护板509调整为倾斜角度,在需要时控制驱动电机505反向转动即可再次将防护板509调整为水平角度;通过上述设置能够实现对于防护板509角度的灵活调整,防护板509本身对于整流柜1起到保护作用,下雨时调整防护板509至倾斜角度,能够便于进行排水,避免积水影响使用,而当大风天气来临时,调整防护板509至水平角度,避免大风将防护板509掀翻,同时,上述驱动结构较为简单,通过控制驱动电机505即可完成,实际使用时可通过类似于路灯控制的方式完成控制,实现了简易化智能化控制。
4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护板509底壁上开设有第一嵌槽511,所述驱动连杆510端部通过第一凸柱512与第一嵌槽511侧壁转动连接,所述防护板509底壁上还设置有第二嵌槽513,所述第二嵌槽513与第一嵌槽511连通,且第二嵌槽513长度方向垂直于第一凸柱512轴线。
45.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技术效果:通过设置第一嵌槽511季第二嵌槽513,一方面方便对于驱动连杆510的固定,另一方面当防护板509保持水平时驱动连杆510刚好能够卡合在第二嵌槽513内,从而避免驱动连杆510凸出影响使用。
4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主杆501顶部还设置有防水板514,所述防水板514竖直截面设置为倒v字型结构,且两防护板509相互靠近的一侧能够与所述防水板514底面抵接。
47.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技术效果:通过设置倒v字型结构的防水板514,当两防护板509抬升至倾斜角度后上沿刚好能够与防水板514底面抵接,刚好能够对两防护板509接缝处进行覆盖,从而进一步提升其保护效果。
4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滑轨502内设置有t字形结构的导向滑槽515,且t字型结构开口朝向所述防护板509,所述限位滑块503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滑槽515内。
49.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技术效果:通过设置t字形结构的导向滑槽515,一方面能够更好地将限位滑块503卡接在导向滑轨502内,同时也不影响限位滑块503与防护板509之间的连接,使得整个结构更加稳定。
5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主轴507上转动设置有加固套筒516,所述加固套筒516
通过连杆与所述固定杆504固定连接。
51.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技术效果:通过设置加固套筒516将固定杆504与转动主轴507之间进行连接,在不影响转动主轴507转动的同时加强对于转动主轴507的支撑,从而使得整个传动结构更加稳定,提升了装置的实用性。
52.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