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NSS地形监测设备供电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75444发布日期:2023-07-24 04:01阅读:37来源:国知局
GNSS地形监测设备供电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地形监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gnss地形监测设备供电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1、gnss地形监测设备广泛应用于地形检测中,比如对大坝、山体滑移等,由于gnss地形监测设备的监测结果不受天气因素的影响,从而被广泛使用。

2、但是,现有的gnss地形监测设备虽然具有上述的优点,但是,其具有供电缺陷,由于gnss地形监测设备对地形不稳定的区域进行监测,从而gnss地形监测设备难以采用传统供电,即通过有线输电的方式进行供电,其一:被监测区域往往比较偏远,布线难度大,成本高,其二:由于被监测区域为不稳定区域,即使通过布线,也难以保证设备能够持续稳定供电。

3、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太阳能的普及,现有技术中,对于gnss地形监测设备供电也逐渐采用太阳能供电的方式,环保,清洁,而且不会拘泥于有线供电的限制,但是,太阳能供电则会严重受到天气的影响,当太阳能不足时,则难以满足设备的用电需求,因此,现有技术中,则提出了太阳能蓄电池兼容的方式,即当太阳能不足时,由蓄电池供电,但是,现有的这种供电方式则存在以下缺陷:

4、现有技术中,太阳能和蓄电池之间的切换主要依靠于开关电路以及控制芯片的逻辑来控制,当逻辑存在错误时,则往往使得控制不准确,如果当太阳能持续无法满足供电需求以及备用蓄电池电量不足时,则地形监测设备无法继续工作,从而对地形监测造成影响,当增加备用蓄电池时,现有技术中的电路难以保证准确切换,且现有技术中的切换电路的结构复杂。

5、因此,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继续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gnss地形监测设备供电控制系统,采用两组备用蓄电池以及太阳能共同为gnss地形监测设备进行供电,从而能够确保供电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有效降低天气对gnss地形监测设备的供电影响,而且能够在供电过程中有效确保供电切换的稳定性,无需控制芯片参与控制切换,简化电路结构。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gnss地形监测设备供电控制系统,包括太阳能供电模块和备用蓄电池模块;

3、所述太阳能供电模块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光伏控制器以及太阳能输出电路;

4、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连接于光伏控制器的输入端,光伏控制器的输出端与太阳能输出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太阳能输出电路的输出端向直流负载供电;

5、所述蓄电池模块包括第一蓄电池、第一供电控制电路、第二蓄电池、第二供电控制电路、第一电池管理芯片和第二电池管理芯片;

6、所述第一蓄电池的正极连接于第一供电控制电路的电源输入端,第一供电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于太阳能输出电路的输出端,第一供电控制电路的第一控制输入端连接于太阳能输出电路的控制输出端,第二蓄电池的正极连接于第二供电控制电路的电源输入端,第二供电控制电路的电源输出端连接于太阳能输出电路的输出端,第二供电控制电路的第一控制输入端连接于太阳能输出电路的控制输出端,第二供电控制电路的第二控制输入端连接于第一蓄电池的电压检测电路的控制输出端,第二供电控制电路的控制输出端连接于第一供电控制电路的第二控制输入端,第一电池管理芯片和第二电池管理芯片分别对第一蓄电池和第二蓄电池进行充放电管理,第一电池管理芯片和第二电池管理芯片的电源输入端连接于光伏控制器的输出端。

7、进一步,所述第一供电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22、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pmos管q8、三极管q2、三极管q3以及二极管d2;

8、电阻r22的一端作为第一供电控制电路的电源输入端连接于第一蓄电池的正极,电阻r22的另一端连接于pmos管q8的源极,pmos管q8的漏极作为第一供电控制电路的电源输出端;

9、pmos管q8的源极通过电阻r9连接于pmos管q8的栅极,pmos管q8的栅极通过电阻r10连接于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电阻r11连接于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于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8连接于pmos管q8的源极,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于二极管d2的负极,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于电阻r12的一端,电阻r12的另一端为第一供电控制电路的第一控制输入端,三极管q2的基极为第一供电控制电路的第二控制输入端。

10、进一步,所述第二供电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8、电阻r19、电阻r20、电阻r21、pmos管q4、三极管q5、三极管q6、三极管q7以及二极管d3;

11、电阻r15的一端作为第二供电控制电路的电源输入端连接于第二蓄电池的正极,电阻r15的另一端连接于pmos管q4的源极,pmos管q4的漏极连接于二极管d3的正极,二极管d3的负极作为第二供电控制电路的电源输出端;

12、pmos管q4的源极通过电阻r17连接于pmos管q4的栅极,pmos管q4的栅极通过电阻r18连接于三极管q7的集电极,三极管q7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7的基极通过电阻r19连接于三极管q7的发射极,三极管q7的基极连接于三极管q6的集电极,三极管q6的发射极连接于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三极管q5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16连接于pmos管q4的源极,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于电阻r21的一端,电阻r21的另一端为第二供电控制电路的第一控制输入端,三极管q6的基极连接于电阻r20的一端,电阻r20的另一端作为第二供电控制电路的第二控制输入端,电阻r14的一端连接于pmos管q4的漏极,电阻r14的另一端作为第二供电控制电路控制输出端。

13、进一步,所述太阳能输出电路包括电阻r1、二极管d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nmos管q1以及三端稳压管u1;其中,u1为tl431;

14、电阻r1的一端作为太阳能输出电路的输入端,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于nmos管q1的漏极,nmos管q1的源极连接于二极管d1的正极,二极管d1的负极作为太阳能输出电路的输出端;

15、电阻r3的一端连接于二极管d1的正极,电阻r3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4接地,电阻r2的一端连接于二极管d1的正极,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于三端稳压管u1的负极,三端稳压管u1的正极作为太阳能输出电路的控制输出端,三端稳压管u1的参考极连接于电阻r3和电阻r4之间的公共连接点,三端稳压管u1的正极通过电阻r5连接于nmos管q1的栅极。

16、进一步,所述电压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6、电阻r7、电阻r13和三端稳压管u2;其中,三端稳压管u2为tl431;

17、电阻r7的一端连接于第一蓄电池的正极,电阻r7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13接地,电阻r6的一端连接于第一蓄电池的正极,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于三端稳压管u2的负极,三端稳压管u2的正极作为电压检测电路的控制输出端,三端稳压管u1的参考极连接于电阻r7和电阻r13之间的公共连接点。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本实用新型,采用两组备用蓄电池以及太阳能共同为gnss地形监测设备进行供电,从而能够确保供电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有效降低天气对gnss地形监测设备的供电影响,而且能够在供电过程中有效确保供电切换的稳定性,无需控制芯片参与控制切换,简化电路结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