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充电电路及无线充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50269发布日期:2023-05-14 14:06阅读:96来源:国知局
无线充电电路及无线充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源,尤其涉及一种无线充电电路及无线充电设备。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无线充电器的充电线圈在使用过程中会因发热而影响充电性能,使得现有的无线充电产品的充电功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无线充电电路及无线充电设备,通过温度检测模块实时检测无线充电模块的温度并对无线充电模块进行散热,在保证无线充电模块的充电性能良好的情况下提高充电功率。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无线充电电路,包括:

3、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用于输出充电控制信号;

4、无线充电模块,所述无线充电模块连接所述主控模块,所述无线充电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充电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充电控制信号对外部设备进行充电;

5、温度检测模块,所述温度检测模块连接所述主控模块,所述温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无线充电模块的温度,并输出温度检测信号至所述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温度检测信号输出散热控制信号;

6、散热模块,所述散热模块连接所述主控模块,所述散热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散热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散热控制信号对所述无线充电模块散热。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控模块包括主控芯片,所述主控芯片用于输出所述充电控制信号,所述主控芯片还用于接收所述温度检测信号,并根据所述温度检测信号输出所述散热控制信号。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控制信号包括:充电驱动信号和充电开关信号,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包括充电驱动单元、信号采集单元和至少一个无线充电单元,所述无线充电单元分别连接所述充电驱动单元和所述信号采集单元,所述充电驱动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充电驱动信号控制所述无线充电单元的充电功率,所述无线充电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充电开关信号切换工作状态,所述信号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所述无线充电单元的工作电压信号和通信信号。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充电驱动单元包括全桥芯片,所述全桥芯片连接所述主控芯片,所述全桥芯片用于根据所述充电驱动信号控制所述无线充电单元的充电功率。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全桥芯片包括第一驱动端和第二驱动端,所述无线充电单元包括:双极三极管、双极场效应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和充电线圈;

11、所述双极三极管的第一发射极接地,所述双极三极管的第一基极用于接收所述充电开关信号,所述双极三极管的第一集电极连接所述双极三极管的第二基极,所述双极三极管的第二发射极连接电源,所述双极三极管的第二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

12、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

13、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双极场效应管的第一栅极;

14、所述双极场效应管的第一源极连接所述双极场效应管的第二源极,所述双极场效应管的第一栅极连接所述双极场效应管的第二栅极,所述双极场效应管的第一漏极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端;

15、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双极场效应管的第一栅极,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双极场效应管的第一源极;

16、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

17、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

18、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双极场效应管的第一漏极,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

19、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双极场效应管的第二漏极;

20、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双极场效应管的第二漏极,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充电线圈的一端;

21、所述充电线圈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端;

22、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双极场效应管的第二漏极,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

23、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信号采集单元;

24、所述第五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第五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

25、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2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信号采集单元包括: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第九电容、第十电容和第十一电容;

27、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无线充电单元,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六电阻的一端;

28、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用于输出所述无线充电单元的工作电压信号;

29、所述第六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六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容的一端;

30、所述第七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31、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32、所述第八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八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33、所述第八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无线充电单元,所述第八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九电容的一端;

34、所述第九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35、所述第九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九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十电容的一端;

36、所述第十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全桥芯片,所述第十电容的另一端用于输出所述无线充电单元的通信信号;

37、所述第十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十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电源;

38、所述第十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十一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39、所述第十一电容的一端连接电源,所述第十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4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温度检测模块包括: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第十二电容和热敏电阻;

41、所述第十二电阻的一端连接电源,所述第十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热敏电阻的一端;

42、所述热敏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43、所述第十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二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十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所述第十三电阻的另一端用于输出所述温度检测信号;

44、所述第十二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三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十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4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热控制信号包括风扇开关信号和转速控制信号,所述散热模块包括:第十四电阻、第十五电阻、第十六电阻、第十七电阻、第十八电阻、第十三电容、第十四电容、第十五电容、第四二极管、第五二极管、第一场效应管、第二场效应管、晶体三极管和散热风扇;

46、所述第十四电阻的一端连接主控芯片以接收所述转速控制信号,所述第十四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

47、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所述散热风扇的负极;

48、所述第十五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所述第十五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49、所述第十六电阻的一端连接主控芯片以接收所述风扇开关信号,所述第十六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晶体三极管的基极;

50、所述晶体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晶体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十七电阻的一端;

51、所述第十三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七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十三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散热风扇的正极;

52、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十七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所述散热风扇的正极,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连接电源;

53、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

54、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散热风扇的负极,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散热风扇的正极;

55、所述第十八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十八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阳极;

56、所述第十四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十四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57、所述第十五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十五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5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出了无线充电设备,包括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无线充电电路。

59、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无线充电电路及无线充电设备,通过温度检测模块实时检测无线充电模块的温度并对无线充电模块进行散热,在保证无线充电模块的充电性能良好的情况下提高充电功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