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能电源均衡方法、系统和充电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4029961发布日期:2023-05-05 10:56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储能电源均衡方法、系统和充电装置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电源的,尤其是涉及一种储能电源均衡方法、系统和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1、现有的储能电源通常是由多个锂电池组成的,储能电源 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各个锂电池单体之间能量等级会产生差异,此时需要对各个锂电池单体的能量进行均衡,使所有锂电池单体到达同一个能量等级,常见的方式有以下两种:

2、第一种是消耗模式,确定目前能量等级最低的锂电池单体,消耗其他锂电池单体的能量,将其他锂电池单体的能量都拉低到与能量等级最低的锂电池单体相同,从而使所有锂电池单体的能量等级相同;

3、第二种是补充模式,确定目前能量等级较低的锂电池单体,将能量等级高的锂电池单体的电能补充至能量等级较低的锂电池单体,从而使所有锂电池单体的能量等级相同。

4、在补充模式下,由于是能量等级高的锂电池单体向能量等级低的锂电池单体进行补充,并且需要使所有锂电池单体的能量等级相同,因此需要复杂的算法实现,电源均衡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降低电源均衡成本,本技术提供一种储能电源均衡方法、系统和充电装置。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储能电源均衡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储能电源均衡方法,包括:

4、实时获取每个锂电池单体的电量值;

5、确定能量等级最高电量值及对应的所述锂电池单体;

6、基于最高电量值,确定电量均衡的处理方案,所述处理方案包括补充电量和释放电量;

7、若是确定所述处理方案为补充电量,则控制充电电路开启,充电装置对其余锂电池单体进行电量补充,在所述其余锂电池单体的电量均达到所述最高电量值后,控制所述充电电路关闭;

8、若是确定所述处理方案为释放电量,则控制放电电路开启,能量等级高的所述锂电池单体为所述充电装置补充电量,在所述其余锂电池单体的电量与能量等级最低的所述锂电池单体的电量相等时,控制所述放电电路关闭。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确定处理方案为补充电量时,控制充电电路开启,以使充电装置对其余锂电池单体进行电量补充,在补充电量过程中,锂电池单体之间不需要电量的转移,而是外加充电装置对锂电池单体进行电量补充,从而无需复杂的算法,降低了成本。

10、可选的,所述基于最高电量值,确定电量均衡的处理方案包括:

11、依次获取所述最高电量值与其余电量值的差值;

12、将所述差值与预设的待充电阈值进行比较,判断所述差值超过所述待充电阈值的数量是否在半数以上,若是,则确定所述处理方案为补充电量,并发送补充电量信号,若否,则确定所述处理方案为释放电量,并发送释放电量信号。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获得最高电量值与其余电量值的差值,可以将差值与待充电阈值进行比较,若是差值超过待充电阈值的数量在半数以上,则说明能量高的锂电池单体少;若是差值超过待充电阈值的数量未在半数以上,则说明能量高的锂电池单体多,能量最低的锂电池单体的电量值也不会太低,因此可以延长电源的工作时长。

14、可选的,所述实时获取每个锂电池单体的电量值之前包括:

15、将所述锂电池单体与预设的编号信息进行关联。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锂电池单体出现故障时,可以清晰地定位出现故障的锂电池单体。

17、可选的,所述储能电源均衡方法还包括:

18、获取所述充电装置的存储电量值;

19、判断所述存储电量值是否低于预设的工作电量值,若是,则输出充电提示信息。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及时为充电装置补充电量,避免电源补充电量时,充电装置电量缺乏。

21、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储能电源均衡系统,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22、一种储能电源均衡系统,包括:

23、电量获取模块,用于实时获取每个锂电池单体的电量值;

24、电量比较模块,用于确定能量等级最高电量值及对应的所述锂电池单体;

25、处理模块,基于最高电量值,确定电量均衡的处理方案,所述处理方案包括补充电量和释放电量;

26、控制模块,若是确定所述处理方案为补充电量,则控制充电电路开启,充电装置对其余锂电池单体进行电量补充,在所述其余锂电池单体的电量均达到所述最高电量值后,控制所述充电电路关闭;若是确定所述处理方案为释放电量,则控制放电电路开启,能量等级高的所述锂电池单体为所述充电装置补充电量,在所述其余锂电池单体的电量与能量等级最低的所述锂电池单体的电量相等时,控制所述放电电路关闭。

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处理模块在确定处理方案为补充电量时,控制模块控制充电电路开启,以使充电装置对其余锂电池单体进行电量补充,在补充电量过程中,锂电池单体之间不需要电量的转移,而是外加充电装置对锂电池单体进行电量补充,从而无需复杂的算法,降低了成本。

28、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29、判断单元,判断差值超过充电预制的数量是否在半数以上,若是,则确定处理方案为补充电量,若否,则确定处理方案为释放电量;

30、信号发送单元,用于发送补充电量信号或释放电量信号;

31、所述电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最高电量值与其余电量值的所述差值,所述电量比较模块用于将所述差值与预设的所述待充电阈值进行比较。

3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电量获取模块获得最高电量值与其余电量值的差值,电量比较模块可以将差值与待充电阈值进行比较,判断单元若是判断差值超过待充电阈值的数量在半数以上,则说明能量高的锂电池单体少;若是判断差值超过待充电阈值的数量未在半数以上,则说明能量高的锂电池单体多,能量最低的锂电池单体的电量值也不会太低,因此可以延长电源的工作时长。

33、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充电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4、一种充电装置,包括:

35、充电壳体,套设于电源的外侧,且与电源可拆卸拦截,所述充电壳体内置充电电路和放电电路,所述充电电路和所述放电电路均能够与锂电池单体连接;

36、控制端子,安装于所述充电壳体上,对内与所述充电电路和所述放电电路连通,对外能够与外部控制器连通。

3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充电壳体对电源起到保护作用的同时,又能对锂电池单体进行充电以及储存电量的作用;并且由于充电壳体与电源可拆卸,在不使用时,充电壳体也可以拆卸下,应用到其他地方,实现资源再利用。

38、可选的,所述充电壳体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块,电源座上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块能够卡接于所述连接槽内;所述电源座上固定连接有锁紧杆,所述连接块上固定连接有锁紧片,所述锁紧杆能够穿过所述锁紧片,所述锁紧杆穿过所述锁紧片的一端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

39、可选的,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

40、散热扇,安装于所述充电壳体内,用于对电源降温,所述散热扇与所述放电电路连通,在所述放电电路开启后,且在所述充电壳体电量值大于预设的电量存储值时,所述散热扇启动。

4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充电壳体电量值大于电量存储值时,说明充电壳体不再需要电量的储存,因此锂电池单体可以对散热扇供电,从而对电源降温。

42、综上所述,本技术存在至少以下有益效果:

43、1、通过最高电量值,确定电量均衡的处理方案的目的是,由于在确定处理方案为补充电量时,控制充电电路开启,以使充电装置对其余锂电池单体进行电量补充,在补充电量过程中,锂电池单体之间不需要电量的转移,而是外加充电装置对锂电池单体进行电量补充,从而无需复杂的算法,降低了成本。

44、2、通过获得最高电量值与其余电量值的差值,并将差值与待充电阈值进行比较的目的是,若是差值超过待充电阈值的数量在半数以上,则说明能量高的锂电池单体少;若是差值超过待充电阈值的数量未在半数以上,则说明能量高的锂电池单体多,能量最低的锂电池单体的电量值也不会太低,因此可以延长电源的工作时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