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固定的车载无线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03948发布日期:2023-06-29 02:14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固定的车载无线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载无线充,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固定的车载无线充。


背景技术:

1、随着手机技术的发展,无线充电技术逐渐应用于手机上,本产品可以实现了在轿车内对手机进行无线充电,免除了电源连接线的束缚,并增加手机在车内的使用自由度,从而避免拔插电源线的繁琐和电源线带来的安全隐患,大大提高了行车安全性。

2、现有的车载无线充支架多半夹持于空调出风口挡风板外侧,从而在放置手机后可能会因手机重量过重出现挡风板向下转动的现象,从而使得手机放置角度发生变化,并且使出风口关闭,无法对其出风口进行使用,从而降低了无线充的便捷性;并且不便于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对手机支撑的角度以及位置进行调节,从而降低了车载无线充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固定的车载无线充,其具有辅助机构和连接装置以及控制装置和调节机构;从而能够更简便的防止出现车载无线充将出风口挡风板向下翻动的现象;有利于防止出现手机在放置后放置角度发生变化的现象,从而能够保证出风口的正常使用;并且能够更简便的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对手机支撑的角度以及位置进行调节。

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固定的车载无线充,具体包括:充电架;

3、所述充电架后侧固定设置有壳体,且充电架底部固定设置有底部支架,并且底部支架外侧固定设置有指示灯;充电架前侧内部固定设置有无线充电器,且充电架两侧滑动设置有滑动夹;滑动夹数量设置为两组,且两组滑动夹两组之间呈中心对称设置,并且滑动夹内侧固定设置有压力感应组件;壳体内侧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壳体外侧固定设置有固定轴,且固定轴外侧转动设置有控制装置;固定轴后端固定设置有控制块a,且控制块a后侧设置有轮齿结构;所述控制装置外侧固定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外侧固定设置有连接装置,且连接装置外侧固定设置有固定机构,并且连接装置底部固定设置有辅助机构。

4、进一步的,所述充电架后侧内部配合安装有轴承,且轴承内部配合安装有转动轴,并且转动轴与驱动电机转轴之间设置为固定连接;滑动夹内部固定设置有齿条,且齿条数量设置为两组,并且两组齿条之间呈中心对称设置;转动轴外侧固定设置有固定齿轮,且固定齿轮与两组齿条均啮合。

5、进一步的,所述壳体顶侧内部固定设置有触摸感应组件,且壳体内侧顶部固定设置有控制模块,并且控制模块与触摸感应组件及驱动电机之间设置为电性连接;控制模块与压力感应组件之间设置为电性连接;壳体内侧底部固定设置有电源组件,且壳体底部固定设置有充电口,并且充电口与电源组件之间设置为电性连接;电源组件与控制模块、触摸感应组件和压力感应组件之间均设置为电性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架、固定筒、滑动杆与控制块b;控制架内部配合安装有轴承,且轴承配合安装于固定轴外侧;固定筒固定设置于控制架内部;滑动杆滑动设置于固定筒内部,且滑动杆与固定筒内部之间设置有弹簧件,并且滑动杆主体设置为六边形结构;控制块b固定设置于滑动杆前端,且控制块b前侧设置有轮齿结构,并且控制块b前侧轮齿结构与控制块a后侧轮齿结构相啮合。

7、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架、螺纹套、挡板、调节球与固定柱;调节架固定设置于控制架外侧,且调节架内部设置为空心结构,并且调节架内部开设有通槽;螺纹套通过螺纹连接设置于调节架外侧;挡板固定设置于调节架外侧,且挡板外侧与螺纹套外侧相贴合;调节球转动设置于调节架内侧,且调节球外侧与调节架内侧相贴合;固定柱固定设置于调节球外侧。

8、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柱、滑动筒、调节块a与衔接套;连接柱固定设置于固定柱外侧;滑动筒滑动设置于连接柱外侧,且滑动筒内部与连接柱后端之间设置有弹簧件;调节块a固定设置于连接柱底侧内部,且调节块a呈直线排列设置,并且调节块a设置为直角三角形结构;衔接套固定设置于滑动筒底部,且衔接套与滑动筒内部之间相通。

9、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竖杆、把手、横板与调节块b;竖杆滑动设置于衔接套内部,且竖杆底端与衔接套内部之间设置有弹簧件;把手固定设置于竖杆底端;横板固定设置于竖杆顶端,且横板滑动设置于滑动筒内部;调节块b固定设置于横板顶部,且调节块b设置为直角三角形结构,并且调节块b斜边与调节块a斜边相贴合。

10、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夹持架、双头螺杆、滑动板、夹板与防滑垫;夹持架固定设置于滑动筒外侧;双头螺杆外侧配合安装有轴承,且轴承配合安装于夹持架内部,并且双头螺杆顶端固定设置有旋钮;滑动板滑动设置于夹持架内部,且滑动板通过螺纹连接设置于双头螺杆外侧;夹板固定设置于滑动板外侧,且夹板与滑动板数量均设置为两组,并且滑动板与夹板均呈对称设置;防滑垫固定设置于夹板内侧,且防滑垫内侧设置为波浪形结构。

11、进一步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固定架、螺纹杆a、辅助块、辅助筒、螺纹杆b、辅助杆、辅助球、衔接筒与辅助板;固定架固定设置于滑动筒底部;螺纹杆a转动安装于固定架内部,且螺纹杆a底端固定设置有旋钮;辅助块滑动设置于固定架内部,且辅助块通过螺纹连接设置于螺纹杆a外侧;辅助筒固定设置于辅助块外侧;螺纹杆b外侧配合安装有轴承,且轴承配合安装于辅助块内部;螺纹杆b顶端固定设置有旋钮,且螺纹杆b位于辅助筒内部;辅助杆滑动设置于辅助筒内部,且辅助杆内部通过螺纹连接设置有螺纹杆b;辅助球固定设置于辅助杆顶端;衔接筒转动设置于辅助球外侧;辅助板固定设置于衔接筒外侧,且辅助板外侧固定设置有橡胶垫。

12、有益效果

13、根据本发明的各实施例的自动固定的车载无线充通过设置有辅助机构和连接装置以及控制装置和调节机构;从而能够更简便的防止出现车载无线充将出风口挡风板向下翻动的现象;有利于防止出现手机在放置后放置角度发生变化的现象,从而能够保证出风口的正常使用;并且能够更简便的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对手机支撑的角度以及位置进行调节。

14、此外,通过设置有固定齿轮和两组齿条,实现了使两组滑动夹同时反方向滑动,对手机进行夹持固定的效果;利用触摸感应组件和压力感应组件,达到了在触及触摸感应组件时,使驱动电机带动固定齿轮转动的目的;实现了在压力感应组件受到手机挤压时,驱动电机以及滑动夹停止运动的效果;起到了自动对手机进行夹持固定的作用,有利于对手机进行无线充电。

15、此外,通过设置有螺纹套和调节架,实现了轻松便捷将调节球限制于调节架内部,使调节球可在调节架内部摩擦转动的效果;从而起到了利用调节架与调节球之间的摩擦力来控制充电架和壳体倾斜角度的作用;通过设置有弹簧件和滑动杆,实现了在控制块a通过后侧轮齿结构将控制块b顶开后,控制块b自动复位的效果,使得控制块b前侧轮齿结构与控制块a后侧轮齿结构重新啮合;达到了对固定轴和控制块a转动角度进行控制的目的,起到了对手机竖屏和横屏姿态进行调节的作用。

16、此外,通过设置有调节块a斜边和调节块b斜边,实现了在连接柱在滑动筒内部滑动时,调节块a将调节块b向下推动的效果;达到了当连接柱停止滑动时,调节块b通过弹簧件和竖杆复位的目的;使得调节块a直角边与调节块b直角边相贴合,从而使得手机水平位置得到调节;相比现有的车载无线充能够更简便的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对手机支撑的角度以及位置进行调节。

17、此外,通过设置有螺纹杆a和辅助块,实现了对辅助板上下位置进行调节的效果;利用螺纹杆b和辅助杆,达到了对辅助板前后位置进行调节的目的;通过辅助球和衔接筒,实现了使辅助板进行360°旋转的目的,从而起到了根据滑动筒的倾斜度,使辅助板与出风口下方相贴合的作用;从而能够更简便的防止出现车载无线充将出风口挡风板向下翻动的现象;有利于防止出现手机在放置后放置角度发生变化的现象,从而能够保证出风口的正常使用;增强了车载无线充的便捷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