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室辅助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13680发布日期:2023-09-09 23:53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配电室辅助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配电室监控,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配电室辅助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1、配电室是指带有低压负荷的室内配电场所,主要为低压用户配送电能,设有中压进线(可有少量出线)、配电变压器和低压配电装置,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设备的设施,分为高压配电室和低压配电室。

2、目前主流配电柜主要由包括进线柜、计量柜、pt柜、出线柜、联络柜、隔离柜所组成,其中进线柜由真空断路器、隔离开关、三组三线圈电流互感器、避雷器、带电显示器、电压互感器、主电缆等元器件组成,通过从外部引进电源的开关柜,一般是从供电网络引入10kv电源,10kv电源经过开关柜将电能送到10kv母线,这个开关柜就是进线柜,其主要作用就是分配电量,进线柜一般配真空断路器作为开断之用,真空断路器具备短路、防过流等保护功能,同时配以隔离开关以作为检修保护检修人员安全之用,另外进线柜还配备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以及计量电流电压值,因此进线柜具备了保护、计量、监控等可以实现更多综合功能。

3、然而主电缆暴露在空气中,长时间使用后,其表面易龟裂,电缆内铜线易外露,造成漏电的风险,易引发火灾或造成人生安全隐患,且主电缆承载着高额电压,如何保障在电缆出现表层橡胶套层发生龟裂时,能够及时且暂时性止住电缆的漏电风险,给予抢修人员安全作业环境,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4、因此,亟需新的一种配电室辅助监控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配电室辅助监控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如何对主电缆表面进行实时监测,在电缆出现表层橡胶套层发生龟裂时,能够对破损处进行自动包扎,避免持续漏电的问题。

2、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配电室辅助监控系统,包括丝杆和第一伺候电机,所述第一伺候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杆的一末端进行固定套接,所述丝杆和第一伺候电机均安装在配电室的内壁上,且第一伺候电机的输出轴带动与之固定套接的丝杆正向或反向转动,所述丝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漏电监测机构;

3、所述漏电监测机构包括保护壳,所述保护壳背面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中部被丝杆所贯穿,且彼此进行螺纹套接,所述保护壳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翻滚部,所述保护壳正面靠近端面处的外壁上安装有第二伺候电机,所述第二伺候电机的输出轴与位于保护壳端面处的驱动盘进行固定套接;

4、所述翻滚部的内部还安装有绝缘胶带,所述保护壳端面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盖合在驱动盘和绝缘胶带表面的侧边罩,所述侧边罩的表面通过连接杆与套接在电缆表面的套环进行固定连接;

5、所述保护壳的内部还设置有用于按压绝缘胶带内侧活动端头的按压部,所述保护壳的底部安装有用于开启或闭合保护壳的调节部;

6、所述绝缘胶带盘旋收卷,其外侧固定端头固定连接在粘贴筒内壁,后通过粘贴筒黏附在滚筒的内壁上,且绝缘胶带和粘贴筒为一体更换;

7、所述丝杆和第一伺候电机构建成为位移组件,所述第二伺候电机、驱动盘、翻滚部、粘贴筒及绝缘胶带构建成为缠绕组件;

8、所述漏电监测机构内还安装有漏电监测模块和定位监测部及控制器;其中

9、所述定位监测部包括定位检测模块、定位处理模块及定位识别模块,其中,所述定位检测模块对此时套环所处位置进行定位检测,并形成定位信息,所述定位处理模块接收定位信息并计算测量出绝缘胶带的中心至套环所在定点位置区段的距离数据,并形成距离数据的控制指令输送至控制器;

10、所述定位识别模块对绝缘胶带移动至定点位置的距离进行识别,若绝缘胶带的中部与定点位置(漏电位置)对齐状态,则形成响应控制指令输送至控制器;

11、通过控制器接收距离数据的控制指令,形成对位移组件的控制,控制位移组件驱动,将缠绕组件移动至漏电所在位置,以将缠绕组件对齐在漏电位置的表层处;

12、通过控制器接收到响应控制指令,形成对缠绕组件的控制,控制缠绕组件对漏电所在处的电缆表层位置,进行包裹处理,以阻止放电。

13、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壳、翻滚部、侧边罩、套环及调节部均以电缆的纵向法线为对称轴线,而分割为左右对称的两部分,其中所述侧边罩的内径值大于电缆的外径值。

14、进一步的,所述调节部包括固定连接在保护壳底部的安装座,及设置在两个安装座之间的双头电推杆。

15、进一步的,所述翻滚部包括滚筒,所述滚筒两端的外壁上一体形成有卡接环,所述滚筒通过卡接环与保护壳的内壁进行活动卡接,而所述滚筒端面的边缘等距设置有圆周排列的触头。

16、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壳内壁的两端开设有与卡接环相适配的卡槽。

17、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盘的外缘设置有与触头相啮合的同种凸状结构。

18、进一步的,所述绝缘胶带内侧设置为磨砂面,而外侧设置为粘胶面,通过螺旋收卷盘旋方式,由内自外地将粘胶面朝外进行翻卷,且所述绝缘胶带表面设置有等距排列的连接缝,连接缝之间设置为锯齿状藕连结构。

19、进一步的,所述按压部包括安装在保护壳端面上的气泵,所述气泵的排气端与输气管的一端进行固定套接,所述输气管的另一端与导管进行固定套接,所述导管横跨整个保护壳内腔,且导管表面设置的气囊与绝缘胶带内侧的活动端头相接触,所述导管远离气泵的一端可拆卸安装有拆装杆。

20、一种配电室辅助监控系统的监控方法,应用于所述的配电室辅助监控系统,具体监控的控制步骤为:

21、s1、通过第一伺候电机的输出轴正向或反向驱动,进而第一伺候电机的输出轴带动与之固定套接的丝杆同步正反双向自旋,进而螺纹套接在其表面的滑动块,沿着配电室的壁体水平移动,以带动漏电监测机构整体沿着第一伺候电机的表面左右往复移动,以对电缆表层进行巡视;

22、s2、通过安装在套环内的漏电监测模块在移动过程中与主电缆表面相接触,且对主电缆表面进行漏电探测,当检测到漏电位置存在,则形成漏电信息,并输送至控制器,通过控制器接收漏电信息并形成对定位监测部的控制;控制定位监测部激活并启动检测状态;

23、s3、通过定位监测部对此时套环所处位置进行定位检测,并形成绝缘胶带的中心至套环所在位置区段的距离数据,进而通过控制器接收距离数据形成对位移组件的控制,控制第一伺候电机的驱动时效,通过第一伺候电机的输出轴带动丝杆自旋,使得漏电监测机构沿着电缆表面移动,直至绝缘胶带的中心落在漏电位置处,而停止第一伺候电机驱动,而此刻缠绕组件移动至漏电所在位置,以待对漏电的电缆表层进行包裹防漏电处理;

24、s4、在位移组件驱动缠绕组件移动至电缆表层的漏电位置时,通过定位监测部再次对绝缘胶带的中心位置进行检测和识别,若为缠绕组件的中部与漏电位置对齐状态,则形成响应指令信号,通过控制器接收到响应指令信号,形成对缠绕组件的控制,控制第二伺候电机驱动,进而第二伺候电机的输出轴带动与之连接的驱动盘转动,进而驱动盘带动与之啮合的触头获取以b为轴向逆时针自旋的驱动力,进而通过触头使得翻滚部整体沿着保护壳内壁转动,而安装在翻滚部内腔的绝缘胶带同步以b为轴向逆时针自旋;

25、与此同时,气泵将外界空气通过输气管注入导管内腔,随着导管内腔压强的不断增加,将撑起气囊且随着其体积的膨胀将绝缘胶带内侧的活头端按压在电缆表面,进而绝缘胶带内侧的活头端被相对固定在电缆表面,进而伴随着绝缘胶带以b为轴向逆时针自旋,使得绝缘胶带对相对于静止的电缆表层进行缠绕,而绝缘胶带的每个截断刚好包裹电缆一周;

26、s5、电缆漏电包扎结束后,第一伺候电机恢复驱动,以继续执行s1步骤,且漏电监测机构移动过程中,绝缘胶带的连接缝间断层而完全脱离,以待下个漏电位置出现,再次执行s1-s5的循环操作过程。

27、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28、本发明通过设有漏电监测模块和定位监测部及位移组件和缠绕组件,有利于通过漏电监测模块与主电缆表面相接触且对主电缆表面进行漏电探测,当检测到漏电位置存在,则形成漏电信息,并输送至控制器,通过控制器接收漏电信息并形成对定位监测部的控制,激活定位监测部对此时套环所处位置进行定位检测,形成绝缘胶带的中心至套环所在区段的距离数据,进而通过控制器接收距离数据形成对位移组件的控制,控制位移组件驱动,将缠绕组件移动至漏电所在位置,以待对漏电的电缆表层进行包裹防漏电处理;

29、在位移组件驱动缠绕组件移动至电缆表层的漏电位置时,即缠绕组件的中部与漏电位置对齐时,通过定位监测部识别缠绕组件的到达位置,并形成响应指令信号,通过控制器接收到响应指令信号,形成对缠绕组件的控制,控制缠绕组件对漏电所在处的电缆表层位置,进行包裹处理,以阻止其继续向外界放电;

30、实现了对主电缆表面进行实时监测,在电缆出现表层橡胶套层发生龟裂时,能够对破损处进行自动包扎,避免持续漏电。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