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向偏移调节伺服电缸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699643发布日期:2023-10-11 23:07阅读:57来源:国知局
径向偏移调节伺服电缸和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直线往复运动设备,具体涉及径向偏移调节伺服电缸和方法。


背景技术:

1、伺服电缸是一种集合了伺服电机、丝杆、活塞杆等部件的直线往复运动设备,伺服电缸具有高精度、高重复性、快速响应和可编程性的特点,广泛应用于需要精确定位、控制的自动化系统中,如机床、印刷设备、包装机械、机器人等;现有伺服电缸的工作原理是:电动机通过减速机与丝杆配合,将伺服电机的旋转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同时位置反馈系统实时监测滑块位置并将反馈信号发送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设定的目标位置和参数,通过控制器和驱动器对电动机施加适当的电流和电压,以实现活塞杆位置的精确控制。

2、然而,现有的伺服电缸在长期使用后,伺服电缸的传动机构可能会出现轴向松动活传动机构磨损增加间隙,从而导致活塞杆在运动过程中,产生径向偏移,在精密场合使用时会影响加工精度;目前,现有的伺服电缸通常由作业人员或自动化机器人定期采用测量仪器,检测伺服电缸的径向偏移数据,在发现伺服电缸径向偏移超过设定值后,将伺服电缸拆卸维修,因此,存在伺服电缸径向偏移检测不准时、维修成本高,且伺服电缸维修时影响加工效率的缺陷。

3、因此,目前亟需一种能够在活塞杆每次工作时,均对活塞杆的径向偏移进行检测,且能够及时校正活塞杆径向偏移距离,避免影响加工效率的伺服电缸。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径向偏移调节伺服电缸及其工作方法,其自动化程度高、应用灵活,能够检测活塞杆在每次运动时的径向偏移数据,进而在检测出活塞杆径向偏移超过设定值后,为活塞杆提供径向偏移校正,在校正的同时,不影响活塞杆的直线运动,提高伺服电缸径向偏移检测的实时性,降低维修成本,且避免伺服电缸维修时影响加工效率。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其中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径向偏移调节伺服电缸,包括:电缸组件,包括缸体、第一驱动件、传动件、活塞件,所述第一驱动件安装于缸体上,所述传动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驱动件输出端、活塞件输入端相连接,通过所述第一驱动件带动传动件运动,进而通过所述传动件带动所述活塞件同步运动;径向偏移检测单元,其安装于活塞件输出端,且与缸体固定连接,通过所述径向偏移检测单元获取活塞件径向偏移数据;调节组件,包括径向调节单元、伸缩调节单元,所述径向调节单元安装于活塞件输出端,且与缸体固定连接;所述径向调节单元开设有调节孔,若干个调节孔沿径向调节单元的周向呈阵列式布置;所述伸缩调节单元包括伸缩件、滚珠,所述伸缩件至少部分插入于调节孔内,且开设有滚珠槽;所述滚珠安装于滚珠槽内;通过所述调节件带动滚珠向待调整活塞件方向运动,将待调整活塞件进行径向调节,进而通过滚珠辅助待调整活塞件运动。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活塞杆运动时,实时检测活塞杆的径向偏移距离,进而实时识别活塞杆的径向偏移情况,以便于及时采取措施对活塞杆进行径向调整、修正;且,能够为径向偏移超过设定阈值的活塞杆提供径向距离调节,避免影响加工效率。

4、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减速机、伺服电机,所述减速机安装于缸体上;所述伺服电机与减速机相连接,所述伺服电机输出端至少部分穿过减速机,且插入于缸体内。

5、优选地,所述传动件包括联轴器、丝杆、丝杆螺母,所述联轴器与伺服电机输出端相连接,所述丝杆的一端与联轴器相连接,所述丝杆的另一端与活塞件相连接,所述丝杆螺母安装于丝杆上。

6、优选地,所述传动件还包括缓冲垫,所述缓冲垫安装于缸体内,通过缓冲垫为丝杆螺母提供缓冲。

7、优选地,所述电缸组件还包括第一同步件、第二同步件,所述第一同步件安装于伺服电机输出端,且与所述伺服电机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同步件安装于联轴器上,且与联轴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同步件通过同步带与第一同步件相连接,通过所述第一同步件带动第二同步件同步运动。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形成折叠式伺服电缸,进而能够使整个伺服电缸的长度更短,进而满足有限的安装场合的应用空间。

9、优选地,所述径向调节单元包括调节环、连接件,所述调节环开设有调节孔,若干个调节孔沿调节环的周向呈阵列式布置;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调节环、缸体相连接。

10、优选地,所述伸缩调节单元还包括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安装于调节环上,且第二驱动件输出端与伸缩件连接,通过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伸缩件运动。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自动化的活塞杆径向偏移调节,增加活塞杆的径向校正效率,且提高径向偏移调节精度,且降低人力成本。

12、优选地,所述活塞件开设有锁槽,所述锁槽沿丝杆外周方向呈阵列式布置。

13、优选地,还包括自锁组件,包括安装件、第一斜楔件、第二斜楔件、自锁件、拉簧,所述安装件安装于缸体上,且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一斜楔件设于安装槽的一端,所述第二斜楔件设于安装槽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二斜楔件开设有推送槽;所述自锁件与第二斜楔件相连接;通过第一斜楔件向第二斜楔件方向运动,将第一斜楔件至少部分插入于所述第二斜楔件的推送槽内,进而通过所述第一斜楔件推送第二斜楔件向活塞杆方向运动,进而通过所述第二斜楔件带动自锁件同步运动,将所述自锁件至少部分插入于锁槽内;所述拉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斜楔件、安装件相连接,通过所述拉簧带动第二斜楔件复位。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活塞杆运动至设定距离时,通过活塞杆带动第一斜楔件与第二斜楔件、自锁件的配合,实现活塞杆的自锁,通过自锁能够阻止活塞杆的回转、晃动,从而实现位置保持,进而增加伺服电缸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而在活塞杆复位运动时,通过拉簧的弹性力将第二斜楔件复位,以确保第一斜楔件、第二斜楔件、自锁件的可靠复位,为下一次运动提供预准备。

15、优选地,所述自锁组件还包括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三驱动件安装于缸体上,且第三驱动件输出端与第一斜楔件相连接,通过所述第三驱动件驱动第一斜楔件向第二斜楔件方向运动。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对第一斜楔件的主动驱动,进而能够更加灵活地控制第一斜楔件的工作过程和运动速度,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需求;还能够实现速度、响应时间的提升,同时使第一斜楔件的运动更加可控、可预测,使伺服电缸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可调性。

1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其中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径向偏移调节伺服电缸的工作方法,使用所述的径向偏移调节伺服电缸,所述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传动件在第一驱动件的驱动下进行运动,进而所述活塞件在传动件的带动下向待加工方向运动,同时获取所述活塞件的径向偏移数据;步骤s2:根据径向偏移数据,判断活塞件的径向偏移距离是否超过预设范围,若否,则返回步骤s1,重新获取所述活塞件的径向偏移数据,若时,则根据径向偏移数据,生成所述活塞件的径向调节数据;步骤s3:根据径向调节数据,使第一伸缩件向所述活塞件方向运动,将所述第一伸缩件的滚珠与活塞件抵触,进而增加第一伸缩件的推送力,将所述活塞件的径向偏移距离调整至预设范围内;步骤s4:使第二伸缩件向调整后的活塞件方向运动,将所述第二伸缩件的滚珠与活塞件抵触,通过所述第一伸缩件、第二伸缩件形成活塞件的径向调节区间。

18、优选地,在活塞件运动时,还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0:在活塞件运动至预设距离后,使第一斜楔件向第二斜楔件方向运动,将所述第二斜楔件与第一斜楔件的推送槽抵触;步骤s101:使第二斜楔件带动自锁件向活塞件方向运动,进而将自锁件插入于所述自锁件的锁槽内,通过所述自锁件将活塞件固定;步骤s102:在所述活塞件加工完成后,使第一斜楔件向第二斜楔件的相反方向运动,所述第二斜楔件在拉簧的作用下向活塞件相反方向运动,进而使自锁件同步运动不再将活塞件固定。

19、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20、1.本发明能够在活塞杆运动时,实时检测活塞杆的径向偏移距离,进而实时识别活塞杆的径向偏移情况,以便于及时采取措施对活塞杆进行径向调整、修正;且,能够为径向偏移超过设定阈值的活塞杆提供径向距离调节,避免影响加工效率。

21、2.本发明能够在活塞杆运动至设定距离时,实现活塞杆的自锁,通过自锁能够阻止活塞杆的回转、晃动,从而实现位置保持,进而增加伺服电缸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且,通过自动化的自锁,能够更加灵活地控制自锁件的工作过程和运动速度,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需求,使伺服电缸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可调性。

22、3.本发明能够在活塞杆复位运动时,通过拉簧的弹性力将第二斜楔件复位,以确保第一斜楔件、第二斜楔件、自锁件的可靠复位,为下一次运动提供预准备,进而提高自锁的工作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