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柜及其空调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28094发布日期:2023-10-06 00:29阅读:47来源:国知局
变频柜及其空调机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电气柜设计,具体涉及一种变频柜及其空调机组。


背景技术:

1、现有的变频柜因功率等级不同而设计的结构多种多样,对于大功率(几百千瓦级以上)变频柜,器件数量多、且体积大,它们的损耗普遍较高,不合理的结构设计将对它们的性能产生极大的影响。一方面过于分散的内部器件组装方式或者不合理的布局,使变频柜出现生产装配周期长、维护困难和空间利用率低等问题,导致其成本增高,造成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不合理的散热设计使变频器在运行时散热风道单一,散热性能差,造成器件发热严重,甚至出现器件失效的情况(如电容炸裂、开关电源控制器器件失效等),大大影响了变频柜器件使用寿命以及变频柜的可靠性、安全性。尤其是强电部件与弱电部件的发热量存在较大差异,在防尘等防护等级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而现有技术中多采用单一的散热方式对强电部件或者弱电部件进行冷却,散热效果与防尘效果不能兼顾。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变频柜及其空调机组,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变频柜尤其是大功率变频柜采用单一的散热方式不能兼顾散热效果与防尘防护效果的技术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变频柜,包括:

3、柜体,所述柜体具有容置腔;

4、隔板,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将所述容置腔分隔为相互独立的第一柜腔与第二柜腔;

5、弱电模块,组装于所述第一柜腔内;

6、强电模块,组装于所述第二柜腔内;

7、换热器,与所述第一柜腔连通以内循环的方式冷却所述弱电模块;

8、外排风扇,处于所述第二柜腔内,能够将气流由外部引入所述第二柜腔内冷却所述强电模块后再排出至外部。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10、所述强电模块包括交流电抗器,所述外排风扇邻近所述交流电抗器设置;和/或,所述第一柜腔与所述第二柜腔沿着所述柜体的宽度方向左右布置。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12、所述柜体与所述第二柜腔对应的壁体上设有第一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及第二出风口,所述强电模块还包括主回路断路器,所述外排风扇设置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处,所述交流电抗器处于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之间的气流流动路径上,所述主回路断路器处于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口之间的气流流动路径上。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14、所述主回路断路器设于所述交流电抗器的上方区域;和/或,所述强电模块还包括电气控制组件,所述电气控制组件处于所述交流电抗器的靠近所述柜体的柜门一侧;和/或,所述第一进风口处于所述柜体的底壁上,所述第一出风口处于所述柜体的侧立壁上,所述第二出风口处于所述柜体的后立壁上。

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16、所述电气控制组件安装于第一安装板靠近所述柜门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安装板具有闭合位置与外翻位置,当所述第一安装板处于所述闭合位置时,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柜门平行,当所述第一安装板处于所述外翻位置时,所述交流电抗器朝向所述柜门的一侧处于开放状态。

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18、所述容置腔内还设置有连接梁、固定架,所述连接梁与所述隔板并行设置,所述固定架与所述连接梁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安装板的第一侧与所述连接梁铰接,所述第一安装板的第二侧与所述固定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为所述第一安装板的相对两侧。

1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20、所述弱电模块包括不控整流组件及逆变组件,其中,所述不控整流组件包括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上组装有整流模块组件、接线板组件;所述逆变组件包括第二框架,所述第二框架上组装有母线电容组件、逆变模块组件、开关电源组件、主控板。

2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22、所述逆变组件坐装于所述不控整流组件之上,且所述第二框架的底面与所述第一框架的顶面之间可拆卸连接。

2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24、还包括内循环冷却风道,所述换热器设于所述内循环冷却风道内,所述内循环冷却风道组装于所述柜体的后立壁上;和/或,所述柜体的第一侧立壁邻近所述逆变组件设置,所述第一侧立壁上形成有操作窗。

2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26、所述内循环冷却风道具有气流出口与气流入口,所述换热器设于所述气流入口处,所述气流出口处设有第一内循环风扇。

2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28、所述母线电容组件与所述开关电源组件之间形成有逆变风道,所述逆变风道内设有第二内循环风扇。

2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30、所述气流入口邻近所述不控整流组件设置,所述气流出口设于所述逆变组件远离所述不控整流组件的一侧。

3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32、所述不控整流组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二框架上的液冷散热板,所述液冷散热板与所述换热器的冷媒进出口分别并联。

3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34、所述开关电源组件及主控板平铺设置于所述第二框架朝向所述柜体的柜门的一侧;和/或,

35、所述第一框架朝向所述柜体的柜门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安装板,所述接线板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板朝向所述柜体的柜门的一侧,且所述第二安装板的第一侧与所述第一框架铰接。

36、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机组,包括上述的变频柜。

37、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变频柜及其空调机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8、采用隔板将容置腔分隔为相对独立的两个柜腔,并将弱电模块与强电模块分别置于各柜腔中,一方面实现了强电与弱电的物理分离,防止强弱电之间的干扰;另一方面,则分别针对强电与弱电的发热情况采用更加合理的散热方式,采用外排散热(也即风冷方式)的方式,将强电模块产生的大量热量及时排放至外部空间中,而将外部空间的温度较低的空气引入第二柜腔内对强电模块进行高效冷却,保证运行可靠性,提升电气元器件的性能,采用换热器冷却的内循环方式对第一柜腔内的弱电模块进行冷却,能够保证第一柜腔的密封性,防止外部空气携带粉尘等物质进入第二柜腔内对弱电模块带来不利,保证弱电模块的可靠运行,另外,采用内循环方式散热还可以在第二柜腔内针对相应的部件进行风道设置实现针对性散热,冷却效果更好;

39、第一进风口处进入的外部空气一方面能够对交流电抗器实现高效冷却,另一方面则能够对主回路断路器实现同步冷却;

40、将第一出风口及第二出风口设置于柜体的相对较高的区域,与强电模块换热后排出的气流温度较高,密度较小因此能够向上升起,从而有效防止这部分热气流再次经由第一进风口进入第二柜腔内的现象发生;

41、采用模块化的组装方式能够极大程度地提高组装效率。而能够理解的是,模块化的组装使得各电气元器件在容置腔内的布局更加紧凑,提高了柜内空间的利用率,柜体的体积也可以被设计的更小;

42、通过第二内循环风扇将前述气流出口送出的冷却后的气流部分引入,母线电容组件与开关电源组件,从而能够对前述两个发热量较大的组件形成针对性冷却,散热效果更佳;

43、气流入口在下、气流出口在下,能够充分利用冷气流密度较大的特性,提升冷气流在第一柜腔内的下沉流动性,进而可以提升未设置第二内循环风扇的位置处的各电气元器件的冷却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