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扁线电机绕组的设计方法、扁线电机绕组及扁线电机与流程

文档序号:36324967发布日期:2023-12-09 10:5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扁线电机绕组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扁线电机绕组的设计方法包括:

2.一种扁线电机绕组,其特征在于,应用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扁线电机绕组的设计方法,所述扁线电机绕组为三相绕组,每相绕组至少包括2条并联支路,电机相包括依次排列的a电机相、c电机相和b电机相,同一电机相至少覆盖相邻三个电机槽,三个所述电机槽包括第一侧槽、中间槽和第二侧槽;所述中间槽中2n个可容纳导体层中容纳a电机相,所述第一侧槽中n个可容纳导体层中容纳a电机相以及n个可容纳导体层中容纳b电机相,所述第二侧槽中n个可容纳导体层中容纳a电机相以及n个可容纳导体层中容纳c电机相;或者,所述中间槽中2n个可容纳导体层中容纳c电机相,所述第一侧槽中n个可容纳导体层中容纳a电机相以及n个可容纳导体层中容纳c电机相,所述第二侧槽中n个可容纳导体层中容纳b电机相以及n个可容纳导体层中容纳c电机相;或者,所述中间槽中2n个可容纳导体层中容纳b电机相,所述第一侧槽中n个可容纳导体层中容纳a电机相以及n个可容纳导体层中容纳b电机相,所述第二侧槽中n个可容纳导体层中容纳b电机相以及n个可容纳导体层中容纳c电机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扁线电机绕组,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电机相的各支路分布于不同所述可容纳导体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扁线电机绕组,其特征在于,同一电机相之间通过连接导体连接,所述连接导体至少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连接方式包括所述连接导体连接同一支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分别连接相邻的两层所述可容纳导体层。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扁线电机绕组,其特征在于,2n个所述可容纳导体层中包括位于中心区域且位于第n层第一可容纳导体层以及位于第n+1层第二可容纳导体层;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扁线电机绕组,其特征在于,2n个所述可容纳导体层中包括位于外围区域且位于第1层第三可容纳导体层以及位于第2n层第四可容纳导体层;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扁线电机绕组,其特征在于,2n个所述可容纳导体层中包括位于外围区域且位于第1层第三可容纳导体层以及位于第2n层第四可容纳导体层;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扁线电机绕组,其特征在于,2n个所述可容纳导体层中包括位于外围区域且位于第1层第三可容纳导体层以及位于第2n层第四可容纳导体层;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扁线电机绕组,其特征在于,2n个所述可容纳导体层中包括位于外围区域且位于第1层第三可容纳导体层以及位于第2n层第四可容纳导体层;

10.一种扁线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2-9中任一项所述的扁线电机绕组。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扁线电机绕组的设计方法、扁线电机绕组及扁线电机。扁线电机绕组的设计方法包括:获取扁线电机的电机槽数和极对数;根据电机槽数和极对数获取扁线电机的短距节距;获取每一电机槽中的可容纳导体数量和可容纳导体层数;根据电机槽数、极对数、短距节距、可容纳导体数量和可容纳导体层数确定每一电机槽内的导体的电机相和导体的电流流向;获取同一电机相之间的连接导体的连接方式;根据导体的电机相、导体的电流流向以及连接导体的连接方式确定扁线电机绕组。进而实现扁线电机绕组的合理排布,保证扁线电机的使用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崔荣高,高文进,王迎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潍柴新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