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电路的控制方法及供电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36477682发布日期:2023-12-25 02:46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供电电路的控制方法及供电设备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供电电路的控制方法及供电设备。


背景技术:

1、随着气候变化的日益加剧,可降低碳排放的清洁能源发电系统(例如光伏发电系统、水能发电系统以及风能发电系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清洁能源发电技术是一种将清洁能源转换为电能来给负载供电的技术。为了充分利用清洁能源,清洁能源发电系统经常利用电池包存储经由清洁能源转换得到的电能,同时,电池包存储的能量也可以在清洁能源转换的电能不足时提供给负载使用。

2、然而,在电池包通过多个支路连接多个利用清洁能源发电的直流发电设备,且每一支路的放电功率已经确定的情况下,如果其中一个支路突然发生故障,例如支路断开时,此时电池包的放电功率会受到断路的影响而明显下降,如此,负载可能还需要额外从电网取电,降低清洁能源发电系统的自发自用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供电电路的控制方法及供电设备,可在供电电路的其中一个支路断开时,自动通过另一未断开的支路补偿,确保供电电路的放电功率保持稳定,提高光伏系统自发自用的效率。

2、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供电电路的控制方法。供电电路包括第一dc/dc转换单元及第二dc/dc转换单元。第一dc/dc转换单元的第一端及第二dc/dc转换单元的第一端均用于连接电池包。第一dc/dc转换单元的第二端用于连接第一直流母线。第二dc/dc转换单元的第二端用于连接第二直流母线。控制方法包括:在每一运行周期,获取第一dc/dc转换单元的第一实际放电功率及第二dc/dc转换单元的第二实际放电功率;根据第一实际放电功率及第一历史放电功率确定第一补偿功率,及根据第二实际放电功率及第二历史放电功率确定第二补偿功率,其中,第一历史放电功率为上一运行周期确定的第一dc/dc转换单元的目标放电功率,第二历史放电功率为上一运行周期确定的第二dc/dc转换单元的目标放电功率;根据第一初始放电功率及第二补偿功率确定第一目标放电功率,及根据第二初始放电功率及第一补偿功率确定第二目标放电功率;其中,第一初始放电功率为第一dc/dc转换单元的初始放电功率,第二初始放电功率为第二dc/dc转换单元的初始放电功率;根据第一目标放电功率控制第一dc/dc转换单元进行放电,及根据第二目标放电功率控制第二dc/dc转换单元进行放电;其中,第一dc/dc转换单元和/或第二dc/dc转换单元放电时从电池包取电并向第一直流母线和/或第二直流母线提供电能。

3、在一实施例中,根据第一实际放电功率及第一历史放电功率确定第一补偿功率,及根据第二实际放电功率及第二历史放电功率确定第二补偿功率,包括:根据第一历史放电功率及第一实际放电功率获取第一偏差值,根据第二历史放电功率及第二实际放电功率获取第二偏差值;对第一偏差值进行偏差调节以得到第一补偿功率,及对第二偏差值进行偏差调节以得到第二补偿功率。

4、在一实施例中,对第一偏差值进行偏差调节以得到第一补偿功率,及对第二偏差值进行偏差调节以得到第二补偿功率,包括:对第一偏差值进行偏差调节以得到第一功率值,及对第二偏差值进行偏差调节以得到第二功率值;对第一功率值进行限幅处理,得到第一补偿功率;其中,第一补偿功率的最大值为第一历史放电功率,最小值为0;对第二功率值进行限幅处理,得到第二补偿功率;其中,第二补偿功率的最大值为第二历史放电功率,最小值为0。

5、在一实施例中,根据第一初始放电功率及第二补偿功率确定第一目标放电功率,及根据第二初始放电功率及第一补偿功率确定第二目标放电功率,包括:以第一初始放电功率与第二补偿功率的和作为第一目标放电功率;及以第二初始放电功率与第一补偿功率的和作为第二目标放电功率。

6、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直流母线和第二直流母线还用于对应连接逆变器的两个输入端,逆变器的输出端通过交流母线与电网连接。在根据第一初始放电功率及第二补偿功率确定第一目标放电功率,及根据第二初始放电功率及第一补偿功率确定第二目标放电功率之前,控制方法还包括:获取交流母线与电网之间的实际并网功率;根据实际并网功率及目标并网功率确定供电电路的目标放电功率;根据目标放电功率以及预设分配策略确定第一初始放电功率及第二初始放电功率。

7、在一实施例中,根据目标放电功率以及预设分配策略确定第一初始放电功率及第二初始放电功率,包括:根据第一分配系数及目标放电功率确定第一初始放电功率;及根据第二分配系数及目标放电功率确定第二初始放电功率,其中,第一分配系数及第二分配系数的和为1。

8、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直流母线和第二直流母线还用于对应连接逆变器的两个输入端。第一直流母线还连接有第一直流发电设备,第二直流母线还连接有第二直流发电设备,控制方法还包括:限制第一目标放电功率小于逆变器的第一输入端的额定最大输入功率与第一直流发电设备的发电功率之间的差;和/或限制第二目标放电功率小于逆变器的第二输入端的额定最大输入功率与第二直流发电设备的发电功率之间的差。

9、在一实施例中,根据第一历史放电功率及第一实际放电功率获取第一偏差值,根据第二历史放电功率及第二实际放电功率获取第二偏差值,包括:以第一历史放电功率减去第一实际放电功率得到的差值作为第一期望值,并以第一期望值减去第一实际放电功率得到的差值作为第一偏差值;及以第二历史放电功率减去第二实际放电功率得到的差值作为第二期望值,并以第二期望值减去第二实际放电功率得到的差值作为第二偏差值。

10、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供电设备。供电设备包括供电电路及控制器。供电电路包括第一dc/dc转换单元及第二dc/dc转换单元。第一dc/dc转换单元的第一端及第二dc/dc转换单元的第一端均用于连接电池包。第一dc/dc转换单元的第二端用于连接第一直流母线。第二dc/dc转换单元的第二端用于连接第二直流母线。其中,控制器用于执行如上任一项所述的供电电路的控制方法。

11、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直流母线以及第二直流母线配置在供电设备内。供电设备还包括第一直流输入端、第二直流输入端、第一直流输出端以及第二直流输出端。其中,第一直流输入端以及第一直流输出端均连接至第一直流母线上,第一直流输入端用于接入第一直流发电设备,第一直流输出端用于与逆变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二直流输入端以及第二直流输出端均连接至第二直流母线上,第二直流输入端用于接入第二直流发电设备,第二直流输出端用于与逆变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12、本技术提供的供电电路的控制方法,首先根据第一dc/dc转换单元的历史放电功率(即上一周期的目标放电功率)与实际放电功率的偏差确定第一补偿功率,根据第二dc/dc转换单元的历史放电功率(即上一周期的目标放电功率)与实际放电功率的偏差确定第二补偿功率,进而根据第一初始放电功率及第二补偿功率确定第一dc/dc转换单元的第一目标放电功率,以将第二dc/dc转换单元未能实现的功率部分补偿至第一目标放电功率;及根据第二初始放电功率及第一补偿功率确定第二dc/dc转换单元的第二目标放电功率,以将第一dc/dc转换单元未能实现的功率部分补偿至第二目标放电功率。由于补偿功率与对应dc/dc转换单元的实际放电功率与上一周期的目标放电功率的偏差关联,任一dc/dc转换单元的目标放电功率与另一dc/dc转换单元的补偿功率关联,也即任一dc/dc转换单元的目标放电功率与另一dc/dc转换单元的实际放电功率与上一周期的目标放电功率的偏差关联,如此,可在第一dc/dc转换单元或第二dc/dc转换单元中的任一个转换单元发生故障时,迅速调整未发生故障的另一转换单元补偿发生故障的转换单元的放电功率,确保供电电路总的放电功率不发生较大波动,提高供电电路的放电效率,并提高清洁能源发电系统的自发自用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