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器设备之间的过线装置及新风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52752发布日期:2023-08-27 10:11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器设备之间的过线装置及新风空调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空调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电器设备之间的过线装置及新风空调。


背景技术:

1、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电器设备在生产和生活得到广泛应用;现有技术中,两个电器设备需要联动控制时,往往需要通过电源线将两个电器设备的控制板电连接;有人提出在两个电器设备之间设置过线盒,过线盒形成有过线孔,电源线的一端与一个电器设备电连接,电源线的另一端穿过过线孔与另一个电器设备电连接;但该方案中过线结构设计不合理,电源线的横截面结构与过线孔结构不适配,导致电源线固定不牢固和容易松动,过线盒的适用范围窄,无法满足不同的过线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器设备之间的过线装置及新风空调,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过线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电源线固定不牢固和容易松动及过线盒的适用范围窄等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器设备之间的过线装置,所述电器设备的壳体形成有安装孔;所述过线装置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处且包括:

3、过线盒,其形成有过线孔;所述壳体外部的电源线可经所述过线孔进入所述壳体内部;

4、固线件,其设置在所述过线孔的孔壁上,所述固线件形成有与电源线的结构相适配的夹持结构,且所述夹持结构用于固定所述电源线。

5、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固线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过线孔的孔壁上;根据所述电源线的位置,可调节所述固线件的位置,进而所述固线件可将所述电源线固定在所述过线孔的不同位置处。

6、进一步可选地,所述过线孔的孔壁形成有第一滑动结构;所述固线件包括夹持部和滑动部,所述夹持部远离所述过线孔的孔壁,且所述夹持部形成有所述夹持结构;所述滑动部的一端与夹持部连接,所述滑动部的另一端形成有第二滑动结构;

7、所述第一滑动结构与第二滑动结构配合,使所述固线件可沿所述过线孔的孔壁滑动。

8、进一步可选地,所述过线孔包括第一孔壁和第二孔壁,所述第一孔壁形成有所述第一滑动结构,所述第一滑动结构为滑槽;所述第二滑动结构为滑轨,所述固线件通过所述滑槽和滑轨设置在所述第一孔壁上;

9、所述第二孔壁形成有储存腔,所述储存腔与滑槽连通;所述固线件可沿所述滑槽由所述第一孔壁进入所述储存腔内或沿所述滑槽由所述储存腔滑动至所述第一孔壁上。

10、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夹持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所述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形成所述夹持结构;所述固线件采用pvc材质制成;根据所述电源线的外径大小和横截面结构,可调节所述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之间的位置和结构,进而所述夹持结构可固定不同的所述电源线。

11、进一步可选地,所述过线孔的孔壁上可转动地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轴线与过线孔的轴线平行;所述固线件通过所述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过线孔的孔壁上;所述过线孔的孔壁形成有储存槽,所述储存槽与过线孔连通;

12、所述固线件向所述储存槽内转动可转动至所述储存槽内,所述固线件向所述过线孔的轴向转动可转动所述过线孔内。

13、进一步可选地,所述过线孔的孔壁与固线件之间形成有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定位孔和定位柱;

14、所述过线孔的孔壁形成有所述定位孔,所述固线件靠近所述过线孔的孔壁的一端可滑动地设置有所述定位柱,且所述固线件与定位柱通过弹性件连接;

15、所述固线件需要沿所述过线孔的孔壁滑动时,所述定位柱与定位孔分离;所述固线件需要固定在所述过线孔的孔壁上时,所述弹性件使所述定位柱卡设在所述定位孔中。

16、进一步可选地,所述过线盒包括并列且相对设置的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所述第一盒体包括第一过线板体,所述第一过线板体形成有第一过线孔;所述第二盒体包括第二过线板体,所述第二过线板体形成有第二过线孔;所述第二过线孔与第一过线孔之间形成有套筒,使所述第一过线孔、套筒和第二过线孔依次连通并形成所述过线孔;

17、所述固线件包括多个,多个所述固线件沿所述过线孔的孔壁间隔设置在所述过线孔的孔壁上,多个所述固线件均可沿所述过线孔的孔壁运动。

18、进一步可选地,所述电器设备包括第一电器设备和第二电器设备,所述第一电器设备的壳体形成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电器设备的壳体形成有第二安装孔;

19、所述第一过线板体远离所述第二过线板体的一侧形成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凸出所述第一过线板体的板面形成;所述第一限位部形成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与第一安装孔的孔壁配合连接;

20、所述第二过线板体远离所述第一过线板体的一侧还形成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凸出所述第二过线板体的板面形成,且所述第二限位部形成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与第二安装孔的孔壁配合连接。

2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新风空调,包括室内机主体、新风模块、电源线和上述所述的电器设备之间的过线装置;所述室内机主体为第一电器设备,所述新风模块为第二电器设备;所述室内机主体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主控制板;所述新风模块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子控制板;所述电源线的一端与子控制器电连接;

22、所述电源线的另一端需要与主控制板电连接时,所述第一限位槽与第一安装孔的孔壁配合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槽与第二安装孔的孔壁配合连接,所述电源线的另一端经所述过线孔进入所述壳体内部与所述主控制板电连接,且所述电源线固定在所述夹持结构中。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在于:

24、(1)过线孔的孔壁上设置有固线件,固线件形成有夹持结构,壳体外部的电源线可经过线孔进入壳体内部,夹持结构可固定电源线;电源线固定牢固和可靠,过线盒的适用范围广,适用于不同结构的电源线,可满足不同的过线需求;解决现有技术中过线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电源线固定不牢固和容易松动的问题,解决过线盒的适用范围窄导致无法满足不同的过线需求的问题;

25、(2)固线件可滑动地设置在过线孔的孔壁上;根据电源线的位置,可调节固线件的位置,进而固线件可将电源线固定在过线孔的不同位置处,保证过线顺利和规律,灵活调整电源线的位置,一方面可避开壳体内部的其它部件,另一方面可提高壳体内部的空间利用率;当不需要通过固线件固定电源线时,固线件可隐藏于储存腔和储存槽内,提高了过线盒外观的美观度;

26、(3)固线件采用pvc材质制成,具有一定的弹性,可根据实际需要夹持部的结构,保证夹持部可牢固地夹持电源线,使电源线布置更加规则,使夹持部可适用于不同结构的电源线;

27、沿过线孔的孔壁设置多个固线件时,电源线穿过过线孔时,通过对应的固线件固定,固定牢固且各电源线相互之间不接触,保证电气安全,解决各电源线接触易发生电路故障的问题;过线装置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拆装方便;

28、(4)过线装置应用于新风空调时,电源线的另一端需要与主控制板电连接时,第一限位槽与第一安装孔的孔壁配合连接,第二限位槽与第二安装孔的孔壁配合连接,电源线的另一端经过线孔进入壳体内部与主控制板电连接,电源线可固定在夹持结构中;使新风模块与室内机主体可实现联动控制,简化了新风空调的控制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