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型光伏支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13129发布日期:2023-11-22 14:35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型光伏支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光伏支架的,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调型光伏支架结构。


背景技术:

1、光伏支架为太阳能光伏支架的简称,是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摆放、安装、固定太阳能面板设计的特殊支架,一般为铝合金、碳钢和不锈钢材质。

2、随着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普及,太阳能光伏板大量安装在屋顶,由于光伏板需要正对太阳,需要保持合适的角度来确保光伏发电的效率,因此一般在光伏支架安装前会预先在屋顶进行测量,并根据测量数据来定制光伏支架,进而来确保光伏板安装后能够保持合适的角度来更有效的进行光伏发电。

3、但是即使定制的光伏支架也会存在安装偏差,这种偏差会体现在对光伏板进行固定的夹板上,固定同一个光伏板的多个夹板需要在同一平面上,夹板出现角度偏差会在光伏板安装后对光伏板施加压力,有使光伏板损坏的可能。另外,由于光伏板的型材特殊性,光伏支架不能够存在有多个活动节,活动节过多不仅会通过光伏板安装后所形成的框架结构给光伏板施加压力,还会产生扰动来降低光伏板的使用寿命。

4、因此,需要进行设计一种活动节少的可调型光伏支架来进行光伏板的安装,来减少光伏板安装后光伏板自身所受的压力大小。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现有的具有可调型光伏支架因为具有活动节而使光伏板安装后自身所承受的压力较大,抗振动能力降低,进而导致降低光伏板使用寿命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调型光伏支架结构。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调型光伏支架结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可调型光伏支架结构,包括

4、第一导轨,为多个,安装在屋顶平面上,且相互平行设置;

5、支架组,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

6、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均滑移连接在第一导轨上;

7、第一支架的长度小于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顶部结构相同,均为支撑体;

8、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侧部均延伸设置有延伸板,延伸板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紧固螺栓能够与第一导轨顶紧固定;

9、支撑体上可拆卸滑移有第二导轨,第二导轨水平设置且与多个支撑体滑移连接;

10、支撑体上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相对的两侧壁固设有抵接板;

11、第二滑槽由抵接板处到顶部向两侧倾斜设置;

12、支撑体顶部两侧位置固设有上挡板,上挡板朝向第二滑槽的一侧向第二滑槽中心位置倾斜固设有斜挡板;

13、斜挡板、上挡板、第二滑槽内侧壁和抵接板围成卡接槽;

14、第二导轨侧壁底部固设有“l”型的勾板,能够卡在卡接槽内,且能够进行微调;

15、第二导轨上滑移连接有夹板,夹板用于对光伏板件夹持固定。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先将第一导轨安装在屋顶上,再将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插入到第一导轨内与第一导轨滑移连接,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移动到对应的位置后,通过紧固螺栓穿过延伸板与第一导轨顶紧的方式对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进行位置固定。随后将一个第二导轨依次插入到第一支架的支撑体内,再将第二个第二导轨插入到第二支架的支撑体内,通过勾板与卡接槽的抵接关系对第二导轨进行固定,同时在此基础上能够实现第二导轨安装角度的微调,使得两个第二导轨上的夹板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在光伏板安装在夹板上后,依次向内推动,进而完成光伏板的安装,通过光伏板的重量使勾板与卡接槽的压力增大,进而提高第二导轨安装后角度固定的牢固性。

17、通过勾板和卡接槽的硬抵接的结构设计,实现了第二导轨安装前安装角度的微调,在后续向内滑移的过程中由于重力抵接关系会保持稳定的角度不变,在光伏板安装后通过重力作用会进一步提高安装的牢固性,进而减少了给予光伏板的压力大小,且由于减少了活动节,在实现微调来配合光伏板安装的前提下有效的提高了光伏板安装的牢固性,也减少了光伏板安装后由第二导轨给予的光伏板的形变压力大小,提高了对光伏板的保护效果。

18、可选的,勾板与第二滑槽内壁相对的外侧壁固设有多个卡板,卡板能够与卡接槽内壁抵接;卡板端面连接处为倒圆角设置。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板在卡接槽内能够更加稳定的实现勾板在卡接槽内的三点抵接,在第二导轨进行安装前角度微调时能够对所调节的位置固定的更加稳定。

20、可选的,勾板包括主板和副板,主板与第二导轨连接,副板与主板远离第二导轨的端面固定连接且伸入到卡接槽内,卡板数量为两个;

21、主板的截面厚度a范围为2.8~3.2mm;

22、主板的截面长度b范围为3.9~5.2mm;

23、副板的截面厚度c范围为2.3~2.8mm;

24、副板的截面长度d范围为5.8~6.3mm;

25、斜挡板截面在卡接槽内的长度e=d-a;

26、斜挡板的截面厚度f范围为2.9~3.2mm;

27、卡板的截面长度g范围为0.35~0.43mm;

28、第一个卡板距离中心距离副板位于卡接槽内的一端的距离h的范围为1.74~1.77mm;

29、两个卡板的中心距离i的范围为1.49~1.53mm;

30、主板与副板连接处和副板顶端的连接处均为倒角设置且倒角值相同,半径范围为0.78~0.82mm;

31、卡接槽内顶壁两处拐角均为倒圆角设置,半径范围为0.49~0.53mm;

32、斜挡板截面各个边的连接处和副板截面朝向抵接板的拐角处均为倒圆角设置且数值相同,半径范围为0.98~1.04mm;

33、抵接板与上挡板相对的平面平行设置,上挡板与斜挡板的钝角夹角和抵接板与第二滑槽倾斜面的钝角夹角相同,范围均在116~121°的范围内。

3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现有的勾板和卡接槽的结构,能够通过勾板与卡接槽的配合来稳定的实现第二导轨在5°范围内的稳定角度调节,并在该调节范围内勾板均能够与卡接槽进行稳定的三点抵接,进而来实现第二导轨安装和称重时的稳定性。

35、可选的,第二导轨、第一支架、第二支架、支撑体、勾板、上挡板和斜挡板均为铝合金材料,且抗拉强度不小于205mpa,伸长应力不小于170mpa,伸长率不小于7%。

3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所描述的尺寸基础上,对应的结构采用符合该要求的材料能够有效的确保勾板、上挡板和斜挡板的使用寿命和强度,进而提高对光伏板安装固定的牢固性,提高了对光伏板的保护效果。

37、可选的,第一导轨沿自身上表面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相对的内侧壁开设有限位槽;

38、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底部均固设有伸入到第一滑槽内的滑移板,滑移板底部固设有与限位槽内壁抵接滑移的限位板;

39、限位板顶部与限位槽内顶壁抵接,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下表面与第一导轨上表面抵接。

4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限位板插入到限位槽内,通过限位板与限位槽内顶壁的抵接关系来提高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安装和滑移的稳定性。

41、可选的,限位槽的一个内侧壁固设有多个稳定条板,稳定条板用于与限位板抵接。

4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稳定条板的设置在提高限位板在内滑移的稳定性的同时还有效的增加了所受到的摩擦力,进而提高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位置调节和固定后的稳定性。

43、可选的,限位槽内顶壁远离滑移板的位置开设有形变槽。

4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形变槽的设置为第一导轨与滑移板正对的部分提供了可进行弹性形变的空间,在提高该部分强度的基础上,还有效的减少了材料的浪费,减少了结构重量。

45、可选的,滑移板位于对应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底部远离延伸板的位置。

4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移板的位置设置有效的与延伸板的位置相配合,提高了对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进行固定的牢固性。

47、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48、通过先安装第一导轨,再将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进行安装并移动到对应位置进行固定,再移动第二导轨,将勾板插入到卡接槽内,使得勾板在卡接槽内滑移,进而将第二导轨进行安装,随后通过夹板对光伏板进行固定并向第二导轨另一侧依次推动,实现光伏板的稳定安装;

49、通过勾板和卡接槽的参数设置,有效的实现了第二导轨安装时5°范围内的角度微调,且通过抵接的方式并非转动连接,还能够通过光伏板安装后的重力来提高勾板在卡接槽内安装的稳定性,由于不存在活动节,在光伏板安装后光伏板所受的压力减少,在提高光伏板安装的稳定性的同时还提高了对光伏板的保护效果,提高了光伏板的使用寿命;

50、勾板上的卡板的设置有效的提高了勾板在卡接槽内进行三点抵接的稳定性,同时与卡接槽的参数配合,不仅能够实现勾板在卡接槽内的稳定滑移,还提高勾板滑移过程中勾板进行转动的摩擦力,进而提高第二导轨滑移过程中角度位置的稳定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