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起重设备的保护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873810发布日期:2024-05-09 21:17阅读: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起重设备的保护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机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起重设备的保护电机。


背景技术:

1、离合电机是把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一种设备,它是利用通电线圈也就是定子组件绕组产生旋转磁场并作用于转子组件形成磁电动力旋转扭矩。目前的离合电机在正常情况下进行稳定运行,但如果负载突然提高,很容易造成离合电机堵转、发烧等情况的发生,从而造成离合电机的损坏,更严重会发生连锁安全事故,而用户也无法快速得知离合电机是否超载作业,导致用户不能及时对超载作业进行处理,同时现有离合电机也不能按照作业需求来调整输出扭矩上限,导致不能完美适应各种作业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起重设备的保护电机。

2、一种用于起重设备的保护电机,包括电机壳和电机轴,所述电机壳内设置有定子组件,所述定子组件中央设置有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轴从左至右依次分为限位段、安装段和连接段,所述限位段上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安装段上固定有分别与电机壳左壳壁和左壳壁接触的第一安装轴承和第二安装轴承,所述安装段上固定有弹性组件和第一摩擦组件,所述转子组件绕设在安装段四周并且中央固定有牵引摩擦组件,所述连接段右侧连接有作业终端;其中,所述限位组件右端抵住所述第一安装轴承内圈并限制所述第一安装轴承移动;所述第一摩擦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安装段外壁的第一摩擦盘,所述第一摩擦盘右侧面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内和所述第一摩擦盘右侧面均设置有第一摩擦层;所述牵引摩擦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转子组件内壁的安装筒,所述安装筒左侧固定有第一摩擦环,所述第一摩擦环左侧凸设有第一环条,所述第一环条卡入所述第一卡槽,所述第一摩擦环左侧与所述第一摩擦盘右侧接触;所述弹性组件左端抵住所述第一安装轴承内圈,所述弹性组件右端抵住所述第一摩擦盘左侧。整个保护电机中,通过第一安装轴承和第二安装轴承的设置,让电机轴可靠设置在电机壳内,然后通过第一安装轴承抵住弹性组件,弹性组件再抵住第一摩擦组件,第一摩擦组件充分与牵引摩擦组件卡接,当钉子组件通电后,定子组件的线圈也就是绕组会产生旋转磁场,旋转磁场作用于转子组件形成磁电动力旋转扭矩,转子组件转动的同时带动固定其上的牵引摩擦组件转动,从而使得牵引摩擦组件第一摩擦组件之间产生摩擦力,当此摩擦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时,牵引摩擦组件第一摩擦组件同步转动,从而带动电机轴的转动,实现电机的驱动,如果电机负载突然增大或者牵引摩擦组件转速超过极限,牵引摩擦组件第一摩擦组件之间的摩擦力超过最大静摩擦力,此时牵引摩擦组件第一摩擦组件二者之间会产生打滑,第一摩擦组件和电机轴无法跟随牵引摩擦组件转动,这样一来,能够避免电机堵转发烧和负载过大损害电机等情况的发生,大大保护了传动的安全性,提高了整个电机的使用寿命;更关键的是,通过第一摩擦盘和第一卡槽的设置,提供足够大的表面接触面积,在第一环条和第一卡槽的接触下,充分保证摩擦传动的效果,让转子组件不需要固定在电机轴上,也能可靠地带动电机轴转动,实现电能和机械能的转化,同时缩小整个第一摩擦盘的体积,减少制造成本和提高电机壳内的空间利用率。

3、优选地,第一卡槽内开设有第一流通孔道,所述第一流通孔道从所述第一摩擦盘外壁穿出。通过第一卡槽以及第一流通孔道的设置,从第一流通孔道内通入第一卡槽内预设质量的冷却液,从而提供稳定的调节表面摩擦力的方式,也就是改变第一摩擦盘与第一摩擦环、第一卡槽和第一环条之间的表面质量,从而调节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同时吸收如果打滑而产生的大量热量,进一步可靠避免电机内部损伤。

4、优选地,限位组件包括:开设在限位段外壁的外螺纹;锁合在外螺纹上的限位螺母;以及套设在电机轴上并且位于限位螺母与第一安装轴承之间的保持套;其中,所述保持套右端抵住所述第一安装轴承。限位螺母转动后会带动保持套移动,直至保持套右端抵住第一安装轴承,此时限位螺母通过螺纹副自锁的特点,也会始终抵住保持套左端,从而保证整个第一安装轴承不会发生水平向左的移动,这样一来,第一摩擦盘与第一摩擦环在接触并发生传动的过程中始终稳定。

5、优选地,第一摩擦盘内壁开设有第一外键槽,所述安装段外壁开设有第一内键槽,所述第一外键槽与所述第一内键槽之间设置有第一键块。第一摩擦盘和安装段之间采用键连接的方式连接固定一体。

6、优选地,安装段上还固定有第二摩擦组件,所述第二摩擦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安装段外壁的第二摩擦盘,所述第二摩擦盘左侧面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内和所述第二摩擦盘左侧面均设置有第二摩擦层;其中,所述安装筒右侧固定有第二摩擦环,所述第二摩擦环右侧凸设有第二摩擦环条,所述第二摩擦环条卡入所述第二卡槽,所述第二摩擦环右侧与所述第二摩擦盘左侧接触。第二摩擦组件与第一摩擦组件的结构基本相同,让整个安装筒两侧均能够传动,保证受力均匀,提高传动效果。

7、优选地,第二卡槽内开设有第二流通孔道,所述第二流通孔道从所述第二摩擦盘外壁穿出。同样的,通过第二卡槽以及第二流通孔道的设置,从第二流通孔道内通入第二卡槽内预设质量的冷却液,从而提供稳定的调节表面摩擦力的方式,也就是改变第一摩擦盘与第一摩擦环、第一卡槽和第一环条之间的表面质量,从而调节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同时吸收如果打滑而产生的大量热量,进一步可靠避免电机内部损伤。

8、优选地,第二摩擦盘内壁开设有第二外键槽,所述安装段外壁开设有第二内键槽,所述第二外键槽与所述第二内键槽之间设置有第二键块。同样的,第二摩擦盘与安装段之间采用键连接方式连接固定。

9、优选地,电机壳内部还设置有感应模块,所述感应模块电性连接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定子组件,所述感应模块用于实时检测电机轴转速和转子组件转速,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电机轴转速和转子组件转速不同时发出提醒,并在发出提醒的预设时间段后控制定子组件断电。

10、优选地,感应模块包括第一速度检测单元和第二速度检测单元,所述第一速度检测单元用于实时检测电机轴转速,所述第二速度检测单元用于实时检测转子组件转速。

11、优选地,控制模块包括依次电性连接的判断单元、提醒单元和制动单元,所述制动单元电性连接所述定子组件;其中,所述判断单元用于判断电机轴转速和转子组件转速是否不同,若不同,则控制提醒单元发出第一提醒,并在提醒单元发出第一提醒的预设时间段后控制制动单元对定子组件断电。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3、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安装轴承和第二安装轴承的设置,让电机轴可靠设置在电机壳内,然后通过第一安装轴承抵住弹性组件,弹性组件再抵住第一摩擦组件,第一摩擦组件充分与牵引摩擦组件卡接,当钉子组件通电后,定子组件的线圈也就是绕组会产生旋转磁场,旋转磁场作用于转子组件形成磁电动力旋转扭矩,转子组件转动的同时带动固定其上的牵引摩擦组件转动,从而使得牵引摩擦组件第一摩擦组件之间产生摩擦力,当此摩擦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时,牵引摩擦组件第一摩擦组件同步转动,从而带动电机轴的转动,实现电机的驱动,如果电机负载突然增大或者牵引摩擦组件转速超过极限,牵引摩擦组件第一摩擦组件之间的摩擦力超过最大静摩擦力,此时牵引摩擦组件第一摩擦组件二者之间会产生打滑,第一摩擦组件和电机轴无法跟随牵引摩擦组件转动,这样一来,能够避免电机堵转发烧和负载过大损害电机等情况的发生,大大保护了传动的安全性,提高了整个电机的使用寿命;更关键的是,通过第一摩擦盘和第一卡槽的设置,提供足够大的表面接触面积,在第一环条和第一卡槽的接触下,充分保证摩擦传动的效果,让转子组件不需要固定在电机轴上,也能可靠地带动电机轴转动,实现电能和机械能的转化,同时缩小整个第一摩擦盘的体积,减少制造成本和提高电机壳内的空间利用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