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街码及电缆安装方法,属于电缆安装。
背景技术:
1、街码通常用于0.4kv以下电压等级低压线路的固定,在已有的电缆线路上安装街码时,若将电缆与街码绝缘子远离安装墙面的一侧连接固定,则当电缆受到外力作用下与绝缘子脱离连接后,该部分的电缆容易在重力作用下从安装高度下坠,对电缆下方的行人和物品造成损伤,存在安全隐患,若将电缆与街码绝缘子靠近看庄墙面的一侧连接固定,则需要将电缆线路断开并将电缆端部穿入街码靠近安装墙面的一侧并使电缆与绝缘子抵接支撑,或维持电缆线路不变,将街码结构拆卸后使电缆中部移动至绝缘子靠近安装墙面的一侧后再将街码组装,其整个安装过程较为繁琐,提高了街码的施工难度,因此在电缆安装时,上述两种安装方法均存在一定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街码及电缆安装方法,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缆与街码进行安装时,现有的两种安装方法均存在不足的问题。
2、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街码,包括绝缘子和电缆线,电缆线位于绝缘子侧向并抵接且绝缘子对电缆线进行支撑,还包括
3、第一安装板,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与第一安装板的延伸方向相同,
4、螺杆,设置在滑动槽内,螺杆的轴向与滑动槽的延伸方向相同,螺杆的两端分别与滑动槽转动连接,螺杆的一端贯穿第一安装板延伸至滑动槽外侧,
5、滑动块,设置在滑动槽内且仅沿螺杆的轴向滑动,滑动块与螺杆螺纹连接,
6、支撑块,固定在滑动块远离第一安装板的一侧面,
7、连接板,固定设置在支撑块远离滑动块的一侧面,连接板朝向远离第一安装板的方向延伸,连接板沿螺杆轴向并排设置有若干个,
8、连接杆,设置在相邻连接板之间且轴向与螺杆轴向相同,连接杆设置在连接板远离支撑块的一侧,连接杆远离螺杆贯穿第一安装板的一端延伸至连接板内并与连接板螺纹连接,绝缘子固定在连接杆上,连接杆靠近螺杆贯穿第一安装板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辅助块,辅助块朝向支撑块的方向延伸,辅助块远离连接杆一侧的连接板与辅助块之间存在宽度大于等于电缆线直径的安装间隔,
9、按压块,一端铰接在辅助块朝向支撑块的一端,按压块铰接端的铰接轴处固定有扭簧,
10、固定块,设置在连接杆靠近支撑块的侧向,固定块的一端与连接板固定连接,固定块能够与按压块远离铰接的一端抵接,
11、卡接结构,设置在固定块与按压块的抵接处,卡接结构用于使固定块与按压块固定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街码与安装面安装后,此时电缆线需要与街码进行固定时,无需将安装完毕的电缆线重新拆除并将电缆线的端部穿过辅助块和连接板之间的空间,此时仅需将电缆线中部任意部分通过安装间隔运动至按压块处,并通过对按压块施加压力使电缆线进入辅助块和连接板之间的空间,此时手动将电缆线移动至绝缘子侧向,并将按压块继续翻转与固定块通过卡接结构进行固定连接,此时按压块对电缆线产生朝向绝缘子的压力,从而使绝缘子对电缆线能够进行正常支撑,并在使用过程中电缆线能够始终与绝缘子稳定连接,使街码在电缆线已安装完成的使用场景下,无需对电缆线进行拆除,大大降低了街码安装时的施工难度,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因外力使电缆线朝向远离绝缘子的方向对按压块施加压力,且压力超出卡接结构的连接强度上限,此时卡接结构损坏且按压块与固定块脱离连接,但由于此时电缆线仍位于连接板和辅助块之间的空间,此时电缆线仍被连接板、绝缘子和辅助块所限制,不会出现电缆线脱离绝缘子后从高空坠落的情况,从而保证电缆线在使用时不会对电缆线下方的行人或物体造成损伤,提高了电缆线的使用安全度。
13、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卡接结构包括
14、卡接腔,开设在按压块上,卡接腔设置有固定块与按压块抵接时朝向固定块一侧的开口,
15、固定卡接块,固定在卡接腔内,固定卡接块上设置有朝向卡接腔开口方向的卡接口,
16、活动卡接块,固定在固定块远离绝缘子的一侧,固定块与按压块抵接时活动卡接块延伸至卡接腔内与固定卡接块的卡接口卡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活动卡接块远离固定块的端部插入卡接腔内时与固定卡接块对的卡接口抵接,通过用力按压固定块使活动卡接块的端部逐渐插入固定卡接块内,此时固定卡接块发生弹性形变,卡接口变大,当活动卡接块端部完全插入固定卡接块内后,固定卡接块的卡接口恢复初始状态,此时固定卡接块限制活动卡接块反向运动,从而完成固定块与按压块的固定连接,相较于传统使用螺栓件将按压块固定的方式,这样操作更加便捷,且无需借助螺丝刀等特殊工具,使街码的安装过程更加便捷。
18、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支撑块远离第一安装板的一侧面固定有限位块,限位块位于相邻连接板之间,限位块上开设有限位槽,按压块远离铰接的一端延伸至限位槽内。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按压块与固定块在电缆线的压力下脱离连接,此时按压块在扭簧作用下朝向远离固定块的方向复位翻转,当按压块远离铰接的一端运动进入限位槽内时,限位块限制按压块的持续翻转,此时连接板、绝缘子、辅助块、限位块和按压块形成封闭的空间限制电缆线的脱离,进一步避免电缆线从高空掉落,并且当按压块端部插入限位槽内时,辅助块、限位块和按压块形成稳固结构,提高了辅助块受到水平侧向压力时以及朝向支撑块压力时的强度,有利于提高街码的整体结构强度。
20、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第一安装板的侧向设置有第二安装板,第二安装板上并排设置有支撑板,两个支撑板之间转动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轴向与螺杆轴向相同,转动轴朝向螺杆贯穿第一安装板的一端将支撑板贯穿且动力连接有与支撑板固定连接的驱动电机,转动轴上固定有若干个与绝缘子数量相同的绕线轮,电缆线绕设在绕线轮上。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电缆线绕设在绕线轮上的端部未与外部用电器连接或与用电器连接后存在大量冗余长度的部分时,当绝缘子与电缆线的连接处出现损坏或其他异常情况需要对安装在滑动块上的结构进行检修时,通过在螺杆贯穿第一安装板的端部外接驱动元件或手动转动螺杆,通过驱动螺杆转动在螺纹连接的作用下使滑动块朝向地面的方向运动,当滑动块位置降低后,安装在滑动块上的结构也随之降低,在此过程中,位于绝缘子和绕线轮之间的电缆线长度变长,电缆线会拉动绕线轮转动,此时电缆线从绕线轮上松下,且电缆线靠近绕设在绕线轮上的一端由于存在大量冗余长度或未与用电器连接,其能够正常朝向绕线轮的方向运动,从而能够使滑动块朝向地面运动过程中,位于绝缘子和绕线轮之间的电缆线长度始终足够,避免因绝缘子和绕线轮之间的电缆线长度过短导致滑动块无法继续运动的情况出现,当滑动块运动至合适高度后,无需检修人员使用登高设备进行登高即可完成对街码进行检修,大大降低了街码结构检修的难度,并提高了检修效率。
22、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转动轴内侧为空心状设置,电缆线绕设在绕线轮上的一端贯穿绕线轮和转动轴延伸至转动轴内部,远离驱动电机的一个支撑板上固定有通电组件,电缆线延伸至转动轴内部的一端与通电组件电性连接,通电组件侧向设置有外接导线,通电组件用于将电缆线与外接导线电性连接。
23、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通电组件包括
24、防护外壳,呈环状设置,防护外壳的内侧开设有环形的安装槽,防护外壳与转动轴同轴设置,转动轴的端部延伸至防护外壳内侧且设置有轴向开口,
25、支撑杆,设置在防护外壳与支撑板之间,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防护外壳端面的偏心端和支撑板固定连接,
26、导电块,呈环状设置,导电块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导电块轴向堆叠设置,导电块固定在安装槽内,外接导线的一端通过防护外壳侧向延伸至防护外壳内部与导电块电性连接,相邻导电块之间存在间隔形成防击穿间隔,
27、导电槽,开设在导电块远离支撑杆的一侧面,导电槽环绕导电块设置,导电槽与防击穿间隔连通,
28、导电头,固定在电缆线延伸至转动轴内部的端部,电缆线固定导电头的端部延伸至防护外壳内侧,导电头与电缆线电性连接,
29、导电片,固定在导电头上,导电片的一端延伸至防击穿间隔内并朝向导电槽内折弯,导电片以防护外壳轴线为轴做圆周运动,导电头与导电片电性连接,导电片与导电块电性连接。
3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外接导线与用电器连接后,电缆线冗余的长度能够全部绕设在绕线轮上,并且电缆线将电能依次通过导电头、导电片、导电块传递至外接导线,在街码安装完成后,通过启动驱动电机,使驱动电机启动并通过转动轴带动绕线轮转动,此时绝缘子与绕线轮之间冗余的电缆线能够完全缠绕至绕线轮上,从而完成对绝缘子和绕线轮之间电缆线的张紧以及收集,减少了电缆线占用的空间并提高了电缆线的稳定性,在需要对街码进行检修时,通过反向启动驱动电机,通过上述过程使绕线轮反转,从而使电缆线从绕线轮上松下并使绝缘子与绕线轮之间电缆线的冗余长度变长且满足滑动块朝向地面运动的长度要求,保证了检修的正常进行,同时在转动轴的转动过程中,由于电缆线的端部延伸至转动轴内,此时电缆线延伸至转动轴内的部分与转动轴同步运动且延伸至转动轴内部的电缆线与转动轴相对静止,此时电缆线通过导电头带动导电片在防击穿间隔和导电槽内运动,转动轴线为转动轴的轴线,因此导电片不会从导电槽内脱出,此时电缆线始终能够保证与用电器连接的供电线路通畅,并且无需拆卸电缆线,大大降低了街码的检修难度。
31、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转动轴内侧设置有冷却管,冷却管与转动轴同轴设置,转动轴的一端通过转动轴端部开口穿过防护外壳内侧延伸至防护外壳外部,冷却管内固定设置有两个制冷管,两个制冷管的一端相互连通且朝向转动轴内部延伸。
3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制冷管未延伸至冷却管的一端分别与制冷设备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连接,此时制冷设备能够将冷媒通过制冷管进行循环,由于冷却管延伸至转动轴内,因此冷媒能够对转动轴和防护外壳内的环境进行冷却,避免电缆线和通电组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过热损坏的情况,最大程度保证了街码和电缆线路的安全。
33、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卡接腔未与固定卡接块连接的内壁开设有将按压块贯穿的注胶孔。
3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按压块和固定块通过卡接结构固定后,通过注胶孔向卡接腔内填充发泡胶或粘合剂等填充材料,使填充材料将活动卡接块与固定卡接块卡接处以及卡接腔内部完全填充,避免固定卡接块在与活动卡接块卡接后因外力仍出现弹性形变导致脱离卡接的情况发生,进一步保证了按压块与固定块的连接稳定性。
35、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滑动槽远离开口的一侧面开设有将第一安装板贯穿的安装沉孔,安装沉孔设置有若干个,若干安装沉孔沿滑动槽的延伸方向并排设置。
3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向安装沉孔内安装螺栓紧固件能够将第一安装板与安装面进行固定,且安装沉孔采用沉孔方式,避免螺栓紧固件端部延伸至滑动槽内影响滑动块的运动。
37、街码的电缆安装方法包括:
38、s1:将第一安装板竖直安装,使滑动槽的开口朝向远离安装面的一侧;
39、s2:将电缆线通过安装间隔移动至按压块处;
40、s3:将电缆线朝向连接板与辅助块之间的空间按压,使按压块沿铰接端朝向固定块的方向翻转;
41、s4:将电缆线放置在绝缘子侧向,同时将按压块沿铰接处继续翻转,并使按压块与固定块抵接,卡接结构将按压块和固定块固定连接,按压块对电缆线产生朝向绝缘子的径向压力。
4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街码安装的过程中无需对安装完成的电缆线进行拆卸,仅需将街码附近的电缆线通过上述过程安装,即可将电缆线与街码连接,完成对电缆线的支撑,操作便捷且安装效率高。
4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44、1.将按压块翻转与固定块通过卡接结构进行固定连接,此时按压块对电缆线产生朝向绝缘子的压力,从而使绝缘子对电缆线能够进行正常支撑,并在使用过程中电缆线能够始终与绝缘子稳定连接,使街码在电缆线已安装完成的使用场景下,无需对电缆线进行拆除,大大降低了街码安装时的施工难度。
45、2.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因外力使电缆线朝向远离绝缘子的方向对按压块施加压力,且压力超出卡接结构的连接强度上限,此时卡接结构损坏且按压块与固定块脱离连接,但由于此时电缆线仍位于连接板和辅助块之间的空间,此时电缆线仍被连接板、绝缘子和辅助块所限制,不会出现电缆线脱离绝缘子后从高空坠落的情况,从而保证电缆线在使用时不会对电缆线下方的行人或物体造成损伤,提高了电缆线的使用安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