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智慧城市数据管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8364673发布日期:2024-06-19 12:18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智慧城市数据管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城市数据管理,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智慧城市数据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智慧城市正逐渐成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潮流。智慧城市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实现城市各个方面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其中,智能电力管理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2、电力管理作为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其高效、安全、可持续的运营是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智能电力管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对城市电力系统进行监控、调度和优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且通过智能化设备和网络连接实现对电力设备的智能控制,从而提供更加可靠、高效、环保的电力服务;但是,在现有技术中,无法对目标区域内的配电设施和主输送线路进行监管,进而降低目标区域的配电安全,同时降低目标区域居民生活质量,不利于目标区域电力管理,导致目标区域电力管理效率降低;

3、针对上述的技术缺陷,现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智慧城市数据管理方法,去解决上述提出的技术缺陷,本发明通过从区域的配电前端和配电中端两个角度进行配电安全分析,以提高区域配电管理效率和配电稳定性,即对配电前端配电柜从运行状态和运行效率两个点进行分析,且结合历史信息进行全面性分析,以及通过信息反馈的方式进行信息融合处理,以了解区域内配电柜的配电风险情况,以便及时的对区域供电箱的管控力度进行调整,以保证目标区域的配电安全性和稳定性,而通过信息融合和深入式分析方式进行区域送电风险评估分析,以便对目标区域进行电力管理,以提高目标区域的电力管理效率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2、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智慧城市数据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步骤一:采集目标区域的配电箱数据和线路数据,配电箱数据包括状态风险数据和电力分配数据,将配电箱数据发送至步骤二和步骤三,将线路数据发送至步骤五;

4、步骤二:用于对状态风险数据进行配电运行风险评估分析,以判断目标区域各个配电箱的运行配电风险是否过高,得到稳定指令和风险指令,进入步骤四;

5、步骤三:在配电柜正常前提下,对电力分配数据进行配电效率评估反馈分析,以判断配电箱电力分配效率是否合理,得到合格指令和不合格指令,进入步骤四;

6、步骤四:通过信息反馈的方式进行管调力度匹配分析,根据得到的不同等级信息反馈情况,合理的对目标区域配电柜管控力度进行调整优化,以保证配电箱的安全性;

7、步骤五:用于对线路数据进行线路管理监管分析,以了解目标区域内主线路送电风险情况,对得到的线路管理需求系数h进行判别分析,进行根据反馈信息对主线路进行维护;

8、步骤六:通过信息融合和深入式分析方式进行区域送电风险评估分析,根据反馈信息对目标区域进行合理化电力管理。

9、优选的,所述配电运行风险评估分析过程如下:

10、s1:设置监测周期,并将其设定为时间阈值,设置监测区域,将其设定为目标区域,获取到目标区域内供电箱的个数,将供电箱供电区域标记为子供电区域,标记为g,g为大于零的自然数,获取到时间阈值内配电箱数据的状态风险数据,状态风险数据包括供电风险值、历史受损系数以及参数偏离值,获取到时间阈值内目标区域内各个子供电区域的供电风险值,供电风险值表示故障次数中同一故障类型的发生率,与同一故障类型的最小间隔时长均值经数据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的积值;

11、s2:获取到时间阈值内目标区域内各个子供电区域的历史受损系数和参数偏离值,历史受损系数表示故障预警延误次数与故障总次数之比,再与过温运行值经数据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的积值,过温运行值表示供电箱的运行温值超出预设运行温度阈值的部分,再与运行温值超出预设运行温度阈值的持续时长经数据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的积值,参数偏离值表示供电箱的表现特征参数所对应的数值超出预设阈值的个数,表现特征参数包括振动频率、运行异响值,将供电风险值、历史受损系数以及参数偏离值分别标号为gfg、lsg以及cpg;

12、s3:根据公式得到各个子供电区域的配电风险评估系数,其中,a1、a2以及a3分别为供电风险值、历史受损系数以及参数偏离值的预设比例因子系数,a4为预设修正因子系数,a1、a2、a3以及a4均大于零,gg为各个子供电区域的配电风险评估系数,将配电风险评估系数gg与其内部录入存储的预设配电风险评估系数阈值进行比对分析:

13、若配电风险评估系数gg与预设配电风险评估系数阈值之间的比值小于1,则生成稳定指令;

14、配电风险评估系数gg与预设配电风险评估系数阈值之间的比值大于等于1,则生成风险指令。

15、优选的,所述配电效率评估反馈分析过程如下:

16、t1:获取到时间阈值内配电箱数据的电力分配数据,电力分配数据包括分配偏离率和供电偏离比,获取到时间阈值内目标区域内各个子供电区域的分配偏离率,分配偏离率表示子区域块的实际用电量超出设定电力分配范围的最大值或低于设定电力分配范围的最小值的概率;

17、t2:获取到时间阈值内目标区域内各个子供电区域的供电偏离比,供电偏离比表示实际供电合格率低于预设供电合格率阈值的部分与实际供电合格率之间的比值,与电力调度间隔时长均值经数据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的比值;

18、t3:将分配偏离率和供电偏离比与其内部录入存储的预设分配偏离率阈值和预设供电偏离比阈值进行比对分析:

19、若分配偏离率小于预设分配偏离率阈值,且供电偏离比小于预设供电偏离比阈值,则生成合格指令;

20、若分配偏离率大于等于预设分配偏离率阈值,或供电偏离比大于等于预设供电偏离比阈值,则生成不合格指令

21、优选的,所述管调力度匹配分析过程如下:

22、获取到稳定指令、风险指令、合格指令以及不合格指令,并进行交互式分析:

23、若得到稳定指令和合格指令,则不生成任何信号;

24、若稳定指令和不合格指令、风险指令和合格指令、风险指令和不合格指令满足任一情形,则生成管调指令,当生成管调指令时,将管调指令所对应的子供电区域的个数设定为区域管控需求系数,将区域管控需求系数与其内部录入存储的预设区域管控需求系数阈值进行比对分析:

25、若区域管控需求系数与预设区域管控需求系数阈值之间的比值小于1,则生成低级优化指令;

26、若区域管控需求系数与预设区域管控需求系数阈值之间的比值大于等于1,则生成高级优化指令。

27、优选的,所述线路管理监管分析过程如下:

28、ss1:获取到时间阈值内目标区域内的线路数据,线路数据包括线路折损比和线路干扰值,获取到时间阈值内目标区域内主线路的线路折损比,线路折损比表示线路线损率超出预设线路线损率阈值的部分,与线路潜在值经数据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的积值,线路潜在值表示线路投入使用时刻到当前时刻之间的时长与线路破损面积经数据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的积值;

29、ss2:获取到时间阈值内目标区域内主线路的线路干扰值,线路干扰值表示线路负载最大电流量超出额定负载电流量的部分,与线路负载最大电流量超出额定负载电流量所对应的持续时长经数据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的积值,将线路干扰值与其内部录入存储的预设线路干扰值阈值进行比对分析,将线路干扰值大于预设线路干扰值阈值的部分标记为过载风险值,将线路折损比和过载风险值分别标号为xz和xg;

30、ss3:根据公式得到线路管理需求系数,其中,f1和f2分别为线路折损比和过载风险值的预设权重因子系数,f3为预设容错因子系数,f1、f2以及f3均大于零,h为线路管理需求系数,将线路管理需求系数h与其内部录入存储的预设线路管理需求系数阈值进行比对分析:

31、若线路管理需求系数h小于等于预设线路管理需求系数阈值,则不生成任何信号;

32、若线路管理需求系数h大于预设线路管理需求系数阈值,则生成预警指令。

33、优选的,所述区域送电风险评估分析过程如下:

34、获取到时间阈值内目标区域内主线路的线路管理需求系数h,同时获取到时间阈值内目标区域内供电箱的区域管控需求系数,将区域管控需求系数与供电箱的总个数之比设定为配电风险占比值,标号为pd,根据公式得到区域送电风险系数,其中,v1为补偿因子系数,取值为2.916,r为区域送电风险系数,将区域送电风险系数r与其内部录入存储的预设区域送电风险系数阈值进行比对分析:

35、若区域送电风险系数r与预设区域送电风险系数阈值之间的比值小于1,则不生成任何指令;

36、若区域送电风险系数r与预设区域送电风险系数阈值之间的比值大于等于1,则生成管理指令。

3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38、(1)本发明通过从区域的配电前端和配电中端两个角度进行配电安全分析,以提高区域配电管理效率和配电稳定性,即对配电前端配电柜从运行状态和运行效率两个点进行分析,且结合历史信息进行全面性分析,以及通过信息反馈的方式进行信息融合处理,以了解区域内配电柜的配电风险情况,以便及时的对区域供电箱的管控力度进行调整,以保证目标区域的配电安全性和稳定性;

39、(2)本发明还通过从配电中端主线路的线路折损比和线路干扰值两个维度进行分析,以保证整个区域主线路的送电安全性和稳定性,以提高城市服务质量,而通过信息融合和深入式分析方式进行区域送电风险评估分析,以便对目标区域进行电力管理,以提高目标区域的电力管理效率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