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配电柜管理领域,具体涉及用于智能配电柜的远程调控系统。
背景技术:
1、随着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智能配电柜在电力分配、监控和保护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的配电柜管理方式通常需要人工现场操作,效率低下且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开发一种能够远程调控智能配电柜的系统显得尤为重要。申请号为cn202311112068.4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配电柜的智能远程调控系统,利用了远程处理中心中所存储的历史数据集,依据历史参数集来制定相应控制策略,在策略制定时利用信息增益来判断所有环境参数与配电柜输出功率的关联度,并由此选出关联度最大的环境参数来调节配电柜的输出功率,由此实现了通过环境参数对输出功率的调节,有效地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相关缺陷,但仍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无法对配电柜的状态进行精确的实时评估和异常判断,导致配电柜出现异常故障而无法及时发现,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造成恶劣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智能配电柜的远程调控系统,解决了现有的配电柜的智能远程调控系统无法对配电柜的状态进行精确的实时评估和异常判断,导致配电柜出现异常故障而无法及时发现,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造成恶劣影响的问题。
2、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用于智能配电柜的远程调控系统,包括:
4、远程调度平台,用于获取监控对象,同时生成形态监控指令和状态监控指令,并将形态监控指令发送至形态监控模块,将状态监控指令发送至状态监控模块;还用于根据形态系数、状态系数获得配电柜异常系数,并根据配电柜异常系数将监控对象标记为故障配电柜,同时生成配电柜故障指令和人员检测指令,并将配电柜故障指令发送至故障预警模块,将人员检测指令发送至智能分配模块;
5、所述远程调度平台获得配电柜异常系数的具体过程如下:
6、将形态系数、状态系数进行量化处理,提取形态系数、状态系数的数值,依据公式得到配电柜异常系数,记为yc,其中,η为误差调节因子,取η=1.039,c1、c2分别为形态系数、状态系数对应的预设比例系数,c1、c2满足c1+c2=1,0<c1<c2<1,取c1=0.42,c2=0.58;
7、形态监控模块,用于接收到形态监控指令后对监控对象的形态进行监控,获取监控对象的形态信息,并将形态信息发送至参数处理模块;其中,形态信息包括体面值、损坏值;
8、状态监控模块,用于接收到状态监控指令后对监控对象的状态进行监控,获取监控对象的状态信息,并将状态信息发送至参数处理模块;其中,状态信息包括温湿值、电测值;
9、参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形态信息获得形态系数,根据状态信息获得状态系数,并将形态系数、状态系数发送至远程调度平台。
10、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形态监控模块获取形态信息的具体过程如下:
11、接收到形态监控指令后对监控对象的形态进行监控,获取监控对象安装时刻的体积与当前时刻的体积,获取两者之间的差值,并将其标记为体差值,记为tc,获取监控对象安装时刻的每条竖向棱边和当前时刻对应的竖向棱边,获取两者之间组成的图形面积,并将其标记为棱面值,将所有的棱面值进行求和并求取平均值,并将其标记为面均值,记为mj,将体差值、面均值进行量化处理,提取体差值、面均值的数值,依据公式得到体面值,记为tm,其中,e为数学常数,t1、t2分别为体差值、面均值对应的预设比例系数,t1、t2满足t1+t2=1,0<t1<t2<1,取t1=0.43,t2=0.57;
12、获取监控对象外表面上存在的裂纹数量、凹坑面积以及锈迹面积,并将其分别标记为裂纹值、凹坑值以及锈迹值,分别记为lw、ak以及xj,将裂纹值、凹坑值以及锈迹值进行量化处理,提取裂纹值、凹坑值以及锈迹值的数值,依据公式得到损坏值,记为sh,其中,e为数学常数,s1、s2以及s3分别为裂纹值、凹坑值以及锈迹值对应的预设比例系数,s1、s2以及s3满足s1+s2+s3=1,0<s3<s2<s1<1,取s1=0.48,s2=0.33,s3=0.19;
13、将体面值、损坏值发送至参数处理模块。
14、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状态监控模块获取状态信息的具体过程如下:
15、接收到状态监控指令后对监控对象的状态进行监控,获取监控对象内腔中温度和湿度,并将其分别标记为内温值和内湿值,分别记为nw、ns,将内温值、内湿值进行量化处理,提取内温值、内湿值的数值,依据公式得到温湿值,记为ws,其中,e为数学常数,w1、w2分别为内温值、内湿值对应的预设比例系数,w1、w2满足w1+w2=1,0<w2<w1<1,取w1=0.63,w2=0.37;
16、获取监控对象单位时间内的平均电压和平均电流,并将其分别标记为实压值和实流值,分别记为sy、sl,获取两者之间的乘积,并将其标记为实积值,记为sj,获取监控对象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并将其分别标记为额压值和额流值,分别记为ey、el,获取两者之间的乘积,并将其标记为额积值,记为ej,将实压值、实流值、实积值、额压值、额流值以及额积值进行量化处理,提取实压值、实流值、实积值、额压值、额流值以及额积值的数值,依据公式得到电测值,记为dc,其中,d1、d2以及d3分别为实压值、实流值、实积值对应的预设比例系数,d1、d2以及d3满足d1+d2+d3=1,0<d1<d2<d3<1,取d1=0.24,d2=0.35,d3=0.41;
17、将温湿值、电测值发送至参数处理模块。
18、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参数处理模块获得形态系数的具体过程如下:
19、将体面值、损坏值进行量化处理,提取体面值、损坏值的数值,依据公式得到形态系数,记为xt,其中,e为数学常数,x1、x2分别为体面值、损坏值对应的预设权重因子,x1、x2满足x2>x1>1.456,取x1=1.77,x2=2.16。
20、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参数处理模块获得状态系数的具体过程如下:
21、将温湿值、电测值进行量化处理,提取温湿值、电测值的数值,依据公式得到状态系数,记为zt,其中,e为数学常数,z1、z2分别为温湿值、电测值对应的预设权重因子,z1、z2满足z2>z1>1.712,取z1=1.98,z2=2.53。
22、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远程调度平台生成配电柜故障指令和人员检测指令的具体过程如下:
23、将配电柜异常系数与预设的配电柜异常阈值进行比较:
24、如果配电柜异常系数≥配电柜异常阈值,则将配电柜异常系数所对应的监控对象标记为故障配电柜,同时生成配电柜故障指令和人员检测指令,并将配电柜故障指令发送至故障预警模块,将人员检测指令发送至智能分配模块。
25、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用于智能配电柜的远程调控系统还包括:
26、故障预警模块,用于接收到配电柜故障指令后进行故障预警;所述故障预警模块包括故障报警铃以及若干个故障指示灯,且每一个均对应显示一个配电柜。
27、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故障预警模块进行故障预警的具体过程如下:
28、接收到配电柜故障指令后控制故障报警铃响起,且控制故障配电柜所对应的故障指示灯由显示绿色转变为显示红色。
29、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用于智能配电柜的远程调控系统还包括:
30、智能分配模块,用于接收到人员检测指令后对故障配电柜安排人员维修,获取维修信息,并根据维修信息获得维修系数,并根据维修系数获得选中维修者,并将故障配电柜的位置发送至选中维修者的手机终端;其中,维修信息包括经验值、均时值。
31、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智能分配模块获得选中维修者的具体过程如下:
32、接收到人员检测指令后对故障配电柜安排人员维修,获取故障配电柜所属管理单位,获取管理单位中所有的配电柜维修人员,并将其依次标记为维修者,记为j,j=1、……、m,且j表示的是维修者的编号,m表示的是维修者的总数;
33、获取维修者维修过配电柜的数量和从事维修配电柜岗位的总时长,并将其分别标记为维数值和维时值,分别记为wn、wt,将维数值、维时值进行量化处理,提取维数值、维时值的数值,依据公式得到经验值,并用符号jy表示,其中,k1、k2分别为维数值和维时值对应的预设比例系数,k1、k2满足k1+k2=1,0<k1<k2<1,取k1=0.46,k2=0.54;
34、获取维修者每次维修配电柜的总时长,并将其标记为修时值,将所有的修时值进行求和并求取平均值,并将其标记为均时值,记为js;
35、获取经验值、均时值两者之间的比值,并将其标记为维修系数;
36、将所有的维修者按照维修系数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将位于首位的维修者标记为选中维修者,并将故障配电柜的位置发送至选中维修者的手机终端。
3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38、本发明的用于智能配电柜的远程调控系统,该远程调控系统首先对配电柜进行数据采集,获取形态信息和状态信息,根据形态信息获得的形态系数能够综合衡量配电柜的形态异常程度,且形态系数越大表示形态异常程度越高,根据状态信息获得的状态系数能够综合衡量配电柜的状态异常程度,且状态系数越大表示状态异常程度越高,最终根据形态系数、状态系数获得的配电柜异常系数能够综合衡量配电柜的故障异常程度,且配电柜异常系数越大表示故障异常程度越高,最后进行异常报警,之后对故障配电柜安排人员维修,获取维修信息,根据维修信息获得的维修系数能够综合衡量配电柜维修人员的维修经验丰富程度,且维修系数越大表示维修经验丰富程度越高,维修技术越优秀,最终选择技术高超的配电柜维修人员对故障配电柜进行维修;
39、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智能配电柜的远程调控系统,通过集成远程监控技术、数据采集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对配电柜状态的实时评估和异常判断,实现了对配电柜的实时监控、远程智能控制、故障诊断,还能对维修人员智能合理选择,实现智能调度,该系统具有高效性、稳定性和智能化的优点,能够显著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降低运维成本和人工干预频率,为电力系统的运行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该系统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应用于不同规模和类型的电力系统中,为电力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