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低压配电柜的设备安全监管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9357489发布日期:2024-09-13 11:09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低压配电柜的设备安全监管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配电柜安全管理,具体为一种应用于低压配电柜的设备安全监管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1、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俗称低压开关柜,亦称低压配电柜,它是指交、直流电压在1000v以下的成套电气装置;我国低压配电柜市场随着智能电网、基础设施的建设实施、制造业的投资以及新能源行业的发展,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2、低压配电柜巡查要点包括:1.检查低压配电柜内部电源线路是否牢固,端子是否接好,连接面是否出现脱落、氧化等现象;2.检查欠压、过压、短路及漏电保护器是否正常运行;3.检查开关、接触器、断路器等电器设备是否有异常,咔咔响声以及接触面是否有灰尘等杂物;4.检查运行中的电气设备是否正常发热及功率功效是否在正常范围内;5.检查低压配电柜内部运行的电气设备是否正常工作,运行时电缆及电气设备表面是否有过热现象;6.检查空调系统及通风系统是否正常运行,控制室温度是否在合适范围内;7.检查通风系统是否畅通,换气效果是否良好;8.检查低压配电柜内部空气中是否有异味,如有明显异味应及时检修,防止跳闸、发火等安全事故的发生;9.检查低压配电柜面板、门缝等部位是否有尘土堆积,应保持低压配电柜内部清洁干净,等等;

3、总之,低压配电柜的运行状态巡查很重要,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检查和处理,防止发生由于低压配电柜的故障导致的安全事故,确保低压配电柜的安全、稳定运行;且通常情况下,对该低压配电柜的巡检间隔周期的制定往往依赖于人工经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低压配电柜的设备安全监管系统及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低压配电柜的设备安全监管方法,方法包括:

3、步骤s1:记录运维人员对目标低压配电柜在完成一次设备安全检查后,向运维终端反馈针对目标低压配电柜开展下一次设备安全检查的巡检时间;

4、步骤s2:采集运维终端基于接收远程监控装置发送的设备隐患信号,指派运维人员前往目标低压配电柜完成相应的排查检修后,对目标低压配电柜开展下一次设备安全检查的巡检时间进行修改调整后的记录;

5、步骤s3:按时间先后顺序汇集运维人员对目标低压配电柜执行的所有历史设备安全检查记录,生成历史设备安全检查记录序列,其中,每相邻两条历史设备安全检查记录构成一个巡检节点;在任意巡检节点中,对每一次基于设备隐患信号所发起的巡检时间修改调整记录分布情况进行梳理,对目标低压配电柜在各巡检节点中呈现的隐患指数进行评估计算;

6、步骤s4:汇集各巡检节点对应的隐患指数,对目标低压配电柜各巡检节点所呈现隐患指数的变化规律构建相应的函数模型;结合函数模型对是否向管理人员终端反馈预警信号进行判断。

7、进一步的,远程监控装置对目标低压配电柜的各运行参数项在工作状态下呈现的数值变化进行实时监测;当远程监控装置按照预先制定的异常判断机制判定在某一个运行参数项上呈现数值变化异常,或者在多个运行参数项上组合呈现数值变化异常时,远程监控装置向运维终端发送设备隐患信号,提示运维人员对目标低压配电柜进行排查检修。

8、进一步的,步骤s3包括:

9、步骤s3-1:若在由第i条历史设备安全检查记录与第i+1条历史设备安全检查记录构成的某巡检节点中,运维人员对目标低压配电柜实际执行第i次设备安全检查时对应的巡检时间戳为ti,实际执行第i+1次设备安全检查时对应的巡检时间戳为ti+1,且运维人员对目标低压配电柜在实际执行完第i次设备安全检查后,向运维终端反馈针对目标低压配电柜开展第i+1次设备安全检查的巡检时间戳为ti+1';

10、步骤s3-2:当ti+1≠ti+1' 时,按巡检时间先后顺序捕捉在巡检时间区间[ti,ti+1]内,远程监控装置向运维终端发送各设备隐患信号时对应的巡检时间戳;

11、步骤s3-3:设远程监控装置向运维终端发送第j个设备隐患信号时对应的巡检时间戳为tj,捕捉运维终端在巡检时间戳tj之前显示针对目标低压配电柜执行第i+1次设备安全检查所对应的巡检时间戳f(j)1,以及在巡检时间戳tj之后对显示在巡检时间戳f(j)1的基础上做修改调整后的巡检时间戳f(j)2;

12、步骤s3-4:计算在某巡检节点中,基于第j个设备隐患信号对目标低压配电柜呈现的巡检影响指数βj=[1/(f(j)1-tj)]×[(f(j)2-tj)/(f(j)1-ti)];获取在巡检时间区间[ti,ti+1]内所有设备隐患信号所对应的平均巡检影响指数,将平均巡检影响指数作为目标低压配电柜在某巡检节点中呈现的隐患指数α;当ti+1=ti+1' 时,判断目标低压配电柜在某巡检节点中呈现的隐患指数α=0。

13、[f(j)1-tj]越小,说明目标低压配电柜出现运行异常的巡检时间与原始计划安排开展设备安全检查的巡检时间越接近,从设备性能上来说,意味着目标低压配电柜出现运行异常情况的巡检时间还处于运维人员对该目标低压配电柜性能的经验判断范围内; (f(j)2-tj)/(f(j)1-ti)越小,说明在巡检时间调整后,对目标低压配电柜设置的巡检周期较于先前的,在巡检时间间隔上缩短了,意味着该目标低压配电柜出现运行异常的频率增高了;巡检影响指数越大,说明该设备隐患信号对目标低压配电柜造成性能下降的可能性就越大。

14、进一步的,步骤s4包括:

15、步骤s4-1:按时间先后顺序对各巡检节点对应的隐患指数进行汇集,构建生成若干数据组(r,αr);其中,r表示相应巡检节点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序号值,αr表示对应序号值为r的巡检节点的隐患指数;

16、步骤s4-2:对若干数据组(r,αr)进行曲线拟合,构建生成目标低压配电柜的隐患指数随巡检节点的序号值变化的函数模型α=k×r+b,其中,k表示斜率,b表示常数;设置斜率阈值,当k大于斜率阈值时,向管理人员终端反馈预警信号。

17、为更好地实现上述方法,还提出了一种应用于低压配电柜的设备安全监管系统,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管理模块、修改调整记录梳理模块、隐患指数计算评估模块、预警判断管理模块;

18、数据采集管理模块,用于记录运维人员对目标低压配电柜在完成一次设备安全检查后,向运维终端反馈针对目标低压配电柜开展下一次设备安全检查的巡检时间;

19、修改调整记录梳理模块,用于采集运维终端基于接收远程监控装置发送的设备隐患信号,指派运维人员前往目标低压配电柜完成相应的排查检修后,对目标低压配电柜开展下一次设备安全检查的巡检时间进行修改调整后的记录;

20、隐患指数计算评估模块,用于按时间先后顺序汇集运维人员对目标低压配电柜执行的所有历史设备安全检查记录,生成历史设备安全检查记录序列,其中,每相邻两条历史设备安全检查记录构成一个巡检节点;在任意巡检节点中,对每一次基于设备隐患信号所发起的巡检时间修改调整记录分布情况进行梳理,对目标低压配电柜在各巡检节点中呈现的隐患指数进行评估计算;

21、预警判断管理模块,用于汇集各巡检节点对应的隐患指数,对目标低压配电柜各巡检节点所呈现隐患指数的变化规律构建相应的函数模型;结合函数模型对是否向管理人员终端反馈预警信号进行判断。

22、进一步的,隐患指数计算评估模块包括设备隐患信号分布梳理单元、隐患指数计算单元;

23、设备隐患信号分布梳理单元,用于按时间先后顺序汇集运维人员对目标低压配电柜执行的所有历史设备安全检查记录,生成历史设备安全检查记录序列,其中,每相邻两条历史设备安全检查记录构成一个巡检节点;在任意巡检节点中,对每一次基于设备隐患信号所发起的巡检时间修改调整记录分布情况进行梳理;

24、隐患指数计算单元,用于对目标低压配电柜在各巡检节点中呈现的隐患指数进行评估计算。

25、进一步的,隐患指数计算单元包括计算在各巡检节点中,基于各设备隐患信号对目标低压配电柜呈现的巡检影响指数。

26、进一步的,预警判断管理模块包括模型构建管理单元、预警判断管理单元;

27、模型构建管理单元,用于汇集各巡检节点对应的隐患指数,对目标低压配电柜各巡检节点所呈现隐患指数的变化规律构建相应的函数模型;

28、预警判断管理单元,用于结合函数模型对是否向管理人员终端反馈预警信号进行判断。

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对目标低压配电柜设置的巡检时间的变化调整情况进行监测,通过分析变化调整前后的巡检间隔周期的偏差情况,以及引起巡检时间变化调整的设备隐患信号的产生时间距离原本设置的巡检时间之间的间隔时长,对在各巡检节点中的各设备隐患信号对目标低压配电柜产生的巡检影响指数进行评估计算;同时本发明在上述基础之上,通过对目标低压配电柜各巡检节点所呈现隐患指数的变化规律构建相应的函数模型,基于函数模型为是否向管理人员终端反馈预警信号提供数据判断依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