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电网调度,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网远程电费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1、目前,智能电网技术是电力系统现代化的关键组成部分,它通过集成高级信息通信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实现了电力系统的智能化、高效化和可靠化。智能电网的目标是优化电力资源配置、提高电网运行效率和可靠性、促进新能源和电动汽车的接入,以及提升用户参与度和互动性。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智能电网已成为未来电力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
2、面对日益复杂和动态的用电需求,提高电网的灵活性、快速响应能力和自愈能力是当前电力系统面临的重要挑战;虽然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在电力系统的应用前景广阔,但如何高效、准确地利用这些技术进行负荷预测、故障诊断等仍需深入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实时调整发电量、输电线路和用户需求响应,结合策略优化和人工智能模型更新,电网能够实现高效、灵活的调度,保障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经济性,同时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和用户参与。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网远程电费管理方法,包括:
3、采集当前用户的电能使用数据以及当前环境数据;
4、构建用电总量预测模型,根据当前用户的电能使用数据以及环境数据生成调度策略;
5、根据调度策略生成相应电网调度指令,根据电网调度指令修正配电网络的工作参数;
6、基于计费规则生成用户用电账单。
7、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构建用电总量预测模型,包括:
8、获取历史电能数据,包括供电端历史电能数据以及用电端历史电能获取量;
9、其中,供电端历史电能数据包括:获取供电端历史电压数据u,历史电流数据i,历史功率因数生成第一阶段总用电量e1;
10、对比第一阶段总用电量e与用电端历史电能获取量es,确定输电总损耗q;
11、计算不同时间段内的输电总损耗qw;
12、结合不同时间段内的输电总损耗qw,得到第二阶段总用电量e2;
13、并对输电总损耗进行等级划分,得到用电总量预测模型。
14、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确定输电总损耗q,包括:
15、获取历史用户电能使用数据,包括:
16、用户历史电压数据u,u=[u1,u2…ut…un];
17、用户历史电流数据i,i=[i1,i2…it…in];
18、用户历史功率因数
19、
20、其中,ut表示第t时段的历史电压数据值,it表示第t时段的历史电流数据值,表示第t时段的历史功率因数,n表示历史数据的最后一个时段,t表示时段长度;
21、根据历史电能使用数据预测用户所需电能总量,如下式:
22、
23、获取用电端历史电能获取量es,得到输电总损耗q,q=|e1-es|。
24、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计算不同时间段内的输电总损耗qw,包括:
25、基于历史环境数据,选定温度范围,并对选定的温度范围进行均等分,得到不同温度子范围,计算每个温度子范围对应的时间段的输电总损耗计算,统计后按递增排列,得到qw=[q1,q2,…qi…,qn];
26、其中,qw表示不同温度子范围对应的时间段的输电总损耗;q1表示第一段输电总损耗,qi表示第i段输电总损耗,n表示时间段数量;
27、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结合不同时间段内的输电总损耗qw,得到第二阶段总用电量e2,包括:
28、通过多次计算不同用户电能使用数据下的对应的时间段的输电总损耗,并取平均值,生成不同温度对输电总损耗影响的估计值q’w,通过不同温度对输电总损耗影响的估计值q’w生成第二阶段总用电量e2,e2=e1+q’w。
29、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生成调度策略,包括:
30、将当前用户的电能使用数据以及环境数据输入用电总量预测模型,输出当前用户的第二阶段总用电量,通过对用户类型进行划分,不同用户类型的用电增长率k,得到第三阶段总用电量e3,e3=e2×(1+k);
31、基于第三阶段总用电量e3制定不同的调度策略。
32、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用户类型,计算用电增长率k,包括:
33、获取历史电能使用数据以及行为模式数据,生成多个影响因素;
34、根据影响因素的不同取值范围构建多个用户类别,分别计算不同类别用户的平均用电增长率。
35、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第三阶段总用电量e3制定不同的调度策略,包括:
36、通过第三阶段总用电量e3,生成当前待测区域内总体电量分布情况;
37、基于当前待测区域内总体电量分布情况,递增的对用电区域进行分类,生成代表不同用电等级的用电区,包括:
38、一级用电区、二级用电区以及三级用电区;
39、基于不同用电等级,对不同用电区生成不同的用电调度策略。
40、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不同用电等级,对不同用电区生成不同的用电调度策略,包括:
41、一级调度策略和二级调度策略;
42、其中,一级调度策略为基于不同用电级别,修正不同用电区域的电量供给参数;
43、对于一级用电区域降低当前供电总量;
44、对于二级用电区域维持当前供电总量;
45、对于三级用电区域提高当前供电总量;
46、二级调度策略为根据用电区域中用户类型的不同,制定不同的需求响应政策,调节用户的用电量和用电时段。
47、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计费规则生成用户用电账单,包括:
48、根据用户电量实时估计值e3以及计费规则,计算用户当前用电量剩余使用时间;
49、根据剩余使用时间,对用户划分不同等级;
50、对不同等级的用户发送剩余使用时间以及需求响应政策。
51、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电网远程电费管理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52、通过分析历史电压数据、电流数据和功率因数,构建的用电总量预测模型能够更准确地预测当前时间段内的总用电量,从而为电网调度提供更为精确的数据支持。
53、通过对比用电端历史电能获取量和预测的总用电量,可以准确计算输电总损耗,并进一步分析不同时间段内的损耗变化;有助于电网运营商识别损耗特点,采取措施减少损耗。
54、结合用电总量预测模型,电网可以对不同时间段的电能质量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确保电能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5、通过对输电损耗的有效管理和优化调度,可以减少能源浪费,支持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56、准确的电能使用量预测和实时监控可以帮助电网运营商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如动态定价和需求响应激励,提高用户满意度。
57、用电总量预测模型能够根据电网运行状态和外部环境变化自动调整,提高电网对突发事件的响应能力和自我恢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