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定子加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绕线机的外绕线装置。
背景技术:
1、定子的主要作用是产生旋转磁场,而转子的主要作用是在旋转磁场中被磁力线切割进而产生电流。定子包括机座外环、定子铁芯以及缠绕在铁芯上的铜线线圈,由于定子的作业原理要求,相邻铁芯不能缠绕在同一根铜线上,因此缠绕完其中一个铁芯后需将铜线带出至绝缘的外环外,在外环外将铜线牵引至下一个需缠绕在同一根铜线上的铁芯处,再将铜线带入至外环内进行缠绕。
2、申请人认为,传统的外绕线装置在将铜线拉出后再带入至外环内后,铜线在外环的外周容易出现松垮,进而导致多根在竖直方向上有重叠的铜线相互抵接或缠绕,定子容易因此产生短路的情况,且外绕线装置是通过自带的夹具夹持铜线,在拉扯铜线的过程中容易磨损铜线外周的涂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绕线机的外绕线装置,提供一种绕线与定子夹具相互配合作业的方式,提高定子外绕线的紧固程度,使得定子的铜线向外绕线后能够稳固地贴合在定子外环的外周壁,并且避免磨损铜线。
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绕线机的外绕线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绕线机的外绕线装置,包括
4、夹具,夹持定子外环,所述夹具自转设置;
5、带线组件,设有固线部和移动组件,所述固线部开有供铜线穿入的入口,所述固线部设于移动组件上;
6、抬线部和驱动件,所述抬线部设于定子下方,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抬线部靠近定子或远离定子,所述抬线部用于将铜线从靠近定子端部的位置向上推动至指定位置。
7、定子绕线时,铜线的一端会受到绕线机的固定,另一端缠绕在绕线机的收纳轮上,当铜线受到拉力时,收纳轮转动放线。当绕线机的绕线组件拉动铜线进行绕线,铜线的两端均受到外界限制,因此,铜线的固定端到绕线组件以及绕线组件到出线端之间的部分均处于拉直状态。
8、夹具夹住定子的外环,当一个定子铁芯绕线完毕后,移动组件带动带线组件移动至定子下方,使得铜线从固线部的入口移动至固线部内,然后移动组件带动带线组件移动至定子外,从而将铜线的一端从定子内带出。
9、铜线被带出定子外后,夹具自转从而带动定子转动,此时,由于铜线处于拉直状态,而铜线被带出定子后,铜线受到定子铁芯所对应的缺口的限制而难以沿定子的端部滑动,因此铜线受到固线部的限制而被拉长,收纳轮受力放线,此时,从缺口到固线部之间的铜线则因自转的定子外环的阻挡而贴合在定子外环。
10、当铜线延伸到下一个需绕线的定子铁芯处时,移动组件辅助固线部移动至定子内并将铜线放出,使得铜线再次穿入至定子内,然后移动组件带动固线部退位。固线部退位后,抬线部靠近铜线运动直至与定子外环外周的铜线抵接,从而将铜线向上推动直至铜线与缺口的顶端齐平,由于铜线的两端均处于拉紧状态,因此抬线部向上移动时铜线能够始终处于贴合定子外周的状态。
11、优选的,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移动模组、底座以及转动件,所述固线部通过转动件转动连接在底座上,所述移动模组用于驱动固线部在x轴和y轴上运动,所述转动件驱动固线部转动使得固线部的入口移动至定子外。
12、当需要将铜线从定子内移出时,移动模组驱动固线部在x轴和y轴上运动,即驱动固线部在一个面上发生所需的位移,使得固线部能够靠近定子直至铜线从入口穿入至固线部内。铜线穿入固线部内后,转动件驱动固线部转动,使得固线部的入口带动铜线一起转出定子外,从而将铜线带出定子,利用铜线的拉直状态将铜线推出至定子外,避免传统的夹具损坏定子铜线外周涂层的情况。
13、当夹具带动定子转动至下一个铁芯时,固线部回转复位,使得铜线被再次带入至定子内,然后移动模组带动固线部退位,完成铜线的外带动作。
14、优选的,所述抬线部呈圆环状,所述驱动件驱动抬线部靠近定子并套接于定子的外周,当所述抬线部套接在定子的外周时,所述抬线部的顶壁与定子外环外周的铜线抵接。
15、由于定子的外周呈圆环状,因此,将抬线部设置为圆环状,使得抬线部的顶端各处到达定子底部的距离都相等,从而使得抬线部对定子外周的抬线力度相等,且使得抬升的高度均衡。
16、优选的,所述转动件包括气缸、驱动杆以及连接杆,所述驱动杆的长度大于连接杆,所述驱动杆与气缸输出轴连接,所述固线部包括联动板,所述连接杆一端转动连接于联动板,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设于底座上,所述驱动杆远离气缸的一端与联动板转动连接,所述气缸与底座转动连接。
17、气缸启动从而使得驱动杆发生伸缩运动,从而推动联动板,使得联动板的位置发生变化,联动板一端受到连接杆的运动限制,联动板推开连接杆的端部的同时自身发生转动,所以对于联动板而言联动板运动的本质是发生了自转,即是固线部自身发生了转动,从而带动其内的铜线运动。虽然固线部与气缸之间具有较长的间距,但是固线部的实际转动点在驱动杆的端部,使得铜线被勾出的长度较小,方便后续再次穿线至定子内。
18、优选的,所述联动板为矩形板,所述连接杆与驱动杆的端部分别设于联动板对角线的两个顶角处,所述连接杆开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用以避让联动板。
19、矩形板的对角线是矩形板内部间距最大的两处,将连接杆与驱动杆的端部设于两个顶角处,有利于减小联动板所需设置的体积,进一步简化带线组件,使得勾线部的运动更加灵活。
20、优选的,所述固线部还包括线轮,所述线轮设于联动板的另一个顶角,所述线轮沿周向开有穿线槽,当所述铜线位于固线部内时,所述铜线适配嵌入至穿线槽内。
21、在固线部转动时,铜线与其抵接的组件发生摩擦,线轮内的穿线槽,一方面能够限制铜线的运动,另一方面能够减少与铜线发生摩擦的面积,且固线部转动时,穿线槽相对于铜线发生位置的变化以及角度的变化,环形的穿线槽能够提高铜线嵌于固线部内的稳定性,减少固线部转动导致铜线与固线部发生分离的情况。
22、优选的,所述联动板设有两块,所述连接杆的端部与驱动杆的端部均夹于两块所述联动板之间,所述线轮远离联动板的一侧还设有安装板,所述线轮中心固定连接有轮轴,两块所述联动板之间设有连接板,所述轮轴与连接板螺纹连接,所述轮轴远离连接板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将安装板压紧在线轮侧壁。
23、安装板一方面作为螺母的防滑件,使得线轮不易与联动板分离,另一方面作为线轮与螺母之间的垫片,有利于保护线轮。且当铜线万一从穿线槽脱落时,安装板依旧可以作为阻挡铜线与固线部分离的结构,以作为勾线稳定性的最后一层保障。
24、优选的,所述夹具通过无框电机驱动转动,所述夹具与无框电机连接,所述抬线部的驱动轴贯穿无框电机的内环空间,所述抬线部的外周直径小于无框电机的内周直径。
25、无框电机驱动夹具进行转动,一方面能够提高夹具转动的稳定性,另一方面避让抬线部,无框电机的内圈可用于收纳部分抬线部,避免整体装置太过冗杂的情况。
26、优选的,所述抬线部内周还设有限制环,所述限制环滑动至与定子外环的底壁抵接时,所述抬线部的顶壁与夹具夹持于定子外周的部分之间留有间距。
27、当抬线部上滑直至限制部与定子外环的底壁抵接时,抬线部与夹具留有间距,限制部的设置能够从结构上限制抬线部与定子夹具发生碰撞的情况,有利于保护抬线部和夹具。
28、优选的,所述驱动件对抬线部的抬升有多个不同的预设高度,多个预设高度对应定子的不同高度的缺口数量进行设置。
29、抬线部上滑距离根据缺口的深度进行调节,从而将铜线推动至缺口的底部,最大程度利用缺口的深度特征对铜线进行设置,使得对应不同缺口的铜线被推动至不同的位置,避免多根铜线相互抵接导致导通的情况。
30、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31、1、定子绕线时,铜线的一端会受到绕线机的固定,另一端缠绕在绕线机的收纳轮上,当铜线受到拉力时,收纳轮转动放线。当绕线机的绕线组件拉动铜线进行绕线,铜线的两端均受到外界限制,因此,铜线的固定端到绕线组件以及绕线组件到出线端之间的部分均处于拉直状态。
32、夹具夹住定子的外环,当一个定子铁芯绕线完毕后,移动组件带动带线组件移动至定子下方,使得铜线从固线部的入口移动至固线部内,然后移动组件带动带线组件移动至定子外,从而将铜线的一端从定子内带出。
33、铜线被带出定子外后,夹具自转从而带动定子转动,此时,由于铜线处于拉直状态,而铜线被带出定子后,铜线受到定子铁芯所对应的缺口的限制而难以沿定子的端部滑动,因此铜线受到固线部的限制而被拉长,收纳轮受力放线,此时,从缺口到固线部之间的铜线则因自转的定子外环的阻挡而贴合在定子外环。
34、2、当铜线延伸到下一个需绕线的定子铁芯处时,移动组件辅助固线部移动至定子内并将铜线放出,使得铜线再次穿入至定子内,然后移动组件带动固线部退位。固线部退位后,抬线部靠近铜线运动直至与定子外环外周的铜线抵接,从而将铜线向上推动直至铜线与缺口的顶端齐平,由于铜线的两端均处于拉紧状态,因此抬线部向上移动时铜线能够始终处于贴合定子外周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