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电动机控制,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机的控制系统和电气系统。
背景技术:
1、目前压缩机、冷水机等设备的驱动电机通常采用固定电压值的供电电源进行供电。以大功率三相交流电动机为例,通常采用220v、380v或660v的特定电压值的供电电源进行供电,其他电压值下不能适配。对于不同特定值电压的供电电源,通常要手动切换供电模式,不仅操作不便,需要停机重启,且安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至少一个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机的控制系统和电气系统,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所示。
2、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动机的控制系统,包括动力电路、供电电路、检测电路、控制电路和至少一个电动机;
3、所述至少一个电动机通过动力电路与所述供电电路连接,所述电动机具有多个工作电压;
4、所述检测电路分别与所述供电电路和所述控制电路连接,所述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供电电路的供电电压,当所述供电电压符合所述多个工作电压中的一个工作电压时,向所述控制电路发送信号,使所述控制电路形成与所符合的工作电压相对应的拓扑结构;
5、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动力电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能够基于所述拓扑结构,通过所述动力电路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电动机的定子绕组的接线方式,以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电动机的运行模式。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测电路包括与所述多个工作电压一一对应的多个检测器,所述检测器在所述供电电压符合相对应的工作电压时向所述控制电路发送信号,使所述控制电路形成与所符合的工作电压相对应的拓扑结构。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工作电压包括第一工作电压和第二工作电压,所述多个检测器包括与所述第一工作电压对应的第一检测器和与所述第二工作电压对应的第二检测器。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控制电路和与所述动力电路连接的第二控制电路;
9、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包括与多个检测器一一对应的多个模式选择电路,所述检测器的一组受控触点设置在相对应的模式选择电路;所述检测器的一组受控触点包括至少一个受控触点;
10、所述检测器在所述供电电压符合相对应的工作电压时控制所述检测器的一组受控触点的通断状态,触发相对应的模式选择电路,通过该相对应的模式选择电路控制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形成与所符合的工作电压相对应的拓扑结构。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器的一组受控触点包括与所述工作电压的上限值对应的上限触点和与所述工作电压的下限值对应的下限触点,所述上限触点和所述下限触点串联连接相对应的模式选择电路;
12、所述检测器在所述供电电压低于所述工作电压的上限值时,导通所述上限触点,并在所述供电电压高于所述工作电压的下限值时,导通所述下限触点。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控制电路和与所述动力电路连接的第二控制电路;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包括与多个工作电压一一对应的多个模式选择电路;
14、所述检测电路用于在所述供电电压符合所述多个工作电压中的一个工作电压时,向与该工作电压相对应的模式选择电路发送信号,触发相对应的模式选择电路,通过该相对应的模式选择电路控制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形成与所符合的工作电压相对应的拓扑结构。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模式选择电路中设有所述检测电路的一组受控触点,所述检测电路的一组受控触点包括至少一个受控触点;
16、所述检测电路用于在确定所述供电电压符合所述多个工作电压中的一个工作电压时,通过控制相对应的模式选择电路中的一组受控触点的通断状态,触发该相对应的模式选择电路。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模式选择电路中设有开关器件,所述开关器件的一组受控触点设置在所述第二控制电路中;所述开关器件的一组受控触点包括至少一个受控触点;
18、在所述模式选择电路被触发时,所述开关器件的控制线圈上电,控制所述开关器件的一组受控触点的通断状态,以控制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形成相对应的拓扑结构。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模式选择电路包括与第一工作电压对应的第一模式选择电路和与第二工作电压对应的第二模式选择电路;
20、所述第一模式选择电路设有第一开关器件,所述第一开关器件的一组受控触点设置在所述第二控制电路,所述第一开关器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形成第一拓扑结构;
21、所述第二模式选择电路设有第二开关器件,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一组受控触点设置在所述第二控制电路,所述第一开关器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形成第二拓扑结构。
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器件的一个常闭触点设置在所述第二模式选择电路,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一个常闭触点设置在所述第一模式选择电路。
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电路还包括警示电路,所述警示电路用于在所述供电电压不符合所述第一工作电压和所述第二工作电压,且超过警示电压时,生成警示信号。
2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警示电路包括第一警示子电路和第二警示子电路;
25、所述第一警示子电路用于在所述供电电压不符合所述第一工作电压和所述第二工作电压,且超过第一警示电压时,生成第一警示信号;
26、所述第二警示子电路用于在所述供电电压不符合所述第一工作电压和所述第二工作电压,且超过第二警示电压时,生成第一警示信号和第二警示信号;所述第二警示电压高于所述第一警示电压。
2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警示子电路包括串联连接的所述第一开关器件的至少一个常闭触点、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至少一个常闭触点和警示器;和/或
28、所述第二警示子电路包括串联连接的所述第一开关器件的至少一个常闭触点、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至少一个常闭触点和第三开关器件,所述第三开关器件用于在自身的控制线圈上电时,控制所述第三开关器件的至少一个受控触点的通断状态来生成所述第二警示信号。
2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控制电路通过第一变压电路与所述供电电路连接;所述第一变压电路包括互相耦合的第一初级线圈和第一次级线圈;
30、所述第一初级线圈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三端之间;所述第一初级线圈的第一端与所述供电电路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初级线圈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一开关器件的一个常开触点与所述供电电路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初级线圈的第三端通过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一个常开触点与所述供电电路的另一端连接;
31、所述第一次级线圈与所述第二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第一次级线圈用于在所述第一初级线圈的第二端或第三端与所述供电电路的另一端导通的情况下,按照第三工作电压向所述第二控制电路供电。
3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第三控制电路,所述第一变压电路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初级线圈耦合的第二次级线圈,所述第二次级线圈与所述第三控制电路连接;
33、所述第二次级线圈用于在所述第一初级线圈的第二端或第三端与所述供电电路的另一端导通的情况下,按照第四工作电压向所述第三控制电路供电。
3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包括多个控制支路,各个所述控制支路均设置有开关器件,所述开关器件的一组受控触点设置在所述动力电路;所述开关器件的一组受控触点包括至少一个受控触点;
35、所述模式选择电路用于控制多个控制支路中的一组控制支路处于待触发状态,以使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形成与所符合的工作电压相对应的拓扑结构,所述处于待触发状态的控制支路能够响应于所述电动机的启动信号切换至导通状态,使位于该控制支路的开关器件的控制线圈上电,以控制该开关器件的一组受控触点的通断状态来控制所述动力电路。
3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电动机包括第一电动机和第二电动机;所述第一电动机通过第一动力电路与所述供电电路连接,所述第二电动机通过第二动力电路与所述供电电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包括与所述第一动力电路连接的第一控制子电路和与所述第二控制电路连接的第二控制子电路;
37、被触发的模式选择电路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控制子电路和所述第二控制子电路分别形成与所符合的工作电压相对应的拓扑结构;
38、所述第一控制子电路用于按照所形成的拓扑结构,通过所述第一动力电路控制所述第一电动机的定子绕组的接线方式,以控制所述第一电动机的运行模式;
39、所述第二控制子电路用于按照所形成的拓扑结构,通过所述第二动力电路控制所述第二电动机的定子绕组的接线方式,以控制所述第二电动机的运行模式。
4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控制电路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子电路和所述第二控制子电路连接的中间子电路;
41、所述第一控制子电路用于响应所述电动机的启动信号切换至触发状态,基于所确定的控制模式启动所述第一电动机;
42、所述中间子电路用于在所述第一控制子电路切换至触发状态的情况下,触发所述第二控制子电路,通过所述第二控制子电路基于所确定的控制模式启动所述第二电动机。
4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工作电压包括第一工作电压和第二工作电压,所述第一工作电压范围为342v至418v,和/或所述第二工作电压范围为594v至690v。
44、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供电电压符合所述第一工作电压时,所述第一电动机的定子绕组按照星形接线方式启动并在启动之后切换至三角形接线方式运行,所述第二电动机的定子绕组按照三角形接线方式启动并运行;和/或
45、在所述供电电压符合所述第二工作电压时,所述第一电动机的定子绕组按照星形接线方式启动并运行,所述第二电动机的定子绕组按照星形接线方式启动并运行。
46、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气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电动机的控制系统,以及与所述控制系统中的至少一个电动机传动连接的至少一个做功设备。
4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电动机包括第一电动机和第二电动机,所述至少一个做功设备包括压缩机和散热组件,所述第一电动机与所述压缩机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电动机与所述散热组件传动连接。
48、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动机的控制系统,通过检测电路检测供电电路的供电电压,在确定供电电压符合多个工作电压中的一个工作电压时,向控制电路发送信号,触发控制电路形成与所符合的工作电压相对应的拓扑结构,从而使控制电路形成与供电电压对应的控制模式,控制电路能够基于所形成的控制模式,利用动力电路控制电动机的定子绕组的接线方式,进而控制电动机的运行模式。如此,能够实现对供电电压的自适应,避免用户手动切换电路,能够提高气动压缩系统的便利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