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盘式三相异步电机绕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453116发布日期:2025-03-28 17:46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盘式三相异步电机绕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机绕线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转盘式三相异步电机绕线装置。


背景技术:

1、三相异步电机是靠同时接入380v三相交流电源供电的一类电动机,由于三相异步电机的转子与定子旋转磁场以相同的方向、不同的转速成旋转,存在转差率,所以叫三相异步电机,其中定子是电动机静止不动的部分。定子由定子铁芯、定子绕组和机座三部分组成。定子的主要作用是产生旋转磁场,而转子的主要作用是在旋转磁场中被磁力线切割进而产生(输出)电流。

2、现有的大型三相异步电机定子都是通过将铜线环绕在特定的绕头上,从而形成多捆矩形线圈。如图1所示,绕头还需要配合模具使用,模具包括旋转底座和设置在旋转底座上的多组针头,相邻两组针头之间留有供一捆线圈穿过的间隙,绕头上具有多级台阶,绕头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容纳针头的避让槽331。

3、在实际绕线生产中,模具保持静止,绕头逐级下移,使对应组针头进入避让槽331内,缠绕在对应级台阶上的线圈随着缠绕圈数的增加,位于下方的线圈会下移至缠绕在针头外侧。

4、如果针头完全位于避让槽331内,那线圈不会直接缠绕在针头上,同时绕线作业正常进行。如果针头完全位于避让槽331外,或者有大部分位于避让槽331外,针头将不会起到分线作用,操作人员能够轻易发现问题;如图2所示,如果针头有小部分位于避让槽331外侧,在绕线时线圈会作用在针头上,由于线圈缠绕的较紧,这部分作用在针头上的线圈会迫使针头顶端弯曲,同时针头会对铜线进行进一步拉扯。针头位置偏离不严重的话,这些问题并不严重影响绕线作业,同时在绕线作业时操作人员也难以看出,但是时间长久后,针头会保持弯曲状态难以复位成竖直状态,影响针头的寿命,同时线圈受到拉扯,对绕组也会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减小针头位置偏离对针头本身以及线圈的影响,本技术提供一种转盘式三相异步电机绕线装置。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转盘式三相异步电机绕线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转盘式三相异步电机绕线装置,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绕线装置、绕线辅助装置、绕头组件、辅助控制组件和模具组件;所述模具组件包括旋转台和模具本体,所述旋转台转动设置在机架上,所述模具本体设置在旋转台上,所述绕头组件位于旋转台的一侧,所述旋转台远离绕头组件的一侧为下料工位;所述模具本体包括旋转底座和多组针头,所述旋转底座转动设置在旋转台上,多组针头依次设置在旋转底座上;

4、每组针头包括若干针头本体,所述针头本体顶端呈渐缩状设置,所述旋转底座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座和下座,所述上座贯穿开设有若干竖槽,所述针头本体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在竖槽内,所述针头本体底端侧壁上设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竖槽内壁上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块滑动在第一限位槽内,所述竖槽内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设置在针头本体和下座顶面上,所述第一弹簧始终呈压缩状态;

5、所述绕头组件包括第一移动座、左绕头、右绕头和驱动件一,所述左绕头与右绕头均设置在第一移动座上,所述驱动件一设置在机架上驱动第一移动座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左绕头与右绕头均包括多级台阶,所述右绕头上开设有与多组针头配合的避让槽;所述左绕头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第一活动槽,所述左绕头位于第一活动槽远离右绕头部分的多级台阶相互滑动连接,所述辅助控制组件用于在绕线作业时控制多级台阶的滑动,在绕线结束时辅助线圈脱离台阶;

6、所述绕线组件用于将铜线缠绕在绕头本体的多级台阶上,所述绕线辅助装置用于拉住铜线的一端和切断铜线,来辅助绕线组件进行绕线。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令多级台阶从下往上分别为x,x+1,x+2…级台阶,绕线的顺序是从下往上;在绕线前,辅助控制组件控制左绕头的x级台阶撑开至绕线状态,然后进行绕线,随着缠绕圈数的增加,线圈会沿竖直方向依次排列下来,如果针头有部分位于容纳槽外侧,那线圈会作用在针头顶端的渐缩斜面上,将针头下压,此时针头通过位置的让渡来减小形变幅度,针头移开后,也能够减小对铜线的拉扯幅度;然后x级台阶绕线完成后,立马进行x+1级台阶的绕线,此时辅助控制组件控制左绕头的x+1级台阶撑开至绕线状态,第一移动座会下移,使另外对应组的针头进入x+1级台阶的避让槽内,与此同时辅助控制组件控制x级台阶收回,x级台阶上的线圈松动,对应组针头上移复位,线圈能够自动下落在两组针头的间隙中;之后的多级台阶绕线继续重复以上操作,通过绕线过程中针头本体的让位和绕线结束后左绕头上相应级台阶的让位,来减小针头位置偏离对针头本身以及线圈的影响。

8、优选的,所述辅助控制组件包括第二移动座、驱动件二、两个左压架、两个右压架、两个撑块、多个滑杆和多个第二弹簧,多个滑杆分别固定设置在左绕头的多级活动台阶上,所述第一活动槽靠近右绕头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滑槽,多个滑杆分别滑动连接在多个滑槽内,多个第二弹簧分别位于多个滑槽内,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在对应滑槽底壁上以及对应滑杆上,所述第二弹簧始终驱动滑杆朝向右绕头一侧移动;

9、所述驱动件二设置在机架上,用于驱动第二移动座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架体设置在第二移动座上,所述右绕头的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供右压架活动的第二活动槽,两个右压架的底端呈弯折设置,分别活动在两个第二活动槽内,两个左压架的底端呈弯折设置,分别活动在第一活动槽的前后两侧,所述左压架用于推动线圈脱离左绕头,所述右压架用于推动线圈脱离右绕头;

10、两个撑块分别固定设置在两个左压架底端,所述撑块位于第一活动槽内,所述撑块朝向活动台阶的一端开设有两个倒角面,呈渐缩状设置,所述倒角面用于抵接活动台阶的棱边,当某级进行绕线作业时,所述撑块左侧面同时抵接在对应级台阶以及相邻上一级台阶上,所述左压架与右压架均位于对应级台阶的上方。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x级台阶上进行绕线作业时,撑块同时撑开x级台阶和x+1级台阶,此时x级台阶和x+1级台阶均处于绕线状态,同时左压架与右压架移动至x级台阶上方,不会对绕线作业造成任何影响,x级台阶上的绕线作业完成后,第二移动座不动,第一移动座下移,撑块会相对左绕头上移,撑块会作用在x+1和x+2级台阶上,此时x级台阶收回,方便x级台阶上的线圈自动脱离x级台阶,x+1级台阶保持绕线状态,方便绕线组件直接继续进行绕线,x+2级台阶在倒角面的作用下撑开至绕线状态……能够实现多级台阶的自动控制,使其配合实际绕线作业;绕线作业结束后,第二移动座下移,左压架与右压架能够将所有台阶上未脱离的线圈一次性全部下压脱离。

12、优选的,还包括驱动件三,所述旋转台包括转台本体和移动座,所述转台本体转动设置在机架上,所述转台本体上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座沿转台本体的径向方向滑动连接在移动槽内,所述旋转底座转动设置在移动座上;所述驱动件三用于在针头本体受线圈作用下移至复位的过程中,驱动移动座朝向远离转台本体轴线一侧移动。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针头本体受线圈作用下移至复位的过程中,说明针头本体的位置朝向远离右绕头一侧偏离,所以通过驱动移动座朝向远离转台本体轴线一侧移动,能够矫正针头本体的位置偏离。

14、优选的,所述驱动件三包括单向轴承、第一齿轮、齿条、连杆和环形板,所述环形板的两侧分别具有侧翼,侧翼上设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在转台本体上,所述导向杆上套设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在侧翼以及转台本体上;所述环形板位于移动座与下座之间,所述针头本体底端设有若干顶杆,所述下座上开设有与若干顶杆匹配的若干通槽,多个顶杆底端始终伸至下座下方且位于环形板的正上方;

15、所述齿条固定设置在移动座侧壁上,所述第一齿轮转动连接在转台本体上,所述单向轴承的内圈与第一齿轮同轴固定连接,所述单向轴承的外圈沿螺旋方向开设有斜槽,所述单向轴承位于其中一个侧翼的正下方,所述连杆固定设置在对应侧翼的正下方,所述连杆底端朝向单向轴承一侧凸起,所述凸起位于斜槽内并沿斜槽活动;

16、当针头本体下移时,所述内圈与外圈同步转动,所述移动座朝向远离转台本体轴线一侧移动;当针头本体上移时,所述内圈与外圈之间相对转动,所述移动座处于静止状态。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针头本体在线圈作用下下移时,针头本体带动顶杆下移至推动环形板下移,环形板侧翼上的连杆下移,连杆上的凸起在斜槽内移动带动单向轴承外圈转动,由于内圈与外圈同步带动,所以内圈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通过与齿条的啮合最终带动移动座移动,从而对模具本体的位置进行微调,使针头本体完全位于容纳槽内,减小对绕线作业的影响;当台阶收回,或者因为移动座的移动而完成针头本体的微调后,针头本体上移复位,此时环形板上移,连杆上的凸起在斜槽内移动带动单向轴承外圈转动,由于内圈与外圈相对带动,外圈的转动不会带动内圈转动,所以第一齿轮保持静止状态。

18、优选的,所述转台本体上还设有用于完全限制移动座移动的锁定件,所述锁定件包括驱动件四和压块,所述移动座底端伸至转台本体下方,所述驱动件四设置在转台本体底面上,用于驱动压块沿垂直移动座的移动方向进行移动,所述压块用于抵紧移动座。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移动座的位置经过自动调整后,通过压块抵紧移动座来锁定移动座的位置,能够避免移动座在外力作用下偏离位置,提高移动座的稳定性。

20、优选的,所述模具本体有两个,两个模具本体以旋转台轴线为轴对称设置。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模具本体能够交替进行不间断绕线作业,操作人员只用站在下料工位将模具本体上的多捆线圈取下即可。

22、优选的,所述绕线辅助装置包括三轴驱动组件、驱动座、固定块、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第一夹块、第二夹块和切刀,所述三轴驱动组件设置在机架上,用于驱动驱动座在三轴方向上移动,所述固定块固定设置在驱动座上,所述第一驱动件设置在驱动座上,用于驱动第一夹块移动,所述第二驱动件设置在驱动座上用于驱动第二夹块移动,所述第一夹块位于第二夹块与固定块之间,所述切刀设置在第二夹块上,所述第一夹块上具有与切刀配合的剪切槽口。

23、本发明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24、1、本发明通过绕线过程中针头本体的让位和绕线结束后左绕头上相应级台阶的让位,来减小针头位置偏离对针头本身以及线圈的影响;

25、2、本发明当针头本体受线圈作用下移至复位的过程中,说明针头本体的位置朝向远离右绕头一侧偏离,所以通过驱动移动座朝向远离转台本体轴线一侧移动,能够矫正针头本体的位置偏离;

26、3、本发明当移动座的位置经过自动调整后,通过压块抵紧移动座来锁定移动座的位置,能够避免移动座在外力作用下偏离位置,提高移动座的稳定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