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79155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充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充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移动终端(例如手机)的充电电路设置在移动终端上。如图1所示,现有技 术中移动终端的充电系统包括:充电器11和移动终端12,移动终端12包括充电电路121、 电源管理芯片122以及电池123。电源管理芯片122分别与充电电路121和电池123连接, 用于根据电池123的电量控制充电电路121的充电电流,充电器11与充电电路121连接。
[0003] 在移动终端12进行充电时,充电电路121由于功耗导致移动终端12发热。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系统,将充电电路设置在充电器,能够解决移动终 端升温的问题。
[0005]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充电系统,其包括移动终端和充电器,充电器用于向移动终端 的电池充电,其中移动终端包括第一控制电路,充电器包括第二控制电路和充电电路,第一 控制电路和第二控制电路耦接,充电电路与电池耦接,在第一控制电路与第二控制电路建 立握手通信时,充电电路向电池进行充电。
[0006] 其中,充电器还包括AC/DC转换电路,AC/DC转换电路分别与第二控制电路和充电 电路耦接,用于将交流转换为直流。
[0007] 其中,第一控制电路与第二控制电路建立握手通信包括:
[0008] 第一控制电路识别充电器,并通过快充协议发送调整信息给第二控制电路;
[0009] 第二控制电路根据调整信息调整充电电路的输出电压。
[0010] 其中,移动终端包括第一 USB接口,充电器包括第二USB接口,第一控制电路和第 二控制电路通过第一 USB接口和第二USB接口耦接,充电电路与电池通过第一 USB接口和 第二USB接口耦接。
[0011] 其中,第一 USB接口和第二USB接口均包括11个端,11个端至少包括VBUS-I端、 VBUS-2 端、VCDT 端、CHG_LDD 端、VDRV 端、D+ 端、D-端、GND-I 端或 GND-2 端。
[0012] 其中,第一控制电路根据第一 USB接口的D+端和D-端所加载的电压或电流识别 充电器。
[0013] 其中,第二控制电路根据第二USB接口的D+端和D-端的电压调整充电电路的输 出电压。
[0014] 其中,第二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光耦元件、第二光耦元件、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第 一光耦元件和第一芯片耦接,第二光耦元件与第二芯片耦接,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耦接。
[0015] 其中,第二控制电路通过第一芯片与第一控制电路建立握手通信。
[0016] 其中,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分别通过第一光耦元件和第二光耦元件调整充电电路 的输出电压。
[0017] 通过上述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移动终端包括第一控制电路,充电 器包括第二控制电路和充电电路,第一控制电路和第二控制电路耦接,充电电路与电池耦 接,在第一控制电路与第二控制电路建立握手通信时,充电电路向电池进行充电,将充电电 路设置在充电器,能够解决移动终端升温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8]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 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 的附图。其中:
[0019] 图1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充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是图1中所示的第二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0021] 图3是图1中所示的充电电路的电路图;
[0022] 图4是图1中所示的第一 USB接口或第二USB接口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 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的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4] 请参见图1所示,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充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 示,本实施例所揭示的充电系统包括:移动终端1和充电器2,充电器2用于向移动终端1的 电池11充电。
[0025] 移动终端1包括第一控制电路12、电池11以及第一 USB接口 13,充电器2包括第 二控制电路21、充电电路22、AC/DC转换电路23以及第二USB接口 24。其中,第一控制电 路12和第二控制电路21耦接,即第一控制电路12和第二控制电路21通过第一 USB接口 13和第二USB接口 24耦接;充电电路22与电池11耦接,即充电电路22与电池11通过第 一 USB接口 13和第二USB接口 24耦接;在第一控制电路12与第二控制电路21建立握手通 信时,充电电路22向电池11进行充电。第一控制电路12还发送指令给第二控制电路21, 第二控制电路21接收到指令后调整充电电路22的输出。
[0026] 以下详细描述第一控制电路12与第二控制电路21建立握手通信的过程:
[0027] 首先,第一控制电路12通过BCL 2的协议识别充电器2,即第一控制电路12根据 第一 USB接口 13的D+端和D-端所加载的电压或电流识别充电器2,检测第一 USB接口 13 的D+/D-端电压来识别充电2 ;
[0028] 然后,第一控制电路12和第二控制电路21进行快充协议,第一控制电路12通过 快充协议发送调整信息给第二控制电路21,第二控制电路21根据调整信息调整充电电路 22的输出电压,其中快充协议包括高通的QC2. 0协议或MTK的Pump express协议;
[0029] 高通的QC2. 0协议,即第一控制电路12识别充电器2之后,在D+/D-端上加载电 压,第二控制电路21检测第二USB接口 24的D+/D-端的电压,根据第二USB接口 24的D+/ D-端的电压控制充电电路22输出相应的电压,即第二控制电路21根据第二USB接口 24的 D+端和D-端的电压调整充电电路22的输出电压,如表1所示;
[0030] 表 1
[0031]
[0032] 如表1所示,当D+端电压为0. 6V,D-端电压为0. 6时,第二控制电路21控制充电 电路22输出的电压为12V。
[0033] MTK的Pump express协议,与高通的QC2. 0协议类似,不同之处在于:第二控制电 路21通过电流的大小和电流脉冲的个数代表不同的模式,并通过检测加载的电流信号大 小和脉冲个数输出对应的电压。
[0034] AC/DC转换电路23分别与第二控制电路21和充电电路22耦接,用于将交流转换 为直流。如图2所示,第二控制电路21包括第一光耦元件211、第二光耦元件212、第一芯 片213和第二芯片214,第一光耦元件211和第一芯片213耦接,第二光耦元件212与第二 芯片214耦接,第一芯片213和第二芯片214耦接,第二控制电路21通过第一芯片213与 第一控制电路12建立握手通信。第一芯片213和第二芯片214分别通过第一光耦元件211 和第二光耦元件212调整充电电路22的输出电压。
[0035] 进一步参见图2,第二控制电路21的具体电路连接如下:
[0036] 整流桥Dl的输入端通过电阻Rl与交流电AC连接,电容Cl的一端和电感Ll的 一端与整流桥Dl的输出端连接,电容Cl的另一端与电感L2的一端和地连接,电容C2的一 端、电阻R2的一端、电阻R3的一端、电容C3的一端以及电感L3的一端均与电感Ll的另一 端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与电感L2的另一端和地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二芯片214 的端口 8连接,电阻R4的一端与电阻R3的另一端和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4的另一 端与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电感L3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2的正极和MOS管Ml的漏极连接, MOS管Ml的栅极与第二芯片214的端口 1连接,MOS管Ml的源极通过电阻R7接地,电阻R6 的一端与第二芯片214的端口 9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与MOS管Ml的源极连接,第二芯片 214的端口 7通过电阻R8接地,第二光耦合元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