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板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47031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PCB板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PCB板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电子产品的机身越来越趋向于薄、轻巧化的趋势发展,由此,产品内部的空间布局也会越来越紧凑。PCB板在装配镙钉时,由于扭力的作用,会把表层的铜皮扯裂,导致镙钉与PCB接触不良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PCB板,所述PCB板具有接触优良、安全性好的优点。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说移动终端包括如上所述的PCB板。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PCB板,所述PCB板包括:板体;紧固件,所述紧固件与所述板体连接,所述紧固件的一端具有止挡帽;和垫片,所述垫片套设在所述紧固件上且所述垫片夹设在所述止挡帽和所述板体的上表面之间。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PCB板,通过在紧固件和板体之间设置垫片,在PCB板进行装配紧固件时,紧固件的止挡帽与垫片接触,不会直接与PCB的表面接触,PCB板的表层不会受到扭力而损坏。可有效防止装配紧固件时,PCB板的表面因扭力作用而被扯裂的现象,确保紧固件与PCB板能够良好接触,提高产品的抗静电放电(ESD)能力和产品的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垫片为环形垫片,所述紧固件为圆柱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垫片的内环直径为D1,所述紧固件的直径为D2,所述D1和所述D2满足:0.1≤D1-D2≤0.4mm。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垫片的内环直径为D1,所述紧固件的直径为D2,所述D1和所述D2满足:D1-D2=0.2mm。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垫片厚度为H,所述H满足:0.1≤H≤0.15mm。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板体上设有凹槽,所述垫片嵌设在所述凹槽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垫片为弹性垫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紧固件为螺钉。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包括如上所述的PCB板。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通过在紧固件和板体之间设置垫片,在PCB板进行装配紧固件时,紧固件的止挡帽与垫片接触,不会直接与PCB的表面接触,PCB板的表层不会受到扭力而损坏。可有效防止装配紧固件时,PCB板的表面因扭力作用而被扯裂的现象,确保紧固件与PCB板能够良好接触,提高产品的抗静电放电(ESD)能力和产品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的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PCB板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PCB板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PCB板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板体1,上表面11,

紧固件2,止挡帽21,

垫片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PCB板及移动终端。

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PCB板,包括:板体1、紧固件2和垫片3。

具体而言,紧固件2与板体1连接,紧固件2的一端具有止挡帽21,垫片3套设在紧固件2上且垫片3夹设在止挡帽21和板体1的上表面11之间。需要说明的是,在将PCB板装配至移动终端上时,紧固件2可以为用于将板体1固定在移动终端的壳体上的固定部件,利用紧固件2可以将板体1牢靠、稳定地固定在壳体上。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PCB板,通过在紧固件2和板体1之间设置垫片3,在PCB板进行装配紧固件2时,紧固件2的止挡帽21与垫片3压紧接触,不会直接与PCB板的上表面11接触,可有效防止装配紧固件2时,PCB板的上表面11因扭力作用而被扯裂的现象,确保紧固件2与PCB板能够良好接触,提高产品的抗静电放电(ESD)能力和产品的可靠性。

如图2、图3中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垫片3可以为环形垫片3,紧固件2可以为圆柱体。由此,一方面可以方便垫片3和紧固件2的加工和安装,另一方面,可以使紧固件2和垫片3间的配合更加紧密可靠。在本发明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紧固件2还可以为圆椎体等其他形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垫片3的内环直径为D1,紧固件2的直径为D2,D1和D2满足:0.1≤D1-D2≤0.4mm。由此,可以保证紧固件2与垫片3间的贴合装配。经过试验验证,当D1和D2满足:D1-D2=0.2mm时,可以使垫片3和螺纹紧固件2间达到最佳的贴合装配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垫片3厚度为H(如图2中所示H),H满足:0.1≤H≤0.15mm。由此,既可以节省加工物料,又能保护板体1的上表面11不被紧固件2损坏,经试验验证,在垫片3厚度H满足:0.1≤H≤0.15mm时,能在保护板体1的上表面11不被紧固件2损坏的前提下,又达到节省物料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板体1上设有凹槽,垫片3嵌设在凹槽内。由此,在装配紧固件2时,可以使垫片3压紧在紧固件2和板体1的凹槽内,从而,使紧固件2和板体1间的连接更加紧固,并且使PCB板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合理。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垫片3可以为弹性垫片3。由此,一方面可以增强紧固件2和PCB板间装配的可靠性,另一方面,弹性垫片3可以吸收紧固件2拧紧过程时的作用力,从而保护紧固件2装配过程中,板体1的上表面11不被紧固件2破坏。

如图2中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紧固件2可以为螺钉。由此,可以方便PCB板与紧固件2间的装配,而且,螺钉廉价易得,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包括如上所述的PCB板。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通过在紧固件2和板体1之间设置垫片3,在PCB板进行装配紧固件2时,紧固件2的止挡帽21与垫片3压紧接触,不会直接与PCB板的上表面11接触,可有效防止装配紧固件2时,PCB板的上表面11因扭力作用而被扯裂的现象,确保紧固件2与PCB板能够良好接触,提高产品的抗静电放电(ESD)能力和产品的可靠性。

下面参照图1-图3以一个具体的实施例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PCB板及移动终端。值得理解的是,下述描述仅是示例性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PCB板,PCB板包括:板体1、紧固件2和垫片3。

其中,如图2所示,紧固件2为螺钉,紧固件2与板体1连接,紧固件2的一端具有止挡帽21。板体1上设有凹槽,垫片3嵌设在凹槽内,垫片3为环形弹性垫片3,垫片3套设在紧固件2上且垫片3夹设在止挡帽21和板体1的上表面11之间。垫片3的内环直径为D1,紧固件2的直径为D2,D1和D2满足:D1-D2=0.2mm。垫片3厚度为H,H满足:0.1mm≤H≤0.15mm。

由此,通过在紧固件2和板体1之间设置垫片3,在PCB板进行装配紧固件2时,紧固件2的止挡帽21与垫片3压紧接触,不会直接与PCB的表面直接接触,可有效防止装配紧固件2时,PCB板的表面因扭力作用而被扯裂的现象,确保紧固件2与PCB板能够良好接触,提高产品的抗静电放电(ESD)能力和产品的可靠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厚度”、“上”、“下”、“前”、“后”、“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