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接触传感器和闩锁固定柱组件的电气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83564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接触传感器和闩锁固定柱组件的电气柜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电气柜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接触传感器和闩锁固定柱组件的电气柜。



背景技术:

电气柜中往往需要安装具有多插入孔的电气元件,用以分别与不同的电气元器件电连接或者与集成式插头连接。为了保证这种电连接的可靠性,上述多插入孔中的每个插入孔都与相应的插销或插针具有较大的结合力(摩擦力)。而在多次插拔操作过程中,这种较强的插拔力容易对具有插入孔的所述电气元件(插座)造成机械和电气连接的干扰和影响。现有的一些紧固方式,例如使用多个(大于等于四个)紧固件进行多点紧固,往往难以避免长期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轻微松动,而且其后期的紧固操作繁琐,且难以达到紧固力的均匀分布,从而对电气元件的机械稳固度造成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接触传感器和闩锁固定柱组件的电气柜,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具有接触传感器和闩锁固定柱组件的电气柜,包括:柜体、固定在所述柜体内的由绝缘内芯和所述绝缘内芯外围处的基座壳体组成的安装基座、与所述安装基座插入式连接的多孔式插座、以及所述闩锁固定柱组件,所述闩锁固定柱组件包括以相反的方向插入所述安装基座从而对连接于所述安装基座的所述多孔式插座进行可拆卸地紧固的前闩锁固定柱和后闩锁固定柱,所述基座壳体的上侧板与所述绝缘内芯之间形成上插孔,所述基座壳体的下侧板与所述绝缘内芯之间形成下插孔,所述上插孔和下插孔分别供所述多孔式插座的背侧处的上插入板和下插入板插入,所述基座壳体的上侧板和所述基座壳体的下侧板的与所述多孔式插座的背侧处相接触的那一端设置有接触传感器,所述多孔式插座的背侧处的下部设置有报警器,所述报警器与所述接触传感器电连接,从而在所述多孔式插座的背侧处的上插入板和下插入板分别插入所述上插孔和下插孔中而使得所述接触传感器与所述多孔式插座的背侧处接触时,所述接触传感器传递信号并控制所述报警器发出报警提示的声音,通过所述报警器发出报警提示的声音直观地提示所述多孔式插座的背侧处的上插入板和下插入板分别插入到所述上插孔和下插孔中插入到位,其中,所述前闩锁固定柱包括前柱主体以及与所述前柱主体的上端通过前部轴承而轴向固定地连接的前螺纹驱动件;所述后闩锁固定柱包括后柱主体以及与所述后柱主体的下端通过后部轴承而轴向固定地连接的后螺纹驱动件,其中,所述前螺纹驱动件和所述后螺纹驱动件的外圆周上均设置有外螺纹,用以分别与所述基座壳体的上侧板和下侧板中的对应螺纹孔配合,所述前螺纹驱动件和所述后螺纹驱动件的末端处均设置有工具接合部用以进行转动驱动;所述下插入板中设置有用以与所述后闩锁固定柱的后柱主体的下锥部段配合的后锥形孔以及用以与所述前闩锁固定柱的前柱主体的下锥部段配合的前锥形孔,所述上插入板中设置有用以与所述后闩锁固定柱的后柱主体的上锥部段配合的后锥形孔以及用以与所述前闩锁固定柱的前柱主体的上锥部段配合的前锥形孔,其中,所述后柱主体的下锥部段和上锥部段从下向上渐缩,所述前柱主体的上锥部段和下锥部段从上向下渐缩,并且所述后柱主体和前柱主体均包括在各自的下锥部段和上锥部段之间的中间柱体段,用以与所述绝缘内芯中的通孔配合,所述后柱主体还包括与其上锥部段连接的末端延伸部用以配合并穿出于所述基座壳体的上侧板中的通孔,所述前柱主体还包括与其下锥部段连接的末端延伸部用以配合并穿出于所述基座壳体的下侧板中的通孔, 其中,所述基座壳体的下侧板的下方设置有电机机架与所述柜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电机机架上远离所述柜体的内侧壁的那一端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旋转驱动电机,所述旋转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延伸出所述电机机架的顶部,所述旋转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三页风扇,所述电机机架与所述基座壳体的下侧板之间还连接有加强固定杆,所述三页风扇由所述旋转驱动电机驱动运转用以对所述柜体内进行吹风作业,使得所述柜体内空气流通而将所述柜体内的热量散发掉,还可以吹走停留在所述安装基座和所述多孔式插座上的灰尘,防止灰尘在所述安装基座和所述多孔式插座上堆积;所述旋转驱动电机的外壳表面包覆有消音棉层,所述消音棉层厚度为一厘米,所述消音棉层用以减少所述旋转驱动电机在运行时产生的噪音污染。

通过上述装置,由于使用两根闩锁柱,其能够代替并改善使用多组紧固件的紧固方案,在简化预紧操作的同时,利用锥面配合能够对插入的电气元件的部分进行紧固式闩锁固定,从而在避免使用多组紧固件的情形下实现受力和应力分布均匀的紧固。而且,插入方向相反的两根闩锁柱(一个从上到下插入,一个从下到上插入)以及渐缩方向相反的锥面的配合能够将部分应力抵消,从而避免对于电气元件的各个部分之间的应力产生。并且整个结构形成四边交接式连接,提高了连接的稳固度。由此,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连接松动时仅仅通过操作两根闩锁柱末端的螺纹驱动件即可消除松动间隙。由此使得连接结构更为稳固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具有接触传感器和闩锁固定柱组件的电气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前部轴承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后部轴承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3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具有接触传感器和闩锁固定柱组件的电气柜,包括:柜体1、固定在所述柜体1内的由绝缘内芯20和所述绝缘内芯20外围处的基座壳体21组成的安装基座2、与所述安装基座2插入式连接的多孔式插座10、以及所述闩锁固定柱组件,所述闩锁固定柱组件包括以相反的方向插入所述安装基座2从而对连接于所述安装基座2的所述多孔式插座10进行可拆卸地紧固的前闩锁固定柱4和后闩锁固定柱3,所述基座壳体21的上侧板与所述绝缘内芯20之间形成上插孔,所述基座壳体21的下侧板与所述绝缘内芯20之间形成下插孔,所述上插孔和下插孔分别供所述多孔式插座10的背侧处的上插入板132和下插入板131插入,所述基座壳体21的上侧板和所述基座壳体21的下侧板的与所述多孔式插座10的背侧处相接触的那一端设置有接触传感器15,所述多孔式插座10的背侧处的下部设置有报警器16,所述报警器16与所述接触传感器15电连接,从而在所述多孔式插座10的背侧处的上插入板132和下插入板131分别插入所述上插孔和下插孔中而使得所述接触传感器15与所述多孔式插座10的背侧处接触时,所述接触传感器15传递信号并控制所述报警器16发出报警提示的声音,通过所述报警器16发出报警提示的声音直观地提示所述多孔式插座10的背侧处的上插入板132和下插入板131分别插入到所述上插孔和下插孔中插入到位,其中,所述前闩锁固定柱4包括前柱主体以及与所述前柱主体的上端通过前部轴承48而轴向固定地连接的前螺纹驱动件8;所述后闩锁固定柱3包括后柱主体以及与所述后柱主体的下端通过后部轴承36而轴向固定地连接的后螺纹驱动件6,其中,所述前螺纹驱动件8和所述后螺纹驱动件6的外圆周上均设置有外螺纹,用以分别与所述基座壳体21的上侧板和下侧板中的对应螺纹孔配合,所述前螺纹驱动件8和所述后螺纹驱动件6的末端处均设置有工具接合部60、80用以进行转动驱动;所述下插入板131中设置有用以与所述后闩锁固定柱3的后柱主体的下锥部段31配合的后锥形孔以及用以与所述前闩锁固定柱4的前柱主体的下锥部段41配合的前锥形孔,所述上插入板132中设置有用以与所述后闩锁固定柱3的后柱主体的上锥部段33配合的后锥形孔以及用以与所述前闩锁固定柱4的前柱主体的上锥部段43配合的前锥形孔,其中,所述后柱主体的下锥部段31和上锥部段33从下向上渐缩,所述前柱主体的上锥部段43和下锥部段41从上向下渐缩,并且所述后柱主体和前柱主体均包括在各自的下锥部段和上锥部段之间的中间柱体段32、42,用以与所述绝缘内芯20中的通孔配合,所述后柱主体还包括与其上锥部段33连接的末端延伸部34用以配合并穿出于所述基座壳体21的上侧板中的通孔,所述前柱主体还包括与其下锥部段41连接的末端延伸部44用以配合并穿出于所述基座壳体21的下侧板中的通孔, 其中,所述基座壳体21的下侧板的下方设置有电机机架22与所述柜体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电机机架22上远离所述柜体1的内侧壁的那一端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旋转驱动电机23,所述旋转驱动电机23的输出轴延伸出所述电机机架22的顶部,所述旋转驱动电机23的输出轴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三页风扇24,所述电机机架22与所述基座壳体21的下侧板之间还连接有加强固定杆25,所述三页风扇24由所述旋转驱动电机23驱动运转用以对所述柜体1内进行吹风作业,使得所述柜体1内空气流通而将所述柜体1内的热量散发掉,还可以吹走停留在所述安装基座2和所述多孔式插座10上的灰尘,防止灰尘在所述安装基座2和所述多孔式插座10上堆积;所述旋转驱动电机23的外壳表面包覆有消音棉层29,所述消音棉层29厚度为一厘米,所述消音棉层29用以减少所述旋转驱动电机23在运行时产生的噪音污染。

有利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多孔式插座10用以传输弱电信号或用以提供强电功率。

有利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前柱主体和/或后柱主体的截面为方形。

通过以上实施例中的装置,由于使用两根闩锁柱,其能够代替并改善使用多组紧固件的紧固方案,在简化预紧操作的同时,利用锥面配合能够对插入的电气元件的部分进行紧固式闩锁固定,从而在避免使用多组紧固件的情形下实现受力和应力分布均匀的紧固。而且,插入方向相反的两根闩锁柱(一个从上到下插入,一个从下到上插入)以及渐缩方向相反的锥面的配合能够将部分应力抵消,从而避免对于电气元件的各个部分之间的应力产生。并且整个结构形成四边交接式连接,提高了连接的稳固度。由此,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连接松动时仅仅通过操作两根闩锁柱末端的螺纹驱动件即可消除松动间隙。上述方案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明确,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总体精神以及构思的情形下,可以做出对于以上实施例的各种变型。其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方案以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