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涌保护电路、电磁加热装置以及家用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78879发布日期:2018-06-26 09:44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路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浪涌保护电路、电磁加热装置以及家用电器。



背景技术:

在电磁加热系统中,浪涌对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桥堆,储能电容有巨大损伤风险。因浪涌对器件的损坏占比电磁加热系统维修比例约1/2。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提供的一种带有浪涌保护电路的电路。如图1所示,交流的两个输入端之间并联压敏电阻RZ131和吸收电容C131,然后分别连接桥堆U1的两个交流输入端。桥堆U1的两个输出端之间并联滤波电容C101,桥堆U1的一个输出端连接扼流圈L101,另一个输出端连接康铜丝RC101,扼流圈L101和康铜丝RC101的自由端之间并联储能电容C102和电磁加热电路,该电磁加热电路包括与并联的线圈盘L102和谐振电容串联的功率器件IGBT。

图2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电路中多个取样点在存在浪涌情况下的电压波形。其中,(1)为浪涌波形;(2)/(2.1)为浪涌经过压敏电阻RZ131以及吸收电容C131处理后的到达桥堆U1的波形,峰值小于波形(1);(2.3)/(2.4)为浪涌经过桥堆U1后的波形,峰值等于波形(2)和(2.1)减去桥堆压差;(3)为浪涌经过扼流圈L101到达储能电容C102的波形;(3.1)为浪涌前半部分,因扼流圈L101隔交通直效应,使得该半部分峰值电压低于波形(2.3)或者波形(2.4)峰值;(3.2)为浪涌后半部分,因扼流圈L101和储能电容C102组成一升压电路,使得储能电容C102的电位迅速抬升,峰值高于(2.3)和(2.4)峰值,甚至高于(1)的电位峰值。这种高压峰值,对后级器件可靠性造成一定潜在损伤。

因此,如何降低浪涌对器件冲击成为本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备,该设备能够有效消除浪涌冲击,保护后端电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浪涌保护电路,该浪涌保护电路包括:第一扼流圈、压敏电阻以及第一电容,其中所述第一扼流圈和所述压敏电阻串联在交流的两个输入端之间,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压敏电阻并联,以及所述压敏电阻的两端之间接负载。

可选的,该浪涌保护电路还包括第二扼流圈,其中所述第一扼流圈、所述压敏电阻和所述第二扼流圈依次串联在所述交流的两个输入端之间。

可选的,所述第一扼流圈串联在所述交流的火线输入端与所述压敏电阻之间。

可选的,该浪涌保护电路还包括保险管,该保险管串联在所述第一扼流圈与所述交流的火线输入端之间。

可选的,所述第一扼流圈串联在所述交流的零线输入端与所述压敏电阻之间。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磁加热装置,该电磁加热装置包括上述的浪涌保护电路、桥堆以及电磁发生电路,其中所述压敏电阻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桥堆的两个输入端,所述桥堆的两个输出端之间串联第二电容;

其中所述电磁发生电路包括:所述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线圈盘、康铜丝以及功率器件,其中所述桥堆的一个输出端连接所述康铜丝,所述桥堆的另一个输出端和所述康铜丝的自由端之间串联所述第三电容;所述第四电容与所述功率器件串联在所述第三电容的两端之间,所述线圈盘与所述第四电容并联。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容的电容值小于所述第三电容的电容值。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电容值的取值范围为0.1–1μF;以及所述第三电容的电容值的取值范围为2–10μF。

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家用电器,该家用电器包括上述的浪涌保护电路。

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家用电器,该家用电器包括上述的电磁加热装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扼流圈将浪涌峰值拉低,同时压敏电阻能够拉低第一电容两端的峰值电压,从而使得浪涌峰值在通过有扼流圈、压敏电阻和第一电容组成的浪涌保护电路之后得到有效降低。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提供的一种带有浪涌保护电路的电路组成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电路中多个取样点在存在浪涌情况下的电压波形;

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浪涌保护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电磁加热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4中所示的电磁加热装置的电路中多个取样点在存在浪涌情况下的电压波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浪涌保护电路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浪涌保护电路,该浪涌保护电路包括:扼流圈L101、压敏电阻RZ131以及电容C131(例如,吸收电容C131),其中扼流圈L101和压敏电阻RZ131串联在交流的两个输入端之间,吸收电容C131与压敏电阻RZ131并联,以及压敏电阻RZ131的两端之间接负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扼流圈将浪涌峰值拉低,同时压敏电阻能够拉低吸收电容两端的峰值电压,从而使得浪涌峰值在通过有扼流圈、压敏电阻和吸收电容组成的浪涌保护电路之后得到有效降低。

在实施方式中,可以在交流的两端各设置一个扼流圈,以实现更好的浪涌峰值拉低效果。例如,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浪涌保护电路还可以包括扼流圈L103,其中扼流圈L101、压敏电阻RZ131和扼流圈L103可以依次串联在交流的两个输入端之间。

在实施方式中,可以在交流的两端中仅一端设置扼流圈,例如,上述浪涌保护电路中,可以将扼流圈(例如,扼流圈L101)串联在所述交流的火线输入端ACL与压敏电阻RZ131之间。

在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可选的,上述浪涌保护电路中,可以将扼流圈(例如,扼流圈L103)串联在所述交流的零线输入端ACN与压敏电阻RZ131之间。

在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保护电路,上述浪涌保护电路还可以包括保险管FUSE131,该保险管FUSE131可以串联在扼流圈L101与交流的火线输入端ACL之间。

图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电磁加热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电磁加热装置,该电磁加热装置包括如图3所示的浪涌保护电路,还包括桥堆U1以及电磁发生电路,其中压敏电阻RZ131的两端可以分别连接桥堆U1的两个输入端,所述桥堆U1的两个输出端之间串联电容C101;

其中所述电磁发生电路可以包括:电容C101(例如,滤波电容C101)、电容C102(例如,储能电容C102)、电容C103(例如,谐振电容C103)、线圈盘L102、康铜丝RC101以及功率器件IGBT,其中桥堆U1的一个输出端连接康铜丝RC101,桥堆U1的另一个输出端和康铜丝RC101的自由端之间串联电容C102;电容C103与功率器件IGBT串联在电容C102的两端之间,线圈盘L102与电容C103并联。

在实施方式中,电容C131的电容值可以小于电容C102的电容值。例如,电容C131和电容C101的电容值的取值范围可以为0.1–1μF,电容C102的电容值的取值范围可以为2–10μF。

图5示出了图4中所示的电磁加热装置的电路中多个取样点在存在浪涌情况下的电压波形。如图5所示,图4所示的电磁加热装置与图1所示的电路能大幅度降低电容C102在浪涌来临时的峰值电压,从而降低后面谐振系统(由电容C103和线圈盘L102组成)以及功率管IGBT的压力。

如图4所示,(1)为浪涌波形(此处为举例,也可以是其他形状波形);(4)为浪涌经过扼流圈L101或(L103)限制后,再经过压敏电阻RZ131遏制,以及经过电容C131吸收后的波形;

(4.1)为浪涌前半部分,因扼流圈L101隔交通直效应,使得(4.1)部分波形较低;

(4.2)为浪涌后半部分,因扼流圈L101和电容C131组成了一个升压电路,但是压敏电阻RZ131紧临着电容C131,会对超出压敏电阻RZ131限制点电压强制泄流,使得(4.2)波形远远小于(1),同时因为电容C131为吸收电容,其容值相比电容C102小很多,故储存在电容C131上的能量相比储存在电容C102上的小很多;以及

(5)为浪涌经过桥堆U1后的波形,其峰值等于波形(4)减去桥堆节点电压。

可以看出图4所示的电磁加热装置对桥堆U1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因扼流圈L101(或L103)已经将浪涌峰值拉低,同时扼流圈L101和电容C131形成的谐振回路使得电容C131上的能量较小,并且亚敏电阻RZ131能较好的拉低电容C131上的峰值电压,使得(4)处的电位远低于(2)处的电位,从而能较好的保护桥堆U1。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家用电器,该家用电器包括上述的浪涌保护电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家用电器,该家用电器包括上述的电磁加热装置。家用电器可以为电磁炉,也可以为电饭煲,电压力锅,电炖锅,豆浆机,咖啡机,洗衣机,冰箱,空调,抽油烟机,电热水器,饮水机,吸尘器、搅拌机等。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