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交换机机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44653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新型交换机机柜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网络教育所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交换机机柜。



背景技术:

在计算机网络教育中,除了对学生理论教学以外,还要对学生进行上机实践的教学,而在学生进行上机实践时,更多的是数百个学生同时进行上机操作,而此时,数百个计算机所连接的多个交换机处于高负载的工作状态,此时,多个交换机将产生大量的热能,此时,若不对其交换机进行及时的散热,也即这些热能如不及时的排出,轻则将导致交换机超负载运作影响其数据处理速度,严重的将导致交换机出现烧坏等问题,此现象将直接降低交换机的使用寿命,严重影响正常教学活动的进行,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且上述现象在炎热的夏季尤为突出,因此,有必要对上述问题予以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结构设计新颖、易于实现、散热性能优、能够延长交换机使用寿命的。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设计一种新型交换机机柜,包括柜体、设置于该柜体内的至少一个交换机;在所述柜体的顶部设置有出风口,在该出风口内侧的柜体顶部还设有用于将柜体内的空气排出的排风扇;在所述柜体的一侧侧壁下部设有一保温箱,在该保温箱的中部设有支撑网,在该支撑网上侧的保温箱内设有由若干个冰块堆叠成的冰块冷却层;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保温箱上方的进风风机,还包括与所述进风风机的出风口连通的进风管,所述进风管的出风口贯穿所述支撑网设置于所述支撑网的下方;在所述保温箱的顶部还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通过导风管与所述柜体内部连通。

优选的,在所述支撑网下方的保温箱内还设有冷却液,所述进风管的进风口设置于所述冷却液的液面以下。

优选的,在所述柜体内设有与所述交换机数目相同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由上至下间隔设置,所述交换机与所述支撑板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交换机通过支撑柱悬空设置于对应支撑板的上方。

优选的,在各支撑板上还设置有若干个贯穿所述支撑板设置的过风孔。

优选的,在所述导风管内还设有内部装有干燥剂并用于对进入柜体内的冷风进行干燥的干燥剂袋或干燥剂装置。

优选的,在所述出风口内还设有隔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设计其结构设计新颖、易于实现,且在使用中散热性能优,能够为交换机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可有效的为处于高温的交换机进行降热处理,能够大大延长交换机的使用寿命,有利于正常教学活动的开展,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柜体;2.柜体的顶部;3.隔网;4.保温箱;5.支撑网;6.导风管;7.进风风机;8.进风管;9.排风扇;10.交换机;11.支撑板;12.过风孔;13.冰块冷却层;14.冷却液。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一种种新型交换机机柜,参见图1,图2;它包括柜体1、设置于该柜体1内的多个交换机10;在所述柜体1的顶部设置有出风口,在该出风口内侧的柜体顶部还设有用于将柜体1内的空气排出的排风扇9,同时,还在所述的出风口内还设有隔网3;进一步的,本设计还在所述柜体1的一侧侧壁下部设有一保温箱4,在该保温箱4的中部设有支撑网5,在该支撑网5上侧的保温箱4内设有由若干个冰块堆叠成的冰块冷却层13;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保温箱4上方的进风风机7,还包括与所述进风风机7的出风口连通的进风管8,所述进风管8的出风口贯穿所述支撑网5设置于所述支撑网5的下方。

进一步的,本设计还在所述的保温箱4的顶部还设有出风口,所述的出风口通过导风管6与所述柜体1内部连通,进一步的,还在所述支撑网5下方的保温箱4内还设有冷却液14,所述的进风管8的进风口设置于所述冷却液14的液面以下。

进一步的,本设计还在所述柜体1内设有与所述交换机10数目相同的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由上至下间隔设置,而所述的交换机10与所述支撑板11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交换机10通过支撑柱悬空设置于对应支撑板11的上方,同时,还在各支撑板11上还设置有若干个贯穿所述支撑板11设置的过风孔12,进一步的,本设计还可以在所述导风管6内设有内部装有干燥剂并用于对进入柜体内的冷风进行干燥的干燥剂袋或干燥剂装置。

在应用中,其空气通过进风风机进入冷却液液面以下,而后空气向上运动通过冰块冷却层后形成冷风,而后进入导风管内,之后通过导风管内的干燥剂袋或干燥剂装置对冷风进行干燥处理,而后进入柜体内对柜体内的交换机进行降热处理,而在冷风进入柜体内后,其冷风通过支撑板上的过风孔与交换机进行接触实现热交换,而后通过排风扇9将柜体内的热风排出,实现对柜体内的交换机降热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