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器屏蔽罩及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59620阅读:446来源:国知局
显示器屏蔽罩及显示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显示器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显示器屏蔽罩以及使用该屏蔽罩的显示器。



背景技术:

在电子、电气、通讯设备之中产生的电磁波,对电路内部的信号处理系统产生干扰导致错误动作和性能下降的同时,又因过量的电磁波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从而引起各种疾病,所以,应严格加以限制。液晶显示器普遍采用电磁屏蔽罩来屏蔽外部电磁波对内部电路的影响以及内部电磁波向外的辐射。液晶显示器由显示屏、前壳、主板、屏蔽罩、后壳等组件依次相互装配构成,屏蔽罩位于主板与后壳之间,显示器的插线插头依次穿过后壳和屏蔽罩,插入主板上的输入/输出接口,实现显示器与外部设备的信号传输。目前,屏蔽罩上开设有插头插入孔的侧壁一般呈90°直角,当后壳的拔模角度较大时,屏蔽罩侧壁与后壳开设有插头插孔的侧壁不能贴合,两者间会产生间隙,使得插线插头与主板接口之间由于被间隙阻隔而不能完全接合,导致信号传导效果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器屏蔽罩,旨在解决由于显示器屏蔽罩侧壁与具有较大拔模斜度的后壳侧壁不能完全贴合而导致的信号传导不良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显示器屏蔽罩,安装于显示器的主板与后壳之间,所述主板上设有输入输出接口,所述后壳的侧壁设有与所述输入输出接口对应以便外部设备与所述输入输出接口连接的第一输入/输出插孔,在所述屏蔽罩的侧壁对应于所述主板的输入/输出接口和所述第一输入/输出插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输入/输出插孔,且所述屏蔽罩开设有第二输入/输出插孔的侧壁与所述后壳开设有第一输入/输出插孔的侧壁的倾斜角度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主板的输入/输出接口上插有插线插头,所述第一输入/输出插孔及所述第二输入/输出插孔的形状皆与所述插线插头的形状相适。

进一步地,所述屏蔽罩开设有第二输入/输出插孔的侧壁以及所述后壳开设有第一输入/输出插孔的侧壁与底面所成角度为95~97度。

进一步地,所述屏蔽罩的四周侧壁开设有阵列状分布的散热孔。

进一步地,所述屏蔽罩的四周侧壁的边缘部向外翻折形成翻折部,所述翻折部与所述后壳边缘部相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翻折部包括位于所述屏蔽罩的四角处的四个第一折弯部,各所述第一折弯部上开设有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翻折部包括位于所述屏蔽罩上一侧向翻折的第二折弯部,所述第二折弯部上设有至少一个插片。

进一步地,所述屏蔽罩的底面为封闭结构,其上设有向内侧凸起的缓冲条。

进一步地,所述屏蔽罩为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器屏蔽罩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显示器屏蔽罩开设有输入/输出插孔的侧壁与后壳开设有输入/输出插孔的侧壁的倾斜角度相同,两侧壁相互贴合而不会产生间隙,插线插头穿过后壳与屏蔽罩,能够完全插入主板的输入/输出接口,信号能有效地进行传导,不会产生接触不良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器,包括显示屏、前壳、主板和后壳,所述显示器还包括上述所述的屏蔽罩,所述屏蔽罩位于所述主板和所述后壳之间,与所述前壳以及所述后壳相互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显示器使用了上述屏蔽罩,从而显示器的插线插头穿过后壳与屏蔽罩,能够完全插入主板的输入/输出接口,信号能有效地进行传导,不会产生接触不良的问题,显示器的性能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屏蔽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沿图1中A-A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屏蔽罩与显示器后壳装配组合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显示器屏蔽罩与主板装配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显示器屏蔽罩与插线插头装配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5,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器屏蔽罩10进行说明,屏蔽罩10安装于所述显示器的主板20与后壳30之间,用以屏蔽掉由后壳30方向传递来的外部电磁波,对主板20电路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将主板20产生的电磁波屏蔽掉,不让其通过后壳30传递到外部;主板20上设有输入输出接口,后壳30的侧壁设有与该接口对应的第一输入/输出插孔31,以便与外部设备相连接;在屏蔽罩10的侧壁开设有第二输入/输出插孔11,与主板20输入/输出接口21和第一输入/输出插孔31的位置相对应,以便外部设备的插线插头40分别穿过第一输入/输出插孔31以及第二输入/输出插孔11与主板20的输入输出接口相连接;屏蔽罩10开设有第二输入/输出插孔11的侧壁与后壳30开设有第一输入/输出插孔31的侧壁的倾斜角度相同,使得两侧壁能相互贴合在一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器屏蔽罩10开设有第二输入/输出插孔11的侧壁与后壳30开设有第一输入/输出插孔31的侧壁的倾斜角度相同,使得两侧壁相互贴合而不产生间隙,插线插头40穿过后壳30与屏蔽罩10,能够完全插入主板20的输入/输出接口21,不会产生接触不良的问题,信号能有效地进行传导。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主板20的输入/输出接口21上插有插线插头40,第二输入/输出插孔11以及第一输入/输出插孔31的形状皆与相应插线插头40的形状相适,使得插线插头40能够无间隙地插入到插孔内,不会左右摇晃而导致插头安装不稳定,产生接触不良。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屏蔽罩10开设有第二输入/输出插孔11的侧壁以及所述后壳30开设有第一输入/输出插孔31的侧壁与底面所成角度为95~97度,具有较大拔模斜度的后壳30在加工过程中的拔模斜度一般为5~7度,相对应的侧壁与底面所成角度为95~97度,因此为了使得屏蔽罩10开设有第二输入/输出插孔11的侧壁与具有较大拔模斜度的所述后壳30开设有第一输入/输出插孔31的侧壁相互贴合,屏蔽罩10开设有第二输入/输出插孔11的侧壁与底面所成角度为95~97度最佳。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屏蔽罩10的四周侧壁开设有阵列状分布的散热孔12,主机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热量,热量太高将影响其正常运转,屏蔽罩10上大量的散热孔12使得主机产生的热量经过散热孔12传递到后壳30,然后与后壳30外部的空气热交换而被带走。

进一步地,散热孔12均匀分布,相邻散热孔12之间的距离相等,能够保证主板20的热量均匀地散发出去,不会产生局部过热现象。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屏蔽罩10的四周侧壁的边缘部向外翻折形成翻折部13,翻折部13与所述后壳边缘部32相贴合,从而也与显示器的前壳50边缘部相贴合,翻折部13用于将屏蔽罩10与前壳50及后壳30连接起来。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翻折部13包括位于屏蔽罩10的四角处的四个第一折弯部131,各第一折弯部131上开设有通孔14,使得螺钉能够穿过通孔14将屏蔽罩10固定在后壳30上。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翻折部13包括位于屏蔽罩10上一侧向翻折的第二折弯部132,第二折弯部132上设有至少一个插片15,翻折部13用于与显示器前壳50的插槽相互插合,将屏蔽罩10固定在前壳50上。插片15的三条边通过对屏蔽罩10进行冲压切割形成,另一条边与屏蔽罩10仍然连为一体,插片15远离与屏蔽罩10相连边的部位向屏蔽罩10外翘起,翘起结构151有助于插片15在插槽上的定位。

进一步地,设置有插片15的第二折弯部132略高于第一折弯部131,这样一来,在安装的过程中,伸出来的插片15更容易被观察到,方便将屏蔽罩10的插片15一一对应地插入前壳50的插槽上,完成安装。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屏蔽罩10的底面为封闭结构,其上设有凸起的缓冲条16,凸起部分朝向内侧,缓冲条16通过对屏蔽罩10底面冲压加工而形成,当有外力挤压屏蔽罩10底面时,缓冲条16能够对这种挤压作用进行缓冲,用以保护主机,减缓外部撞击对主机的破坏。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屏蔽罩10底面设有连接片17,连接片17一边与屏蔽罩10底面连接在一起,另外三边由屏蔽罩10冲压切割成型,连接片17上开有连接孔18,螺钉穿过连接孔18将屏蔽罩10底面固定在显示器后壳30上,这样一来,屏蔽罩10底面与后壳30内侧面的相对位置固定,屏蔽罩10的第二输入/输出插孔11与后壳30的第一输入/输出插孔31不易发生错位,方便插线插头40的插入,同时连接片17的弹性连接作用使得屏蔽罩10与后壳30的连接能够得到缓冲,不会导致两者连接过紧而容易破损。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屏蔽罩10为一体成型,这种一体成型可以通过冲压工艺或者折弯工艺来实现。由于屏蔽罩10由金属制成,而且冲压工艺或折弯工艺技术已经成熟,因此这种一体成型的结构不但有利于提高屏蔽罩10的可加工性能,还可以在保证其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前提下简化加工工艺。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显示器,包括显示屏、前壳50、主板20和后壳30,显示器还包括上述所述的屏蔽罩10,屏蔽罩10位于主板20与后壳30之间,与前壳50以及后壳30相互固定。本实用新型显示器的插线插头40依次穿过后壳30和屏蔽罩10,插入主板20上的输入/输出接口21,实现与外部设备的信号传输,由于屏蔽罩10与后壳30的侧壁相互贴合,两者之间没有间隙,从而插线插头40能完整地插入主板20的输入/输出接口21,信号能有效地进行传导,不会产生接触不良的问题,显示器的性能更加稳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