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润湿柔性线路板贴干膜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59215阅读:625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润湿柔性线路板贴干膜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线路板生产装备,尤其涉及一种柔性线路板贴干膜的装置。



背景技术:

柔性线路板的多层板、镂空板,由于多层板内层有线路或镂空板有基材开窗,其表面不平整,在制作线路贴干膜前,都需用手工将每片板泡在水中润湿后,再取出贴干膜,这样使得不平整的凹处由于水的润湿性,在通过贴膜机橡胶压辊后,不会产生气泡,而使之贴合更紧,即所谓湿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润湿柔性线路板贴干膜的装置,其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实现自动湿贴,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润湿柔性线路板贴干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一排顺时针滚动的滚轮,滚轮上放置有由左至右输送的柔性线路板,贴膜机构的贴膜胶辊将贴膜机构所输送的干膜压在柔性线路板上,贴膜胶辊的左方设有上海绵辊和下海绵辊,柔性线路板线路夹在上海绵辊和下海绵辊中间;上海绵辊上方具有连接水源的送水水管,送水水管设有与上海绵辊位置对应的出水口。

所述水源是一个水箱,水箱内安装有潜水泵,一根出水管连接上述送水水管和潜水泵。

所述出水口为送水水管上设的滴水通孔,滴水通孔位于上海绵辊的上方。

下海绵辊的下方设有上开口对应于下海绵辊的回收水槽,回收水槽以水管与水箱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利用浸水的海绵辊自动润湿经过海绵辊的柔性线路板,不用手工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水膜均匀一致,提高了产品合格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送水水管、海绵辊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中的逆时针、左、右等均为方面描述相对位置关系的方位词,等同地,当滚轮逆时针转动时,滚轮上放置有由右至左输送的柔性线路板,吸水海绵辊位于输送胶辊的右方。

如图1、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具有一排顺时针滚动的滚轮7,滚轮7上放置有由左至右输送的柔性线路板8,贴膜机构具有放料卷轴91、贴膜胶辊93、收离型膜卷轴95,干膜92缠绕在放料卷轴91、贴膜胶辊93上,贴膜机构的贴膜胶辊93将贴膜机构所输送的干膜92压在柔性线路板8上,经过柔性线路板8后,干膜92的离型膜94缠绕在收离型膜卷轴95上回收。贴膜机构有两套,位于柔性线路板8的上方和下方。

柔性线路板8是由上下两套贴膜胶辊93带动传送的,膜胶辊93是通过动力源传动机构驱动,上边的膜胶辊93逆时间转,下边的膜胶辊93顺时针转,干膜92通过两个膜胶辊93贴压到柔性线路板8上,出来变成膜胶辊的两面贴上了一层干膜。

贴膜胶辊92的左方设有上海绵辊51和下海绵辊52,输送来的柔性线路板8夹在上海绵辊51和下海绵辊52中间。上海绵辊51和下海绵辊52所连接的动力源通过传动机构驱动而可以相对滚动。

上海绵辊51上方具有连接水源的送水水管4,送水水管4上设的滴水通孔41位于上海绵辊51的上方,送水水管4用出水管3与一个潜水泵2连接,潜水泵2安装在一个水箱1里。

下海绵辊52的下方设有上开口对应于下海绵辊52的回收水槽6,回收水槽6以水管与水箱1连接。

工作时:由水箱1中的潜水泵2抽水,进入有阀门调节的出水管3,将水打入滴水的送水水管4,水从滴水通孔41均匀的滴到下方的上海绵辊51,上海绵辊51和下海绵辊52由于是海绵制成而有储水性,且海绵有弹性可以复位,在无柔性线路板8通过时下海绵辊52能吸到上海绵辊51的水,使上海绵辊51和下海绵辊52有均匀的储水,当一片柔性线路板8通过上海绵辊51和下海绵辊52时,柔性线路板8的两面自动均匀地形成一层润湿的水膜,进入贴膜胶棍92与干膜94结合,达到自动湿贴的目的。在工作过程多余的水滴到回收水槽6,再回流到水箱1,循环使用。

使用该装置后生产效率提高了53%,由于实现自动湿贴,使得水膜均匀一致,线路合格率提高了2.7%,特别是小于0.1mm的细线路更是提高了4.2%。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