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方便移动和散热功能的电力设备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27672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方便移动和散热功能的电力设备柜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方便移动和散热功能的电力设备柜。



背景技术:

电力设备柜用于放置电力设备,其便捷性和安全性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众所周知,电力设备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若不能及时散发,聚集在电力设备柜内,严重者会导致火灾的发生,在现有技术中,通过开设有散热孔或者增设散热风扇来进行降温散热,但是其散热效率低,达不到要求,仍具有较大的危害性;此外,电力设备柜在移动时尤为不便,有些在柜体底部加设有滚轮,但这就会造成柜体在放置时存在不稳定性,从而对电力设备造成了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方便移动和散热功能的电力设备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方便移动和散热功能的电力设备柜,包括散热装置和移动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布风通道、出风喷头、引风机、冷却液箱体、制冷通道、柜体、防尘网、进风口、支腿、循环管道、循环泵和制冷装置;所述支腿固定设置在柜体下方;所述柜体内腔的左侧固定设置有冷却液箱体,冷却液箱体的上部和下部通过循环管道相连通,循环管道上设置有制冷装置和循环泵;所述冷却液箱体内部设有制冷通道,制冷通道的起始端连接有进风口;所述制冷通道的末端连接有布风通道,布风通道上设置有引风机;所述移动装置包括一级轴承、第一锥齿轮、螺杆、螺套、升降板、滚轮、支撑块、二级轴承、第二锥齿轮、电机、转轴、第三锥齿轮、转动杆和第四锥齿轮;所述柜体的底板上设置有一转轴,转轴的上端与位于柜体内底部的电机相连接,转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第三锥齿轮啮合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与水平设置的转动杆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的两端均固定设有第四锥齿轮,第四锥齿轮啮合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固定设置在螺杆上;所述螺杆的顶端与柜体的下侧转动连接,螺杆与柜体底部接触处设有一级轴承,螺杆下方设置有螺套,螺杆与螺套通过螺纹相配合;所述升降板固定设置在螺套下端,升降板的下侧固定设有若干滚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风口位于柜体的外部,进风口内设有防尘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布风通道上均匀设有若干出风喷头,且布风通道上的出风喷头开口均朝下。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块固定设置在转轴两侧的柜体的底板上,转动杆穿过支撑块设置,转动杆与支撑块的接触处设置有二级轴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利用锥齿轮的传动,实现了柜体稳定状态与移动状态的相互转化;通过对空气进行降温处理,实现了对柜体内部的降温,有效保证了电力设备的正常工作,防止了火灾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具有方便移动和散热功能的电力设备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具有方便移动和散热功能的电力设备柜中支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具有方便移动和散热功能的电力设备柜中引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布风通道,2-出风喷头,3-引风机,4-冷却液箱体,5-制冷通道,6-柜体,7-防尘网,8-进风口,9-一级轴承,10-第一锥齿轮,11-螺杆,12-螺套,13-升降板,14-滚轮,15-支腿,16-支撑块,17-二级轴承,18-第二锥齿轮,19-循环管道,20-循环泵,21-制冷装置,22-电机,23-转轴,24-第三锥齿轮,25-转动杆,26-第四锥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3,一种具有方便移动和散热功能的电力设备柜,包括散热装置和移动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布风通道1、出风喷头2、引风机3、冷却液箱体4、制冷通道5、柜体6、防尘网7、进风口8、支腿15、循环管道19、循环泵20和制冷装置21;所述支腿15固定设置在柜体6下方;所述柜体6内腔的左侧固定设置有冷却液箱体4,冷却液箱体4的上部和下部通过循环管道19相连通,循环管道19上设置有制冷装置21和循环泵20;所述冷却液箱体4内部设有制冷通道5,制冷通道5的起始端连接有进风口8;所述进风口8位于柜体6的外部,进风口8内设有防尘网7,防尘网7具有防止灰尘进入到柜体6内部的功能;所述制冷通道5的末端连接有布风通道1,布风通道1上设置有引风机3;所述布风通道1上均匀设有若干出风喷头2,且布风通道1上的出风喷头2开口均朝下;制冷装置21用于将冷却液降温,在循环泵20的作用下,冷却液通过循环管道19被输送至制冷装置21内进行降温,在引风机3的作用下,外界的风从进风口8处进入到制冷通道5内,冷却液对风进行降温处理,随后风从布风通道1上的出风喷头2处进入到柜体6内部进行降温;所述移动装置包括一级轴承9、第一锥齿轮10、螺杆11、螺套12、升降板13、滚轮14、支撑块16、二级轴承17、第二锥齿轮18、电机22、转轴23、第三锥齿轮24、转动杆25和第四锥齿轮26;所述柜体6的底板上设置有转轴23,转轴23的上端与位于柜体6内底部的电机22相连接,转轴2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24,第三锥齿轮24啮合有第二锥齿轮18,第二锥齿轮18与水平设置的转动杆25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25的两端均固定设有第四锥齿轮26,第四锥齿轮26啮合有第一锥齿轮10,第一锥齿轮10固定设置在螺杆11上;所述螺杆11的顶端与柜体6的下侧转动连接,螺杆11与柜体6底部接触处设有一级轴承9,螺杆11下方设置有螺套12,螺杆11与螺套12通过螺纹相配合;所述支撑块16固定设置在转轴23两侧的柜体6的底板上,转动杆25穿过支撑块16设置,转动杆25与支撑块16的接触处设置有二级轴承17;所述升降板13固定设置在螺套11下端,升降板13的下侧固定设有若干滚轮14;当需要移动整个装置时,启动电机22,电机22带动转轴23转动,从而驱动第三锥齿轮24转动,第三锥齿轮24带动第二锥齿轮18转动,继而带动转动杆25转动,转动杆25驱动第四锥齿轮26转动,从而带动转动杆25两侧的第一锥齿轮10转动,转动杆25两侧的第一锥齿轮10转动方向相反,因此需设置转动杆25两侧的螺杆11与螺套12的螺纹配合方向相反,从而实现了转动杆25两侧的螺套12同步下降,共同带动升降板13下降,使滚轮14接触地面,实现了整个装置的方便移动。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