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滑轨的补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38666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服务器滑轨的补强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指一种服务器滑轨的补强结构,涉及一种补强中轨或更进一步补强中轨与外轨的结构强度,进而在服务器滑轨向外展开时可以避免扭曲变形损坏的相关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所用的滑轨是由内轨、中轨与外轨等构件所组成,其中的内轨用来与抽屉(或者服务器)锁固,而外轨用来与柜体或者服务器支架锁固接合,使用时,抽屉(或者服务器)可连同内轨被向外拉出,还连动中轨一起向外拉出一直到完全展开状态,当不使用时,抽屉(或者服务器)可连同内轨被向内推回还连动中轨一起向外轨收合,而此种由内、中、外轨组成的可向外完全展开或向内推回而收合的滑轨已经为公开的习知技术,例如中国台湾第m257691号、第m286559号、第i330067号专利即揭露有相关的技术内容;另外,为了便于将滑轨其中的外轨组制于服务器支架的前、后两侧,必须另外在外轨的前、后两侧分别接合一前托架(前连接固定用支架)与后托架(后连接固定用支架),相关的技术内容也可见于中国台湾第m313945号、第m427756号、第m462500号专利。

再者,服务器滑轨若参照美国ul的标准,假设客户想要求负载的服务器机箱重量为x公斤,则检测时需将x公斤乘以1.5倍再加上33公斤的总重量来做为检测时的负载标准,例如当客户要求服务器机箱负载重量为30公斤,则检测时需以30公斤×1.5=45公斤,再加上33公斤,合计78公斤来做为检测标准,当服务器滑轨完全向外展开时,须能负载78公斤且要能支撑1分钟以上,服务器96不可掉落还能顺利关闭,才能符合安全规范,然而经查如图1~图2或图3~图4所示两种习用的服务器滑轨91、92,当其完全向外展开时,由于内轨911、921需负载服务器96(参考图3)的重量且位于服务器支架95的前方,此时中轨912、922相对位于外轨913、923所接合的前托架93、94的后端部位为没有包覆任何构件的空隙部位910、920(参考图2、图4),因此前述中轨912、922的这个空隙部位910、920很容易因负荷重量而扭曲变形、导致损坏而造成使用者极大的困扰,也因此有些业者试图增加服务器滑轨的高度以增加结构稳固性,如此一来,不但增加成本而且体积相对增加,也会相对使服务器支架可装设的服务器数量变少,造成使用者的成本增加与使用上的不便;是以,如何能增加服务器滑轨展开后的结构强度,且又不需改变服务器滑轨的高度,为本发明所欲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服务器滑轨的补强结构,其外轨接合的前托架的上、下壁面各一体具有上、下补强肋可分别对应与中轨外侧的外滚珠沟槽上、下对应嵌合,以增加结构强度,进而在服务器连同内轨向外完全展开时具有避免扭曲变形的效果。

本发明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服务器滑轨的补强结构,可进一步通过上、下补强件的一部份与中轨外侧的外滚珠沟槽上、下对应嵌合,而其另一部份与外轨内侧的内滚珠沟槽的前端上、下对应嵌合,以相对提升前述中轨与外轨嵌合部位的结构强度。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服务器滑轨的补强结构,其中该服务器滑轨至少包括:

一内轨,具有一主壁面以及连接于该主壁面上、下两侧的上、下壁面,该内轨的主壁面可供与服务器锁固接合;

一第一滚珠衬套,滑套于内轨与中轨之间;

一中轨,包含一主壁面以及连接于所述主壁面上、下两侧的上壁面与下壁面,该中轨的上、下壁面的相对内侧具有内滚珠沟槽,所述中轨的上、下壁面的相对外侧具有外滚珠沟槽;

一第二滚珠衬套,滑套于中轨与外轨之间;

一外轨,包含一主壁面以及连接于该主壁面上、下两侧的上壁面与下壁面,该外轨的上、下壁面的相对内侧具有内滚珠沟槽,可滑套入一第二滚珠衬套,所述外轨的前、后两侧还分别通过数锁固元件锁固接合一前托架与后托架,用来与服务器支架的前侧与后侧连接,且该前托架至少包含一本体部以及连接于该本体部上、下两侧的上、下壁面;

其特征在于:

该外轨接合的前托架的上、下壁面各一体具有上、下补强肋,当中轨向外滑移至该前托架内时,该上、下补强肋可分别对应与中轨外侧的外滚珠沟槽上、下对应嵌合,以增加结构强度。

一种服务器滑轨的补强结构,其中该服务器滑轨至少包括:

一内轨,具有一主壁面以及连接于该主壁面上、下两侧的上、下壁面,该内轨的主壁面还可供与服务器锁固接合;

一第一滚珠衬套,滑套于内轨与中轨之间;

一中轨,包含一主壁面以及连接于所述主壁面上、下两侧的上壁面与下壁面,该中轨的上、下壁面的相对内侧具有内滚珠沟槽,所述中轨的上、下壁面的相对外侧具有外滚珠沟槽;

一第二滚珠衬套,滑套于中轨与外轨之间;

一外轨,包含一主壁面以及连接于该主壁面上、下两侧的上壁面与下壁面,该外轨的上、下壁面的相对内侧具有内滚珠沟槽,可滑套入一第二滚珠衬套,所述外轨的前、后两侧还分别通过数锁固元件锁固接合一前托架与后托架,用来与服务器支架的前侧与后侧连接,且该前托架至少包含一本体部以及连接于该本体部上、下两侧的上、下壁面;

其特征在于:

该外轨接合的前托架的上、下壁面各一体具有上、下补强肋,当中轨向外滑移至该前托架内时,该上、下补强肋可分别对应与中轨外侧的外滚珠沟槽上、下对应嵌合以增加结构强度,且该前托架的上、下壁面的上、下补强肋后端进一步包括上、下补强件,所述上、下补强件的一部份用来与中轨外侧的外滚珠沟槽上、下对应嵌合,而上、下补强件的另一部份与外轨内侧的内滚珠沟槽的前端上、下对应嵌合,以相对提升前述中轨与外轨嵌合部位的结构强度。

所述外轨接合的前托架的上、下壁面的上、下补强肋后端可一体成形而分别连接上、下补强件。

所述该外轨接合的前托架的上、下壁面的上、下补强肋的后端分别未连接上、下补强件。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

1.该外轨接合的前托架的上、下壁面各一体具有上、下补强肋,当中轨向外滑移至该前托架内时,该上、下补强肋可分别对应与中轨外侧的外滚珠沟槽上、下对应嵌合,以增加结构强度,进而在服务器连同内轨向外完全展开时具有避免扭曲变形的效果。

2.进一步包括位于上、下补强肋后端的上、下补强件,所述上、下补强件的一部份用来与中轨外侧的外滚珠沟槽上、下对应嵌合,而上、下补强件的另一部份与外轨内侧的内滚珠沟槽的前端上、下对应嵌合,相对提升前述中轨与外轨嵌合部位的结构强度,可进一步加强服务器滑轨完全向外展开之后的结构强度,以避免因负载重量或人为操作等因素而导致扭曲变形的情形产生。

兹配合图式详加说明如后。

【图式简单说明】

图1是习用服务器滑轨展开状态的部份立体示意图;

图2是习用服务器滑轨展开状态的部份立体放大示意图;

图3是另一习用服务器滑轨展开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另一习用服务器滑轨展开状态的部份立体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组装于服务器支架的展开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组装于服务器支架的展开状态部份立体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展开状态立体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展开状态部份立体放大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收合状态立体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收合状态部份立体放大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其中前托架与外轨分解状态部份立体放大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展开状态部份侧视平面示意图;

图13是图12的a-a组合断面放大图;

图14是图12的b-b组合断面放大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前视放大平面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其中外轨与前托架分解状态且前托架的上、下补强肋的后端未分别连接上、下补强件的部份立体分解放大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展开状态部份侧视平面示意图;

图18是图17的c-c组合断面放大图;

图19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其中外轨的前、后接合前托架、后托架的立体分解放大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其中外轨与前托架的部份立体分解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如图5~图15所示,本发明一种服务器滑轨的补强结构,其中该服务器滑轨至少包括:

一内轨1,具有一主壁面11(如图12~图15所示)以及连接于该主壁面11上、下两侧的上、下壁面12、13,该内轨1的主壁面11还可供与服务器(图未示)锁固接合;

一第一滚珠衬套2,滑套于内轨1与中轨3之间;

一中轨3,包含一主壁面31以及连接于所述主壁面31上、下两侧的上壁面32与下壁面33,该中轨3的上、下壁面32、33的相对内侧具有内滚珠沟槽321、331,所述中轨3的上、下壁面32、33的相对外侧具有外滚珠沟槽322、332;

一第二滚珠衬套4(如图12所示),滑套于中轨3与外轨5之间;

一外轨5,包含一主壁面51(如图12~图13、图15所示)以及连接于该主壁面51上、下两侧的上壁面52与下壁面53,该外轨5的上、下壁面52、53的相对内侧具有内滚珠沟槽521、531,可滑套入一第二滚珠衬套4,所述外轨5的前、后两侧还分别通过数锁固元件50锁固接合一前托架6与后托架7,用来与服务器支架的前侧8(如图5所示)与后侧(图未示)连接,且该前托架6至少包含一本体部61以及连接于该本体部61上、下两侧的上、下壁面62、63;

通过此,内轨1可连同其锁固接合的服务器(图未示)向外滑移,还连动中轨3也向外滑移而完全展开(如图5~图8、图12~图15所示),或者内轨1可连同其锁固接合的服务器向内滑移还连动中轨3向内滑移而收合(如图9、图10所示),由于服务器滑轨向外展开或向内收合已为公开的习知技术,故在此不另赘述。

而本发明的特征在于:

该外轨5接合的前托架6的上、下壁面62、63各一体具有上、下补强肋621、631,当中轨3向外滑移至该前托架6内时(如图5~图8、图12、图14所示),该上、下补强肋621、631可分别对应与中轨3外侧的外滚珠沟槽322、332上、下对应嵌合,以增加结构强度,进而在服务器连同内轨1向外完全展开时具有避免扭曲变形的效果。

再者,前述补强结构进一步包括位于前述外轨5接合的前托架6的上、下壁面62、63的上、下补强肋621、631后端的上、下补强件622、632(如图10、图11、图13所示),所述上、下补强件622、632的一部份6221、6321用来与中轨3外侧的外滚珠沟槽322、332上、下对应嵌合(如图13所示),而上、下补强件622、632的另一部份6222、6322与外轨5内侧的内滚珠沟槽521、531的前端上、下对应嵌合,相对提升前述中轨3与外轨5嵌合部位的结构强度,进而可进一步加强服务器滑轨完全向外展开之后的结构强度,以避免因负载重量或人为操作等因素而导致扭曲变形的情形产生。

另者,前述外轨5接合的前托架6的上、下壁面62、63的上、下补强肋621、631后端可分别连接上、下补强件622、632,即上补强肋621与上补强件622是一体成形(例如以锌合金一体压铸成形或以其他材质一体成形),而下补强肋631也与下补强件632一体成形(例如以锌合金一体压铸成形或以其他材质一体成形),或者,前述外轨5接合的前托架6的上、下壁面62、63的上、下补强肋621、631的后端也可分别未连接上、下补强件622、632(如图16所示)。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定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本发明还可以对上述各种零部件的构造进行材料和结构的改进,或者是采用技术等同物进行替换。故凡运用本发明的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或直接或间接运用于其他相关技术领域均同理皆包含于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