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机柜及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72226发布日期:2019-05-15 23:08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冷却机柜及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说明书涉及散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却机柜及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云计算技术(也即大规模分布式系统技术)的高速发展,对服务器计算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服务器性能提升的同时,功耗呈现急速上升之势,机柜功耗成倍数上升,数据显示,近十年来数据中心机柜的功率密度提高了近15倍。过去一个机柜的功耗一般为1.5kw~2kw,现在个别机柜却出现局部高达20kw~30kw的情况。

目前,数据中心的服务器通常采用空调风冷的方式,正在消耗大量的能源、空间和成本,而且消耗量日益膨胀。然而,随着功率密度的稳定攀升,目前许多数据中心提供的冷却能力正趋向极限,功率密度快速增长的这种趋势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常规的空调风冷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对数据中心的服务器降温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说明书提出一种冷却机柜及冷却系统,以提高对数据中心的服务器降温的冷却效率。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冷却机柜,用于冷却待冷却装置,所述冷却机柜包括柜体以及第一导流组件和第二导流组件;

其中,所述柜体内可盛放用于至少部分浸没所述待冷却装置的冷却介质,所述柜体设有用于导入冷却介质的第一导流入口和用于排出冷却介质的第一导流出口;所述第一导流组件与所述第一导流入口连通设置,所述第一导流组件设有用于将冷却介质排至所述柜体内的第二导流出口;所述第二导流组件与所述第一导流出口连通设置,所述第二导流组件设有用于导入流经所述待冷却装置的冷却介质的第二导流入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流入口位于所述第一导流出口的上方;所述第一导流组件位于所述待冷却装置的顶部,所述第二导流组件位于所述待冷却装置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流入口位于所述第一导流出口的下方;所述第一导流组件位于所述待冷却装置的底部,所述第二导流组件位于所述待冷却装置的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流组件包括环管部和与所述环管部连通设置的第一导流部,所述第一导流部与所述第一导流入口连通设置,所述环管部和所述第一导流部中的至少一者设有所述第二导流出口。

进一步地,所述环管部为矩形环管结构,所述环管部包括相互连通并围合连接的两个第一管体和两个第二管体,所述第一导流部与任一所述第一管体连通设置,所述第一管体、所述第二管体以及所述第一导流部中的至少一者设有所述第二导流出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流入口为两个,分别设于所述柜体的两侧;所述第一导流部为两个,与所述两个第一管体一一对应地连通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两个第一管体均与邻接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管体为一体成型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流出口为多个,均匀布设于所述第一管体、所述第二管体以及所述第一导流部中的至少一者的侧壁。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流组件包括排管部和与所述排管部连通设置的第二导流部,所述第二导流部与所述第一导流出口连通设置,所述排管部设有所述第二导流入口。

进一步地,所述排管部为矩形排管结构,所述排管部包括两个第三管体和连接于所述两个第三管体之间的多个第四管体,所述多个第四管体与所述两个第三管体均连通设置;所述第二导流部与任一所述第三管体连通设置,所述第四管体设有所述第二导流入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流出口为两个,分别设于所述柜体的两侧;所述第二导流部为两个,与所述两个第三管体一一对应地连通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第四管体包括两组,相互呈交错排列;其中一组所述第四管体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三管体为一体成型设置,另一组所述第四管体与另一个所述第三管体为一体成型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流入口为多个,均匀布设于所述第四管体的顶部。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冷却系统,包括冷却机柜和换热装置,所述冷却机柜用于冷却待冷却装置,包括柜体和设置于所述柜体内的第一导流组件以及第二导流组件,所述第一导流组件和所述第二导流组件分别位于所述待冷却装置的两侧;

其中,所述柜体内可盛放用于至少部分浸没所述待冷却装置的冷却介质,所述柜体设有用于导入冷却介质的第一导流入口和用于排出冷却介质的第一导流出口;所述第一导流组件与所述第一导流入口连通设置,所述第一导流组件设有用于将冷却介质排至所述柜体内的第二导流出口;所述第二导流组件与所述第一导流出口连通设置,所述第二导流组件设有用于导入流经所述待冷却装置的冷却介质的第二导流入口;

所述换热装置的一端与所述柜体连通设置,所述换热装置的另一端与外部供液设备连通设置,所述换热装置用于驱动冷却介质在所述柜体内循环并对冷却介质进行热交换。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冷却机柜,用于冷却待冷却装置,所述冷却机柜包括柜体和设置于所述柜体内的导流组件,所述导流组件设有呈离散分布的多个导流口;所述柜体内可盛放用于至少部分浸没所述待冷却装置的冷却介质,所述柜体设有用于导入冷却介质的导流入口和用于排出冷却介质的导流出口;

所述导流组件与所述导流入口连通设置,所述多个导流口用于将冷却介质排至所述柜体内;或所述导流组件与所述导流出口连通设置,所述多个导流口用于导入流经所述待冷却装置的冷却介质。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组件包括环管部和与所述环管部连通设置的第一导流部,所述第一导流部与所述导流入口连通设置,所述环管部和所述第一导流部中的至少一者设有所述多个导流口。

进一步地,所述环管部为矩形环管结构,所述环管部包括相互连通并围合连接的两个第一管体和两个第二管体,所述第一导流部与任一所述第一管体连通设置,所述第一管体、所述第二管体以及所述第一导流部中的至少两者设有所述多个导流口。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组件包括排管部和与所述排管部连通设置的第二导流部,所述第二导流部与所述导流出口连通设置,所述排管部设有所述多个导流口。

进一步地,所述排管部为矩形排管结构,所述排管部包括两个第三管体和连接于所述两个第三管体之间的多个第四管体,所述多个第四管体与所述两个第三管体均连通设置;所述第二导流部与任一所述第三管体连通设置,所述第四管体设有所述多个导流口。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冷却系统,包括冷却机柜和换热装置,所述冷却机柜用于冷却待冷却装置,包括柜体和设置于所述柜体内的导流组件,所述导流组件设有呈离散分布的多个导流口;

其中,所述柜体内可盛放用于至少部分浸没所述待冷却装置的冷却介质,所述柜体设有用于导入冷却介质的第一导流入口和用于排出冷却介质的第一导流出口;

所述导流组件与所述导流入口连通设置,所述多个导流口用于将冷却介质排至所述柜体内;或所述导流组件与所述导流出口连通设置,所述多个导流口用于导入流经所述待冷却装置的冷却介质;

所述换热装置的一端与所述柜体连通设置,所述换热装置的另一端与外部供液设备连通设置,所述换热装置用于驱动冷却介质在所述柜体内循环并对冷却介质进行热交换。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说明书的冷却机柜,通过将第一导流组件和第二导流组件设在待冷却装置的相对两侧,使冷却介质流经待冷却装置的流场为直线路径,使得冷却介质的整个液体流过的路径最短,受到的阻力最小,驱动液体所需要的能耗也相应地大幅降低,进而达到能耗最低的效果。在导流组件上设置呈离散分布的多个导流口,导流组件既可以与柜体的导流入口连通设置,起到导入冷却介质的作用。呈离散分布的多个导流口均可以使冷却介质从多个不同的方向流入或流出柜体,减小冷却介质之间的温度差,进而使冷却介质的流量和温度更加均匀,冷却效率更高。冷却系统通过换热装置驱动冷却介质在冷却机柜内循环流动以带走待冷却装置的热量,并通过换热装置与外部供液设备交换热量,使冷却介质重新达到低温的状态,循环进入冷却机柜后能够再次对待冷却装置进行冷却降温,从而达到循环持续地将待冷却装置的热量排出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说明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冷却机柜的立体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说明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冷却机柜去除盖体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说明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冷却机柜去除盖体和柜体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说明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冷却机柜的第一导流组件和第二导流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说明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冷却机柜的流场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说明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另一种冷却机柜的流场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说明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说明书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说明书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说明书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说明书。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说明书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说明书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本说明书提出一种冷却机柜及冷却系统,以提高对数据中心的服务器降温的冷却效率。下面结合附图,对本说明书的冷却机柜及冷却系统进行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1:

参见图1至图4所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采用单相浸没液冷技术的冷却机柜1,用于冷却待冷却装置900,待冷却装置900可以是数据中心的服务器,或者可以是其他需冷却降温的发热设备。所述冷却机柜1包括柜体10以及第一导流组件20和第二导流组件30。所述柜体10内可盛放用于至少部分浸没所述待冷却装置900的不导电的冷却介质,所述柜体10设有用于导入冷却介质的第一导流入口101和用于排出冷却介质的第一导流出口102。所述第一导流组件20与所述第一导流入口101连通设置,所述第一导流组件20设有用于将冷却介质排至所述柜体10内的第二导流出口200,冷却介质流经待冷却装置900后可以对待冷却装置900进行冷却降温。所述第二导流组件30与所述第一导流出口102连通设置,所述第二导流组件30设有用于导入流经所述待冷却装置900的冷却介质的第二导流入口300。可选地,第一导流组件20和第二导流组件30均设置于所述柜体10内,所述第一导流组件20和所述第二导流组件30分别位于所述待冷却装置的两侧。在图中所示的例子中,所述第一导流组件20和所述第二导流组件30分别位于所述待冷却装置沿竖直方向的两侧,使冷却介质的流场为沿竖直方向的直线路径,可以避免沿横向移动时由于重力而造成额外的能量消耗。需要说明的是,冷却介质可以完全浸没待冷却装置900,也可以部分浸没待冷却装置900,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冷却介质可以是气态介质、液态介质或是固液混合态的介质,同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冷却介质完全浸没待冷却装置900,冷却介质采用液态的3m的电子氟化液。通过第一导流组件20将冷却介质排至柜体10内,通过第二导流组件30将流经待冷却装置900的冷却介质排出柜体10。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所述第一导流组件20与所述第一导流出口102连通设置,将所述第二导流组件30与所述第一导流入口101连通设置,即相当于通过第二导流组件30将冷却介质排至柜体10内,通过第一导流组件20将流经待冷却装置900的冷却介质排出柜体10。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说明书的冷却机柜1,冷却介质从柜体10的第一导流入口101进入柜体10后,经第一导流组件20的第二导流出口200排出至待冷却装置900,流经待冷却装置900的冷却介质将待冷却装置900的热量带走后经第二导流组件30的第二导流入口300进入第二导流组件30,再从柜体10的第一导流出口102排出柜体10,从而达到将待冷却装置900的热量排出的目的。通过将第一导流组件20和第二导流组件30设在待冷却装置900的相对两侧,冷却介质流经待冷却装置900的流场为直线路径,使得冷却介质的整个液体流过路径最短,受到的阻力最小,驱动液体所需要的能耗也相应地大幅降低,进而达到能耗最低的效果。另外,冷却介质采用直线形式的流经路径,冷、热流体完全隔离,可以避免冷、热流体相互混合,进而达到最优的制冷效果。

参见图1所示,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柜体10的顶部通过紧固件可拆卸地设有盖体100。当需要将待冷却装置900放入柜体10时,拆除紧固件打开盖体100,即可将待冷却装置900放入柜体10。待冷却装置900放置完成后,将盖体100合上可以起到密封柜体10的作用。

参见图2和图3所示,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导流入口101位于第一导流出口102的上方。相应地,所述第一导流组件20位于所述待冷却装置900的顶部,所述第二导流组件30位于所述待冷却装置900的底部。当然,在另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导流入口101可以位于第一导流出口102的下方。相应地,第一导流组件20位于所述待冷却装置900的底部,第二导流组件30位于所述待冷却装置900的顶部。可以使冷却介质流经待冷却装置900的流场为直接从上往下或是从下往上的直线路径,使得冷却介质的整个液体流过路径最短,受到的阻力最小。

参见图4所示,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流组件20包括环管部210和与所述环管部210连通设置的第一导流部220,所述第一导流部220与所述第一导流入口101连通设置,所述环管部210和所述第一导流部220中的至少一者设有所述第二导流出口20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环管部210和所述第一导流部220均设有所述第二导流出口200。冷却介质从柜体10的第一导流入口101进入第一导流组件20后,经设于环管部210和第一导流部220的第二导流出口200排出至柜体10内,流经待冷却装置900为其冷却降温。

进一步地,所述环管部210的环路结构可以与所述待冷却装置900的截面结构相对应,可以使第一导流组件20流出的冷却介质更好的贴合待冷却装置900的周围进行流动,进而达到更高的冷却效率。例如,所述待冷却装置900的截面结构为矩形,所述环管部210为与之对应的矩形环管结构。当然,所述待冷却装置900的截面结构也可以是其他形状,所述环管部210的环路结构与之对应即可。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待冷却装置900的截面结构为矩形,所述环管部210为与之对应的矩形环管结构。所述环管部210包括相互连通并围合连接的两个第一管体211和两个第二管体212,所述第一导流部220与任一所述第一管体211连通设置,所述第一管体211、所述第二管体212以及所述第一导流部220中的至少一者的侧壁设有所述第二导流出口20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体211、所述第二管体212以及所述第一导流部220的内侧壁均设有所述第二导流出口200。冷却介质从柜体10的第一导流入口101进入第一导流组件20后,经设于第一管体211、第二管体212以及第一导流部220的第二导流出口200排出至柜体10内,流经待冷却装置900为其冷却降温。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流入口101为两个,分别设于所述柜体10的两侧。相应地,所述第一导流部220为两个,与所述两个第一管体211一一对应地连通设置。这样,可以提高冷却介质的循环速度,进而提高对待冷却装置900的冷却效率。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管体211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管体212的长度,所述第一管体211上套设有加强环213,所述第二管体212上间隔套设有多个加强环213,可以增强第一导流组件20的结构强度。进一步地,所述两个第一管体211均与邻接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管体212为一体成型设置。即两个第一管体211可以一一对应地与两个第二管体212一体成型设置,或者两个第一管体211与两个第二管体212均为一体成型设置,可以进一步增强第一导流组件20的结构强度。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描述的多个均指两个及两个以上。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导流组件30包括排管部310和与所述排管部310连通设置的第二导流部320,所述第二导流部320与所述第一导流出口102连通设置,所述排管部310设有所述第二导流入口300。流经待冷却装置900的冷却介质将待冷却装置900的热量带走后经设于排管部310的第二导流入口300进入第二导流组件30,再从柜体10的第一导流出口102排出柜体10,从而达到将待冷却装置900的热量排出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排管部310的排管结构可以与所述待冷却装置900的截面结构相对应,可以使流经待冷却装置900的冷却介质能够尽可能多的流进第二导流组件30内后从柜体10的第一导流出口102排出,进而提高冷却介质的循环速度。例如,所述待冷却装置900的截面结构为矩形,所述排管部310的排管结构为与之对应的矩形排管结构。当然,所述待冷却装置900的截面结构也可以是其他形状,所述排管部310的排管结构与之对应即可。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待冷却装置900的截面结构为矩形,所述排管部310为与之对应的矩形排管结构。所述排管部310包括两个第三管体311和连接于所述两个第三管体311之间的多个第四管体312,多个第四管体312与所述两个第三管体311均连通设置。所述第二导流部320与任一所述第三管体311连通设置,所述第四管体312的顶部设有所述第二导流入口300。流经待冷却装置900的冷却介质将待冷却装置900的热量带走后经设于第四管体312的第二导流入口300进入第二导流组件30,再从柜体10的第一导流出口102排出柜体10,从而达到将待冷却装置900的热量排出的目的。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流出口102为两个,分别设于所述柜体10的两侧。相应地,所述第二导流部320为两个,与所述两个第三管体311一一对应地连通设置。这样,可以提高冷却介质的循环速度,进而提高对待冷却装置900的冷却效率。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管体311的长度小于所述第四管体312的长度,所述第三管体311上套设有加强环313,可以增强第二导流组件30的结构强度。可选地,所述多个第四管体312包括两组,相互呈交错排列。其中一组第四管体312与其中一个第三管体311为一体成型设置,另一组第四管体312与另一个第三管体311为一体成型设置,即相当于多个第四管体312与两个第三管体311形成两个钉耙的一体结构,可以进一步增强第二导流组件30的结构强度。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导流出口200为多个,多个第二导流出口200均匀布设于第一导流组件200的第一管体211、第二管体212以及第一导流部220中的至少一者的内侧壁。在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导流组件200的第一管体211、第二管体212以及第一导流部220的内侧壁均设有均匀布置的多个第二导流出口200。所述第二导流入口300为多个,多个第二导流入口300均匀布设于第二导流组件300的第四管体312的顶部。这样,可以使冷却介质流经待冷却装置900的流量分布更加均匀,有利于提高冷却效率。

结合图3至图5所示,以第一导流入口101位于第一导流出口102的上方,第一导流组件20位于待冷却装置900的顶部,第二导流组件30位于待冷却装置900的底部为例,对本说明书的冷却机柜1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本说明书的冷却机柜1内设有用于装设待冷却装置900的多个插接组件190,待冷却装置900可以采用片体式结构,依次插接在这些插接组件190上。冷却介质80从柜体10的第一导流入口101进入第一导流组件20后,经第一导流组件20的第二导流出口200排到柜体10内后向下流经待冷却装置900,流经待冷却装置900的冷却介质80将待冷却装置900的热量带走后经第二导流组件30的第二导流入口300进入第二导流组件30,再从柜体10的第一导流出口102排出柜体10,从而达到将待冷却装置900的热量排出的目的。图中的虚线箭头表示冷却介质处于热液流体状态下的流向,实线箭头表示冷却介质处于冷液流体状态下的流向。通过将第一导流组件20设在待冷却装置900的顶部,将第二导流组件30设在待冷却装置900的底部,使冷却介质80流经待冷却装置900的流场为自上而下的直线路径,使得冷却介质的整个液体流过路径最短,受到的阻力最小,驱动液体所需要的能耗也相应地大幅降低,进而达到能耗最低的效果。另外,冷却介质采用直线形式的流经路径,冷、热流体完全隔离,可以避免冷、热流体相互混合,进而达到最优的制冷效果。

参见图6所示,以第一导流入口101位于第一导流出口102的下方,第一导流组件20位于待冷却装置900的底部,第二导流组件30位于待冷却装置900的顶部为例,对本说明书的冷却机柜1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本说明书的冷却机柜1内设有用于装设待冷却装置900的多个插接组件190,待冷却装置900可以采用片体式结构,依次插接在这些插接组件190上。冷却介质80从柜体10的第一导流入口101进入第一导流组件20后,经第一导流组件20的第二导流出口200排到柜体10内后向上流经待冷却装置900,流经待冷却装置900的冷却介质80将待冷却装置900的热量带走后经第二导流组件30的第二导流入口300进入第二导流组件30,再从柜体10的第一导流出口102排出柜体10,从而达到将待冷却装置900的热量排出的目的。图中的虚线箭头表示冷却介质处于热液流体状态下的流向,实线箭头表示冷却介质处于冷液流体状态下的流向。通过将第一导流组件20设在待冷却装置900的底部,将第二导流组件30设在待冷却装置900的顶部,使冷却介质80流经待冷却装置900的流场为自下而上的直线路径,使得冷却介质的整个液体流过路径最短,受到的阻力最小,驱动液体所需要的能耗也相应地大幅降低,进而达到能耗最低的效果。另外,冷却介质采用直线形式的流经路径,冷、热流体完全隔离,可以避免冷、热流体相互混合,进而达到最优的制冷效果。

实施例2

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冷却机柜,用于冷却待冷却装置,所述冷却机柜包括柜体和设置于所述柜体内的导流组件,所述导流组件设有呈离散分布的多个导流口。所述柜体内可盛放用于至少部分浸没所述待冷却装置的冷却介质,所述柜体设有用于导入冷却介质的第一导流入口和用于排出冷却介质的第一导流出口。所述导流组件与所述导流入口连通设置,所述多个导流口用于将冷却介质排至所述柜体内,或所述导流组件与所述导流出口连通设置,所述多个导流口用于导入流经所述待冷却装置的冷却介质。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说明的冷却机柜,在导流组件上设置呈离散分布的多个导流口,导流组件既可以与柜体的导流入口连通设置,起到导入冷却介质的作用。导流组件也可以与柜体的导流出口连通设置,起到排出冷却介质的作用。但不论是哪种设置方式,呈离散分布的多个导流口均可以使冷却介质从多个不同的方向流入或流出柜体,减小冷却介质之间的温度差,进而使冷却介质的流量和温度更加均匀,冷却效率更高。

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导流组件与所述导流入口连通设置时,其功能相当于是上述实施例1中所述的第一导流组件,所述导流口的功能相当于是上述实施例1中所述的第二导流出口,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导流组件的结构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1中关于所述的第一导流组件的描述。当所述导流组件与所述导流出口连通设置时,其功能相当于是上述实施例1中所述的第二导流组件,所述导流口的功能相当于是上述实施例1中所述的第二导流入口,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导流组件的结构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1中关于所述的第二导流组件的描述。

实施例3

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冷却系统,包括如上实施例1或实施例2中所述的冷却机柜和连接于所述冷却机柜的换热装置。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关于所述冷却机柜的描述,同样适用于本说明书的冷却系统。下面以实施例1中所述的冷却机柜为例,对本说明书的冷却系统进行说明。

参见图7所示,本说明书的冷却系统2包括如上实施例1中所述的冷却机柜1和连接于所述冷却机柜1的换热装置3,所述换热装置3的一端与所述冷却机柜1的柜体10连通设置,所述换热装置3的另一端与外部供液设备连通设置,所述换热装置3用于驱动冷却介质在冷却机柜1的柜体10内循环并对冷却介质进行热交换。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说明书的冷却系统2,通过换热装置3驱动冷却介质在冷却机柜1内循环流动以带走待冷却装置900的热量,并通过换热装置3与外部供液设备交换热量,使冷却介质重新达到低温的状态,循环进入冷却机柜1后能够再次对待冷却装置900进行冷却降温,从而达到循环持续地将待冷却装置900的热量排出的目的。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换热装置3包括热交换器40和泵50,热交换器40通过第一循环回路与冷却机柜1连接,通过第二循环回路与外部供液设备连接。所述第一循环回路包括第一管路510和第二管路520,所述第二循环回路包括第三管路530和第四管路540。其中,第一管路510与冷却机柜1的第一导流入口101连通设置,第二管路520与冷却机柜1的第一导流出口102连通设置,第三管路530及第四管路540均与外部供液设备连通设置。本说明书的冷却系统2工作时,所述泵50通过第一循环回路驱动冷却介质在冷却机柜1中循环,冷却介质通过在冷却机柜1内循环流动带走待冷却装置900的热量并进入到换热装置3的热交换器40中。所述外部供液设备可以在第二循环回路内循环提供冷却水,带有待冷却装置900热量的冷却介质在热交换器40内可以与外部供液设备提供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将冷却介质带有的热量排出,使冷却介质重新达到低温的状态,循环进入冷却机柜1后能够再次对待冷却装置900进行冷却降温,从而达到循环持续地将待冷却装置900的热量排出的目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说明书的其它实施方案。本说明书旨在涵盖本说明书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说明书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说明书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说明书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说明书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说明书,凡在本说明书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说明书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