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线路板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面柔性线路板印刷的自动校正方法。
背景技术:
柔性电路板(flexibleprintedcircuit,简称fpc)是以聚酰亚胺或聚酯薄膜等柔性的绝缘基材制成的印刷电路板,具有高度的可靠性、绝佳的可挠性、可进行大幅度卷曲等硬性电路板所不具备的特点,同时还具有配线密度高、重量轻、厚度薄、弯折性好等特点。柔性线路板根据印刷的不同,可分为单面柔性线路板和双面柔性线路板,其中双面柔性线路板的制作工艺更为困难和复杂。
印刷作为双面柔性线路板加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需要达到的工艺要求也较高。特别是对于双面柔性线路板来说,如果正反两面印刷的电路无法完全重合甚至出现较大的偏差,则印刷得到的双面柔性线路板的参数将无法满足标准的工艺要求,也无法继续进行后续的流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所提及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保证双面柔性线路板整卷印刷过程中正反两面的重合度的双面柔性线路板印刷的自动校正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双面柔性线路板印刷的自动校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搭建面向双面柔性线路板印刷的平台;
步骤2.设置双面对位点,具体指在用于印刷双面柔性线路板的线路图形菲林的正反两面设置两个重合的对位点;
步骤2.记录反面对位点,具体指当进行双面柔性线路板正面的印刷时,设置于对位点下方的观察装置记录此时线路图形菲林反面的对位点位置;
步骤3.设定正面识别点,具体指线路图形菲林上的对位点通过曝光蚀刻,在双面柔性线路板正面的外侧形成识别点;
步骤4.比对识别点和对位点,具体为在进行双面柔性线路板反面的印刷时,设置于对位点下方的观察装置识别此时双面柔性线路板正面的外侧的识别点的位置,并反馈回电脑与线路图形菲林上的对位点进行对比;
步骤5.反馈以及平台的调整,具体指校正未对齐的双面柔性线路板,保证双面柔性线路板正反面的重合度符合要求。
优选的,所述平台包括用于进行双面柔性线路板印刷的工作台、用于采集印刷过程中参数的摄像装置和控制电脑,工作台包括用于放置双面柔性线路板的印刷台。
优选的,所述摄像装置包括设置于工作台内部的摄像机、容置摄像机并连通正上方的通道和封闭通道的透明玻璃。
优选的,所述摄像机和通道设置于印刷台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透明玻璃设置于与印刷台上表面平齐的水平线上。
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控制电脑在比对后,若识别点和对位点的偏差在允许误差之外,即摄像机无法捕捉到识别点时,则印刷平台暂停印刷并通过报警器发出警报;若识别点和对位点的偏差在允许误差之内,即摄像机能够捕捉到识别点时,则进入步骤5。
优选的,所述的允许误差为0.1mm。
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控制电脑通过控制移动工作台的电机来调整印刷台的位置,进而调整双面柔性线路板反面印刷时的位置。
有益效果是:本方法通过在线路板上设置正反面对应重合的参照点,由下方的摄像头识别线路板和线路图形菲林两面的参照点,并反馈到控制电脑进行比对,从而调整柔性线路板的位置,以实现对印刷过程中的双面柔性线路板的自动校正,确保双面柔性线路板正反两面的重合度能够达到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中平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如图1至2所示,一种双面柔性线路板印刷的自动校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搭建面向双面柔性线路板印刷的平台;
步骤2.设置双面对位点,具体指在用于印刷双面柔性线路板的线路图形菲林的正反两面设置两个重合的对位点;
步骤2.记录反面对位点,具体指当进行双面柔性线路板正面的印刷时,设置于对位点下方的摄像机记录此时线路图形菲林反面的对位点位置;
步骤3.设定正面识别点,具体指线路图形菲林上的对位点通过曝光蚀刻,在双面柔性线路板正面的外侧形成识别点;
步骤4.比对识别点和对位点,具体为在进行双面柔性线路板反面的印刷时,设置于对位点下方的摄像机识别此时双面柔性线路板正面的外侧的识别点的位置,并反馈回电脑与线路图形菲林上的对位点进行对比;
步骤5.反馈以及平台的调整,具体指校正未对齐的双面柔性线路板,保证双面柔性线路板正反面的重合度符合要求。
工作台1包括呈矩形的上台座11和下台座12,上台座11和下台座12由垂直设置的固定柱13连接,固定柱13为四根,且分别设置于上台座11和下台座12的四角,四根固定柱13的设置,相较于现在常用的以两根机械臂支撑上台座11,能够使整个工作台1的移动调整更加平稳,提高了双面柔性线路板印刷的自动校正的稳定性。
工作台1包括用于放置双面柔性线路板的印刷台14,摄像装置2包括设置于工作台1内部的摄像机21、容置摄像机21并连通正上方的通道22和封闭通道22的透明玻璃23,摄像机21和通道22设置于印刷台14的内部,摄像机21可以。
工作台1包括用于放置双面柔性线路板的印刷台14,透明玻璃23设置于与印刷台14上表面平齐的水平线上,避免线路板在印刷过程中因为印刷台14上表面的不平整而出现移动,从而影响双面柔性线路板的印刷。
工作台1上还设置有辅助照明灯15,由于印刷过程中线路板将会遮挡住摄像机21、通道22和透明玻璃23,因此辅助照明灯15可以为摄像机21采集数据补充光线,保证数据采集的正常进行。
控制电脑3与摄像装置2和工作台1分别电连接:接收摄像装置2采集的数据并进行比对;或发出指令控制工作台1进行调整。
步骤4中控制电脑3在比对后,若识别点和对位点的偏差在允许误差之外,即摄像机21无法捕捉到识别点时,则印刷平台暂停印刷并通过报警器发出警报;若识别点和对位点的偏差在允许误差之内,即摄像机21能够捕捉到识别点时,则进入步骤5,该允许误差根据工业上的标准来说一般为0.1mm。
步骤5中控制电脑3通过控制移动工作台1的电机来调整印刷台14的位置,进而调整双面柔性线路板反面印刷时的位置。
以上实施例不局限于该实施例自身的技术方案,实施例之间可以相互结合成新的实施例。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凡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