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78866发布日期:2018-06-26 09:43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尤指一种通过以激光加工于钛材质上成型毛细结构的散热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均温板是一种常见且常被应用于散热领域使用的散热装置,并常被使用来制成均温板的材料有铜、铝、不锈钢等材质,所述的这些材料于制造时容易产生电位差而发生电位差腐蚀等现象:此外若传统以铜、铝、不锈钢等材质制成的均温应用于大型工业设备上则均温板为求足够强度其体积庞大且重量极重;若应用于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或其他手持装置上,又因为需要极薄化造成均温板的厚度过薄产生强度不足的问题,故近年来也有业者将钛材质进阶应用于散热领域的散热装置制造所使用。

钛是一种具有质量轻、结构强度强、耐腐蚀等特性的金属材料,现行钛已被广泛应用于各领域当中,虽然钛具有许多优点,又因其结构强度强,故使得加工并不容易。

对钛材质无法使用一般传统加工,需使用特殊加工或非传统加工等工法进行,使得钛并无法适用于各个地方使用,已有业者通过放电加工或湿式蚀刻加工对钛进行除料加工,但放电加工的加工速度相当缓慢且不适合需要大量生产或需要大量除料之处,而湿式蚀刻所加工所形成的沟槽深度并不易控制且加工中使用的溶剂及气体具有毒性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相当不环保,并钛在高温环境下所生成的氧化物同时要再通过高温还原则甚为困难。

故如何选用钛作为均温板的材质使用,以及如何解决钛材质不易加工的缺失则为首重的目标。



技术实现要素:

如此,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主要目的,系提供一种选用钛材质作为散热装置材质并通过激光加工于该钛材质上形成毛细结构的散热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是包含:

一本体,具有一腔室,所述腔室表面内具有一由激光加工制成的毛细结构及一工作液体,所述本体一侧为冷凝侧另一侧为吸热侧,所述毛细结构与该吸热侧对应设置,所述本体的吸热侧材质为钛材质,该冷凝侧的材质是钛材质或金属材质或陶瓷;

一管体,与该本体对应插接。

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所述毛细结构是微沟槽或由复数凸体或凹槽间隔排列所组成的结构。

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所述钛材质是商业纯钛或钛合金。

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所述金属材质是金或银或铜或铝或不锈钢。

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所述本体具有一上板及一下板,所述冷凝侧位于该上板的一侧,所述吸热侧位于该下板的一侧,所述上板、下板对应盖合并共同界定前述腔室,所述毛细结构设置于该下板的另一侧。

一种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包含下列步骤:

提供一上板及一下板及一管体;

通过激光加工在该下板的一侧成型一毛细结构;

将所述上板、下板对应盖合,并将所述管体对应设置于该上板、下板之间并将该上板、管体以及下板一同进行封边处理;

由该管体处进行抽真空填水作业,最后将该管体封闭。

所述的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其中:所述下板是商业纯钛或钛合金。

所述的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其中:所述上板是金或银铜或铝或不锈钢或钛或陶瓷材质。

所述的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毛细结构是微沟槽或由复数凸体或凹体间隔排列所组成的结构。

通过本发明的散热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系通过以钛取代现有均温板以铜或铝材质使用寿命不佳等问题,并且提出改善现有无法对钛材质进行加工的缺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散热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发明散热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组合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散热装置制造方法的第一实施例步骤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散热装置1;本体11;上板11a;下板11b;腔室111;毛细结构112;冷凝侧113;吸热侧114;工作液体2。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是本发明散热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立体分解及组合剖视图,如图所示,本发明散热装置1,包含:一本体11、一管体12;

所述本体11具有一腔室111,并所述腔室111表面内具有一由激光加工制成的毛细结构112及一工作液体2,所述本体11一侧为冷凝侧113另一侧为吸热侧114,所述毛细结构112与该吸热侧114对应设置,所述本体11的吸热侧114材质为钛材质,所述钛材质是商业纯钛或钛合金其中任一,该冷凝侧113的材质是钛材质或金属材质或陶瓷其中任一,所述金属材质是金、银或铜或铝或不锈钢其中任一,所述管体12对应与该本体11插接,并所述管体12与该本体11内部的腔室111连通。

所述本体11具有一上板11a及一下板11b,所述冷凝侧113位于该上板11a的一侧,所述吸热侧114位于该下板11b的一侧,所述上、下板11a、11b对应盖合并与该管体12共同界定前述腔室111,所述毛细结构112设置于该下板11b的吸热侧114的另一侧,所述毛细结构112是微沟槽或由复数凸体或凹体间隔排列所组成的结构其中任一并不引以为限,本实施例系以微沟槽作为说明实施例,所述管体12设于该上、下板11a、11b之间,并上、下板11a、11b迭合后进行封边,同时该管体12也与该上、下板11a、11b结合并且令本体11保持气密性。

请参阅图3,是本发明散热装置制造方法的第一实施例步骤流程图,包含下列步骤:

S1:提供一上板及一下板及一管体;

系提供至少两板体,作为散热装置1制造的基材使用,本实施例散热装置1系以均温板作为说明实施例,当然也可为其他散热装置1并不引以为限;该两板体作为该均温板的上板11a及下板11b使用,所述上、下板11a、11b可选用相同材质或相异材质,本实施例系以相异材质作为说明,但并不引以为限,所述上板11a的材质可选用金属材质或陶瓷材质其中任一,所述金属材质是金、银或铜或铝或不锈钢或钛材质其中任一,所述下板11b本实施例系以钛材质作为说明实施例,所述钛材质是商业纯钛或钛合金其中任一。

S2:通过激光加工于该下板的一侧成型一毛细结构;

利用激光加工法于该下板11b的一侧进行激光除料,所述毛细结构112由复数微沟槽所组成,所述的这些微沟槽可仅为纵向沟槽或仅为横向沟槽或纵向及横向沟槽相互交错组合,本实施例系以横向及纵向相互交错组合作为说明实施例但并不引以为限。

S3:将所述上、下板对应盖合,并将所述管体对应设置于该上、下板两者之间并将三者一同进行封边处理;

将前述上板11a及已进行激光加工后的下板11b进行迭合,同时将该管体12设置于该上、下板11a、11b体之间一起进行封边作业,令另上、下板11a、11b及该管体12共同界定一腔室111并完成均温板的本体11。

S4:由该管体处进行抽真空填水作业,最后将该管体封闭。

利用该管体12对该均温板的本体11进行填水及抽真空的作业,并当前述填水及抽真空的作业完成后,将所述管体12呈开放的一端进行封管,以完成全部制造工作。

本发明散热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主要通过激光加工作为主要制造毛细结构的加工方式,因本案系通过利用钛材质作为取代其他材质作为均温板的材料,故通过激光加工的方式可解决钛材质不易加工以及高温时产生氧化物不易还原等问题。

所述散热装置并不局限于均温板也可为平板式热管或其他选用钛材质作为基座材料需进行设置毛细结构的加工。

选用钛材质则可解决现有均温板使用其他材质易受腐蚀及结构强度不佳与质量较重等缺失。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