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LED驱动的控制芯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4893阅读:69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LED驱动的控制芯片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芯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LED驱动的控制芯片。



背景技术:

全世界每年都消耗巨大数量的电能,在全部的电能消费中,照明用电能占到了总电能产量的20%。荧光灯和白炽灯是使用最普遍的传统照明光源,它们占用照明用电能的40%。其中,白炽灯只把10%的电能变成了光能,荧光灯也只把70%的电能变成了光能。荧光灯虽说比白炽灯节电节能,但对人的视力不利,灯管内的汞也有害于人体和环境。发明一种新型光源替代传统光源,提高电光转化效率,是节省能源的一个有效办法。

随着社会科技发展,出现了LED新型光源,它被称为第四代照明光源或绿色光源,具有节能、环保、寿命长等特。LED在照明时需要一个恒定的电压,使LED在正常照明下长久工作,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但是一般的LED的在驱动照明后,且恒定的稳压值再长久的工作后,就会出现电压的波动,导致其恒定的电压不稳定,从而使LED在长久的工作后,造成损坏,需要更换,加大了成本的投入。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用于LED驱动的控制芯片,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LED驱动的控制芯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LED驱动的控制芯片,包括控制逻辑保护电路,所述控制逻辑保护电路的控制端与驱动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驱动器的输出端与开关MOS管的栅极端相连,所述开关MOS管的漏极端为控制芯片的漏极端,所述开关MOS管的源极端与电流取样模块的输入端,并且电流取样模块的输入端为控制芯片的采样端,所述电流取样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逻辑保护电路的反馈端相连,所述电流取样模块的输出端还与运算放大器的一输入端相连,运算放大器的另一端输入端上设有参考电压,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设为控制芯片的COMP端,并且在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上还与PFC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所述PFC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逻辑保护电路的反馈端相连,所述控制逻辑保护电路的反馈端与电流过零检测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电流过零检测模块的输入端设为控制芯片的ZCD端,所述控制逻辑保护电路的反馈端与低压关断块的输出端相连,所述低压关断模块的输入端设为控制芯片的VCC端,所述控制芯片的还设有GND端。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用于LED驱动的控制芯片,其中,还包括过热控制模块,所述过热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逻辑保护电路的控制端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用于LED驱动的控制芯片,其中,所述控制芯片的VCC端外接电容Cvcc的一端,电容Cvcc的另一端与电容Ccomp的一端相连,电容Ccomp的另一端与控制芯片的COMP端相接,控制芯片的GND端与电容Cvcc的另一端相接,所述控制芯片的ZCD端连接在相串联的电阻Rzcd2和电阻Rzcd1之间,电阻Rzcd1的一端还与电容Cvcc的另一端相连,电阻Rzcd2的一端连接至二极管Dvcc的阳极端,二极管Dvcc的阴极端与电阻Rvcc的一端相连,电阻Rvcc的另一端连接至电容Cvcc的另一端上,所述二极管Dvcc的阳极端还通过相串联的电感Lo和电阻Rcs连接至控制芯片的CS端,控制芯片的漏极端通过电阻Rst连接至电容Cvcc的另一端上,所述控制芯片的CS端还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与地相接。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由控制逻辑保护电路、驱动器、电流取样模块、运算放大器、PFC控制模块、电流过零检测模块、低压关断模块构成的控制芯片能对负载实现低压且恒流的开通控制,低电磁干扰的效果,同时还能提高工作效率,并且还通过控制芯片可以实现在固定导通时间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控制,达到降低负载的消耗,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外接连接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LED驱动的控制芯片,包括控制逻辑保护电路1,所述控制逻辑保护电路1的控制端与驱动器2的输入端相连,所述驱动器2的输出端与开关MOS管的栅极端相连,所述开关MOS管的漏极端为控制芯片的漏极端,所述开关MOS管的源极端与电流取样模块4的输入端,并且电流取样模块4的输入端为控制芯片的采样端,所述电流取样模块4的输出端与控制逻辑保护电路1的反馈端相连,所述电流取样模块4的输出端还与运算放大器5的一输入端相连,运算放大器5的另一端输入端上设有参考电压,所述运算放大器5的输出端设为控制芯片的COMP端,并且在运算放大器5的输出端上还与PFC控制模块6的输入端相连,所述PFC控制模块6的输出端与控制逻辑保护电路1的反馈端相连,所述控制逻辑保护电路1的反馈端与电流过零检测模块3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电流过零检测模块3的输入端设为控制芯片的ZCD端,所述控制逻辑保护电路1的反馈端与低压关断模块7的输出端相连,所述低压关断模块7的输入端设为控制芯片的VCC端,所述控制芯片的还设有GND端。通过由控制逻辑保护电路、驱动器、电流取样模块、运算放大器、PFC控制模块、电流过零检测模块、低压关断模块构成的控制芯片能对负载实现低压且恒流的开通控制,低电磁干扰的效果,还能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过热控制模块8,所述过热控制模块8的输出端与控制逻辑保护电路1的控制端相连,当控制芯片结温超过过温调节阈值时,控制芯片通过降低芯片内部基准电压的来降低输出电流,从而调节系统温度,这保证了LED驱动芯片本身和LED灯珠可以同时稳定工作,提高的了LED灯具系统的可靠性。

如图2所示,控制芯片的外接电阻、电容和电感的连接结构,所述控制芯片的VCC端外接电容Cvcc的一端,电容Cvcc的另一端与电容Ccomp的一端相连,电容Ccomp的另一端与控制芯片的COMP端相接,控制芯片的GND端与电容Cvcc的另一端相接,所述控制芯片的ZCD端连接在相串联的电阻Rzcd2和电阻Rzcd1之间,电阻Rzcd1的一端还与电容Cvcc的另一端相连,电阻Rzcd2的一端连接至二极管Dvcc的阳极端,二极管Dvcc的阴极端与电阻Rvcc的一端相连,电阻Rvcc的另一端连接至电容Cvcc的另一端上,所述二极管Dvcc的阳极端还通过相串联的电感Lo和电阻Rcs连接至控制芯片的CS端,控制芯片的漏极端通过电阻Rst连接至电容Cvcc的另一端上,所述控制芯片的CS端还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与地相接。通过上述的连接,可以将其连接在通过桥式整流的输出端和负载端之间,实现对负载的控制,从而确保对负载的恒定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具体工作时,在输入电源通过桥式整流模块后输出恒定的电压,并通过开关模块加载到负载上,在将恒定的电压加载到负载后,控制芯片上的CS端对电路进行电流采样,实现对负载的监控,在负载出现异常时,通过控制芯片内的DRV端对开关模块进行控制,时该开关模块进行关断状态,从而保证负载上的电压始终处于恒压状态,而在正常通路下,开关模块在控制芯片内的DRV端的控制始终保持闭合。

本实用新型通过由控制逻辑保护电路、驱动器、电流取样模块、运算放大器、PFC控制模块、电流过零检测模块、低压关断模块构成的控制芯片能对负载实现低压且恒流的开通控制,低电磁干扰的效果,同时还能提高工作效率,并且还通过控制芯片可以实现在固定导通时间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控制,达到降低负载的消耗,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