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源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04170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源控制电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背光源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背光源控制电路中,都是通过电源电路直接接背光,来控制背光源的亮暗,同时,通过系统来控制电源电路的通断,但是当工作在阴暗的场合的时候,如果不对外部的光源进行感应,此时就会影响了工作人员对参数的读取,降低了电路的实用性;不仅如此,在背光源控制电路的电源电路中,由于在背光长时间工作,就会使得输出电流逐渐增大,而由于电源电路缺少很好的热保护功能,容易使得背光源控制电路发生短路,从而降低了电路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背光源控制电路。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背光源控制电路,包括光感应电路和背光源电源电路,所述光感应电路与背光源电源电路电连接;

所述光感应电路包括第一集成电路、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一电容,所述第一集成电路的型号为LX1970,所述第一集成电路的第一端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第一集成电路的第八端接地,所述第一集成电路的第四端通过第一电阻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第一集成电路的第四端通过第二电阻接地,所述第一集成电路的第四端通过第一电容接地,所述第一集成电路的第四端与背光源电源电路连接;

所述背光源电源电路包括第二集成电路、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二极管和电感,所述第二集成电路的型号为BD9677G,所述第二集成电路的第八端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第二集成电路的第八端通过第二电容接地,所述第二集成电路的第六端与第一集成电路的第四端连接,所述第二集成电路的第七端通过第三电容与第二集成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集成电路的第一端与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二极管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二集成电路的第一端通过电感和第五电容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的一端接地,所述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五电容和电感连接,所述第二集成电路的第三端通过第三电阻和第四电容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第二集成电路的第四端分别与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二极管为稳压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型号为RB056L-40。

作为优选,所述第五电容的参数为47u/15V。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电阻的阻值为10kΩ,所述第四电容的容值为6800pF。

作为优选,所述电感的电感量为15uH。

其中,在光感应电路中,第一集成电路的型号为LX1970,LX1970是一种新的技术光带有光谱响应的传感器,模拟人类的眼睛,这个装置是最理想的监测设备亮度控制环境光平板显示器上的系统。当环境的亮度较暗的时候,第一集成电路的第四端就会输出控制信号,来控制背光源电源电路工作,从而能够实现背光源的点亮;当环境的亮度较亮的时候,第一集成电路的第四端就会输出控制信号,来关闭背光源。

其中,背光源电源电路中,第二集成电路的第八端输入工作电源,随后经过第二集成电路内部稳压以后,再由第二集成电路的第一端输出,同时通过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来对输出电压进行取样,接着第二集成电路的第三端对取样电压进行采集,从而实现了输出电压的稳定输出,实现了背光源的可靠点亮;第二集成电路的型号为BD9677G,其具有热保护功能,从而能够对背光源电源电路进行保护,提高了背光源电路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背光源控制电路中,通过光感应电路,能够根据周围的亮暗,来实现对背光源的开关进行控制,从而提高了背光源控制电路的实用性;不仅如此,在背光源电源电路中,第二集成电路的型号为BD9677G,其具有热保护功能,从而能够对背光源电源电路进行保护,提高了背光源电路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源控制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A.光感应电路,B.背光源电源电路,U1.第一集成电路,U2.第二集成电路,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R3.第三电阻,R4.第四电阻,R5.第五电阻,C1.第一电容,C2.第二电容,C3.第三电容,C4.第四电容,C5.第五电容,VD1.二极管,L1.电感。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一种背光源控制电路,包括光感应电路A和背光源电源电路B,所述光感应电路A与背光源电源电路B电连接;

所述光感应电路A包括第一集成电路U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一电容C1,所述第一集成电路U1的型号为LX1970,所述第一集成电路U1的第一端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第一集成电路U1的第八端接地,所述第一集成电路U1的第四端通过第一电阻R1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第一集成电路U1的第四端通过第二电阻R2接地,所述第一集成电路U1的第四端通过第一电容C1接地,所述第一集成电路U1的第四端与背光源电源电路B连接;

所述背光源电源电路B包括第二集成电路U2、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二极管VD1和电感L1,所述第二集成电路U2的型号为BD9677G,所述第二集成电路U2的第八端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第二集成电路U2的第八端通过第二电容C2接地,所述第二集成电路U2的第六端与第一集成电路U1的第四端连接,所述第二集成电路U2的第七端通过第三电容C3与第二集成电路U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集成电路U2的第一端与二极管VD1的阴极连接,所述二极管VD1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二集成电路U2的第一端通过电感L1和第五电容C5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组成的串联电路的一端接地,所述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组成的串联电路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五电容C5和电感L1连接,所述第二集成电路U2的第三端通过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容C4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第二集成电路U2的第四端分别与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二极管VD1为稳压二极管,所述二极管VD1的型号为RB056L-40。

作为优选,所述第五电容C5的参数为47u/15V。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电阻R3的阻值为10kΩ,所述第四电容C4的容值为6800pF。

作为优选,所述电感L1的电感L1量为15uH。

其中,在光感应电路A中,第一集成电路U1的型号为LX1970,LX1970是一种新的技术光带有光谱响应的传感器,模拟人类的眼睛,这个装置是最理想的监测设备亮度控制环境光平板显示器上的系统。当环境的亮度较暗的时候,第一集成电路U1的第四端就会输出控制信号,来控制背光源电源电路B工作,从而能够实现背光源的点亮;当环境的亮度较亮的时候,第一集成电路U1的第四端就会输出控制信号,来关闭背光源。

其中,背光源电源电路B中,第二集成电路U2的第八端输入工作电源,随后经过第二集成电路U2内部稳压以后,再由第二集成电路U2的第一端输出,同时通过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来对输出电压进行取样,接着第二集成电路U2的第三端对取样电压进行采集,从而实现了输出电压的稳定输出,实现了背光源的可靠点亮;第二集成电路U2的型号为BD9677G,其具有热保护功能,从而能够对背光源电源电路B进行保护,提高了背光源电路的可靠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背光源控制电路中,通过光感应电路A,能够根据周围的亮暗,来实现对背光源的开关进行控制,从而提高了背光源控制电路的实用性;不仅如此,在背光源电源电路B中,第二集成电路U2的型号为BD9677G,其具有热保护功能,从而能够对背光源电源电路B进行保护,提高了背光源电路的可靠性。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